地球或被暗物質包圍,這些肉眼不可見的物質,能直接穿透地球

2020-12-07 樹上長的宇宙果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NASA的科學家曾發現,宇宙中的某些星系中缺少了大部分暗物質,這一發現讓科學家感到十分意外。因為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暗物質類似於星系之間的「粘合劑」,是星系形成和演化中,如果沒有暗物質的存在,原始氣體將缺乏足夠的引力聚集在一起,而原本的星系也會隨之坍塌。所以照此看來,太陽系應該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充實很多,周圍應該存在大量暗物質,並且事實也確實如此。

地球周圍充滿了暗物質

暗物質缺失的原因

於是科學家仔細研究了那片缺少暗物質的星系,他們發現那個星系距離地球大約4500萬光年,並且與它相近的位置還有一個大型星系正在接近它,正是由於這兩個星系的交互作用,其中一個星系的引力正在將另一個星系中的暗物質剝奪,即星系之間的交互作用會影響暗物質的存在。當然,以這種方式剝奪暗物質太過隱蔽,只有用能夠揭示極微弱特徵的深度圖像才能觀察到暗物質的移動。

深度圖像

恰好那片星系的形狀為球狀星團,它們的尺寸和光度使其易於觀察,因此可以很好的追蹤星系的特徵。科學家通過研究星系中的空間分布,可以深入了解星系自身的當前情況:有很多類似太陽系的星系正在從中「脫離」,這個發現也恰好表現了另一星系正在進行暗物質剝離的結論。這也意味著,如果一個星系瀕臨解散的結局之前,其星系原本的暗物質一定會先於星系被剝離。

地球也被暗物質所包圍

重點還在暗物質本身,由於暗物質是一種看不見的神秘物質,約佔宇宙所有物質和能量的27%,但儘管很多理論都能證明暗物質確實存在,但從未直接檢測出暗物質或暗能量。主流理論認為,暗物質不會主動移動,可能會根據自身密度的波動將一些普通物質組合在一起,引力充當將普通物質和暗物質結合在一起的膠水。以銀河系舉例,暗物質形成了一股以繞銀河系運動的粒子流,當星系形成過程中重力與暗物質相互作用時,所有粒子將會以相同的速度傳播。

而當這些以暗物質組成的粒子流接近地球時,又會發生什麼呢?科學家分析,雖然一般的物質並不能直接穿透地球,但從暗物質自身角度來說,它可能沒把地球放在眼裡,地球的引力或許將聚焦並彎曲暗物質粒子流,使之成為狹窄而密集的物質。當暗物質流穿過地球的核心時,其中的密度大約會縮小到平時的十億分之一,相當於將一根頭髮壓縮後,一端從地球出發、另一端甚至能連接到月球。

不過即使地球被暗物質包圍,對地球也沒什麼影響,目前我們對暗物質的了解太過稀缺,只有兩點:

它是組成宇宙的關鍵因素。它無法被直接觀測,卻又大量存在。除了這些,暗物質就像一團迷霧,讓人根本看不清裡面隱藏了怎樣的謎題,只是從現在的狀況來看,暗物質無害,畢竟按這樣思考,我們每個人的周圍可能都存在著大量的暗物質,如果暗物質有害,那人類或許就不會進化至今了。

相關焦點

  • 哪種物質能穿透地球?中微子,暗物質暗能量,三選一,選對了嗎?
    已知的物質中肯定能穿透地球的也許只有中微子一種了,當然還有幾種不確定物質,比如暗物質,還有引起宇宙膨脹的暗能量。中微子是怎麼穿透地球的,又有什麼物質能擋住它,另外暗物質和暗能量到底能不能穿透,我們來做個簡單分析。
  • 暗物質能穿透人體,還會造成傷害?
    雖然人類的血肉之軀還很難走出地球,但是人類發明的各種科學儀器已經承載著人類的智慧和好奇心,飛向了遙遠的深空。有的儀器飛到了太陽的身邊,有的儀器飛到了太陽系的邊緣,這樣看來,人類對地球周遭的太空環境也算了解個大概。
  • 宇宙中暗物質的真面目
    舉例來說,視覺是基於我們對某些光的靈敏度,即特定頻率範圍的電磁波;我們可以看到物質,是因為構成這些物質的原子放出或吸收光,而原子內電子和質子所帶的電荷是我們能看到物質的成因。然而,物質不一定由原子構成。大部分物質可以由完全不同的東西構成,任何能產生重力作用的東西都是物質,例如一般物質能聚集成星系或星系團。
  • 暗物質與黑洞都不可見,是不是同種物質?天文學家:暗物質更可怕
    在天文學中,我們常常可以見到這兩個名詞,一個名為暗物質、另一個名為黑洞,這兩個詞一暗一黑,總是給人一種很神秘的感覺,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暗物質與黑洞到底是什麼?它們究竟是不是一類物質?其實,暗物質更加可怕。
  • 反物質和暗物質有什麼區別?
    儀器被磁鐵包圍,而這些磁鐵使不同電荷的粒子向不同的方向彎曲。每一粒通過照相底片的正電子,都會有一條離子軌跡,其曲率對應電子的質荷比,但軌跡方向與電子相反,意味著它的電荷也與電子相反。由此終於驗證了狄拉克所說的預言,並且在此之後反質子、反中子、反夸克也都相繼被發現。
  • 暗物質可能是另一個世界的物質,可怕的外星生物猜測!
    暗物質理論暗物質理論是天文學家通過觀察大量的天體運動而猜測存在的一種物質。也就是說暗物質的所有的特性和可能都建立在一個合理理論猜測上,而不是科學明確發現的一種物質。也就是說宇宙中包裹我們的銀河系內都填充滿了暗物質。暗物質的申請暗物質對於光粒子不發生作用所以不可見,對於電磁不發生作用所以不可測量,只有弱質量屬性可以勉強通過計算猜測認為存在!
  • 趣探索:暗物質是物質宇宙的骨架,沒有暗物質就沒有人類文明
    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茨威基第一個提出:宇宙中可見物質遠遠不足以把宇宙連成一片,如果不是存在一種神秘而不可見的物質,星系早就分崩離析。這意味著星系中可能有大量的不可見物質並不僅僅分布在星系核心區,且其質量遠大於發光星體的質量總和。
  • 探索暗物質
    無論是用肉眼還是用敏感的光學儀器,都沒有人直接觀測到暗物質。2、暗物質的怎麼被發現的按照牛頓的經典力學來分析,在一個星系當中,更靠近質心的恆星,其運動的速度應該是大於外層的恆星的,因為越靠近中心,就越需要更大的速度來克服引力的吸引。
  • 我們將如何捕獲暗物質
    早在我們有物質原子理論以前,科學家們就知道雖然空氣是不可見的,但它是實體。這是因為當風撫摸著樹上的樹葉時,我們能看見它的運動。同樣地,在更廣泛的宇宙中,我們也從星系內恆星運動中看到了另一種不可見的力量的影響,但我們還不知道這個神秘的「暗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
  • 暗物質是什麼?宇宙中真實存在嗎?如果人類掌握暗物質會怎樣?
    太陽系各大行星中的天王星是一個異類,比如地球、金星、木星跟別的幾顆都有自己的運行軌跡,而且這些軌跡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但是唯獨天王星,它的運動軌跡可以用詭異來形容,它從來不按固定的軌道運行,人們根本無法預測它的下一步軌跡,總會有那麼一絲的偏差。
  • 正是暗物質與萬有引力的推動,宇宙才能正常運作!
    我們經常聽說的科學知識,看似能明白,其實理解起來是非常的令人困惑,今天恐龍哥哥就帶大家走進一個科學世界。為大家解讀一些經常聽說的科學名詞吧!但是我們知道天文臺一般設在山上,並不是因為山上離星星進一點,因為星星是肉眼可見的宇宙中的天體,這些天體和地球距離很遠。將天文臺設在山上所縮短的這一小段距離很明顯是微不足道的!我們在可以理解,地球被一層大氣包圍著,星光要通過大氣才能到達天王望遠鏡,而大氣中的煙霧,塵埃以及水蒸氣的波動等對天文觀測都有影響,那麼越高的地方空氣越稀薄,影響就越少!
  • 原始黑洞或能揭示暗物質本質,暗物質的物理性質是什麼?
    這個數字比較抽象,比如地球這麼大的體積裝滿了暗物質,大概只有幾公斤,所以在地球附近找到暗物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那麼怎麼去探測暗物質粒子?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在加速器上探測。加速器上通過高溫粒子碰撞模擬宇宙大爆炸,將暗物質粒子碰撞出來探測到它。
  • 暗物質是什麼東西 暗物質撞擊秘密(圖)
    在宇宙學中,暗物質是指那些自身不發射電磁輻射,也不與電磁波相互作用的一種物質。人們目前只能通過引力產生的效應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質的存在。暗物質存在的最早證據來源於對球狀星系旋轉速度的觀測。現代天文學通過引力透鏡、宇宙中大尺度結構形成、微波背景輻射等研究表明:我們目前所認知的部分大概只佔宇宙的4%,暗物質佔了宇宙的23%,還有73%是一種導致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根據幾項暗物質探測項目獲得的數據進行計算的結果顯示,平均大約1分鐘就會有一顆暗物質粒子擊中人體。暗物質不同於常規物質,它們完全不可見。
  • 科學家探尋暗物質失敗後,突然發現了很多疑似金子物體!怎麼回事
    當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發現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物質世界。最初的時候,人們都認為任何物質都是人類可以觀測到並探測到的。可是在1922年,天文學家卡普坦通過觀測研究星體系統的運動情況,發現了一些異常的情況。通過這些異常情況,卡普坦間接推斷出星體周圍可能存在一種不可見物質。這種不可見物質就是現在科學家一直在苦苦尋找的暗物質。
  • 靈魂是暗物質嗎?
    我們肉眼所能觀察到的大部分物質被稱為正常物質或物質,它屬於目前我們存在的這個宇宙。然而,有這樣一種物質,雖然目前為止也只是存在於科學家的推測中,只能確認它的可能存在,而不能直接觀察和探索,甚至迄今為止都沒有真正發現過它的存在痕跡。這就是暗物質或反物質。通過對靈魂和暗物質特性的推測對比,也許表明靈魂與暗物質有關,或者可能靈魂本身就是一種暗物質的存在。
  • 為什麼暗物質看起來是發紫色和藍色的呢?
    暗物質實際上是沒有顏色的。如果它看起來有顏色那將意味著它會發射或者反射電磁輻射-這與暗物質的定義是相悖的。事實上我們可以以幾種不同的方法找到暗物質在宇宙中存在的位置。為向其他科學家或公眾展示它的位置,我們會將這些位置上色,通常會用紫色或藍色。
  • 西班牙科學家首次借中微子為地球「稱重」,有望發現暗物質
    西班牙科學家首次借中微子為地球「稱重」,有望發現暗物質 科技日報北京11月6日電 據英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5日報導,中微子是可以直接穿越整個地球的亞原子粒子,「小身材」也擁有大能量。
  • 非自然現象=暗物質?傳說中神秘的「暗物質」真的存在嗎?
    文/三飯手中敲著鍵盤,看著電腦屏幕,口渴了便拿起桌子旁的咖啡,這些都是我觸手可及的東西,以前在學校老師也會告訴我們:物質組成的基本單位是原子。然而,今天我們卻要說的是那個摸不著看不到聽不到的一個物質——暗物質。
  • 暗物質秘密被揭開!科學家公布暗物質暈內部結構!
    (Jacobus Kapteyn),他於1922年提出可以通過星體系統的運動間接推斷出星體周圍可能存在的不可見物質!科學家正式確認暗物質存在在接下來的近50年內,暗物質的研究雖然一直未曾中斷,但始終沒有大的進展,其主要原因便是缺少最為直接的證據能夠證明暗物質的存在
  • 暗物質和靈魂一樣無法被探測,為什麼能確定它們的存在?
    暗物質也不能被探測到,憑什麼你卻說暗物質是存在的?」靈魂是玄學概念,是早就被哲學界和科學界徹底否認其存在過的,而暗物質是物理學中的嚴肅科學概念,主流知識界都認可暗物質是存在的。在這裡,我要解釋一下他們的思維誤區。他們所謂的「探測不到」,其實指的是「肉眼不可直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