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構成了宇宙,大到整個宇宙,小到我們身邊周圍,物質無處不在,那麼物質的本質是什麼?
138億年前,奇點大爆炸之後,誕生了正物質,反物質,暗物質等,很多人經常把暗物質與反物質混在一起,但暗物質不是反物質,它們之間也沒有什麼聯繫,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這兩種物質。
反物質的發現及其特性
反物質發現
「反物質」的存在最早可追溯於狄拉克的方程中所說的一個預言,狄拉克方程統一了量子力學、狹義相對論及電子自旋,而自旋當時還是一個很新的概念,但狄拉克沒有明確地預測新粒子的存在。
大約在30年代的時候,安德森讓宇宙射線通過雲室及鉛片。儀器被磁鐵包圍,而這些磁鐵使不同電荷的粒子向不同的方向彎曲。每一粒通過照相底片的正電子,都會有一條離子軌跡,其曲率對應電子的質荷比,但軌跡方向與電子相反,意味著它的電荷也與電子相反。由此終於驗證了狄拉克所說的預言,並且在此之後反質子、反中子、反夸克也都相繼被發現。
我們可以進一步認為,在標準模型中的所有粒子都有自己的反版本。這一發現也讓我們知道了世界上不光只有普通物質世界還有反物質世界,但我們肉眼無法對反物質世界進行直接的觀測。
什麼是反物質?
「反」就很容易理解,就是所有物質的反面,是一般物質的對立面,而一般物質就是構成宇宙的主要部分,並且科學實驗已經證實,反物質是一種客觀存在於宇宙內的實體。
可以這樣來解釋反物質,在現代物理學中,目前發現的所有基本粒子都是成對的,而且成對的粒子的質量相等,但所帶的電荷和其他特性卻是相反的,就像有負電子,就有對應正電子;有帶負電荷的質子,就有對應的帶正電荷的反質子……
所謂的反物質,就是與自然界存在的物質相反。形象來說,每個電子應該都帶有一個負電荷、自轉為1/2、質量為0.511Mev/c^2,輕子數為+1,我們換算一下,那麼電子反物質的版本應該就是其質量應該和電子一樣,沒有任何的變化,但其自旋相反為-1/2,且帶有正電荷,輕子數為-1,總的來說就是兩者電荷相反、自旋相反、輕子數相反,但是其他任何特性都是一樣的。
反物質的特性
首先我們要知道反物質是自然界正常物質的反狀態,它並不是虛構的,是真實存在的。在宇宙誕生初期,一定溫度的條件下,能量會自發的產生物質和反物質,並且正反物質互相湮滅變成了能量,其中正物質粒子比反物質粒子在數量上多了10億分之一,隨著宇宙的碰撞冷卻,多餘的正物質就被保留了下來,也就構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宇宙。
其次反物質是有正質量的,並且以相同的方式受到重力影響,就比如電荷相反,雖然兩者電荷相反、自旋相反、輕子數相反, 但是其質量是穩定的。
最後由於反物質和物質擁有著相反的重子數,如果它們相遇以後會發生湮滅,並且最終以光子的形式釋放出能量,換句話來說就是,正物質和反物質相遇就會變為純能量,並且其過程是可逆的,高能光子相撞後能夠產生正反物質。
暗物質的由來及其特性
暗物質是怎麼被提出來的?
1933年,美國加州工學院的瑞士天文學家弗裡茨·茲威基研究后髮座星系團時,使用維裡定理推斷出其內部有看不見的物質。但當時並未稱為暗物質,而是稱為被丟失了的質量。
在這之後,科學家們又在多個方面發現越來越多的證據,星系自轉曲線、星系與星系團觀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側面證明了有大量的「觀測之外」的物質質量,到20世紀80年代,首次提出來宇宙間可能存在暗物質,這是科學家正式提出「暗物質」這個名稱。
究竟什麼是暗物質?
暗物質是一種神秘而不可見的物質,是理論上提出的可能存在於宇宙中的一種不可見的物質,有可能是宇宙物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又不屬於構成目前可見天體的任何一種已知的物質。科學家們結合宇宙中微波背景輻射各向異性觀測和標準宇宙學模型目前確定了宇宙中的暗物質佔宇宙中全部物質總質量的85%,約佔其總能量密度的四分之一。
迄今為止,由於暗物質從來沒有被直接檢測到過,所以對於暗物質究竟由什麼構成這個問題仍然是一個謎,但有物理學家提出了許多候選粒子,比如軸子、暗光子、弱相互作用的大質量粒子(WIMP)、超重引力子、矮行星質量的「宏觀」粒子以及一些尚未發現的亞原子粒子等等……
暗物質的特性
雖然暗物質目前被探測到,但在各種天體物理觀測中,比如引力透鏡效應,有許多現象都與暗物質有關。就目前關於暗物質的研究來說,暗物質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暗物質是束縛星系運動的主要力量,所以暗物質有靜止質量,可以參與引力相互作用;
其次就是暗物質的性質應該是相對穩定的,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以及強相互作用,因為暗物質是不可見的的,我們無法對其進行觀測;
然後就是暗物質的基本粒子構成應該是一種惰性粒子,而且還不是目前我們所發現的任何一種已知粒子;
還有就是宇宙中暗物質的質量要遠遠大於我們發現的可見物質的質量;
最後暗物質的運動速度應該比較慢,不然就不會留在星系內被發現。
暗物質通常與反物質混合,但天文學家通過研究知道暗物質不是反物質。
反物質與暗物質的區別
概念不同:暗物質是在理論上提出的可能存在於宇宙中並且是一種不可見的物質,而反物質是自然界正常物質的反狀態,是肉眼可見的,但由於堙滅太快,所以不容易觀測到
提出者以及提出時間不同:最早提出「暗物質」可能存在的是天文學家卡普坦,是在1922年提出的,而反物質概念是1928年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最早提出的。
質量問題:雖然單個暗物質粒子的質量大小還不能確定,但暗物質是有靜止質量的;而反物質是有正質量的,並且以相同的方式受到重力影響;
穩定性: 暗物質是比較穩定的,而反物質極不穩定並且不容易存在於自然界,因為反物質容易發生湮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