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物質的組成有全新發現,反物質和暗物質很可能扮演著重要角色

2020-12-03 美女小倩談科學

我們的宇宙物質形成,一直是科學家十分重視的研究,他們之所以希望研究物質的演化和形成機制,其實就是想解開宇宙形成的奧秘。我們知道宇宙最初的狀態是一個無限小的奇異點,內部隱藏著我們無法估量的能量,但是此時的宇宙不存在時間、空間,因為一切都是虛無。此時宇宙大爆炸忽然之間出現了,那麼宇宙大爆炸是怎麼樣產生的呢?這點科學界沒有定論,屬於一個巨大的謎題。科學家試圖了解更多的內在原因,從而解開宇宙大爆炸的謎團,前提條件就是確定宇宙物質的形成之謎,這樣才能夠追述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情況。科學家在研究物質的時候,離不開宏觀宇宙和微觀宇宙的研究,現在科學家有了一些新的發現,美女小倩和大家具體的說一下,朋友們可以加我粉絲和關注,一起來研究其中的奧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宇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謎團,一直以來科學家認為,物質很可能宇宙宇宙大爆炸之初,由能量產生的轉換。同時科學家發現,宇宙之初的物質,存在著反物質和物質,經過相互的湮滅,最終物質成為宇宙的主角,可是近期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似乎反物質在其中似乎才是主角,這個研究無疑給人們帶來新的研究方向。

近日日本T2K實驗的研究團隊,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驗,而且意義更是超出大家的想像。他們已經正式宣布這個消息,科學家通過這個實驗,觀察到中微子在三百公裡的無汙染空間內【地下實驗】傳播,有三種不同的振蕩現象,科學家在其中發現中微子的這種振蕩,遠遠超出反中微子振蕩。

這就是說明,中微子內部的活動有更多奧秘,科學家認為很可能中微子和反中微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更多,從而引起的振蕩超出了科學家以往的認知,這種CP破壞是科學家研究中微子的一個重要發現,通過這次的研究發現,科學家認為中微子活動,很可能牽涉著輕子生成理論的某些奧秘。

輕子是科學家領域對於反物質研究的一個重要線索,可是一直沒有被直接證明,這次研究發現的中微子振蕩數據,很可能成為研究輕子的一個重要依據。目前科學家在實驗中,還有一個發現,那就是暗物質很難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科學家在中微子的運行中,發現了一些奇異軌道數據。

如果這些數據被證明的話,那麼就說明宇宙的情況,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複雜。需要指出的是科學家現在的發現,屬於初步的研究,一些數據還需要進一步的確認,不過即便如此,這次研究也給我們打開了一個新的窗口,很可能暗物質直接參與到物質和反物質之中。

這就很可能證明一點,那就是我們的宇宙誕生後,物質和反物質的作用一直沒有停止,並不是以往科學家認為的相互湮滅,而是在暗物質的影響下,在微觀世界有全新變化,從而形成了現在的宇宙。如果這個說法準確的話,那麼宇宙很可能主角是暗物質和反物質,而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物質,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加我粉絲和關注,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反物質和暗物質有什麼區別?
    在宇宙誕生初期,一定溫度的條件下,能量會自發的產生物質和反物質,並且正反物質互相湮滅變成了能量,其中正物質粒子比反物質粒子在數量上多了10億分之一,隨著宇宙的碰撞冷卻,多餘的正物質就被保留了下來,也就構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宇宙。 其次反物質是有正質量的,並且以相同的方式受到重力影響,就比如電荷相反,雖然兩者電荷相反、自旋相反、輕子數相反, 但是其質量是穩定的。
  • 什麼是普通物質、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
    經常關注宇宙學得朋友,肯定都看到過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這三個物理學中的詞彙,除了這三個還有一個普通物質,它們一起構成了宇宙中以前存在、現在存在的所有物質/能量形式,其中的反物質在目前的宇宙中,據我們觀察並不存在,而暗物質、暗能量、普通物質依然充斥著宇宙空間,組成了我們當今的宇宙。
  • 為什麼今天的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而不是反物質?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為什麼今天的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而不是反物質?來自中微子研究的新證據為解答這一難題提供了線索。宇宙一開始既有物質又有反物質,後來就只剩下了物質,這是為什麼?這個問題是物理學中最難解的奧秘之一。
  • 反物質和暗物質和我們常見的物質有什麼不同?
    我們在平時經常會聽到反物質,暗物質,暗能量等詞彙,這些其實都是物理學中的概念。那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又和我們這個世界的一般物質有什麼關係呢?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 宇宙萬物除了普通物質和暗物質組成,還有一種最重要的,你知道嗎
    暗物質的發現將顛覆我們對宇宙的認知,揭開宇宙奧秘的鑰匙就在暗物質中隱藏著。如果把我們生存的世界稍微改變一下,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如果你出生在幾千年前不是現在,你的生活會有什麼變化?假如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維度上,歷史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又或者說太陽的體積比現在大了百分之10,那麼太陽系會怎樣演變?
  • 反物質和暗物質,為什麼被科學家稱為物理界的「烏雲」
    但這一實驗發現,在赤道附近,有一個特別區域中只有氦3。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怪現象。 阿爾法磁譜儀-02將是國際空間站上惟一的科學實驗,它是一項富於原創性的重大前沿基礎研究項目。它的主要目標是精確測量高能宇宙線的能譜,尋找反物質以及暗物質,測定宇宙射線中各種元素和同位素的含量,研究在飛往外星球過程中宇宙空間輻射對人體的影響,研究γ射線物理以及捕捉新的奇異物理現象。
  • 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反氘核反物質,或將能發現「暗物質」信號
    基於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上迄今提供最高碰撞能量下收集的數據,Alice的合作研究提出了關於反氘產生率的新結果。反氘核由一個反質子和一個反中子組成。新的測量很重要,因為宇宙中有反氘的存在,是暗物質候選者一個有希望的間接信號,這一結果標誌著在尋找暗物質方面向前邁進了一步。天體物理和宇宙學研究結果表明,暗物質是宇宙中物質的主要形式,約佔所有物質的85%。
  • 宇宙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未知的部分統稱暗物質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看,暗物質和風有點像——我們不能直接看到它, 但我們知道它確實存在,並且數量還不少:它佔據了整個宇宙組成的25%。或許有些讀者會感到困惑,因為有時候我們會說暗物質構成了宇宙中所有物質的80%。這是因為整個宇宙中僅有大約30%的組成是物質,在這其中絕大部分是暗物質。而宇宙中剩下的那70%則不是物質,而是能量。
  • 反物質和暗物質的奧秘可以聯繫在一起嗎?
    反物質和暗物質的深刻奧秘可以聯繫在一起嗎?由RIKEN創業研究集群的Stefan Ulmer領導的國際BASE協作的科學家以為自己可能是這樣,合作者已經進行了第一個實驗室實驗,以確定物質和反物質與暗物質相互作用的方式是否稍有不同是解決這兩個謎團的關鍵。
  • 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結合構成了宇宙,那暗物質的組成結構是什麼?
    宇宙不只包含我們眼睛看得到的東西,而是比這多得多。事實上,就宇宙的絕大部分而言,人是種怪異的存在,微不足道。構成你以及你所關心的一切事物的普通材料只佔宇宙不到10%的內容;宇宙的其餘部分則是由被稱為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神秘物質構成的,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宇宙奧秘之一。至於它們到底是什麼,誰也說不準。
  • 暗物質是組成宇宙的主要成分,那麼暗物質到底是什麼,看完就明白
    宇宙的神秘遠遠超出人類的想像,因為我們目前看到的物質和我們了解的物質,遠遠不是宇宙的全部,甚至可以說僅僅是宇宙的極小一部分,科學家這些年一直在努力的研究宇宙的組成物質,可是在研究中,科學家發現我們看到的物質,並不是宇宙的全部。
  • 宇宙中的暗物質可能是由黑洞組成的嗎?
    黑洞仍因其質量而產生重力影響,就像宇宙中所有其他的大質量物體一樣。由此實際上我們可以發現並測量黑洞的質量,通過觀察周圍物質對它的影響。例如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的黑洞有強引力使得離他軌道很近的恆星高速運行。依據這個事實以及描述恆星軌道的等式,我們可以估算出黑洞的質量。我們知道暗物質存在在星系中因為遠離宇宙中心的旋轉曲線是平的。
  • 宇宙為何由物質構成?反物質哪裡去了?
    北京時間7月28日消息,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站報導,在過去的幾年間,多個中微子實驗項目都檢測到了疑似輕子電荷共軛-宇稱破壞(CP violation)的跡象,這項發現將有望幫助科學家們解釋一個重要的本質問題——為何我們的宇宙是由物質組成,而非反物質組成的?
  • 人類想要突破光速去探索宇宙,能夠依賴反物質和暗物質嗎?
    所以人類想要探索宇宙首先就要達到期望值中的速度,儘快的飛出太陽系,去找尋去探索類地行星,搜集到能源和資源甚至是適合移民的第二星球,進行更好的探索。畢竟航天飛船的發展,跟能源的發展相輔相成。現有的化學燃料,根本不可能滿足超光速飛行的需求,甚至是達到亞光速都很困難。人類想要突破光速去探索宇宙,能夠依賴反物質和暗物質嗎?
  • 宇宙是否存在負質量物質,它們會是暗物質和暗能量嗎?
    現在科學家利用各種地面和空間望遠鏡,發現了無數的星球、星系,以至更大尺度的星系團等等宇宙結構。但你是否有想過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是什麼?現在科學家認為,宇宙中所有可見物質其實只佔有整個宇宙的5%左右,而那95%無法探測的東西被稱為暗物質和暗能量。
  • 反物質、暗物質、負物質,都是什麼鬼?
    那這個負數有物理意義嗎?於是他預言了一種帶正電的粒子,除了電性和正常電子相反,其他性質都一樣,包括質量也是正的。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遜在觀察宇宙線實驗時,當宇宙射線進入雲室後,軌跡發生了彎曲,但是其中有一個粒子的軌跡和電子的軌跡完全一樣,但是方向卻相反。恰好驗證了狄拉克預言的正電子。後來他又用γ射線轟擊的方法產生了正電子,在實驗上完全驗證了正電子的存在。
  • 反物質和暗物質到底是啥玩意,它們真的存在於我們的世界嗎?
    暗物質是上世紀發現宇宙中充滿著的一種看不到的物質。要知道,人的眼睛能夠看到東西,是因為物體有光線或者反射光線,暗物質既不發光也不反射光線。而且這種物質幾乎不與任何其他的物質發生作用,這就沒有辦法測量了。
  • 反物質和暗物質是一回事嗎?它們的作用是什麼?
    我們在平時經常會聽到反物質,暗物質,暗能量等詞彙,這些其實都是物理學中的概念。那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又和我們這個世界的一般物質有什麼關係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宇宙大爆炸如果這個事情要進入溯源的話,那其實需要追溯到宇宙的起源。
  •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使用反物質尋找暗物質
    暗物質和反物質是宇宙中兩個最大未解之謎的核心。根據天文觀測,宇宙中暗物質的質量要遠大於可見物質的質量。。我們不知道它是由什麼構成的,但是有各種各樣的理論試圖解釋它,包括帶電粒子、暗光子、超重引力子,甚至是負質量的「 暗流體 」。另一方面,反物質非常重要,科學家可以直接進行研究。反物質是正常物質的反狀態。
  • 宇宙誕生之後一直處於膨脹狀態,反物質和暗物質有什麼關係呢?
    宇宙誕生之後,一直處於膨脹狀態,大概在宇宙大爆炸後2億年,恆星就出現了,後來逐漸有了星系,然後如今宇宙中的各種天體。天文學家就發現,在許多大星系中,通過理論計算,就發現遠離星系質心的恆星沒有引力距離遠了,運動速度減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