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否存在負質量物質,它們會是暗物質和暗能量嗎?

2021-01-15 看小世界

現在科學家利用各種地面和空間望遠鏡,發現了無數的星球、星系,以至更大尺度的星系團等等宇宙結構。但你是否有想過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是什麼?現在科學家認為,宇宙中所有可見物質其實只佔有整個宇宙的5%左右,而那95%無法探測的東西被稱為暗物質和暗能量。這個令人驚訝的事實徹底顛覆了「眼見為實」的日常概念。數十年間宇宙學家們一直致力於探測和理解暗物質和暗能量。最近,英國牛津大學的Jamie Farnes博士提出了一種新奇的猜想,也許所有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其實是一種奇特的負質量物質表現形成的。

纖維狀結構可能與暗能量有關

目前的標準宇宙模型認為,宇宙中存在大約4%的可見物質,21%的暗物質,以及75%的暗能量。暗物質主要負責提供足夠的引力維持星系穩定,不會像旋轉一盤散沙一樣自行解體。而暗能量則是促使宇宙加速膨脹的原因。但是標準宇宙模型並沒有給出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物理意義。

Jamie Farnes博士認為,暗物質和暗能量很可能本質上是同一種東西,一種具有負質量的流體。這種奇特物質由於質量是負的,所以它的「引力」作用其實表現是排斥力。而如果有人去推動它,它不會被推開,而是會朝著人加速移動。經過仔細的計算機模擬計算,Jamie Farnes博士發現這種負質量物質可以表現和暗物質以及暗能量類似的性質。標準宇宙學模型認為,由於宇宙在不斷的加速膨脹,這種負質量物質會變得越來越稀薄,因此不會在宇宙中佔有重要比例。Jamie Farnes博士的模型相較之前的觀點引入了一個全新的「創造張量」的概念。這個張量會不斷地產生新的負質量物質。這樣就可以保證負質量物質在加速膨脹的宇宙中仍然保持足夠的比例。

正如道家一直強調的陰陽相生相剋的概念,在我們的宇宙中確實存在許多一正一負的對應關係,比如有正電荷和負電荷、物質和反物質等等。然而目前質量卻不存在著負質量的對應體。Jamie Farnes博士指出,很多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理論都在嘗試修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而實際上可能宇宙其實是非常和諧的存在著一正一負的對應關係,我們只是一直忽視了質量前面可以有一個負號。其實,愛因斯坦當年提出的宇宙學模型中也暗含負質量物質的概念。他提出的「宇宙學常數」的物理意義就需要一個充滿負質量的空間來實現。

由於負質量物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還需要大量的科學研究來驗證。未來的頂級無線電望遠鏡陣平方千米陣(Square Kilometer Array)可能有助於驗證這一猜想。

這篇文章發表於2018年11月5日的《天文與天體物理學報》。

相關焦點

  • 如果不存在暗物質和暗能量呢?英國科學家用「負質量」取而代之
    比如宇宙中的正反物質不對稱,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不兼容,星系的旋轉和宇宙加速膨脹問題等。其中星系旋轉引申出來暗物質,宇宙加速膨脹引申出了暗能量!在上個世紀後半葉,我們有了更先進的天文望遠鏡觀測星系的運動,觀測的精細化讓我們可以量化星系的物理量。然而棘手的問題來了,用可觀測到的物質解釋星系的旋轉會出現一個矛盾。
  • 「負質量」能否統一暗物質,暗能量?
    宇宙可能充滿了一種發揮負重力的無形液體:排斥而不是吸引。該理論已發表在該雜誌由英國牛津大學的傑米Farnes 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如果正確就單槍匹馬解釋兩個宇宙的最神秘的現象:暗能量和暗物質。天文學家對宇宙的測量結果表明,諸如恆星和天然氣等可見物質僅佔宇宙的5%左右。例如,星系旋轉的方式顯示出重力效應,大約是我們所看到的物質的五倍:一個看不見的實體,被稱為暗物質。星系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相互遠離。用於加速膨脹的未解釋的能量源被稱為暗能量。在他們發現的幾十年中,暗物質和暗能量激發了許多理論,但沒有一個能夠令人滿意地解釋這兩種現象。
  • 負質量理論:暗物質、暗能量,能否得到統一
    英國牛津大學的傑米·法恩斯將這一理論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如果該理論正確的話,就能夠單獨解釋宇宙中兩個最神秘的現象:暗能量和暗物質。天文學家對宇宙的測量表明,恆星和氣體等可見物質只佔宇宙的5%左右。例如,星系旋轉的運動方式顯示其引力作用是我們能看到的物質所產生的引力的五倍,這表示存在一種隱形實體即暗物質。而且星系之間的遠離速度在加快。
  • 暗物質暗能量藏身於太空哪個角落,它們真的存在嗎?
    人們常常很疑惑,我們看到的各種物資是由原子和分子組成,暗物質和暗能量是些什麼呢?它們是存在於遙遠的外太空嗎?其實,暗物質充斥在所有空間的邊邊角角,並不只是外太空中。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發現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人們發現了暗物質和暗能量存在,並不等於看到了或者「抓住了」這種東西,而是通過理論計算出來的。因為自從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問世後,就成為人們研究宇宙的基本理論,其中的引力場方程成為指導宇宙天體研究的最基礎理論。
  • 宇宙中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是什麼
    那麼相對論能解釋嗎?相對論裡愛因斯坦認為引力是時空彎曲造成的,時空為什麼會彎曲,因為有質量的存在,是質量造成了時空彎曲,因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建立在牛頓力學的基礎上,但也拋棄了牛頓力學的一些基礎。在相對論的框架裡還是離不開物質的質量。不管引力是因為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還是時空彎曲,都離不開物質的基礎屬性"質量.
  • 暗物質和暗能量,會對宇宙造成什麼影響?
    科學界開始意識到,宇宙中除了可被觀測的「重子物質」外,還存在若干倍於普通物質的「暗物質」,由於這些暗物質不與電磁力發生相互作用,所以天文學家無法在電磁波頻段中尋找它們,只能通過引力來確定它們的分布和存在。
  • 宇宙中是否真的有暗物質?暗物質必須存在
    的確,暗物質的確是一種神秘的存在,即使是相對於奧妙無窮的宇宙而言,暗物質的神秘色彩仍然是眾多宇宙物質的佼佼者。暗物質之所以如此神秘,就在於其看不到,摸不著,從來也沒有被任何方法觀測到。可以說,暗物質的誕生源於假象,而存在也依賴於假象,那麼,這種假象的事物是否真實存在於宇宙之中呢?是的,它真實存在,它也必須存在。
  • 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排名,暗物質和暗能量佔據宇宙質量的95%
    將能量轉化為質量是微不足道的,你們可能之前也聽說過暗能量,但詳細解釋一下它的重要性,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早期,科學家們確定了宇宙膨脹的一些動力學,這樣它可能有足夠的能量密度來阻止宇宙膨脹。但它的能量也可能非常小,永遠不會阻止膨脹,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引力必然會減慢膨脹的速度,因為我們的宇宙充滿了物質,萬有引力將所有物質聚集在一起。
  • 暗物質與暗能量
    WMAP的結果告訴我們,宇宙中普通物質只佔4%,23%的物質為暗物質,73%是暗能量, SDSS 也給出類似的結果。從物質基本結構的觀點出發,普通的物質,如樹木、桌子以及我們人類本身,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然而分子、原子不是最基本的,目前已知的最基本的粒子是由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所描述的夸克和輕子以及傳遞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膠子等)。
  • 當暗物質和暗能量被創造出來的時候,它們都在哪裡?
    我們將缺失的成分稱為暗能量(68%)和暗物質(27%),但我們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我們甚至知道他們何時成立?那就是Alon David想知道的,問:今天[正常物質]僅為4.9%,而暗物質和暗能量則佔據其餘部分。哪兒來的呢?讓我們來看看。
  • 暗物質和暗能量
    待到理論獲得創新以後,我們也許會恍然大悟,哦,原來如此! 一批物理學家或天文學家通過估測銀河系等星系的物質總量,以及星系中恆星運動的速度的矛盾,想像推測出暗物質的存在。還有若干獨立證據顯示應該有暗物質的存在。暗物質參與萬有引力活動,因為暗物質本身就是通過萬有引力推測想像出來的。
  • 什麼是普通物質、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
    經常關注宇宙學得朋友,肯定都看到過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這三個物理學中的詞彙,除了這三個還有一個普通物質,它們一起構成了宇宙中以前存在、現在存在的所有物質/能量形式,其中的反物質在目前的宇宙中,據我們觀察並不存在,而暗物質、暗能量、普通物質依然充斥著宇宙空間,組成了我們當今的宇宙。
  • 反物質、暗物質、負物質,都是什麼鬼?
    傳說,宇宙大爆炸初期,正反物質基本上是相等的,它們相撞互相湮滅,最後只剩下了那麼一丟丟的物質,而這一丟丟的物質最後就形成了咱們現在的宇宙。那這個負數有物理意義嗎?於是他預言了一種帶正電的粒子,除了電性和正常電子相反,其他性質都一樣,包括質量也是正的。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遜在觀察宇宙線實驗時,當宇宙射線進入雲室後,軌跡發生了彎曲,但是其中有一個粒子的軌跡和電子的軌跡完全一樣,但是方向卻相反。恰好驗證了狄拉克預言的正電子。後來他又用γ射線轟擊的方法產生了正電子,在實驗上完全驗證了正電子的存在。
  • 暗物質和暗能量是什麼?它們為什麼佔據了百分之95的宇宙?
    大家都知道,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所探知到的宇宙信息非常少。我們認知中的恆星、行星、物質等連宇宙的百分之5都不到。剩下百分之95都是由人類根本無法探測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組成。也就是說,我們所體驗到的,所感知到的是現實中非常小的一部分。而我們對於暗物質和暗能量的一切,它們是什麼,它們存在的意義和存在的方式完全沒有任何頭緒。
  • 暗物質和暗能量理論過時了嗎?
    儘管許多人都喜歡提出替代方案,但它們都比暗物質和能量的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還要糟糕。這是為什麼的科學。我們可以進行大量的測量,這些測量有助於揭示宇宙的本質。我們已經測量了行星的軌道和由於存在質量而產生的光的偏轉,這表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而非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最能描述我們的現實。我們發現了亞原子粒子、反粒子和光子的行為,揭示了控制我們宇宙的量子力和場。
  • 暗物質與暗能量,宇宙的95%由它們構成,宇宙命運也將由它們決定
    傳統物理學認為宇宙空間中充斥著物質和能量,其實文學家們通過引力透鏡、宇宙中大尺度結構形成、天文觀測和膨脹宇宙論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約68.3%的暗能量,4.9%的重子物質(可見物質),26.8%暗物質組成,也就是說在我們的宇宙中只有物質和能量,還有暗物質和暗能量。
  • 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
    我們來聊一聊,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解釋,暗物質貢獻引力,努力把物質拉向一起,暗能量則貢獻壓力,努力讓物質相導憶離,努力讓物質相互遠離,因為兩者都無法直接觀測,所以它們都姓「暗」,好啦今天的視頻就到這裡,目前的觀測表明,宇宙中的常規物質只佔總能量的4.9%,暗物質佔26.8%
  • 什麼是暗物質,宇宙是否存在整個暗區?
    他在當年發表在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寫道:「如果能夠證實這一點,我們將得到令人驚訝的結果,即暗物質的含量遠大於發光物質。」 但是直到1970年代,天文學家肯特·福特和維拉·魯賓對鄰近的仙女座星系外圍區域的恆星進行了詳盡的研究之後,這些恆星以太快的速度繞銀河系軌道運行,幾乎就像某種不可見的物質在引力上拉動它們並推動它們前進一樣-科學家很快在整個宇宙的星系中注意到了這一現象。
  • 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
    除此之外,我們對暗物質的性質了解非常之少。暗物質有可能是原子分子這樣的一些粒子,也有可能是所謂的場的能量,甚至有可能是比可見光的波長還微小的微小黑洞。暗物質到底是什麼?現在我們還不清楚,但是暗物質的存在和我們實際上是息息相關的。
  • 暗物質暗能量在宇宙的分布均衡嗎?
    賀俊傑/文物理宇宙學認為,暗能量是一種充溢空間的、增加宇宙膨脹速度的難以察覺的能量形式。暗物質是一種比電子和光子還要小的物質,不帶電荷,不與電子發生幹擾,能夠穿越電磁波和引力場的未知物質。現代天文學通過引力透鏡、宇宙中大尺度結構形成、天文觀測和膨脹宇宙論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約68.3%的暗能量,26.8%暗物質,4.9%的重子物質組成。全世界的專家學者們研究暗能量、暗物質,基本上都建立在宇宙爆炸、宇宙膨脹的基本理論基礎之上,基本證明了暗能量和暗物質的存在,但仍然沒能找到暗能量和暗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