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如何捕獲暗物質

2021-01-21 中國數字科技館

早在我們有物質原子理論以前,科學家們就知道雖然空氣是不可見的,但它是實體。這是因為當風撫摸著樹上的樹葉時,我們能看見它的運動。

同樣地,在更廣泛的宇宙中,我們也從星系內恆星運動中看到了另一種不可見的力量的影響,但我們還不知道這個神秘的「暗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

現在新一代探測器——包括我們正在維多利亞一個金礦中建設的這臺——正帶給我們可能最終揭示暗物質的希望。

黑暗中的輝光

一些模型預測構成暗物質的任何粒子也就是其自身的反粒子。這就導致了如果兩個暗物質粒子相互作用,它們就會湮滅為一陣奇異粒子或是輻射的迷人預測。

如果它湮滅為粒子,那麼太空探測器,如國際空間站上的阿爾法磁譜儀(AMS)就可能會發現例如正電子的異常數量。如果它湮滅為輻射(或如果正電子自我湮滅),那麼這種輻射將會是高能伽馬射線的形式,可能會被NASA在地球軌道上的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檢測到。

安裝在國際空間站上的阿爾法磁譜儀可以幫助探測暗物質的跡象。NASA

如果是這樣,暗物質密度最高處的信號將會是最強的,這可能會是靠近銀河系中心,被密集恆星和超大質量黑洞的巨大引力所拉近。

不幸的是,黑洞和附近的爆發恆星都能產生類似暗物質湮滅的信號。這使得很難從黑洞或超新星噪聲中區分出任何暗物質信號。

然而,如果我們找到一坨發出耀眼伽馬射線的暗物質,而且附近幾乎沒有任何恆星,那麼我們就非常有信心是看到了暗物質的跡象。

幸運的是,銀河系中有這樣的物體在繞行,被稱為極微弱矮橢球星系。但不幸的是,似乎沒有來自這些物體的伽瑪射線被確認檢測到,雖然有線索表示那裡可能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在發生。

要確定暗物質的性質在實驗室中直接檢測是不可替代的。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碰撞過程中產生暗物質是可能的,但在這種情況下,它會直接飛過探測器不留一絲痕跡深藏功與名。

它的存在會以與抓住一個狡猾的會計師一樣的方式被揭示出來:我們測量進入一次碰撞的所有能量,我們再測量出來的所有能量,如果對不起來,我們就知道一些能量已經以暗物質的形式逃逸了。

大型強子對撞機可能會製造出暗物質粒子。CERN

挖掘暗黑金礦

還有另一個選擇,那就是嘗試檢測地球每年都在穿越的銀河系中自然發生的暗物質。這依賴於幽靈般的暗物質與原子核的迎頭碰撞。

事實上,在你讀完這篇文章的時間裡,你可能已經有一個原子被暗物質粒子撞飛了,但你很可能毫無感覺,因為人體是很差的檢測器。但我們正在建造一臺更好的。

一個大學、研究機構和行業的國際聯盟正在建造斯託爾地下物理實驗室(SUPL),它將在南半球維多利亞斯託爾金礦地下一公裡深度容納世界第一臺暗物質探測器,被稱為SABRE。

我們利用上方巖層來阻擋來自太空的輻射,否則就會淹沒敏感的探測器。這確保只有幽靈般的暗物質可以穿透實心的巖層,並偶爾撞上探測器。

SABRE實驗的一些首席科學家們在斯託爾金礦中,背景是輻射測試設施。Carl Knox (Swinburne University)

SABRE實驗包括一個摻入鉈的超純碘化鈉晶體,它有著極度低的本體輻射水平(畢竟我們不想看到自己的放射性「光暈」)。這種由普林斯頓的Frank Calaprice教授創建的獨特晶體偶爾會被暗物質粒子擊中,導致一個原子核像在撞球遊戲中一樣回彈。原子在碰撞過程中將被高能激發,最終以高能伽瑪射線釋放出這一能量。

碘化鈉晶體本身是一種天然閃爍體,它吸收這種伽瑪射線並產生光學閃光,能被晶體周圍的高靈敏相機檢測到。所以,我們在黑暗中尋找黯淡的閃光來捕獵幽靈。

我們希望最終能夠闡明暗物質,對構成五倍於可見宇宙質量的這種神秘物質獲得一些了解。

轉自:http://jandan.net/2015/09/18/dark-matter.html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暗物質存在嗎?我們是如何感知到的?
    暗物質既不能觀察到又不能用設備檢測到,那麼我們是如何知曉它是真的存在的?請將宇宙想像成一張餅,而你正按比例將餅切分,那麼餅中最大的部分,68%將成為暗能量,這種神秘力量加速了宇宙的膨脹。27%將成為暗物質,這種圍繞著星系的神秘物質只能通過引力進行相互作用。
  • 暗物質,我們如何才能找到你
    新華網 王瑩  當我們仰望星空時,除了太陽、月亮、星星外,感覺宇宙空蕩蕩的。然而這只是一種錯覺:  現代天文學通過引力透鏡、宇宙中大尺度結構形成、宇宙膨脹行為的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由約4.9%的普通物質,26.8%暗物質和68.3%的暗能量組成。這是什麼概念?
  • 我們如何知道暗物質是冷的還是熱的?
    要知道暗物質的溫度,我們首先要了解萊曼阿爾法森林!說簡單點就是遙遠星系發出的星光在漫長的旅途中形成的氫吸收線,它能告訴我們宇宙早期的物質分布、結構形成以及宇宙的演化過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萊曼阿爾法森林我們可以知道一些關於暗物質的信息!這一點很重要。首先我們先了解下氫原子的吸收和發射線。
  • 什麼是暗能量,暗物質?
    我們知道有多少暗能量,因為我們知道它如何影響宇宙的膨脹。除此之外,這是一個完全的迷。但這是一個重要的謎。事實證明,大約68%的宇宙是暗能量。暗物質約佔27%。其餘的 - 地球上的一切,我們所有儀器所觀察到的一切,都是正常的物質 - 加起來不到宇宙的5%。想想看,也許它根本不應該被稱為「正常」物質,因為它只是宇宙中的一小部分。
  • 靈魂是暗物質嗎?
    我們肉眼所能觀察到的大部分物質被稱為正常物質或物質,它屬於目前我們存在的這個宇宙。然而,有這樣一種物質,雖然目前為止也只是存在於科學家的推測中,只能確認它的可能存在,而不能直接觀察和探索,甚至迄今為止都沒有真正發現過它的存在痕跡。這就是暗物質或反物質。通過對靈魂和暗物質特性的推測對比,也許表明靈魂與暗物質有關,或者可能靈魂本身就是一種暗物質的存在。
  • 如何觀測到暗物質
    一小隊天文學家優化了"觀測"星系附近的暗物質的手段,新技術比以前最好的方法還要精確10倍。這項工作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科學家目前估計,宇宙中高達85%的質量實際上是不可見的。這種"暗物質"無法被直接觀察到,因為它與光的相互作用方式與構成恆星、行星和地球上生命的普通物質不同。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觀測不能看到的東西呢?關鍵是測量暗物質產生的引力效應。
  • 什麼是暗物質?
    暗物質是一個神秘的非發光物質宇宙,儘管幾十年來專家們一直在觀察暗物質的引力效應,儘管如此人們仍然對暗物質的真實性質感到非常的困惑。在19世紀末,天文學家開始猜測散布在整個宇宙中的看不見的物質-昏暗的恆星或氣體和塵埃。
  • 宇宙如何凝聚在一起,暗物質圖譜揭示背後奧秘
    我們早已知到宇宙中不止只有恆星 事實上,在地球自轉時,沒有沒有任何物體因為離心力而被甩出,就佐證了有某種力量可能對物質產生約束。當深入研究這個現象時,我們發現了暗物質。 什麼是暗物質,它又存在何處? 暗物質是人類已知但不可見的存在。
  • 操縱暗物質或成現實,有人說這是打開了地獄之門
    暗物質是什麼標準解釋是,暗物質是理論中的,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種不可見物質,不與電磁力產生作用的物質。現代天文學研究表明:目前我們所認知宇宙中,我們所熟知的物質,恆星,巖石等佔大約5%,暗物質佔大約25%,還有70%是一種導致宇宙膨脹的暗能量。
  • 反物質和暗物質的奧秘可以聯繫在一起嗎?
    暗物質和反物質都是物理學家試圖了解我們的世界如何在根本層面上工作的難題。反物質問題是,儘管「大爆炸」本應創造同等數量的物質和反物質,但我們生活的世界僅由物質組成。反物質每天都在實驗中產生,甚至通過閃電等自然過程產生,但在與常規物質的碰撞中迅速消失。
  • 問天文:如果暗物質是看不見得,那麼我們如何發現它呢?
    暗物質稱為隱形物質。如果El Gordo星系團的故事中的暗物質不可見,該如何對其進行檢測和著色?答:的確,我們不能直接看到暗物質。人工添加了埃爾高多(El Gordo)星系團圖像中的藍色,以顯示該團的暗物質所在的位置。同樣,您可能已經看到包含彩色X射線,無線電波和紅外光的合成圖像。
  • 「暗物質」概念是如何提出的,暗物質到底是什麼
    暗物質的基本性質可以概括為:參與引力相互作用。火星和其他行星是一樣的。中國發射的暗物質衛星「五孔」正在尋找天文觀測,並試圖通過測量宇宙射線中正電子和負電子的比例來尋找暗物質信號。所謂暗物質的「看不見」並不是簡單地用肉眼在可見光中隱形,而是說不管探測到哪一段電磁波,例如紅外線、紫外線和X射線,現在科學家認為暗物質實際上是某種粒子。科學家們已經正式提出了「暗物質」這個術語,我們對暗物質的探測越來越多地是通過所謂的「引力透鏡」來完成的,而引力透鏡是由大量的質量來彎曲光線所引起的。但它們不涉及電磁相互作用。
  • 關於我們探測暗物質的故事
    暗物質所謂暗物質指的是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在我們所在能觀測的世界,從本質上來說,是這些物質能夠和光互動,能夠被光照亮或者發出光亮。但是光無法與暗物質互動,我們就無法直接觀測到它。不只對光態度高冷,在對待普通物質時,暗物質也是愛理不理。暗物質可以說是宇宙中所有物質裡最高冷的存在了吧。所以它對我們來說,就像一個幽靈。這也成為尋找暗物質最大的難點。
  • 反物質和暗物質和我們常見的物質有什麼不同?
    我們在平時經常會聽到反物質,暗物質,暗能量等詞彙,這些其實都是物理學中的概念。那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又和我們這個世界的一般物質有什麼關係呢?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 暗物質和暗能量也許是外星人變的
    有些天文學家注意到,現階段對暗物質的實際觀測和其理論模型有不吻合的地方,從而認為暗物質的內部活動更為豐富複雜,至少其部分組成物質具有通過長程力相互作用的粒子。暗物質對我們來說是暗的,但實際上應該發出人類探測不到的光。如果是這樣,暗物質就不會那麼簡單,它也許就是擁有超先進技術的生命形式,或者是宇宙中大多數生命的存在形式。
  • 暗物質又出「模糊暗物質」新概念!天吶,已經有很多種暗物質了
    在模糊暗物質的宇宙中,這些細絲會出現條紋,就像豎琴上點亮星光的弦。隨著新的望遠鏡上線,將能夠看到更遠的早期宇宙,科學家或許能夠從星系形成的模式中,推斷出暗物質的性質是「模糊」的,而不是冷暗物質或暖暗物質。
  • 如何探測宇宙中的暗物質呢?
    根據宇宙學家的觀點,宇宙中所有可見物質都只是漂浮在浩瀚的暗物質海洋中——這些粒子儘管看不見但仍具有質量和引力。暗物質的引力將提供防止星系分裂的「膠水」,並解釋物質如何聚集在一起形成宇宙多彩的銀河織錦。充當暗物質傳感器,這將是第一次僅通過暗物質與可見物質的重力相互作用來尋找暗物質。
  • 哈勃發現迄今最小的暗物質團塊
    結合最新的理論預測、統計工具和哈勃最新的觀測,我們現在得到的結果比以往更為可靠。」尼倫伯格來自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事實證明,如果缺乏嵌在其中的恆星,尋找相關的暗物質結構將非常棘手。但是,哈勃研究團隊使用了一種特殊的技術,讓他們不再需要尋找作為暗物質示蹤劑的恆星引力影響。
  • 它如何為我們揭示暗物質存在的證據和比例
    上一篇關於暗物質的文章主要說了,我們如何確信暗物質的存在,並且討論了暗物質的替代方案,例如:對引力的修正。但最終還是夭折了!這也說明暗物質在解釋宇宙大尺度結構上具有壓倒性的優勢。我們也知道暗物質貫穿了整個宇宙的發展史,關乎我們宇宙整個物質結構網的形成,甚至是我們未來的命運。
  • 反常的星系:它們的暗物質去哪兒了?
    最近,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郭琦研究員領銜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批反常的天體——19個缺乏暗物質的矮星系。之前人們熟知的矮星系都含有大量的暗物質,但這批新發現的矮星系可能會改變我們對「星系是如何形成的」這一問題的認識。這項研究成果於北京時間11月26日凌晨發表於《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