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質又出「模糊暗物質」新概念!天吶,已經有很多種暗物質了

2020-09-08 科學之美

暗物質很可能是醞釀宇宙中最早星系的起始成分,在大爆炸後不久,暗物質粒子就會聚集在一起形成引力「暈」,將周圍的氣體拉進它們的核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核心冷卻並凝聚成第一個星系。儘管暗物質被認為是宇宙結構的中堅力量,但科學家對其性質知之甚少,因為到目前為止,這些粒子一直沒有被探測到。現在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早期宇宙和最初的星系看起來會非常不同,這取決於暗物質的性質。

如果暗物質是「模糊的」,而不是冷暗物質或暖暗物質,研究團隊第一次模擬了早期星系形成的樣子。在最廣泛接受的情況下,暗物質是冷的(也就是冷暗物質),由緩慢移動的粒子組成,除了引力效應外,這些粒子與普通物質沒有相互作用。暖暗物質被認為是冷暗物質一個稍輕和移動更快的版本,而模糊暗物質,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東西,由超輕粒子組成,每個粒子質量約為電子的十億分之一(10^-27)(冷暗物質粒子要重得多,大約是電子質量的10^5倍)。

在研究模擬中,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暗物質是冷的,那麼早期宇宙中的星系將在接近球形的暈中形成。但是,如果暗物質的性質是模糊暗物質或暖暗物質,那麼早期的宇宙看起來會非常不同,星系首先在延伸的尾巴狀細絲中形成。在模糊暗物質的宇宙中,這些細絲會出現條紋,就像豎琴上點亮星光的弦。隨著新的望遠鏡上線,將能夠看到更遠的早期宇宙,科學家或許能夠從星系形成的模式中,推斷出暗物質的性質是「模糊」的,而不是冷暗物質或暖暗物質。

暗物質佔宇宙中近85%的物質

麻省理工學院Kavli天體物理和空間研究所的物理學副教授Mark Vogelsberger是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這項研究的合著者,該論文主要作者是普林斯頓大學的Philip Mocz和劍橋大學的Anastasia Fialkov,以及以前的蘇塞克斯大學。雖然暗物質還沒有被直接探測到,但描述暗物質為冷的假設已經被證明成功地描述了可觀察宇宙的大規模結構,因此,星系形成模型是基於冷暗物質的假設。

問題是,在對冷暗物質的觀察和預測之間存在一些差異。例如,如果觀察非常小的星系,這些星系中暗物質的推斷分布與理論模型預測並不完全一致,因此那裡存在著「張力」。然後,進入暗物質的另一種理論,包括暖暗物質和模糊暗物質,這是近年來研究人員提出的。暗物質的本質仍然是一個謎,模糊暗物質是由基礎物理(例如弦理論)驅動的,因此是一個有趣的暗物質候選者。宇宙結構是驗證或排除這種暗物質模型的關鍵。

模糊暗物質是由非常輕的粒子組成,它們以量子、波狀的方式活動,而不是單獨的粒子。這種模糊暗物質的量子性質可能產生了早期星系,這些星系看起來與標準模型對冷暗物質的預測完全不同。即使在晚期宇宙中,這些不同的暗物質場景可能會預測出類似的星系形狀,但第一個星系將是截然不同的,這將給我們提供關於暗物質是什麼的線索。

為了了解冷暗物質和模糊暗物質的早期宇宙有多麼不同,研究人員模擬了早期宇宙的一個小立方體空間,直徑約為300萬光年,並將其向前運行,以觀察在三種暗物質場景之一:冷、溫暖和模糊的情況下,星系將如何形成。該團隊通過假設暗物質的某種分布開始每一次模擬,科學家們根據宇宙微波背景,在宇宙大爆炸後40萬年被探測到的「遺蹟輻射」測量,對暗物質的分布有了一些了解。暗物質沒有恆定的密度,即使在早期,在恆定密度場的頂部有微小擾動。

豎琴弦的宇宙地圖

研究人員能夠使用現有算法在冷暗物質和暖暗物質的情況下模擬星系形成。但是為了模擬具有量子性質的模糊暗物質,需要一種新的方法。研究人員修改了對冷暗物質的模擬,使其能夠解決兩個額外的方程,以便模擬模糊暗物質宇宙中的星系形成。第一個方程,薛丁格方程,描述了量子粒子如何充當波,而第二個方程,泊松方程,描述了該波如何產生密度場,或暗物質的分布,以及這種分布如何導致引力-最終吸引物質形成星系的力量。

然後將這一模擬與描述宇宙中氣體行為的模型相結合,以及氣體凝聚成星系的方式,以響應引力效應。在這三種情況下,星系都是在密度過大或重力塌陷的暗物質大量聚集的地方形成。然而,這種暗物質的模式是不同的,這取決於它是冷暗物質,暖暗物質,還是模糊暗物質。在冷暗物質情況下,星系形成於球狀暈以及較小的次暈中。暖暗物質產生了第一個尾巴狀細絲的星系,沒有亞暈。這可能是由於暖暗物質更輕,移動更快的性質,使得粒子不太可能停留在較小的次暈團塊中,類似於暖暗物質,模糊暗物質沿著細絲形成恆星。

但是後來量子波效應「接管」了形成星系的過程,形成了更多條紋的細絲,就像看不見的豎琴上的弦。這種條紋圖案是由於幹擾,當兩個波重疊時就會產生這種影響。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例如在光波中,每個波的波峰和波谷對齊點形成較暗斑點,形成亮和暗區域的交替圖案。在模糊暗物質的情況下,而不是亮點和暗點,它產生了暗物質密度過高和過低的交替模式。在這些過密度處得到大量重力拉力,氣體也會隨之而來,並且在某個點上會沿著這些過密,而不是不足密度形成星系,這幅圖畫將在整個早期宇宙中複製。

該團隊正在開發更詳細預測早期星系在由模糊暗物質主導的宇宙中可能是什麼樣子。目標是為即將到來的望遠鏡提供一張地圖,例如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它可能能夠追溯到足夠遠的時間來發現最早星系。如果看到了絲狀星系,例如Mocz,Fialkov,研究人員模擬的那些星系,這可能是暗物質本質是模糊暗物質的第一個跡象。基於對早期宇宙的觀察,可以為暗物質的性質提供這種觀測測試,這將在未來幾年內變得可行。

博科園|研究/來自:麻省理工學院

參考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DOI: 10.1103/PhysRevLett.123.141301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哦

交流、探討、學習、科學圈

請下載我們手機軟體:博科園

相關焦點

  • 「暗物質」概念是如何提出的,暗物質到底是什麼
    暗物質的基本性質可以概括為:參與引力相互作用。火星和其他行星是一樣的。中國發射的暗物質衛星「五孔」正在尋找天文觀測,並試圖通過測量宇宙射線中正電子和負電子的比例來尋找暗物質信號。所謂暗物質的「看不見」並不是簡單地用肉眼在可見光中隱形,而是說不管探測到哪一段電磁波,例如紅外線、紫外線和X射線,現在科學家認為暗物質實際上是某種粒子。科學家們已經正式提出了「暗物質」這個術語,我們對暗物質的探測越來越多地是通過所謂的「引力透鏡」來完成的,而引力透鏡是由大量的質量來彎曲光線所引起的。但它們不涉及電磁相互作用。
  • 暗物質是什麼?究竟有沒有暗物質?
    暗物質是什麼?究竟有沒有暗物質?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看過《地質災難》這部電影,暗物質自天外之內,頃刻間穿過地球!造成的一系列毀滅性災難,而且明顯還是弱化了暗物質的實力。那麼暗物質到底是什麼?究竟有沒有暗物質?
  • 在暗星系中,發現暗物質的新線索,更加確定:暗物質是存在的!
    暗星系是被稱為低表面亮度星系,正是由於它們,才獲得了關於宇宙中最大謎團之一暗物質的重要確認和新信息。國際高級研究學院(SISSA)天體物理學家Chiara di Paolo、Paolo Salucci和Erkurt Adnan一起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發現盤狀星系可以用宇宙關係來表示。
  • 暗物質的前世今生,什麼是暗物質?
    儘管專家們已經觀察暗物質的引力效應幾十年,但仍然對它的真實性質感到困惑。誰發現了暗物質?在19世紀後期,天文學家開始推測一些看不見的物質——暗星或者氣體和塵埃,它們可能散布在整個宇宙中。這些恆星繞著星系核心旋轉的速度太快了,就好像有一些看不見的暗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拉著它們,推動它們向前移動——科學家們很快在整個宇宙的星系中發現了這個現象。研究人員不知道這個看不見的暗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一些天文學家推測暗物質是由小黑洞或其他緊湊的物體組成的,這些物體發出的光太少,無法在望遠鏡中顯示出來。
  • 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目前探索暗物質有什麼進展了?
    暗能量目前只是一個概念,很可能是有別於四大基本力之外的第五種基本力。至於怎麼證實或找到暗能量,科學家折騰了幾十年還沒找著門,咱也不多說了。相比來說,暗物質的境況要好的多,至少已經有了相關的理論,指不定哪天這黑鍋就不用背了。暗物質的起源天文學家個個都是福爾摩斯,僅僅根據一顆恆星亮度的變化規律,就能演算出各種活靈活現的參數。
  • 暗物質和暗能量
    暗物質和暗能量暗物質和暗能量概念逐漸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更多的科學家開始接受這兩個概念。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似乎都沒有涉及這兩個概念。 一批物理學家或天文學家通過估測銀河系等星系的物質總量,以及星系中恆星運動的速度的矛盾,想像推測出暗物質的存在。還有若干獨立證據顯示應該有暗物質的存在。暗物質參與萬有引力活動,因為暗物質本身就是通過萬有引力推測想像出來的。不參與電磁力作用和強相互作用,科學家想像以及通過新理論認為暗物質應該會參與弱相互作用,這只是想像或理論,暫時還沒有證據。
  • 暗物質是什麼,到底有沒有暗物質?看看科學家找到的最好證據!
    在現實生活中,物質這個詞語是有非常多含義的,但是在物理學概念當中,物質是一個專有名詞。隨著近幾年大家對於物理學概念以及航天方面的關注,物質這個概念被更多的人熟知,常見的有反物質和暗物質兩個概念,因為這兩個名字經常被各種偽科學炒作或者用於街邊小廣告,把這些非常嚴肅的專業名詞變成了坑蒙拐騙的工具,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反物質與暗物質之間的聯繫與它們的區別。
  • 暗物質是什麼,到底有沒有暗物質?看看科學家找到的最好證據
    在現實生活中,物質這個詞語是有非常多含義的,但是在物理學概念當中,物質是一個專有名詞。隨著近幾年大家對於物理學概念以及航天方面的關注,物質這個概念被更多的人熟知,常見的有反物質和暗物質兩個概念,因為這兩個名字經常被各種偽科學炒作或者用於街邊小廣告,把這些非常嚴肅的專業名詞變成了坑蒙拐騙的工具,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反物質與暗物質之間的聯繫與它們的區別。
  • 暗物質是什麼,到底有沒有暗物質?看看科學家找到的最好證據!
    在現實生活中,物質這個詞語是有非常多含義的,但是在物理學概念當中,物質是一個專有名詞。隨著近幾年大家對於物理學概念以及航天方面的關注,物質這個概念被更多的人熟知,常見的有反物質和暗物質兩個概念,因為這兩個名字經常被各種偽科學炒作或者用於街邊小廣告,把這些非常嚴肅的專業名詞變成了坑蒙拐騙的工具,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反物質與暗物質之間的聯繫與它們的區別。反物質的名詞概念是相對於正物質來說的,而暗物質的相對概念就是我們平常接觸得到摸得到的東西。
  • 暗物質什麼性質?會有暗物質攜帶電荷嗎?
    ,研究了一小部分暗物質粒子是否有微小的電荷。宇宙演化概念圖,從左邊的大爆炸開始,然後是宇宙微波背景的出現,第一批恆星的形成結束了宇宙的黑暗時代,接著是星系的形成。圖片:CfA/M.今年2月,該項目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發現了第一代恆星的無線電信號,以及暗物質與正常物質相互作用的可能證據。一些天文學家很快對邊緣的說法提出了質疑。與此同時,穆尼奧斯和勒布已經在研究背後的理論基礎。哈佛大學天文系系主任Loeb說:無論你如何解讀邊緣的結果,都可以用我們的研究講述一個基本的物理學故事,暗物質的本質是科學界最大的謎團之一,需要使用任何相關的新數據來解決它。
  • 反物質和暗物質有什麼區別?
    物質構成了宇宙,大到整個宇宙,小到我們身邊周圍,物質無處不在,那麼物質的本質是什麼? 138億年前,奇點大爆炸之後,誕生了正物質,反物質,暗物質等,很多人經常把暗物質與反物質混在一起,但暗物質不是反物質,它們之間也沒有什麼聯繫,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這兩種物質。
  • 暗物質與暗能量
    WMAP的結果告訴我們,宇宙中普通物質只佔4%,23%的物質為暗物質,73%是暗能量, SDSS 也給出類似的結果。從物質基本結構的觀點出發,普通的物質,如樹木、桌子以及我們人類本身,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然而分子、原子不是最基本的,目前已知的最基本的粒子是由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所描述的夸克和輕子以及傳遞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膠子等)。
  • 暗物質&暗能量:未知的~95%
    但是,如果我們假設有額外的質量圍繞著星系,那麼星系的自轉曲線就可以被解釋,這些額外的質量便是「暗物質」。至此之後,許多天文觀測都表明了暗物質存在的跡象,比如對星系團以及引力透鏡的觀測。儘管還有一些科學家正在嘗試構建其它的理論,比如對引力的修正。但目前大多科學家都傾向於相信暗物質,有了暗物質的存在,很多問題也就都會迎刃而解了。
  • 宇宙中的暗物質找不到,科學家又想出了「熱暗物質」模型!
    在上個世紀,研究星系運動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特性的天文學家們認識到,宇宙中大部分物質是不可見的。宇宙中大約84%的物質是「黑暗」物質,既不發光,也不發出任何其他已知的輻射,因此它被稱為暗物質。暗物質的另一個主要特性是,暗物質只通過引力與其他物質相互作用:例如,它不攜帶電磁電荷。
  • 原始黑洞或能揭示暗物質本質,暗物質的物理性質是什麼?
    剛才講了那麼多天文觀測結果,表明暗物質在宇宙中是肯定存在,但是暗物質的物理性質是什麼呢?人類到目前為止已經弄清楚,物質是由61種基本粒子組成的。前幾年「上帝粒子」被發現了,但是這61種基本粒子和暗物質粒子的物理性質都不吻合,那麼暗物質粒子必須具備什麼性質呢?
  • 超重引力子,就是暗物質?暗物質重量級候選者誕生!
    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包括物質的組成部分和結合在一起的力,有六種不同的夸克和六種輕子被分成三個「家族」。然而,普通物質和包括我們身體最終只由來自第一家族的三個粒子組成:上夸克和下夸克以及電子,電子是輕子家族的一員。
  • 趣探索:暗物質是物質宇宙的骨架,沒有暗物質就沒有人類文明
    (暗物質概念圖。)這意味著星系中可能有大量的不可見物質並不僅僅分布在星系核心區,且其質量遠大於發光星體的質量總和。「悟空」有充分數據證實,「悟空」已在宇宙探測到4.6億個高能粒子(暗物質)(當一股暗物質粒子穿過地球時,會形成這種酷似頭髮的現象
  • 暗物質衛星上天 揭秘暗物質是什麼?怎麼存在的?
    C 在太空創造中國的第一次自暗物質被發現80多年來,科學家還從未探測到暗物質的明確信號。常進坦言,如果期望暗物質衛星一下就能準確找到暗物質,這個期望指數太高了。暗物質的基本物理性質還沒有弄清楚,沒有人能百分之百保證找到暗物質。「但只要衛星工作正常,就為我們打開了一扇觀測宇宙的新窗口,必然會發現很多新奇的現象。」
  • 科學家發現一個無暗物質星系 或顛覆暗物質定義
    網易科技訊 3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一個由天體物理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已經發現了一個距地球6500萬光年的星系,其包含的暗物質數量很少,甚至可以說這個星系根本沒有任何暗物質。研究負責人表示,這種現象雖然不能顛覆科學家對星系形成的理解,但完全可以改變天體物理學家對暗物質的定義。迄今為止物理學家還不太了解暗物質。對於暗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單一粒子有多重,或者說暗物質是如何形成的,物理學界尚無定論。也沒有人能夠在地球上捕捉到暗物質粒子。但是經過30多年的天文觀測,大多數研究人員都認同的事實是:宇宙中有很多暗物質。
  • 數學物理|什麼是暗物質?
    就像在星系的例子中一樣,星系團所呈現的畫面是一個相當大的暗物質暈,包圍著氣體和星系。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拍攝了一些壯觀的圖片,這些圖片顯示了幾個位於10億光年之外的星系團。這些照片顯示很多模糊特性,條紋和弧:每個是一個遙遠的星系,幾次遠比集群本身,其圖像,通過扭曲的角度加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