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質是什麼?究竟有沒有暗物質?
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看過《地質災難》這部電影,暗物質自天外之內,頃刻間穿過地球!造成的一系列毀滅性災難,而且明顯還是弱化了暗物質的實力。那麼暗物質到底是什麼?究竟有沒有暗物質?
暗物質是一種假設性物質,它是由於現有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的存在而提出的。從字面上來說,它可以理解為一種黑暗物質。這裡的黑暗指的是不輻射任何光子或不參與電磁效應的現象,而不是普通的顏色黑暗。到目前為止,還無法解釋暗物質由什麼組成。只能推斷出它的部分物理性質,也不能直接觀察到。
暗物質不能用任何已知的基本粒子來解釋。最流行的推測之一是暗物質是一種參與弱相互作用的大質量粒子,它被認為佔宇宙物質的85%,約佔其總能量密度的四分之一。大多數暗物質基本上被認為是非重子物質,它可能由一些尚未被發現的亞原子粒子組成,它的存在影響了整個宇宙的結構。
在各種天體物理觀測中,包括引力透鏡效應在內的許多現象都與之相關。暗物質在宇宙中無處不在,對宇宙的結構和演化有很大的影響。
那麼到底究竟有沒有暗物質呢?大約65年前,暗物質的第一個證據被發現。當時,人們發現大星系團中的星系有極高的運動速度。除非星系團的質量是根據星系團中恆星數量計算的數值的100倍以上,否則星系團將根本無法束縛這些星系。
當我們意識到沒有足夠的物質來解釋宇宙的結構和特徵時,暗物質出現了。雖然宇宙膨脹理論對暗物質問題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假設,但它並沒有從天文觀測的角度給出一個堅實的基礎。然而,最近銀河系外星雲中氘和氫原子核的豐度比是過去的兩倍多。
根據這個值,可以確定星系周圍的光環中一定有暗物質,它以非正常物質的形式存在這點是非常明顯的!這與宇宙膨脹理論的假設無關,只是從天文觀測中得出的直接結論。換句話說,毫無疑問,宇宙中的確存在暗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