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暗星系中,發現暗物質的新線索,更加確定:暗物質是存在的!

2020-10-18 博科園

暗星系是被稱為低表面亮度星系,正是由於它們,才獲得了關於宇宙中最大謎團之一暗物質的重要確認和新信息。國際高級研究學院(SISSA)天體物理學家Chiara di Paolo、Paolo Salucci和Erkurt Adnan一起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發現盤狀星系可以用宇宙關係來表示。特別是在這項研究中,分析了所謂的暗星系,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星系。研究人員分析了構成研究主題的恆星和氣體旋轉速度,指出低表面亮度星系的行為也非常均勻。

這一結果鞏固了關於暗物質存在和行為的幾條線索,為其與明亮物質的相互作用開闢了新場景。暗物質就在那裡,但你就是看不見它,暗物質似乎約佔宇宙質量的85%;暗物質的影響可以在宇宙中存在的其他物體上檢測到,但因為它不發光,所以不能直接觀察到它。研究方法之一是星系的旋轉曲線,這是一種基於恆星到星系中心的距離來描述恆星速度趨勢的系統。觀測到的變化與恆星存在和物質的暗成分引起引力相互作用有關。

因此,旋轉曲線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可以根據暗物質對可能觀測到物質的影響來獲得有關暗物質的信息。特別是,旋轉曲線的分析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根據宇宙旋轉曲線(URC)方法對具有相似特徵的一組星系進行分析。這項研究的新穎性在於首次將已經用於其他類型星系的宇宙旋轉曲線方法,應用於暗星系這樣的大樣本,獲得了類似的結果。比較了不同暗星系的旋轉曲線,發現它們沒有不連續,而是從小到大的漸變和有序變化。

螺旋星系也觀察到了類似的變化。到目前為止,它已經表明,所有盤星系、螺旋星系、矮星系以及現在的暗星系都可以用宇宙關係來表示。這意味著能夠通過一個公式來表達一種有序的趨勢,這種方法在1996年首次應用。就像在科學研究中經常發生的那樣,這項研究揭示了進一步令人驚訝和意想不到的結果。已經發現星盤和暗物質暈屬性之間的尺度關係,例如星盤大小和暗物質暈密度恆定內部區域大小之間的關係。

此外,通過比較在暗星系中發現的關係和在不同類型星系中獲得的關係,發現它們幾乎都是重合的。而且,驗證具有非常不同的形態和歷史的星系顯示出暗物質和發光物質屬性之間的相同關係,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驚訝的發現。這一結果,加上暗星系的一些特殊特徵,開闢了一系列新情景,包括在形成星系的兩種物質之間,除了引力相互作用之外,還存在另一種類型的直接相互作用,一個引人入勝的想法將被新觀察所證實。

博科園|研究/來自:國際高級研究學院

參考期刊《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DOI: 10.1093/mnras/stz2700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從特殊星系中發現暗物質的線索,沒暗物質的星系是什麼樣?
    科學界把宇宙中的物質分為能直接看到的和不能直接看到的,並且認為不能直接看到的物質佔據了宇宙總質量的90%,那些炫麗的星系、星雲等物質只佔據了全宇宙的10%左右,科學家認為宇宙中的大多數星系是受到暗物質的影響維持運行的,然而近幾年天文觀測中發現了幾個完全不受暗物質影響的星系,這些星系顛覆了暗物質在宇宙中的地位,其中典型就是NGC 1052-DF2星系這類奇怪的超漫射星系
  • 暗物質到底是什麼?最新星系觀測發現新線索
    科學界的一個普遍共識是,迄今發現的的星系中,大部分質量都由看不見、摸不到的暗物質組成。—— 一個幾乎不存在暗物質的 NGC 1052-DF2(簡稱 DF2)矮星系。若真如此,反對者又難以解釋為何這套理論幾乎適用於所有星系。現在,來自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的一項新研究,就深入調查了這些星系中的暗物質可能消失於何處。據悉,DF2 和 DF4 都屬於衛星星系,其繞著更大的 NGC 1052 而運轉。
  • 五條線索,「緝拿」暗物質
    人們感知到暗能量只是最近20多年的事,而對暗物質的認識則已超過135年,而且期間關於暗物質特性及作用的理解也經歷了數次重要刷新。線索一:額外引力源早在1884年,當研究者利用銀河系中恆星運動速度估算星系總質量時,就發現許多恆星的運動速度比預想快很多。
  • 五條線索,緝拿暗物質
    線索一:額外引力源早在1884年,當研究者利用銀河系中恆星運動速度估算星系總質量時,就發現許多恆星的運動速度比預想快很多。如此高速運行的恆星似乎早該脫離其運行軌道,除非星系內還存在大量無法直接觀測到的物質來提供額外的引力約束。根據計算,那些不發光的隱身物質總量遠遠超出了所有可觀測天體的總量。
  • 宇宙中是否真的有暗物質?暗物質必須存在
    的確,暗物質的確是一種神秘的存在,即使是相對於奧妙無窮的宇宙而言,暗物質的神秘色彩仍然是眾多宇宙物質的佼佼者。暗物質之所以如此神秘,就在於其看不到,摸不著,從來也沒有被任何方法觀測到。可以說,暗物質的誕生源於假象,而存在也依賴於假象,那麼,這種假象的事物是否真實存在於宇宙之中呢?是的,它真實存在,它也必須存在。
  • 科學家發現一個無暗物質星系 或顛覆暗物質定義
    網易科技訊 3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一個由天體物理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已經發現了一個距地球6500萬光年的星系,其包含的暗物質數量很少,甚至可以說這個星系根本沒有任何暗物質。天體物理學家認為暗物質在整個宇宙中佔據主導地位,其總量甚至是普通物質的五倍。由於星系旋轉得太快,如果沒有額外的暗物質存在,根據現有的物理定律來說這些星系就會塌縮。例如銀河系的旋轉速度很快,所以它必須包含比普通物質多30倍的暗物質。實際上,天文學家曾研究過的每個星系都含有暗物質。但現在,天體物理學家似乎發現了一個沒有暗物質的星系。
  • 暗物質的希望?人類利用銀河系「反推」暗物質的存在!
    雖然研究來自遙遠星系的神秘信號的科學家並沒有像他們希望的那樣發現暗物質。但是,他們用來探測這種奇怪信號的新發明技術,即利用我們自己的星系來尋找暗物質可能會提高對這種難以捉摸的物質的尋找。暗物質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暗物質,這是一種不與光相互作用,但卻滲透在我們整個宇宙的隱形物質。
  • 這個星系,沒有暗物質
    2018年3月9日,天文學家們宣稱發現一個奇特的星系,這個星系沒有暗物質!也許你會說,發現沒有暗物質的星系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這可是大事件,這事如果最終確定,堪比發現「」引力波「」和「」上帝粒子「」還要刺激。這是一個物理學家們做夢都沒想到的意外發現。因為暗物質用「不存在」證明了自己的存在!
  • 沒有暗物質的星系又現身?暗物質理論面臨更大的挑戰
    1933年,天體物理學家弗裡茲·茲威基(Fritz Zwicky)利用光譜紅移測量了后髮座星系團中,各個星系相對於星系團的運動速度,他得出的結論支持了雅克布斯.卡普坦的假說。儘管科學家們對暗物質的研究已近一個世紀,證實了暗物質遍布於整個宇宙中、其總量是一般物質的6倍等等,可暗物質仍籠罩於重重神秘面紗之下,科學家們對它的了解比較有限、而且爭議極大。
  • 暗物質又出「模糊暗物質」新概念!天吶,已經有很多種暗物質了
    暖暗物質被認為是冷暗物質一個稍輕和移動更快的版本,而模糊暗物質,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東西,由超輕粒子組成,每個粒子質量約為電子的十億分之一(10^-27)(冷暗物質粒子要重得多,大約是電子質量的10^5倍)。
  • 暗物質的前世今生,什麼是暗物質?
    儘管專家們已經觀察暗物質的引力效應幾十年,但仍然對它的真實性質感到困惑。誰發現了暗物質?在19世紀後期,天文學家開始推測一些看不見的物質——暗星或者氣體和塵埃,它們可能散布在整個宇宙中。大多數人認為這種神秘物質只佔宇宙總質量的一小部分。直到1933年,瑞士裔美國天文學家弗裡茨·茲威基注意到,遙遠的星系彼此繞著對方旋轉,其速度遠遠超過了用望遠鏡觀測到的可見物質所能達到的速度。他在當年發表在《Helvetica Physica Acta》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寫道:「如果這一結論得到證實,我們將得到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那就是暗物質的存在量遠遠大於發光物質。」
  • 暗物質是什麼?究竟有沒有暗物質?
    暗物質是什麼?究竟有沒有暗物質?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看過《地質災難》這部電影,暗物質自天外之內,頃刻間穿過地球!造成的一系列毀滅性災難,而且明顯還是弱化了暗物質的實力。那麼暗物質到底是什麼?究竟有沒有暗物質?
  • 暗物質存在的可能性分析
    1933年,天體物理學家茲威基利用光譜紅移測量了后髮座星系團中各個星系相對於星系團的運動速度。他發現星系團中星系的速度彌散度太高,僅靠星系團中可見星系的質量產生的引力是無法將其束縛在星系團內的,因此星系團中應該存在大量的暗物質,其質量為可見星系的至少百倍以上。
  • 科學家發現一暗物質星系 99.99%物質神秘未知
    中國日報網8月26日電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8月25日報導,科學家近日新發現了一個暗物質星系,其內部物質99.99%是神秘、未知的暗物質。這個星系名叫「蜻蜓44」,距離地球大約3億光年。「蜻蜓44」的質量和銀河系相當,但其能量僅有銀河系的1%。科學家推測,「蜻蜓44」只是眾多暗物質星系之中的一個。
  • 星系中暗物質如何分布的奧秘,被科學家發現了
    它們之間的唯一區別是暗物質的性質。 左側無碰撞,右側無碰撞。 這項工作表明,實際星系中的暗物質看起來更像右邊的圖像,比左邊的圖像更不團塊,更彌散。圓圈標誌著銀河系的盡頭。在最近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快報》中,加納裡亞斯天文學家的科學家( IAC)/拉古納大學(ULL)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西北國立大學(阿根廷胡寧)的研究表明,星系中的暗物質遵循「最大熵」分布,揭示了其性質。暗物質佔宇宙物質的85%,但暗物質的存在僅在天文尺度上顯示。
  • 宇宙中最小的星系蘊藏著最多暗物質
    個體螺旋星系內部的物質旋轉速度一直非常快,對於有些星系來說甚至越遠離中心旋速越快。我們知曉的星系內不同正常(原子基)物質有恆星、氣體、塵土、等離子體、甚至是黑洞,但它們卻無法為這種現象提供線索。最古老的螺旋星系,蘊藏著上百億顆閃耀的恆星。
  • 最小暗物質團塊科學家發現,暗物質真的存在嗎?或許事實並非如此
    宇宙在無限的膨脹之中,而且根據現在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這種大膨脹在加速之中。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宇宙大膨脹和我們以往以往的理論,相互之間完全違背,似乎有一種力量在加速宇宙的膨脹速度。另外星系之間的引力,完全無法拉住恆星、行星的離心力,但是星系依然存在,並且我們人類就在銀河系中存在。
  • 為什麼相信暗物質一定存在?暗物質是什麼呢?
    沒錯,現代研究表明,宇宙中這些大尺度結構的形成關鍵就依賴於暗物質。因為是科學,所以才要把暗物質引入。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得從暗物質是怎麼一步步被當今科學界所接受說起了。歡迎來到濤濤隨記,精彩分享馬上開始。其實,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天文學家們通過銀河系恆星的運動以及對后髮座星系團的研究都推斷出了他們的內部應該存在著大量看不見的物質,但當時還不叫暗物質,只是叫丟失了的質量。
  • 暗物質存在的3條證據
    暗物質什麼是暗物質,它有質量,但是我們看不見,無法直接測量,普通物質無法與其發生碰撞。根據目前的推測,暗物質在宇宙中的存在大約是普通物質的5倍。那麼既然我們看不見它,那我們是怎麼知道的暗物質的存在的呢。
  • 基於探測星系異常X射線輻射的暗物質新理論
    在世界各地物理學家幾十年來一直試圖確定這些物質粒子的性質,這些粒子不發光,因此肉眼是看不見的。它們的存在是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用來解釋某些天文現象。可見物質,如構成恆星和地球的物質,只佔宇宙的5%,有人提出暗物質必須佔宇宙的23%。但迄今為止,管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事實證明實際上不可能確定所涉及的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