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質存在嗎?我們是如何感知到的?

2021-01-08 天文在線

暗物質既不能觀察到又不能用設備檢測到,那麼我們是如何知曉它是真的存在的?

請將宇宙想像成一張餅,而你正按比例將餅切分,那麼餅中最大的部分,68%將成為暗能量,這種神秘力量加速了宇宙的膨脹。27%將成為暗物質,這種圍繞著星系的神秘物質只能通過引力進行相互作用。餅中僅有5%是正常物質,恆星、行星、氣體、塵埃和人類都是由這些物質組成的。

「暗物質」之所以被賦予這個名字,是由於它們似乎不會以任何方式與普通物質相互作用。暗物質不會與普通物質發生碰撞,也不會從中吸收能量。我們肉眼無法觀察到,也無法用任何設備檢測到它。我們只知道它在那裡,因為它的引力效應可以被檢測到。

那麼現在你應該會問,如果我們不知道它是什麼,也無法觀測到它,我們如何知道它確實存在?它有沒有可能是不存在的,就像神話中的龍? 在我們不知道暗物質是什麼的基礎上,我們如何知道暗物質是實際存在的?

事實上,幾乎所有我們知道的只是它真的存在。暗物質於20世紀30年代被Fritz Zwicky首次理論化,以用於說明星系團的運動。但現代計算是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由Vera Rubin發明出來的。她計算出星系的旋轉速度比它們本來應當的速度快,它們自身會被如此高的轉速撕碎,就好像旋轉木馬把坐在上邊孩子們甩出去一樣。

Rubin假想每一個星系都被束縛在一個廣闊的暗物質光暈中,暗物質的引力使星繫結合在一起。但我們無法實際探測到這種現象,所以天文學家提出了其它模型。也許引力並不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在很遠的距離也發揮作用。

但是在過去的幾年裡,天文學家在探測暗物質方面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單純因為暗物質的引力對宇宙中光穿行的路徑的影響。當光穿過暗物質區域時,光的路徑會因引力作用而變形,不同於常見的沿直線傳播,光會受路徑上暗物質的多少影響而來回地扭曲傳播。

這就是令人驚嘆的部分了。天文學家可以根據觀測光線的扭曲程度來繪製出太空中暗物質所在區域,然後逆向判斷產生這種效應需要介入的暗物質的量。

大型強子對撞機

這些技術精密複雜,通過這些技術天文學家發現了星系和其中暗物質相互脫離的異常情況。或者可能暗物質星系沒有足夠的氣體產生恆星,它們只是巨大的團狀暗物質。天文學家甚至可以利用暗物質作為引力透鏡來研究更遠的天體。人們不知道暗物質究竟是什麼,但仍然可以將它用作「望遠鏡」。

科學家從來沒有捕獲到暗物質粒子,也沒有在實驗室裡進行過研究。一個大型強子對撞機的下一任務是嘗試產生與我們熟知的暗物質特徵相匹配的粒子。即使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際上沒有產生暗物質,它也將有助於縮小當前的理論範圍,希望能幫助物理學家研究這個神秘物質的本質。

這就是科學運作的方式。有人注意到不同尋常的事物,然後人們提出理論來解釋它,最切合實際的理論才是正確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現代化的世界,數百年來,許多科學理論已經被證實: 微生物理論、引力定律、進化論等。在我們生活的時代,暗物質仍是個謎,但如果我們幸運的話,有生之年我們將能看到謎題被揭曉。也許世界上根本沒有暗物質,人們將學習關於宇宙的全新知識。科學,完全取決於你們。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靈魂是暗物質嗎?
    我們肉眼所能觀察到的大部分物質被稱為正常物質或物質,它屬於目前我們存在的這個宇宙。然而,有這樣一種物質,雖然目前為止也只是存在於科學家的推測中,只能確認它的可能存在,而不能直接觀察和探索,甚至迄今為止都沒有真正發現過它的存在痕跡。這就是暗物質或反物質。通過對靈魂和暗物質特性的推測對比,也許表明靈魂與暗物質有關,或者可能靈魂本身就是一種暗物質的存在。
  • 暗物質真的存在嗎?
    我們發表在《宇宙學與天體粒子物理雜誌》上的新研究表明,只要根據星系巨大的尺度稍稍調整萬有引力定律,或許我們根本就不需要暗物質。瑞士天文學家Fritz Zwicky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發現,星系團的速度太大了,以至於無法解釋我們所能觀察到的物質的量。
  • 如何觀測到暗物質
    一小隊天文學家優化了"觀測"星系附近的暗物質的手段,新技術比以前最好的方法還要精確10倍。這項工作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科學家目前估計,宇宙中高達85%的質量實際上是不可見的。這種"暗物質"無法被直接觀察到,因為它與光的相互作用方式與構成恆星、行星和地球上生命的普通物質不同。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觀測不能看到的東西呢?關鍵是測量暗物質產生的引力效應。
  • 暗物質衛星上天 揭秘暗物質是什麼?怎麼存在的?
    「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觀測能段範圍最寬、能量解析度最優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超過國際上所有同類探測器。它將在太空中開展高能電子及高能伽馬射線探測任務,探尋暗物質存在的證據,研究暗物質特性與空間分布規律。佔宇宙95%以上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由萬有引力定律證實存在,卻從未被直接觀測到。暗物質粒子的探測目前是國際科學前沿競爭最為激烈的研究領域。
  • 反物質和暗物質到底是啥玩意,它們真的存在於我們的世界嗎?
    許多人對反物質和暗物質概念很模糊,總把他們搞混了。事實上他們完全不是一碼事,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事物。那麼它們到底真的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先說說反物質。反物質在我們世界存在十分稀少,所以才能夠讓我們這個世界穩定。否則豈不隨時都湮滅了?再來說說暗物質。暗物質是上世紀發現宇宙中充滿著的一種看不到的物質。
  • 暗物質 真實存在嗎?
    最早提出「暗物質」可能存在的是天文學家卡普坦,他於1922年提出可以通過星體系統的運動間接推斷出星體周圍可能存在的不可見物質 然而未能得出暗物質存在的確鑿結論。 1933年,天體物理學家茲威基利用光譜紅移測量了后髮座星系團中各個星系相對於星系團的運動速度。 利用位力定理,他發現星系團中星系的速度彌散度太高,僅靠星系團中可見星系的質量產生的引力是無法將其束縛在星系團內的,因此星系團中應該存在大量的暗物質,其質量為可見星系的至少百倍以上。
  • 暗物質,我們如何才能找到你
    也就是說,我們能看到的普通物質在整個宇宙中只佔不到5%。剩下95.1%的宇宙組分,我們都看不到。由於看不到,科學家們姑且稱之為暗物質和暗能量。  這裡所說的「看不見」,不單單是說用我們的肉眼在可見光波段看不見,而是說不論探測什麼波段的電磁波,比如無線電、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等,都看不到它。也就是說,暗物質幾乎不發出任何波段的電磁輻射。
  • 最小暗物質團塊科學家發現,暗物質真的存在嗎?或許事實並非如此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宇宙大膨脹和我們以往以往的理論,相互之間完全違背,似乎有一種力量在加速宇宙的膨脹速度。另外星系之間的引力,完全無法拉住恆星、行星的離心力,但是星系依然存在,並且我們人類就在銀河系中存在。現在的科學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產生於一次大爆炸,之後萬事萬物開始在漫長的歲月裡演化,從而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宇宙。
  • 暗物質和暗能量主宰著我們的世界,它到底是一個什麼存在?
    暗物質是什麼,如果脫離了我們已知的數理邏輯,任意發揮的說法都有50%的正確率,但也有50%的錯誤率,等於沒說。但暗物質研究了幾十年,有幾點是有進展的,知道了這個看不見摸不著但能夠感知的玩意有幾個特性:1、暗物質有質量,因為它參與了引力相互作用,但單個暗物質粒子的尺度質量還不知道;2、暗物質很穩定,已經存在百億年,在宇宙結構形成的不同階段都有暗物質的參與和作用;
  • 暗物質的希望?人類利用銀河系「反推」暗物質的存在!
    暗物質是科學家猜想的一種未被證實的物質,而這種物質的存在可以解釋許多我們無法解釋的現象,但是暗物質始終未能被觀測到。近日,科學家計劃利用銀河系來反推暗物質的存在,暗物質真的會被觀測到嗎?為什麼科學家會從銀河系入手?因為科學家們認為暗物質在銀河系中心周圍產生了一個明亮的球狀x射線輻射暈。
  • 非自然現象=暗物質?傳說中神秘的「暗物質」真的存在嗎?
    暗物質是一種不參與電磁作用的有質量的物質,簡單來說就是暗物質不發射光也不接受光的一個能夠提供引力的物質。總的來說,就是現在的技術,我只能確定暗物質的存在,但是它長什麼樣,我們還不知道。據現在的研究中,我們還能得知,宇宙中我們可以觀測到普通物質佔比4.9%,而有26.8%是暗物質,剩下的68.3%是暗能量。暗能量是啥?
  • 我們如何知道暗物質是冷的還是熱的?
    那麼這麼小這麼簡單的東西是如何告訴我們關於暗物質的信息的。首先,氫原子有特定的能級,電子可以在不同的能級上來回躍遷。我們用適量的能量撞擊氫原子,氫原子就會吸收特定的能量,電子就會躍遷到更高的能級。但是原子總是喜歡處在低能量的穩定狀態,所以電子也會自發的躍遷到更低,更穩定的能級。當電子向低能態躍遷時,就會釋放出輻射!
  • 它如何為我們揭示暗物質存在的證據和比例
    上一篇關於暗物質的文章主要說了,我們如何確信暗物質的存在,並且討論了暗物質的替代方案,例如:對引力的修正。但最終還是夭折了!這也說明暗物質在解釋宇宙大尺度結構上具有壓倒性的優勢。我們也知道暗物質貫穿了整個宇宙的發展史,關乎我們宇宙整個物質結構網的形成,甚至是我們未來的命運。
  • 觀點:科學家為什麼能提出暗物質,卻不能觀測到暗物質自身的存在
    宇宙的組成成分難道暗物質就真的不能被觀測到?或者說宇宙本就沒有暗物質,當然也就觀測不到,我們之前的努力都在做無用功?其實我倒認為暗物質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人類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觀測到(如果人類文明能更近一步的話,有可能觀測到)我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你舉起手朝空中抓一下,你抓到了什麼?你又能抓到什麼?是不是空無一物?你往天空一看,你看到什麼?除了遠處的高樓和近處的花草,你看到空氣本身了麼?是不是沒有?但不能說你看不到空氣本身就否定空氣不存在。
  • 暗物質、暗能量看不見摸不著,科學家為什麼能確定它們存在?
    暗物質和暗能量構成了我們宇宙的絕大部分,但我們卻無法感知它們。然而,我們有辦法感知它們的影響,這種影響非常廣泛。我們所知的所有物質,從介子、電子和原子一直到行星、恆星和星系團,只佔宇宙萬物不到5%。據我們目前對宇宙了解進行推測,整個宇宙中大約25%是暗物質,70%是暗能量,這兩個佔據最多的部分,我們是看不見的。我們所感知到的只是宇宙中的一小部分,而暗物質、暗能量又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因為我們看不見它們,所以我們也悲催的不知道它們是什麼。那麼暗物質、暗能量是否有可能不存在呢?或者說既然看不見,又不知道是什麼,它倆是怎麼來的?
  • 為什麼相信暗物質一定存在?暗物質是什麼呢?
    然後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天文學家在研究星系轉速時發現星系外側的旋轉速度要比牛頓力學計算出來結果要快,我們銀河系以及大量觀測到的河外星系都存在這種現象,就是以目前外圍物質的轉速,這些物質應該會因為過大的離心力而脫離星系,也就是轉散架了。所以呢,推測在星系外側存在大量的不可見物質,將整個星系包裹了起來,以使外圍物質受力平衡,不至於散架。
  • 我們要如何看待和理解暗物質和暗能量?
    當我們沒有放大鏡,認為氣體就是最小的了;有了放大鏡,認為原子、原子核、電子而什麼粒子的什麼就是最小的了;現在在所謂最小上找不到最小的接班(人),暗物質就成最小的了。可是起初的最小與現在的最小都是人文的視界領略觀,沒有從思想洞察去針別,相對上都是相對的指端,如果統一呢!
  • 我們將如何捕獲暗物質
    現在新一代探測器——包括我們正在維多利亞一個金礦中建設的這臺——正帶給我們可能最終揭示暗物質的希望。黑暗中的輝光一些模型預測構成暗物質的任何粒子也就是其自身的反粒子。這就導致了如果兩個暗物質粒子相互作用,它們就會湮滅為一陣奇異粒子或是輻射的迷人預測。
  • 宇宙中是否真的有暗物質?暗物質必須存在
    的確,暗物質的確是一種神秘的存在,即使是相對於奧妙無窮的宇宙而言,暗物質的神秘色彩仍然是眾多宇宙物質的佼佼者。暗物質之所以如此神秘,就在於其看不到,摸不著,從來也沒有被任何方法觀測到。可以說,暗物質的誕生源於假象,而存在也依賴於假象,那麼,這種假象的事物是否真實存在於宇宙之中呢?是的,它真實存在,它也必須存在。
  • 暗物質究竟存在不存在?科學家:用這種比喻,可能大家就都明白了
    文/行走天涯暗物質究竟存在不存在?科學家:用這種比喻,可能大家就都明白了雖然人類一直都處在地球當中,但實際上,地球之外的環境也就是宇宙空間,雖說宇宙非常的神秘莫測,距離我們也非常的遙遠,但是人們已經越來越多的能夠感知到宇宙當中的很多結構組成了,一開始的時候,人們認為如此多的行星以及恆星之所以可以漂浮在宇宙中,是因為宇宙中各個星球之間有引力的緣故,但是後來科學家們發現僅僅只依靠重力和引力根本就無法將這些行星以及各種天體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