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科學家為什麼能提出暗物質,卻不能觀測到暗物質自身的存在

2021-01-08 鶴男說百科

「暗物質」這個概念最早是被天文學家卡普坦於1922年提出,他通過對星體系統之間的運動規律間接的推導出星體周圍可能存在不可見的類物質形態。隨後在1932年,太陽系邊緣「奧爾特星雲」的被命名者——天文學家奧爾特本人也對太陽系內星體運動進行了暗物質研究,然而並未取得確鑿的證據。以後又有不少科學家們為此研究奮鬥,但無數次的理論推演加上科學觀測,卻一直無法真正觀測到暗物質的存在,這種有著理論依據,但無法被觀測的事實現象讓天文學家們大傷腦筋。

宇宙的組成成分

難道暗物質就真的不能被觀測到?或者說宇宙本就沒有暗物質,當然也就觀測不到,我們之前的努力都在做無用功?

其實我倒認為暗物質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人類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觀測到(如果人類文明能更近一步的話,有可能觀測到)

我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你舉起手朝空中抓一下,你抓到了什麼?你又能抓到什麼?是不是空無一物?你往天空一看,你看到什麼?除了遠處的高樓和近處的花草,你看到空氣本身了麼?是不是沒有?但不能說你看不到空氣本身就否定空氣不存在。再舉個例子,水中的魚,它們暢快的在水中生活,但魚能感覺到水的存在麼?

所以說,暗物質和物質的關係,就像空氣中的動物,水中的魚兒,動物和魚就好比我們熟知的物質,而空氣和水就好比暗物質。

水孕育了魚,魚只能在水中生存,離開水,魚會死亡,水是魚生存的媒介,但魚感覺不到水的存在。空氣孕育了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離開空氣人類和動物就會死亡,所以空氣是人類和動物的媒介,但我們卻對空氣本身看不見,摸不著。

以此類推,宇宙中可能確有暗物質的存在而且還佔據了宇宙絕大多數,質量物質只佔據宇宙成分中的極少一部分。

就像水和魚,人和空氣,宇宙裡的暗物質中孕育著質量物質,暗物質則是質量物質存在的唯一介質,物質本身被暗物質孕育包裹,離開暗物質,物質本身就無法被產生,其實暗物質就好比一鍋營養豐富的原始宇宙湯,物質就像魚產生於這鍋原始宇宙湯中,並被宇宙湯孕育。但物質本身卻感受不到宇宙湯的存在。

其實暗物質充斥在宇宙的各個角落,可以下個定論:沒有暗物質的地方,一定不會有物質的存在。

整個宇宙就像一個巨大的海洋,海水充滿了整個宇宙,宇宙塵埃、星雲、星系團、星系、恆星、行星、彗星等等都在其中。它們從暗物質中誕生,又依存於暗物質,同時被暗物質無所不在的包裹,就像水中的魚,空氣中的動物,它們不會感覺到水和空氣的存在,它們只是覺得這就是一個得以自身生存的空間,至於這個空間內是什麼,由於我們身處其中,自然也感覺不到暗物質(海水和空氣)。

跳脫出去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

要想真正了解暗物質,只有跳脫出這個被暗物質孕育包裹的宇宙空間,以局外人的視角才能真正認清它的存在和成分。蘇軾「望廬山瀑布」詩中的名句很好的說明了這個道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一句俗語: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點破了天機。

相關焦點

  • 外星人以暗物質形式存在?科學家思想那麼開放?允許暗物質生命?
    科學家設想的外星生命可能有:有機生命人類就是有機生命,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屬於碳基生命,都是以蛋白質等有機體的形式存在,核心元素是碳,介質為水!無論是任何一種生命,即使最簡單的病毒到最複雜的人類,無一例外都是這一類!
  • 暗物質的前世今生,什麼是暗物質?
    大多數人認為這種神秘物質只佔宇宙總質量的一小部分。直到1933年,瑞士裔美國天文學家弗裡茨·茲威基注意到,遙遠的星系彼此繞著對方旋轉,其速度遠遠超過了用望遠鏡觀測到的可見物質所能達到的速度。他在當年發表在《Helvetica Physica Acta》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寫道:「如果這一結論得到證實,我們將得到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那就是暗物質的存在量遠遠大於發光物質。」
  • 什麼是物質?什麼是暗物質?暗物質的提出有什麼詭異現象?
    但如果把所有看得見又摸得著的物質相加起來,也只佔據了宇宙大約5%的組成部分。相比之下,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暗物質,對宇宙來說可能更加重要,它構成了宇宙黑暗而神秘的另一面。    暗物質構成了宇宙中大約1/4的物質,並幫忙塑造出星系宏偉而壯麗的場景。然而,儘管我們費盡心力去尋找它,這位神秘的星系建築師仍然在躲避人類的偵察。幾十年來,我們對暗物質的所有了解都不是通過直接觀察得來的。
  • 「暗物質」概念是如何提出的,暗物質到底是什麼
    暗物質的基本性質可以概括為:參與引力相互作用。火星和其他行星是一樣的。中國發射的暗物質衛星「五孔」正在尋找天文觀測,並試圖通過測量宇宙射線中正電子和負電子的比例來尋找暗物質信號。所謂暗物質的「看不見」並不是簡單地用肉眼在可見光中隱形,而是說不管探測到哪一段電磁波,例如紅外線、紫外線和X射線,現在科學家認為暗物質實際上是某種粒子。科學家們已經正式提出了「暗物質」這個術語,我們對暗物質的探測越來越多地是通過所謂的「引力透鏡」來完成的,而引力透鏡是由大量的質量來彎曲光線所引起的。但它們不涉及電磁相互作用。
  • 為什麼相信暗物質一定存在?暗物質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宇宙中的普通物質其實只佔宇宙總物質達不到5%。除了導致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外,其餘的佔比將近三分之一都是暗物質。那這些大尺度結構的形成是不是又和暗物質有關呢?沒錯,現代研究表明,宇宙中這些大尺度結構的形成關鍵就依賴於暗物質。因為是科學,所以才要把暗物質引入。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得從暗物質是怎麼一步步被當今科學界所接受說起了。歡迎來到濤濤隨記,精彩分享馬上開始。
  • 為什麼科學家總是找不到暗物質,或許說暗物質根本不存在?
    事實上,對宇宙大爆炸餘輝的最新觀測表明,超過84%的宇宙物質是另類的「黑暗」粒子,不同於構成我們日常世界中常見物體的普通原子。根據目前正統的觀點,暗物質主導了星系、星系團和宇宙更大尺度結構的形成。也正是暗物質的引力維繫住了這些系統,使之免於瓦解。在迄今觀測到的無數星系中,以恆星繞星系中心轉動的速度之快,單靠該星系中的發光物質根本不足以束縛這些恆星。
  • 暗物質的希望?人類利用銀河系「反推」暗物質的存在!
    暗物質是科學家猜想的一種未被證實的物質,而這種物質的存在可以解釋許多我們無法解釋的現象,但是暗物質始終未能被觀測到。近日,科學家計劃利用銀河系來反推暗物質的存在,暗物質真的會被觀測到嗎?為什麼科學家會從銀河系入手?因為科學家們認為暗物質在銀河系中心周圍產生了一個明亮的球狀x射線輻射暈。
  • 如何觀測到暗物質
    一小隊天文學家優化了"觀測"星系附近的暗物質的手段,新技術比以前最好的方法還要精確10倍。這項工作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科學家目前估計,宇宙中高達85%的質量實際上是不可見的。這種"暗物質"無法被直接觀察到,因為它與光的相互作用方式與構成恆星、行星和地球上生命的普通物質不同。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觀測不能看到的東西呢?關鍵是測量暗物質產生的引力效應。
  • 暗物質秘密被揭開!科學家公布暗物質暈內部結構!
    導讀:一直以來,科學家們認為人類所觀測到的宇宙便是全部,直到科學家們遇到了無法解決的難題,才發現其實在宇宙中,存在著一種我們無法觀察到的暗物質!暗物質非常神秘,其屬性與我們所接觸到的物質截然不同,但卻是構成我們世界所必須的。
  • 暗物質存在嗎?我們是如何感知到的?
    暗物質既不能觀察到又不能用設備檢測到,那麼我們是如何知曉它是真的存在的?請將宇宙想像成一張餅,而你正按比例將餅切分,那麼餅中最大的部分,68%將成為暗能量,這種神秘力量加速了宇宙的膨脹。27%將成為暗物質,這種圍繞著星系的神秘物質只能通過引力進行相互作用。
  • 科學家從特殊星系中發現暗物質的線索,沒暗物質的星系是什麼樣?
    科學界把宇宙中的物質分為能直接看到的和不能直接看到的,並且認為不能直接看到的物質佔據了宇宙總質量的90%,那些炫麗的星系、星雲等物質只佔據了全宇宙的10%左右,科學家認為宇宙中的大多數星系是受到暗物質的影響維持運行的,然而近幾年天文觀測中發現了幾個完全不受暗物質影響的星系,這些星系顛覆了暗物質在宇宙中的地位,其中典型就是NGC 1052-DF2星系這類奇怪的超漫射星系
  • 暗物質衛星上天 揭秘暗物質是什麼?怎麼存在的?
    「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觀測能段範圍最寬、能量解析度最優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超過國際上所有同類探測器。它將在太空中開展高能電子及高能伽馬射線探測任務,探尋暗物質存在的證據,研究暗物質特性與空間分布規律。佔宇宙95%以上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由萬有引力定律證實存在,卻從未被直接觀測到。暗物質粒子的探測目前是國際科學前沿競爭最為激烈的研究領域。
  • 科學家發現一個無暗物質星系 或顛覆暗物質定義
    研究負責人表示,這種現象雖然不能顛覆科學家對星系形成的理解,但完全可以改變天體物理學家對暗物質的定義。迄今為止物理學家還不太了解暗物質。對於暗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單一粒子有多重,或者說暗物質是如何形成的,物理學界尚無定論。也沒有人能夠在地球上捕捉到暗物質粒子。但是經過30多年的天文觀測,大多數研究人員都認同的事實是:宇宙中有很多暗物質。
  • 暗物質、暗能量為什麼看不見摸不著,但科學家說它的的確確存在?
    質子和中子還可以繼續分為夸克,只是由於夸克禁閉,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辦法直接觀測到夸克的存在,但通過轟擊質子和中子,分析偏轉角度,我們就會知道,質子內部還有結構。按照目前主流的科學理論,我們知道,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目前,我們並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場大爆炸。
  • 最新研究:也許「暗物質」根本不存在
    在宇宙學中,暗物質(Dark matter)是理論上提出的可能存在於宇宙中的一種不可見的物質,它可能是宇宙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又不屬於構成可見天體的任何一種已知的物質,無法透過電磁波的觀測進行研究,也就是不與電磁力產生作用的物質。人們目前只能透過引力產生的效應得知,而且認為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質的的奇異物質存在。根據數學模型,暗物質佔宇宙中所有物質的四分之三。
  • 超重引力子,就是暗物質?暗物質重量級候選者誕生!
    根據宇宙學家的理論,宇宙25.8%是由暗物質組成,暗物質的存在基本上只能通過引力來顯示。這種物質由什麼組成仍然是個謎。波茨坦馬普引力物理研究所所長赫爾曼·尼科萊和華沙大學同事Krzysztof Meissner現在提出了一個新的候選者——超重引力子。
  • 暗物質得到證明,科學家經過努力捕捉到暗物質死亡前的信息!
    宇宙中我們可以看到的物質,其實佔到宇宙的物質比重是極少的一部分。美女小倩手中的數據顯示,宇宙中暗物質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份額。可以說暗物質才是宇宙大世界的主導,相信這一點很多人覺得難以置信,可是宇宙產生到現在,確實暗物質的比例很大,甚至暗物質可能影響到宇宙的未來演化進程。
  • 科學家發現了暗物質粒子
    我們知道,暗物質佔據了宇宙中85%的物質、四分之一的總質量,它們的存在讓星系得以形成,並在運動過程中保持穩定。但是,暗物質究竟是什麼?對於這個關乎宇宙組成的根本性問題,科學界至今沒有明確的答案。上世紀八十年代,暗物質可能是新型粒子的觀點被逐步接受,科學界存在兩種關於暗物質粒子候選者的主流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暗物質是一種被稱為軸子的極輕粒子;另一種觀點來自一大類理論
  • 暗物質存在的可能性分析
    作者:彭曉韜 日期:2020.06.03 [文章摘要]:暗物質到底是什麼或是由什麼構成的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統一的意見。但從暗物質的由來可知:暗物質很可能是由不能產生可見光的正常低溫物質構成的。 一、暗物質的由來及簡介1、暗物質的由來最早提出「暗物質」可能存在的是天文學家卡普坦,他於1922年提出可以通過星體系統的運動間接推斷出星體周圍可能存在的不可見物質。
  • 暗物質&暗能量:未知的~95%
    這未知的~95%被物理學家稱之為暗物質和暗能量。簡單來說,暗物質就是看不見的物質,但是科學家可以通過暗物質對恆星和星系施加的引力作用推斷它們的存在。另一方面,暗能量則是使宇宙加速膨脹的幕後黑手。我們並不確定暗物質和暗能量之間是否存在著關聯,事實上它們兩者很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