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發現迄今最小的暗物質團塊

2021-01-21 NASA愛好者

利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空間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和一種新的觀測技術,天文學家發現暗物質能夠形成比此前已知要小得多的的團塊。這一新的結果證實了受到廣泛認可的「冷暗物質」(Cold Dark Matter,CDM)理論的基本預測之一。


依據冷暗物質理論,所有星系都誕生於暗物質雲中,並分散嵌於暗物質雲裡。暗物質(dark matter)本身由緩慢移動的,或者說「冷」的粒子組成,這些粒子聚在一起形成各式各樣的團聚結構,範圍從質量不超過商用飛機的小型團塊,到質量數十萬倍於銀河系的巨型結構。(在這篇文章中,「冷」指的是粒子的速度緩慢。)


哈勃望遠鏡的觀測結果為暗物質的性質和行為提供了新的見解,觀測團隊的成員託馬索•特魯(Tommaso Treu)表示:「我們對冷暗物質模型進行了非常有說服力的觀測試驗,結果顯示模型非常成功。」特魯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


暗物質是一種不可見的物質形式,它可能是宇宙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佔全部物質總質量的絕大部分,同時構建出了宇宙星系所依賴建立的支架。儘管天文學家無法看到暗物質,但通過測量其重力對恆星和星系的影響方式,他們可以間接檢測暗物質的存在。想要找到嵌在暗物質中的恆星來探測最小的暗物質結構,實際上非常困難甚至略顯荒誕,因為最小的暗物質結構所包含的恆星實在太少了。


儘管在大型和中等大小的星系周圍都檢測到過暗物質結構,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體型更小的暗物質團塊。正是由於對小型暗物質團塊的觀測證據仍一片空白,一部分研究人員已經提出了其他的暗物質理論,包括「溫暗物質」(Warm Dark Matter,WDM)理論,這個假設則表明,暗物質粒子正在以較快的速度移動,過快的移動速度讓暗物質粒子無法合併形成較小的濃度結構。然而,哈勃最新的觀測結果讓這種設想不攻自破:暗物質實際上比作為備選的溫暗物質理論所描述的要「冷」。


「在尺寸較小的情況下,暗物質比我們所了解的要冷得多。」哈勃空間望遠鏡的負責人安娜•尼倫伯格(Anna Nierenberg)說道,「此前,天文學家曾對各種暗物質理論進行過其他的觀測試驗,但這一次我們的觀測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強有力的證據,證明了一小團冷暗物質的存在。結合最新的理論預測、統計工具和哈勃最新的觀測,我們現在得到的結果比以往更為可靠。」尼倫伯格來自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


事實證明,如果缺乏嵌在其中的恆星,尋找相關的暗物質結構將非常棘手。但是,哈勃研究團隊使用了一種特殊的技術,讓他們不再需要尋找作為暗物質示蹤劑的恆星引力影響。研究團隊藉助了能量巨大而距離遙遠的8盞宇宙「路燈」的指引,也就是被稱為類星體(quasar)的一種天體。類星體即類似恆星的天體,位於活躍黑洞的周圍區域,是一種在極其遙遠距離外的高光度天體,擁有的超常亮度使其在100億光年以外的距離處也能被觀測到。環繞著類星體黑洞的氧氣和氖氣所發出的光,受巨大前景星系(foreground galaxy)的引力影響而扭曲變形,產生了引力透鏡效應(gravitational lens effect),其中前景星系起到了放大鏡的作用,天文學家正是利用引力透鏡效應分析出的暗物質空間分布。


哈勃空間望遠鏡的每張快照,都揭示了一個背景類星體及其主星系圍繞前景大星系核心的四重變形圖像。巨大前景星系的引力讓類星體發出的光發生了扭曲變形,發揮了放大鏡般的作用,這種現象被稱為引力透鏡效應。類星體是由活躍的黑洞產生的極為遙遠的「宇宙路燈」,由於前景星系和背景類星體之間需要近乎精確的對準,因此這類類星體的四重影響非常少見。正是利用了引力透鏡效應,天文學家發現了有史以來最小的暗物質團塊。這一暗物質團塊正巧位於望遠鏡到類星體的視線之上,同時也位於前景星系的範圍之中以及周圍。暗物質結構的存在會改變每個扭曲過的類星體圖像的表觀亮度和位置,天文學家將這些測量結果與不存在暗物質團塊影響情況下的預測類星體圖像進行了比較,利用對比所得的結果,就能計算微小暗物質結構的質量。哈勃望遠鏡的第三代廣角相機捕獲了來自每個類星體的近紅外光,並進一步分散成其組成顏色,以便進行光譜研究。以上的圖像拍攝於2015年至2018年之間。

圖片來源:NASA,ESA,安娜•尼倫伯格(JPL)以及託馬索•特魯(UCLA)


利用這種方法,研究團隊發現了諸多暗物質團塊,它們的位置沿著望遠鏡視線一直到類星體,還包括作為中間透鏡的前景星系之內和周圍的區域。哈勃探測到的暗物質結構是銀河系暗物質暈(dark matter halo)質量的萬分之一至十萬分之一,在很多這些微小的暗物質團中,極有可能不包含哪怕是很小的星系,因此,傳統的尋找嵌入恆星的方法是無法檢測到它們的。


這8個類星體和前景星系的位置對齊得非常精確,在引力透鏡效應的作用下每個類星體都產生了4個不同的扭曲圖像,最終呈現的效果就像是遊樂園裡的鏡子屋,神奇而美麗。正是由於前景星系和背景類星體位置間的精確對準非常難得,這種類星體的四重扭曲圖像也十分罕見,利用多重圖像的數據,研究人員能夠對暗物質進行更詳細的分析。


暗物質團塊的存在會改變類星體每個扭曲圖像的表觀亮度和位置。天文學家將這些測量結果與不存在暗物質團塊影響情況下的預測類星體圖像進行了比較,利用對比所得的結果,就能計算微小暗物質結構的質量。為了更好地對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人員還開發了複雜精細的計算程序和針對性較強的重建技術。


這張示意圖說明了數百億光年外類星體發出的光,是如何被巨大的前景星系和位於光路上的微小暗物質團塊所改變的。前景星系巨大的引力扭曲並放大了類星體的光,產生了4張不同的類星體扭曲圖像;暗物質團塊位於哈勃空間望遠鏡指向類星體的視線之上,瀰漫在前景星系的內部和周圍,這些不可見的物質存在使得從遙遠的類星體傳播到地球的光線在途中發生了輕微的變形和扭曲,改變了類星體每個扭曲圖像的表觀亮度和位置,如圖中的扭曲波動光線所示。天文學家將這些測量結果與不存在暗物質團塊影響情況下的預測類星體圖像進行了比較,利用對比所得的結果,就能計算微小暗物質結構的質量。由於前景星系和背景類星體之間需要近乎精確的對準,因此這類類星體的四重影響非常少見。

圖片來源:NASA,ESA以及D•普萊耶(D. Player,來自STScI)

漢化:哇喳@NASA愛好者


「想像一下,這8個星系中的每一個都相當於一個巨大的放大鏡,」UCLA的團隊成員丹尼爾•吉爾曼(Daniel Gilman)解釋道,「微小的暗物質團塊就像放大鏡上的小裂縫,與沒有裂縫的平整放大鏡得到的結果相比,它們的存在改變了四個類星體圖像的亮度和位置。」


研究人員使用哈勃的第三代廣角相機(Wide Field Camera 3,WFC 3)捕獲了每個類星體發出的近紅外光,並進一步分散成其組成顏色,以便進行光譜學研究。(背景類星體獨特發射光的最佳觀測條件,就是紅外光。)「憑藉較低解析度的地面望遠鏡,我們無法觀測到許多遙遠的星系,哈勃在太空的觀測則讓我們有條件進行這些測量。此外,我們需要觀測的紅外光也無法透過地球大氣。」UCLA的團隊成員西蒙•比勒(Simon Birrer)說道。


特魯補充說:「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經過了近30年的運行後,哈勃讓我們實現了對基本物理學和宇宙本質的前沿見解,而在發射望遠鏡之初,這是我們做夢都沒有想到過的。」


藉助例如斯隆數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和暗能量巡天(Dark Energy Survey)這樣基於地面的巡天項目,研究人員一步步篩選發現了這些引力透鏡,而這些巡天項目為我們提供了有史以來最為詳盡的宇宙三維地圖。類星體距離地球大約100億光年;前景星系則距離我們大約20億光年。


研究中檢測到的較小暗物質結構的數量,為暗物質的性質探究提供了更多線索。「暗物質的粒子性質會影響團塊的形成數量,」尼倫伯格解釋說,「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計算小團塊的數量來了解暗物質的粒子物理學。」


但是,構成暗物質的粒子類型仍然是個無解之謎。「目前,沒有任何直接的實驗證據表明暗物質粒子真實存在,」比勒說,「粒子物理學家甚至根本不覺得有什麼暗物質,如果不是宇宙學家認為暗物質是存在的,而他們依據的則是對宇宙暗物質的觀察。當我們這些宇宙學家談論暗物質時,我們也在疑惑:'它究竟如何掌控著宇宙的整體表觀,又是以什麼樣的尺度在掌控的呢?」


利用NASA未來的空間望遠鏡,例如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和廣角紅外巡天望遠鏡(Wide Field Infrared Survey Telescope,WFIRST)這兩個紅外望遠鏡,天文學家將能夠對暗物質進行進一步的後續研究。對於所有已知的四重透鏡類星體,JWST將能夠有效地獲得相應的測量值;而WFIRST的高清晰度和廣角視野,則會讓天文學家更好地觀察大型星系和星系團巨大引力場影響下的整個空間區域。這兩架望遠鏡都將有助於研究人員發現更多這樣的稀有天體系統。


1月8日周三,在夏威夷火奴魯魯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AAS)第235次會議上,研究團隊介紹了這一最新成果。


哈勃空間望遠鏡是NASA和歐洲空間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的一項國際合作項目。哈勃項目由位於馬裡蘭州格林貝爾特的NASA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負責管理,相關的科學實驗由位於馬裡蘭州巴爾的摩的空間望遠鏡科學研究所(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STScI)負責執行,STScI由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大學天文研究協會(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for Research in Astronomy)為NASA運營。


參考來源:

https://www.nasa.gov/feature/goddard/2020/hubble-detects-smallest-known-dark-matter-clumps

相關焦點

  • 哈勃望遠鏡再立一功!科學家觀測到已知最小的暗物質團塊,還是冷的!
    現在,利用哈勃望遠鏡和一項新的觀測技術,天文學家發現暗物質形成的團塊比以前所知的要小得多。研究人員通過測量來自遙遠類星體的光在空間中傳播時是如何受到影響的,在哈勃望遠鏡的數據中尋找少量的暗物質。類星體是非常遙遠的星系中明亮的黑洞供電核心。哈勃望遠鏡的圖像顯示,來自這些類星體圖像的光由於巨大前景星系的引力而扭曲並放大,這種效應被稱為引力透鏡。
  • 暗物質和宇宙爆炸特性方面,哈勃望遠鏡為兩個宇宙難題提供新思路
    星際暗物質很小科學家一項研究中,哈勃研究了八顆類星體,它們的光已經傳播了大約100億年。基於透鏡的幾何形狀,天文學家可以計算出這四個圖像的預期相對亮度。但是這種計算假設質量在整個透鏡光環中平滑分布。實際上,透鏡星系光暈中暗物質團塊的光彎曲效應將改變這些期望值。透鏡狀星系是在哈勃星系分類中介於橢圓星系和漩渦星系之間的星系。
  • 最小暗物質團塊科學家發現,暗物質真的存在嗎?或許事實並非如此
    於是科學家將,這些未知因素歸結為暗物質,他們認為暗物質應該存在,而且影響宇宙的變數。朋友們喜歡科學知識,記得點擊加我粉絲和關注,我會給大家推出一系列的相關文章。自從有了暗物質的概念,科學家就開始試圖證明暗物質的存在,他們找了很多的方法,可是直到如今,也沒有任何的直接證明。
  • 哈勃觀測表明暗物質理論缺少成分
    最近對11個重星系星團的研究發現,一些小規模的暗物質團塊非常集中,以至於它們產生的透鏡效應比預期的強10倍。這些濃度與單個星系星團有關。研究人員發現,團簇中暗物質的小範圍濃縮產生的引力透鏡效應比預期強10倍。該證據基於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和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的超大型望遠鏡(VLT)對幾個大型星系團的前所未有的詳細觀察。星系團是宇宙中最龐大的結構,由單個成員星系組成,是最大的暗物質倉庫。
  • 哈勃望遠鏡探測到暗物質的聚集團了嗎?
    中文簡介: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證據,證明有小團暗物質扭曲了來自遙遠類星體的光線。哈勃望遠鏡的新觀測結果提供了迄今最小的暗物質聚集團證據,有望進一步指導科學家尋找神秘物質。
  • 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宇宙暗物質,科學家們放大了宇宙暗物質團塊結構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利用超級計算機,將虛擬宇宙中的暗物質團塊放大了。這項研究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論文揭示了,暗物質其實是活躍的,它們無處不在,它們不僅在每一個星繫結構中,而且它們還會散布放射線。
  • 哈勃發現迄今最遙遠的星系
    在22年前的今天,1998年10月8日(農曆1998年8月18日),哈勃發現迄今最遙遠的星系。1998年10月8日,哈勃發現迄今最遙遠的星系。湯普森相信,看上去只有光點大小的最遠星系必然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星系。他說:「我們發現新物體的事實意味著,我們的確已經到達邊緣了。」
  • 帶你看整個宇宙的暗物質
    右邊的子彈狀的團塊是來自一個星系團的熱氣體,它通過另一個星系團的熱氣團。用望遠鏡來探測星系團中的大部分物質,這些物質原來是暗物質(藍色突出顯示)。灰色絲狀結構顯示暗物質的分布;小白圈標誌著暗物質的集中「光暈」比太陽質量的3萬億倍更大;;更大的藍色圓圈標誌著最大規模的光環,超過7萬億倍的太陽,它是最明亮的類星體。
  • 暗物質秘密被揭開!科學家公布暗物質暈內部結構!
    導讀:一直以來,科學家們認為人類所觀測到的宇宙便是全部,直到科學家們遇到了無法解決的難題,才發現其實在宇宙中,存在著一種我們無法觀察到的暗物質!暗物質非常神秘,其屬性與我們所接觸到的物質截然不同,但卻是構成我們世界所必須的。
  • 暗物質突破!哈勃望遠鏡如何發現證明暗物質存在的「關鍵證據」
    暗物質可能是肉眼看不見的,但是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確鑿的證據來證明這種神秘物質的存在。在我們看似無限的宇宙中,暗物質約佔所有物質的85%。其他所有的東西,包括星星和我們自己,加起來只佔我們能直接觀察到的東西的5%。
  • 來自哈勃的新數據,解釋了消失的暗物質
    2018年,一個國際研究團隊使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歐洲空間局(ESA)的哈勃空間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和其他幾個天文臺的數據,首次發現了一個缺失大部分暗物質的星系。
  • 宇宙中最小的星系蘊藏著最多暗物質
    圖片致謝:歐洲南方天文臺/數位化巡天2號如果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擁有不到幾十億、甚至只有幾百萬顆恆星的超小星系,我們就會發現一個違背直覺的現象:儘管小星系中恆星的運動速度比大星系中的慢,但若要保證他們結構穩定,小星系中的暗物質一定得多於5:1這個常見數據!
  • 哈勃望遠鏡最新發現:暗物質遠比我們所想要稠密,揭示著新物理
    >望遠鏡的最新觀測數據,它發現了,在星系中,暗物質的濃度似乎比我們所想像的,更加稠密,而且足足高出了至少一個數量級。這或者,也說明了,暗物質,還存在目前我們還沒理解的重大物質特性。,會讓人類對認識暗物質,真正去了解這個未知的浩瀚的宇宙有更多的突破呢?
  • 哈勃的最新數據表明,目前的暗物質理論缺少一種成分
    最近的觀察發現,暗物質的行為理論可能有些缺失,這種缺失的成分可以解釋為什麼研究人員發現了在大規模星系團樣本中對暗物質濃度的觀察與理論上的暗物質應如何在團中分布的模擬之間的出乎意料的差異。新發現表明,一些小規模的暗物質濃度產生的透鏡效應比預期的強十倍。暗物質是一種看不見的膠,它將星、塵埃和氣體保持在一個星系中。這種神秘的物質構成了星系質量的大部分,並構成了宇宙大規模結構的基礎,因為暗物質不會發射,吸收或反射光,所以只有通過重力吸引太空中的可見物質才能知道暗物質的存在,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仍在努力確定它的含義。
  • 哈勃新數據解釋了星系中缺失的暗物質
    2018年,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美國宇航局/歐空局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其他幾個天文臺,首次發現了銀河系附近的一個星系,該星系缺少了大部分暗物質。NGC 1052-DF2星系的這一發現對天文學家來說是一個驚喜,因為據了解,暗物質是當前星系形成和演化模型中的一個關鍵成分。事實上,如果沒有暗物質的存在,原始氣體就會缺乏足夠的引力來開始坍縮並形成新的星系。一年後,天文學家又發現了另一個缺失暗物質的星系NGC 1052-DF4,這進一步引發了天文學家對這些天體性質的激烈爭論。
  • 模擬與觀測的10倍差距,帶來暗物質的新問題
    但是,看似如此龐大的數量對整個宇宙而言不過是很小的一部分。最新計算表明,物質約佔宇宙總質量和能量的31%。我們可見的這些構成行星、恆星、星系的常規物質又僅僅佔到了總物質的20%,而剩下的80%是未知的、無法看見的暗物質。
  • 模擬與觀測的10倍差距,帶來暗物質的新問題
    但是,看似如此龐大的數量對整個宇宙而言不過是很小的一部分。最新計算表明,物質約佔宇宙總質量和能量的31%。我們可見的這些構成行星、恆星、星系的常規物質又僅僅佔到了總物質的20%,而剩下的80%是未知的、無法看見的暗物質。
  • 最新的哈勃數據表明,目前暗物質理論中缺少一種成分
    哈勃太空望遠鏡和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的甚大望遠鏡(VLT)的觀測發現,暗物質的行為理論中可能缺少一些東西。這種缺失的成分可能解釋了為什麼研究人員發現了在大質量星系團樣本中暗物質濃度的觀測結果和暗物質如何在星系團中分布的理論計算機模擬之間的意外差異。新的發現表明,一些小規模的暗物質濃度會產生比預期強10倍的透鏡效應。暗物質是一種無形的膠水,它將恆星、塵埃和氣體聚集在一個星系中。這種神秘的物質構成了星系質量的大部分,構成了我們宇宙大尺度結構的基礎。
  •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迄今最遙遠星系群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 美國航天局戈達德航天中心日前發布公報說,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利用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迄今已知的最遙遠、最古老的星系群。這個三重星系群被稱為EGS77。  公報說,雖然科學家曾觀測到更遠的星系,但EGS77是迄今發現的最遙遠星系群。
  • 放大一百萬億億億倍去看宇宙最小的暗物質暈
    根據現代宇宙學模型,宇宙中約85%的物質成分是暗物質,它的物質屬性和組成恆星、行星以及我們人類世界的普通物質截然不同。暗物質受引力塌縮,形成的結構體被稱為暗暈。根據暗物質屬性模型推測,宇宙中最小的暗暈質量可能和地球相當。 小質量暗暈和大質量暗暈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