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優先級能否找到暗物質?如果暗物質太輕怎麼辦呢?

2021-01-08 博科園

暗物質太輕怎麼辦?科學家呼籲進行小規模實驗以擴大搜尋範圍!以小規模探測形式,對暗物質的搜索正在擴大。雖然暗物質在宇宙中有大量存在——它是迄今為止最常見的物質形式,但它也隱藏在普通的視線中。

還不知道暗物質具體是由什麼構成,儘管科學家可以看到它對已知物質的引力。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理論已經成為暗物質組成的可能候選之一,但它們還沒有出現在科學家預期的地方。

撒下許多小網,擴大範圍

因此,科學家們現在正加倍努力,設計新的、靈活的實驗,以尋找以前從未探索過的粒子質量和能量範圍內的暗物質,並使用以前從未測試過的方法。這種新方法不是依靠幾個大型實驗的「網」來捕捉一種暗物質,而是類似於用更細的網,來撒許多網捕捉探索更多範圍的暗物質。暗物質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輕」,或者質量更小,能量更小。它可以由理論上的波狀超輕粒子組成,這些超輕粒子被稱為軸子。暗物質可能是一個充滿許多尚未發現的粒子王國,它可能根本不是由粒子組成。

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Berkeley Lab)的資深科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凱薩琳·祖雷克(Kathryn Zurek)指出:低質量暗物質實驗的勢頭一直在增強,這可能會擴大我們目前對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所包含物質構成的理解。Zurek也隸屬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他是提出低質量暗物質理論和探測方法的先驅。除了標準模型,我們還有什麼物理實驗證據?暗物質是最好的物質之一,這些理論觀點已經存在了十年左右了。

(博科園-圖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研究員、博士後林俊松(Junsong Lin)拿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正在開發的一種低質量暗物質探測器部件。圖片:Marilyn Chung/Berkeley Lab隨著技術的新發展,如量子傳感器和探測材料的新進展,也有助於推動新的實驗。在過去的十年裡,這個領域已經成熟並開花結果。它已經成為主流——不再是邊緣地帶。低質量暗物質的討論已經從小型會議和研討會轉移到尋找暗物質總體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伯克利實驗室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憑藉其在暗物質理論、實驗、前沿探測器和目標研發方面的專長,將在這一新興的暗物質搜尋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研究重點需要尋找「更輕」的暗物質

在美國能源部舉辦暗物質高能物理研討會的基礎上,發布了一份名為《暗物質小項目新倡議的基礎研究需求》報告,強調了Zurek和伯克利實驗室其他研究人員對暗物質的相關研究。Zurek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實驗室資深科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教授丹·麥肯錫(Dan McKinsey)共同領導了一個專注於暗物質直接探測技術的研討會小組,該小組對該報告做出了貢獻。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建立了一個低質量暗物質探測實驗。圖片:Junsong Lin/Berkeley Lab, UC Berkeley該研究報告建議將重點放在小型實驗上,尋找質量小於質子的暗物質粒子項目成本從200萬美元到1500萬美元不等。質子是每個原子核內的亞原子粒子,每個原子核的重量約為電子1850倍。這一新的更低質量搜索工作將「最終理解宇宙暗物質的本質,這是首要目標」。麥肯錫表示,美國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今年也進行了相關努力,為新的暗物質實驗徵求建議,伯克利實驗室也參與了這項建議的過程。

擴展搜索中的3個優先級

該研究報告強調了尋找更低質量暗物質的三個主要優先研究方向,「需要實現廣泛的敏感性和……達到不同的關鍵裡程碑」:

1、利用DOE加速器產生高能粒子束:創造並探測質子質量和相關力之下的暗物質粒子。這樣的實驗可能有助於我們了解暗物質的起源,並探索其與普通物質的相互作用。

2、通過與先進超靈敏探測器的相互作用:可以探測到單個星系暗物質粒子,其質量可達質子質量的1萬億倍,已經有地下實驗區和設備可用於支持這些新實驗。

3、利用先進的超靈敏探測器探測銀河系暗物質波:重點是所謂的量子色動力學軸子。理論和技術的進步現在可使科學家在超輕質量範圍的整個光譜中探測這種類型的軸子暗物質存在,提供了「對宇宙起源的最早時刻以及超高能量和溫度下自然規律的一瞥」。

這個軸子,如果它存在的話,也可以幫助解釋與宇宙強力有關的特性。宇宙強力負責將大多數物質結合在一起——例如,它將原子核中的粒子結合在一起。在過去的十年裡,對傳統WIMP暗物質形式的研究靈敏度提高了1000倍。

科學家們正在建立實驗模型

伯克利實驗室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首先把重點放在液氦和砷化鎵晶體上,以尋找低質量暗物質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材料科學的發展也是這個故事的一部分,也考慮到探測器材料中不同類型的激發。除了液氦和砷化鎵,可以用來探測暗物質粒子的材料是多種多樣的,科學家認為目標多元化非常重要。這些實驗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開始,其目標是開發新技術,使它們能夠擴大規模,用於其他地點的地下深處實驗。

丹·麥肯錫是伯克利實驗室的資深科學家,也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他正在與一個團隊合作,開發使用過冷液氦的低質量暗物質實驗。如圖所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實驗儀器正在組裝中。圖片:Marilyn Chung/Berkeley Lab這些實驗將提供額外的屏蔽,使其免受來自太陽和其他來源粒子「噪音」的自然衝擊。麥肯錫正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進行原型實驗,液氦實驗將尋找暗物質粒子引起核反衝的任何跡象——通過這個過程,粒子相互作用會給原子核帶來輕微的震動,研究人員希望可以放大並探測到這種震動。其中一個實驗試圖測量暗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的激發態,這些激發態會導致單個氦原子的可測量蒸發,如果暗物質粒子(在液氦上)散射,就會得到一團激發。

可以在月球表面得到數百萬個激發態——會得到一個很大的熱信號。液氦中的原子和砷化鎵晶體性質允許它們在粒子相互作用中發光或「閃爍」。研究人員將首先使用更傳統的光探測器,即光電倍增管,然後轉向更靈敏的下一代探測器。基本上,明年科學家將研究光信號和熱信號,熱和光的比例會讓我們知道每個事件是什麼。這些早期研究將決定所測試的技術是否能夠有效地在其他提供低噪聲環境場所進行低質量暗物質探測,這將使我們能夠探測到更低的能量閾值。

新技術帶來的新想法

研究還指出了尋找低質量暗物質的各種其他方法。有大量不同、很酷的技術,甚至超出了目前所述那些使用或提出不同方法來尋找低質量暗物質的技術。其中一些依賴於光的單個粒子,即光子的測量,而另一些則依賴於單個原子核或電子發出的信號,或聲子原子中非常輕微的集體振動。該研究並沒有對現有提議進行排名,而是打算「將科學論證與可能性和實用性結合起來」。物理學是可能性的藝術,暗物質探測我們有動力,因為我們有想法,我們有技術,這就是人類的智慧和令人興奮之處!

博科園-請看更多精彩內容:

新的暗物質將包括「暗光子」和「暗電磁」?

僅太陽質量的1萬倍!天文學家確定附近星系中心小黑洞的質量!

火星樣本返回地球之後,我們要做什麼?

相關焦點

  • 暗物質可控制宇宙?如果人類找到暗物質,文明會有所提升嗎?
    暗物質可控制宇宙?如果人類找到暗物質,文明會有所提升嗎?地球作為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體的星球,它的這種特性讓我們感到十分恐懼。那麼在未來,科研人員是否能夠找到一顆特殊的星球,能夠供我們生存呢?人類對宇宙的了解階段如今,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已經開始採用各種方式來對宇宙進行探索。地面上有射電望遠鏡,外太空有各種探測器。它們的存在,讓我們對宇宙的了解變得詳細起來。只不過我們的科技水平有限,對宇宙的探測還處於初級階段。
  • 為什麼相信暗物質一定存在?暗物質是什麼呢?
    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當兩個星系團發生碰撞時,正常物質由於在引力之外還存在著其他相互作用的摩擦,從而導致兩者存在一定的粘連。而暗物質呢,由於他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所以可以順暢地穿過去。如果說之前的星系自轉曲線問題,還可以通過修正牛頓動力學來解釋的話,那這種星系團的碰撞現象就基本把他排除了。所以這種現象成了目前暗物質存在的最有力證據。
  • 暗物質,我們如何才能找到你
    然而這只是一種錯覺:  現代天文學通過引力透鏡、宇宙中大尺度結構形成、宇宙膨脹行為的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由約4.9%的普通物質,26.8%暗物質和68.3%的暗能量組成。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我們能看到的普通物質在整個宇宙中只佔不到5%。剩下95.1%的宇宙組分,我們都看不到。由於看不到,科學家們姑且稱之為暗物質和暗能量。
  • 科學家發現一個無暗物質星系 或顛覆暗物質定義
    網易科技訊 3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一個由天體物理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已經發現了一個距地球6500萬光年的星系,其包含的暗物質數量很少,甚至可以說這個星系根本沒有任何暗物質。研究負責人表示,這種現象雖然不能顛覆科學家對星系形成的理解,但完全可以改變天體物理學家對暗物質的定義。迄今為止物理學家還不太了解暗物質。對於暗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單一粒子有多重,或者說暗物質是如何形成的,物理學界尚無定論。也沒有人能夠在地球上捕捉到暗物質粒子。但是經過30多年的天文觀測,大多數研究人員都認同的事實是:宇宙中有很多暗物質。
  • 暗物質與暗能量
    什麼是暗物質呢?暗物質是不發光的,但是它有顯著的引力效應。比如,對於一個星系考慮距其中心遠處的天體的旋轉速度,如果物質存在的區域和光存在的區域是一樣的話,由牛頓引力定律可知,距離中心越遠,速度應該越小。可是天文觀測事實不是這樣的,這就說明當中有看不見的暗物質。目前各種天文觀測和結構形成理論強有力地表明宇宙中有大約三分之一是暗物質。
  • 暗物質又出「模糊暗物質」新概念!天吶,已經有很多種暗物質了
    暖暗物質被認為是冷暗物質一個稍輕和移動更快的版本,而模糊暗物質,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東西,由超輕粒子組成,每個粒子質量約為電子的十億分之一(10^-27)(冷暗物質粒子要重得多,大約是電子質量的10^5倍)。
  • 如何探測宇宙中的暗物質呢?
    在尋找一種被稱為WIMP(弱相互作用的大質量粒子)的假設類暗物質就是這樣做的,該暗物質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一直是不可見物的首選。物理學家找到證據表明,當WIMP偶爾與探測器中的化學物質碰撞時,它們會發光或釋放電荷。
  • 如何找到暗物質粒子?
    在地球上被埋了5億年的礦物質可能是解開暗物質第一個證據的關鍵。密西根大學的一個物理學家小組提出,這些礦物質可能含有早期與暗物質碰撞留下的古代痕跡。該研究小組認為,諸如巖鹽(氯化鈉)和扎布耶石(碳酸鋰)等礦物可以輔助尖端暗物質探測器,來幫助科學家探測暗物質。什麼是暗物質?
  • 如果暗物質被找到丨錦屏山課程預告
    1933年, 茲威基通過計算發現宇宙間有90%的質量「下落不明」因此他猜測宇宙間還存在一種未知的物質——暗物質從「暗物質」概念的提出到各方證據證明再到人類「上天入地」全力以赴地搜尋近百年的時間裡我們依然不知道暗物質到底是什麼在哪裡,長什麼樣子
  • 11個有關暗物質未解之謎:為你揭開暗物質的神秘面紗
    因此他提出,這些星系中也許存在某種看不見的物質、即暗物質,通過引力拉動星系旋轉。  此後,研究人員證實了宇宙各處都存在這種神秘物質,並且其總量多達構成恆星、人體等普通物質的六倍。然而,儘管我們知道宇宙中存在暗物質,它們仍令科學家大傷腦筋。本文將為你介紹11個有關暗物質的未解之謎。
  • 暗物質衛星上天 揭秘暗物質是什麼?怎麼存在的?
    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正在籌建或實施多個暗物質探測實驗項目,其研究成果可能帶來基礎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據介紹,「悟空」由四個有效載荷組成,分別是塑閃陣列探測器、矽陣列探測器、BGO能量器和中子探測器。所有探測器及電子設備安裝在1個立方米的空間內,技術難度超過了我國目前所有的上天高能探測設備。此次發射的暗物質衛星全部由中科院研製、生產。
  • 暗物質研究獲得重大發現,或許揭開暗物質之謎,甚至解釋宇宙起源
    暗物質是宇宙中最神秘的一種自然現象,通過科學家的研究和判斷,他們認為宇宙中暗物質站到了所有物質比例的85%以上,如果將所有的愛物質全部統計在內的話,科學家甚至認為會超過90%左右。由此我們能夠看出暗物質的研究對於宇宙的研究意義重大,因為暗物質很可能就是宇宙的終極答案。
  • 暗物質是什麼
    科學家就猜測,那看不見的那些區域,是不是存在著我們目前所不認識的一種物質存在。科學家就把這些看不見的物質叫做暗物質。 那麼暗物質是什麼呢?在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些現象。比如電燈,我們需要給他提供能量,它才會激發出光子而發光。而我們周圍許許多多的物體,雖然我們看過去他們是靜止不動,但是我們從微觀看,構成這些物體的原子電子卻在不停的運動著,為什麼他們會運動呢?
  • 非自然現象=暗物質?傳說中神秘的「暗物質」真的存在嗎?
    對於暗物質的研究是現在基礎物理的研究最前沿的方向之一,如果人類在暗物質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話,將是一場動蕩整個科學界的革命,會對整個物質世界的微觀結構以及宇宙的演化過程給出解釋。打個比喻,就好像哈利波特穿了個隱形衣打了你一巴掌,但是你看不到他,卻明顯感受到他的力量,所以哈利波特是存在的;因為我們實際觀測到的速度可以得知,是由很大的質量提供引力而導致的行星高速運轉,但是我們測量所得的質量遠不夠提供引力,所以暗物質是存在的。
  • 暗物質的前世今生,什麼是暗物質?
    儘管專家們已經觀察暗物質的引力效應幾十年,但仍然對它的真實性質感到困惑。誰發現了暗物質?在19世紀後期,天文學家開始推測一些看不見的物質——暗星或者氣體和塵埃,它們可能散布在整個宇宙中。大多數人認為這種神秘物質只佔宇宙總質量的一小部分。直到1933年,瑞士裔美國天文學家弗裡茨·茲威基注意到,遙遠的星系彼此繞著對方旋轉,其速度遠遠超過了用望遠鏡觀測到的可見物質所能達到的速度。他在當年發表在《Helvetica Physica Acta》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寫道:「如果這一結論得到證實,我們將得到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那就是暗物質的存在量遠遠大於發光物質。」
  • 原始黑洞或能揭示暗物質本質,暗物質的物理性質是什麼?
    在北京興隆山上,有個LAMOST望遠鏡,它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光學望遠鏡,通過測量大量的恆星光譜,得出太陽的速度是每秒240公裡。太陽繞銀河系中間轉,轉一圈需要2.3億年,所以你這輩子都不可能繞銀河系轉一圈了。我們知道,人造衛星繞地球轉,離地球越近的時候速度越快,離地球越遠的時候速度要慢下來。如果衛星在離地球很遠的地方仍然保持高速,它肯定會跑出地球,飛進太陽系。
  • 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目前探索暗物質有什麼進展了?
    如果中國發現了暗物質,可以說,這是幾百年來,中華民族對人類科學做出的最有份量的貢獻。強調一下這裡的詭異,暗物質不發生電磁作用,意味著可見光、紅外線、X光、雷達波等等都無法探測,但這貨卻實打實與實物粒子發生了碰撞,典型的「看不見卻摸得著」,這事在我們這兒俗稱「見鬼」。這套路算比較高端了,暗物質目前連影子都沒有,所以不太高端的間接測量也備受熱寵。
  • 暗物質是什麼?宇宙中真實存在嗎?如果人類掌握暗物質會怎樣?
    在1922年的時候有個天體學家卡普坦,他根據觀測宇宙中天體的運動推斷出,在天體之間存在著肉眼不可見的物質,這就是暗物質第一次被提出來,儘管沒有證明確實存在,但是也為後續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中國現在對暗物質的研究也沒有停止過,就在四川的錦屏山下建成了,中國第一個極深的地下實驗室,這個實驗室的上面的垂直巖石厚度達2400米,這也是世界上擁有最深巖石覆蓋的地下實驗室。為什麼實驗室要建在地底深處呢?
  • 暗物質存在的3條證據
    暗物質什麼是暗物質,它有質量,但是我們看不見,無法直接測量,普通物質無法與其發生碰撞。根據目前的推測,暗物質在宇宙中的存在大約是普通物質的5倍。那麼既然我們看不見它,那我們是怎麼知道的暗物質的存在的呢。
  • 悟空衛星重大發現:師傅,我們找到暗物質粒子了
    根據目前理論物理學家的推測,如果暗物質粒子相互碰撞並湮滅,將產生高能電子。那麼到空間去精確地探測高能電子能譜,就可以發現暗物質存在的蛛絲馬跡。「悟空」的核心使命就是在宇宙線和伽馬射線輻射中尋找暗物質粒子存在的證據,並進行天體物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