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帶孩子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遇到那一些天性調皮搗蛋的孩子,更是分分鐘會讓你懷疑人生。很多的家長都有遇到過這個困擾。
孩子到了三歲的階段好奇心非常的強烈,總是喜歡把家裡弄得一團亂,尤其是家裡的抽紙稍不注意就會被孩子給抽空,浪費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每次收拾起來都會非常的累。
-----題記
01熊孩子們,大都做過的一件事,那就是抽紙巾
孩子們對抽紙似乎都會有著格外的偏好,一位寶寶趁著媽媽去做飯的時候,直接將客廳裡面的抽紙拿過來一張一張的抽,最後所呈現出來的畫面就是整個沙發上面都被鋪滿了紙巾。
等到寶媽做好了飯把飯菜端出來的時候,看到客廳一片狼藉的樣子,瞬間覺得腦仁疼,而去質問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的時候,孩子總是會擺出一副一臉無辜的樣子,讓你無可奈何。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寶寶也是非常的作妖,某一天跑到爸媽的臥室裡玩的時候,突然間從抽屜裡看到了一袋衛生巾,以為是自己的紙尿布,所以直接拿出來把每一片衛生巾都給撕開來了,並且還特別高興的去向媽媽邀功,媽媽看到之後簡直是哭笑不得。
熊孩子似乎都會具備像這一位寶寶一樣的特點,就是喜歡不停地抽紙玩。很多寶媽都反應說,別的行為不一定,但是抽紙似乎是普遍現象。
02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特點呢?
1、 好奇心作祟。
其實孩子很多的行為都是和他們內心的好奇心有著很大的聯繫的。尤其是現在很多的孩子,他們對於外界的接觸不多,所以對於他們所沒有接觸過的東西都會有著強烈的好奇心。
而紙巾便是這樣的存在,就是因為他們抽出來,一次之後發現它會蹦出第二張,抽紙的這樣一個小設計會吸引孩子的好奇。也會刺激孩子探索精神,所以孩子在抽出了一張紙之後,會忍不住想要抽第二張。
其實也是在探索和體驗因果的相關性。寶媽們應該都玩過這個遊戲,那就是把臉用手遮住然後再打開,往往能逗得孩子哈哈大笑,這就是因為孩子的「客體長存性」還沒有完全建立,對他們來說,媽媽的臉是一次次的重新出現的,而不是被遮擋。自然而然就有新鮮感和愉悅感。
2、 自我意識開始發展。
隨著孩子的年紀不斷增長,他們的自我意識也會開始不斷的完善,會更加樂於用實踐去嘗試他們所好奇的東西。而孩子喜歡抽紙,正是因為他們在抽出了一張紙之後發現其中的樂趣,所以會不斷地去重複這個動作。
孩子的好奇心是需要去保護的,因為這可以讓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一定的發展。但是,在引導孩子好奇心的同時,也必須要確保孩子在嘗試過程當中的安全性。
03那對於家長來說,應該如何去避免孩子在家裡會出現的安全隱患呢?
1、 規範孩子的行為,樹立一定的規矩。
對於孩子的發展而言,家長可以給他們空間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去嘗試,但是也並不意味著可以去縱容他們,如果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犯了一些錯誤,哪些行為是會造成危險的家長不應該去縱容,而是要及時的去指出。
要規範孩子的不良行為,同時要跟孩子樹立一定的規矩,什麼行為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
2、 確保家裡環境的安全性。
家雖然是孩子很熟悉的一個環境,但是家裡面很多的物品也是會吸引孩子好奇心的,比如一些家電的插頭,一些孩子平時沒怎麼接觸過的鋒利的物品,所以家長一定要保證家裡環境的安全,有危險性的物品儘量放到高一些,不要讓孩子輕易的碰到。
那麼各位家長們,你們家的「熊孩子」有沒有抽紙巾玩過?歡迎留言哦!(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