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裡搗亂時,為什麼很「痴迷」於抽紙玩?聽聽科學解釋咋說

2020-12-06 好媽媽郝女士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帶孩子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遇到那一些天性調皮搗蛋的孩子,更是分分鐘會讓你懷疑人生。很多的家長都有遇到過這個困擾。

孩子到了三歲的階段好奇心非常的強烈,總是喜歡把家裡弄得一團亂,尤其是家裡的抽紙稍不注意就會被孩子給抽空,浪費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每次收拾起來都會非常的累。

-----題記

01熊孩子們,大都做過的一件事,那就是抽紙巾

孩子們對抽紙似乎都會有著格外的偏好,一位寶寶趁著媽媽去做飯的時候,直接將客廳裡面的抽紙拿過來一張一張的抽,最後所呈現出來的畫面就是整個沙發上面都被鋪滿了紙巾。

等到寶媽做好了飯把飯菜端出來的時候,看到客廳一片狼藉的樣子,瞬間覺得腦仁疼,而去質問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的時候,孩子總是會擺出一副一臉無辜的樣子,讓你無可奈何。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寶寶也是非常的作妖,某一天跑到爸媽的臥室裡玩的時候,突然間從抽屜裡看到了一袋衛生巾,以為是自己的紙尿布,所以直接拿出來把每一片衛生巾都給撕開來了,並且還特別高興的去向媽媽邀功,媽媽看到之後簡直是哭笑不得。

熊孩子似乎都會具備像這一位寶寶一樣的特點,就是喜歡不停地抽紙玩。很多寶媽都反應說,別的行為不一定,但是抽紙似乎是普遍現象。

02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特點呢?

1、 好奇心作祟。

其實孩子很多的行為都是和他們內心的好奇心有著很大的聯繫的。尤其是現在很多的孩子,他們對於外界的接觸不多,所以對於他們所沒有接觸過的東西都會有著強烈的好奇心。

而紙巾便是這樣的存在,就是因為他們抽出來,一次之後發現它會蹦出第二張,抽紙的這樣一個小設計會吸引孩子的好奇。也會刺激孩子探索精神,所以孩子在抽出了一張紙之後,會忍不住想要抽第二張。

其實也是在探索和體驗因果的相關性。寶媽們應該都玩過這個遊戲,那就是把臉用手遮住然後再打開,往往能逗得孩子哈哈大笑,這就是因為孩子的「客體長存性」還沒有完全建立,對他們來說,媽媽的臉是一次次的重新出現的,而不是被遮擋。自然而然就有新鮮感和愉悅感。

2、 自我意識開始發展。

隨著孩子的年紀不斷增長,他們的自我意識也會開始不斷的完善,會更加樂於用實踐去嘗試他們所好奇的東西。而孩子喜歡抽紙,正是因為他們在抽出了一張紙之後發現其中的樂趣,所以會不斷地去重複這個動作。

孩子的好奇心是需要去保護的,因為這可以讓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一定的發展。但是,在引導孩子好奇心的同時,也必須要確保孩子在嘗試過程當中的安全性。

03那對於家長來說,應該如何去避免孩子在家裡會出現的安全隱患呢?

1、 規範孩子的行為,樹立一定的規矩。

對於孩子的發展而言,家長可以給他們空間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去嘗試,但是也並不意味著可以去縱容他們,如果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犯了一些錯誤,哪些行為是會造成危險的家長不應該去縱容,而是要及時的去指出。

要規範孩子的不良行為,同時要跟孩子樹立一定的規矩,什麼行為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

2、 確保家裡環境的安全性。

家雖然是孩子很熟悉的一個環境,但是家裡面很多的物品也是會吸引孩子好奇心的,比如一些家電的插頭,一些孩子平時沒怎麼接觸過的鋒利的物品,所以家長一定要保證家裡環境的安全,有危險性的物品儘量放到高一些,不要讓孩子輕易的碰到。

那麼各位家長們,你們家的「熊孩子」有沒有抽紙巾玩過?歡迎留言哦!(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相關焦點

  • 燕子在家裡築巢說明風水好?聽聽科學家是怎樣解釋的吧!
    燕子在家裡築巢說明風水好?聽聽科學家是怎樣解釋的吧!在中國,講究迷信的人會認為燕子在家裡築巢代表著好運,說明家裡的風水好,而且很多人都相信這個說法,一發現家裡有燕子築窩,主人心情都變好了。那麼燕子在家裡築窩,是不是真的代表著家裡的風水比較好呢?
  • 「孕期做B超說正常,為什麼生下的孩子是畸形?」聽聽醫生的解釋
    原因是,她身邊有一個朋友,孕期四次比較重要的B超檢查都做過了,醫生也都說正常,結果生下的孩子手指畸形……所以,她懷疑孕期做B超根本就沒用,要不然孕期做B超說正常,生下的孩子還是畸形?可能不少媽媽都有相同的困惑。不妨先來聽聽醫生的解釋。
  • 這3個科學小實驗在家就能玩,用來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再好不過了
    你可能會說,「我不知道怎麼陪孩子做小實驗,只能送去讓老師教。」其實很多小實驗操作起來都非常簡單,材料也很容易準備,只要知道了方法,就能經常陪孩子玩。今天,小樣媽就給大家準備了3個科學小實驗,和孩子一起動手試試看吧。
  • 聽聽在南方居住的北方人咋說?
    兩種地區相對比較極端的這種差異,可以說折磨壞了很多離家求學的孩子,尤其是習慣了暖氣的北方孩子。關於南方的冬天,大家來聽聽看在南方居住的北方同學咋說。他們表示,在北方的時候不管室外有多麼寒冷,只要你抓緊時間跑回室內,就能夠立刻驅散嚴寒,感覺自己身處溫暖的春天。
  • 聽聽愛因斯坦咋說,網友:直冒冷汗
    聽聽愛因斯坦咋說,網友:直冒冷汗對於一些靈異事件,很多科學家都沒辦法得以詮釋,以至於大家都保持一種半信半疑的狀態。不過隨著科技和人文的發展,人們已經漸漸淡忘掉這些令人詫異的事情。而這些事情發生在著名科學家身上,又會是怎樣的有趣事件呢?相信大家都知道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他提出的理論和學術為科學界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 宅在家裡玩科學!分享你的奇思妙想!|新冠病毒的複製和神藥Remde...
    宅在家裡玩科學!分享你的奇思妙想!為足不出戶的科技輔導員搜集整理科技專家講座,科學動手做活動,科普活動案例等豐富多彩的內容。「宅在家裡玩科學!分享你的奇思妙想!」徵集活動自2月3日開始已經陸續收到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的稿件了,即日起我們會遴選一些精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 孩子的臍帶幹細胞有什麼作用?聽聽專家咋說……
    「理論上,幹細胞治療是無毒或低毒性的,效果也更持久」楊超博士說,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在臨床上主要用於兩大類疾病的治療:第一,機體無法自我修復的組織細胞和器官損傷的多種難治性疾病,如骨缺損及糖尿病等。第二,免疫排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移植物抗宿主病、紅斑狼瘡及類風性關節炎等。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方案將近300種。
  • 為什麼說竹子是屬於草本植物,來聽聽看專家到底是怎麼解釋的
    為什麼說竹子是屬於草本植物,來聽聽看專家到底是怎麼解釋的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面,有著非常多的奇妙的動物和植物。但是不可能分的十分的清楚,比如說竹子到底是草本植物還是木本植物,科學家們解釋說竹子其實是屬於草的,但是竹子又長的十分像木本植物,大家如果沒有掌握一些科學知識還真的無法判斷,為什麼說「竹子是屬於草」呢,看看專家是怎麼解答的。首先,將竹子歸為草本植物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竹子一生只開一次花,而我們都知道,真正的木本植物肯定是年年開花,年年結果的。
  • 升級了牛聽聽讀書牛3.0版本,陪著孩子玩的停不下來
    大家好我是奶爸大星,上面這個圖是去年底我給大家曬單的《讀繪本,學英語,早教啟蒙家教老師多合一牛聽聽讀書牛禮盒版曬單》裡面我兒子用牛聽聽讀繪本時候的照片。那個時候我兒子一歲多,而現在這個壞小子已經2歲多了,在牛聽聽的陪伴下他的語言能力有了驚人的成長,現在說幾句話都會蹦個英文單詞出來,明顯的比樓下一塊玩的同齡小孩會的多。再次感謝我家女主子的英明決定。
  • 4、新手做抽紙加工項目時,應選購哪個型號
    新手做抽紙加工項目時,應選購哪個型號有些老闆看到這篇小結,可能要「雷霆震怒」地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推薦了捲紙還要再說下抽紙呢」?因為每個城市人群的嗜好是不一樣的,可能剛好您所在城市的人們比較喜歡用抽紙呢,列舉小編所在的城市河南許昌為例,基本上家家戶戶購買較多的便是捲紙,而抽紙也會購買,相比捲紙,抽紙的購買數量不是很多,那麼抽紙會放在哪裡呢?可能會放在客廳、餐桌等隨取隨用的地方。抽紙有什麼特點呢?比如方便使用、小型,適合外帶等,老闆們也可以暢所欲言,說說抽紙的特點還有哪些?
  • 聽聽專家咋說……
    聽聽專家咋說…… 2020-10-01 1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孩子總是和自己對著幹?家長可了解「禁果效應」,先學會接受孩子
    案例分析 寶媽小趙的兒子今年6歲了,平時非常活潑愛動,經常會在家裡玩的一團糟而寶媽每次帶娃出門時,也要提防著孩子,生怕孩子做了什麼錯事出來。但是寶媽的囑咐總被兒子當作耳旁風,兒子去親戚家不僅不聽勸,反而還跑到親戚的房間裡去動人家的東西。親戚並沒有責怪孩子的意思,在看到寶媽教訓孩子時,還勸寶媽說,孩子還小不要緊。
  • 宅在家裡的第15天,我居然沒跟孩子吵架
    在Cola女兒的成長記憶裡,轟隆隆的機械聲不是惱人的噪音,而是爸爸回家的信號。當電梯門打開時,女兒、兒子和幾個月前被收養的秋田犬八公會一起跑來迎接他, 「比以前更大了,比以前更亂了。」說起新家,Cola笑得無奈又幸福。
  • 大家別討論了,聽聽泰森自己是咋說的
    大家別討論了,聽聽泰森自己是咋說的無論是李小龍還是拳王泰森,都是國際上知名的人物,而且這兩個人都是習武之人,所以說討論這兩個人究竟誰厲害,也是情有獨鐘的,那麼李小龍能打得過拳王泰森嗎?聽聽泰森是怎麼回答的。
  • 3個科學小實驗,揭秘3個常見原理,0基礎家長帶孩子玩,免費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疑惑,其實STEM教育是一門融合的學科,STE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是孩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子玲就來介紹幾個超級簡單,0基礎的爸爸媽媽在家也能帶孩子玩起來的小實驗吧!
  • 聽聽老農咋說
    聽聽老農咋說,接下來,我們就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西紅柿和黃瓜不適合套種。首先,這兩種作物的生長環境是不一樣的。黃瓜的根一般長的很淺,但是西紅柿的根卻深入地下。可能有人會想,兩者的根不長在一個地方不是更好嗎?這樣就不會爭奪營養了。可是大家想一下,西紅柿的根要長得那麼長,它在生長的時候不會將黃瓜已經長好的淺根破壞了嗎?
  • 「媽媽,我能玩手機嗎?」你的回答,影響孩子的未來!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 / 爸爸我想玩手機。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 暑假在家玩什麼,簡單的幾個小遊戲讓孩子遠離手機
    這個暑假註定是不一樣的,那麼我們要怎麼樣安排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呢?在電子產品無處不在的今天,孩子們的愛好越來越少了,他們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除了手機好像也就沒有什麼能夠玩了……暑期雖然我們出不去了,但是我們可以在家增長孩子的見識,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今天珍妮媽媽給大家推薦一些科學小遊戲,在動手操作的同時還能學習一些科學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 原生木漿清風抽紙,健康生活選紙巾要講究!
    抽紙是我們每天都會用到的,再尋常不過的一個小物件。用餐之後拿來擦嘴,手髒了拿來擦一下,甚至桌子上滴了水都會習慣性地用抽紙去把水吸乾淨。我們習慣了抽紙就在我們身邊,也習慣了用的時候伸手就拿,但是你知道選購抽紙需要注意什麼嗎?估計你也未曾了解過。
  • 宅在家裡當「小小科學家」,這位武漢美媽的科學小實驗讓網友「愛了」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3日訊(記者邱晨)洗潔精、色素、牛奶,三樣在家中輕易便可找到的東西,根據不同的順序倒入白色的盤子之中,就綻放出變幻莫測的絢麗色彩之花——疫情防控期間,武漢美媽楊蕊菡的宅家化學小實驗,不僅讓3歲的兒子宅在家裡就過了當「小小科學家」的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