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臍帶組織來源的幹細胞被美、英、日、韓和以色列等多個國家應用到重症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中,我國科技部也在第一時間啟動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應急攻關項目。研究結果顯示,幹細胞治療安全、有效,能很快緩解或停止加重患者呼吸困難問題,在臨床表現、呼吸功能、影像檢查等方面均實現好轉。
那麼,什麼是臍帶間充質幹細胞,這種幹細胞和咱們老百姓生活有什麼關係呢?四川省幹細胞庫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高級研究員楊超博士就此進行了解讀。
幹細胞為疾病治療開拓出新的思路
幹細胞,就是一種可以不斷自我更新、並在特定條件下分化為一種或多種構成人體組織或器官的細胞。人體每天大約有1.5億個紅細胞死亡,每分鐘3萬個皮膚細胞死亡,對於成人而言,7到10年骨骼就會更新一次,我們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都是因為幹細胞的存在。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可作為理想的種子細胞,用於疾病引起的組織器官損傷修復和抗衰老,」據楊超博士介紹,在眾多種類的幹細胞中,來自於新生兒臍帶組織的間充質幹細胞由於採集方便、來源豐富,且具有自我複製、多向分化潛能、免疫調控、造血支持和促進造血幹細胞植入等特點而日益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在體內或體外特定的誘導條件下,可分化為脂肪、骨、軟骨、肌肉、肌腱、韌帶、神經、肝、心肌和內皮等多種組織細胞,更重要的是,這種幹細胞在連續擴增和冷凍保存後,其自我複製和分化的能力不會改變。
我們知道,疾病的本質就是相關組織損傷,導致多器官的衰竭或功能喪失。比如糖尿病,就是因為多種因素導致胰島β細胞損傷,致使胰島素絕對缺乏和血糖升高。與傳統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不用,幹細胞直接從細胞層面,替換受損的組織細胞,或分泌一系列的細胞因子,包括多種生長因子和免疫調控因子,調節免疫微環境或機體大環境,激活內源性的幹細胞發揮組織修復作用。
「理論上,幹細胞治療是無毒或低毒性的,效果也更持久」楊超博士說,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在臨床上主要用於兩大類疾病的治療:第一,機體無法自我修復的組織細胞和器官損傷的多種難治性疾病,如骨缺損及糖尿病等。第二,免疫排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移植物抗宿主病、紅斑狼瘡及類風性關節炎等。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方案將近300種。我國通過近20年的臨床應用與探索,在卵巢早衰、肺損傷、糖尿病、新冠肺炎、系統性硬化症、類風溼關節炎、脊髓損傷、腦梗死、帕金森病、腦癱、不孕不育、系統性紅斑狼瘡、肝硬化、膝骨性關節炎和銀屑病等疾病的治療均開展了研究,部分獲得了階段性成果。
補充幹細胞是抗衰老的核心之一
衰老是預期壽命的自然衰減,或受到內在或外界因素幹擾後的衰減過程,也是機體各組織、器官功能隨著年齡增長,發生退行性變化的特有生理過程。抗衰老則是排除內外環境對人體固有生命過程的幹擾,使人的壽命得以自然延續的措施。
從細胞層面來看,細胞新生的速度和死亡速度處於一種動態平衡中,當後者超過前者時,衰老就發生了。成年後,雖然各個組織器官已經發育成熟,但機體還是殘留了一部分幹細胞。隨著年齡的增長,殘留的這部分幹細胞數量和質量也在逐漸下降。正常情況下,這些殘留的幹細胞主要功能是維持各個組織細胞的新陳更替,在病理情況下,它們幫助修復組織。
幹細胞本身也會衰老的,比如我們的骨髓造血功能的衰老:年輕時,我們的骨髓是鮮紅色的,造血功能活躍,俗稱「紅骨髓」;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造血幹細胞老化後被脂肪代替,骨髓造血能力逐漸降低,骨髓組織的顏色變成了脂黃色,俗稱「黃骨髓」。其實,這類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有研究證明,人的頭髮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由黑變白,這種變化是因為黑色素幹細胞衰老減少所致。所以,補充體內的幹細胞是抗衰老的核心內容之一。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抗除了幹細胞本身在組織微環境作用下,多項分化為組織細胞,替代衰老死亡的細胞外,還具有強大的分泌功能,分泌一些生長因子、細胞因子,提升機體抗自由基能力,發揮促進血管生成及細胞增殖分化、抑制炎症反應及趨化性、調節細胞粘附及遷移的功能,刺激組織細胞的再生、修復功能,加速傷口癒合和組織重塑,從而達到對抗衰老的目的。
原標題:孩子的臍帶幹細胞有什麼作用?聽聽專家咋說……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