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裡的第15天,我居然沒跟孩子吵架

2020-11-30 騰訊網

誰能想到有一天在家躺著就能為社會做貢獻,延期開工的消息也讓人開心不起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足不出戶大概就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能做到的、最好的自我保護了。

從抖音短視頻大賽到朋友圈廚藝PK,很多人從「憋瘋了」到開始享受居家慢生活,家人之間的相處時光被無限放大,「我媽三天沒打我了」這句話在耳邊無限縈繞……今天,我們特意挑選了5個講述親子互動的家,看看他們如何通過空間設計處理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趁著這段時間,一起培養審美,成為朋友吧~

超級奶爸

孩子的審美要從小培養

作為帝都網紅中古家具店concept101的創始人,Cola和太太韋晴半年前帶著一兒一女住進了新家,在這個260㎡工業建築改造的空間中,除了不變的機械電梯、變著花樣的中古家具,Cola也把對孩子們的愛融入到了空間設計中,讓一家人可以隨性舒服的生活在一起。

「為什麼我的爸爸回家聲音這麼大?」

在Cola女兒的成長記憶裡,轟隆隆的機械聲不是惱人的噪音,而是爸爸回家的信號。當電梯門打開時,女兒、兒子和幾個月前被收養的秋田犬八公會一起跑來迎接他, 「比以前更大了,比以前更亂了。」說起新家,Cola笑得無奈又幸福。

公共活動區域有些牆壁連接處用了圓弧形倒角,不僅在陽光照進時能產生有趣的光影,對家裡的兩個孩子來說也很安全、友好,而淺色的樓梯壁上每隔一段就能找到孩子們的塗鴉。

「我的秘密基地,閒人勿擾」

Cola是個很隨性的人,喜歡孩子,渴望回歸家庭生活,他相信,給孩子營造一個具有美感的空間,讓他們從小就在這種環境中長大,「以後應該不會太差吧」。二層兒童房中的攀爬裝置和孩子們巨大的遊戲「盒子」,盒子的一側設置了一條密道可以直通三層閣樓,但有趣的是,通過觀察,Cola發現使用通道頻率最高的其實是兩隻小貓。

閣樓是孩子們遊戲、讀書的地方,姐弟二人經常在這裡打鬧、彈鋼琴、看書,雙子座的姐姐活潑開朗,會直白吐槽Cola在接受採訪時「話太多」。

現在,北歐仍然是一家人最常去的旅行目的地,那種「超級多奶爸,下班後大家就回家去陪孩子」的生活方式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Cola。「以前我不經常在家吃飯,但是慢慢覺得跟一家人一起吃飯,特別是當我爸爸也在家的時候,就真的很幸福。」

在家就能自由玩耍

奔跑、溜冰、騎自行車

「我想出去玩,實在不行,看看風景也是極好的。」

這個與自然景觀完全融為一體的房子中,住著一對年輕的企業家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孩子,超大的玻璃幕牆不僅可以讓人360°欣賞周圍美景,還可以讓空間與周圍的森林、草地和葡萄園和諧地融為一體,讓孩子們從小就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放飛想像,零距離接觸大自然。

為了讓孩子們能在家裡自在地玩耍,屋主夫婦堅持家中不要有任何建築上的隔斷,整個家裡沒有一扇門,也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房間,2歲的女兒和3歲的兒子能自由奔跑、溜冰,甚至騎自行車……就像在公園裡嬉戲一樣。

「閒著也是閒著,閉眼睡覺,睜眼爬樹!」

而兩個孩子的房間,設計師更是大膽地發揮想像力,特地從丹麥的森林裡覓得兩棵被打磨得十分光滑的大樹,將它們整株裝置在這個空間裡,樹的枝幹從地面一直伸至屋頂,外部世界則穿過碩大的玻璃窗映入室內,令這裡成為孩子們最喜歡的玩樂空間。

充滿童趣的房間中,孩子們各自擁有喜歡的個人區域,粉紅色燈具下是女兒的領地,她的哥哥則喜歡在幾隻山羊公仔和售貨攤玩具之間蹦來蹦去。

清晨,當遠處的山峰隱隱約約地籠罩在薄霧中,輕紗一般的陽光穿過碩大的落地窗灑入屋內時,伴著漫山遍野的葡萄藤,孩子們探索自然和肆意撒歡兒的一天又開始了!

二胎之家

好玩但不能亂

有人說,最好的父母是仍然保留著童心的人。這個家由兩套相鄰的公寓合併而成,兩位小朋友的降臨改變了原本的生活格局,空間改造勢在必行。

在「嬉皮紳士」形象的加持下,客廳以灰白為主色調,中間點綴象徵活力與溫馨的薑黃色,再輔以清新自然的原木色,輕鬆營造出適合孩子們的安寧與舒朗。

「如果你給我的和別的小朋友一樣,那我就不要了」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可數不清的玩具和孩子們的破壞力也實在讓人頭疼,與此同時,為了避免他們養成無節制地購買與亂堆放的不良習慣,經過探討,設計師將客廳中可隨意組合的沙發變成了大玩具,讓兩個活力十足的孩子可以改造成不同的場景,玩的不亦樂乎。

同時,為了給孩子們充分的自由,讓他們無拘無束的自由奔跑,書房與客廳之間選擇了摺疊門,全部打開後,整個空間十分開闊,最大限度減少孩子們的磕磕碰碰。

在這樣一個安全舒適的成長環境中,從小培養孩子們穩定良好的生活方式,讓他們如同「嬉皮」一般,追求那份自律的自由,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勇敢地活出自己。

聚在一起,浪漫的事就多一點

孩子們的空間自己做主

這個300㎡的平層公寓裡住著一家四口,有2個上學的孩子,音樂和藝術是父母最重視的教育方向,其樂融融的生活是空間想營造的主題氛圍。

於是,設計師唐忠漢把最大的空間留給了「合家共處」的客廳,又在兩側各自闢出了獨立的私人領域,巧妙地構築了一個既能呵護家人多元發展又充滿愛與樂的交流空間。

「一家人在沙發排排坐,吃果果」

客廳是一家人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四位家庭成員可以在這裡自由地聊天、閱讀、看電影,甚至打盹兒,享受和家人交流互動的溫馨日常。

客廳一側是兩個孩子的專屬地兒,在這裡,除了兩個臥室,還有哥哥的電音室和妹妹的木琴間。青春期的孩子總是需要更多的獨立空間,設計師在走廊的盡頭設計了一道移門,關上門就能跟公共區域劃分開來,提供給上學的大孩子更加獨立的私人領域。

不同於小孩子的兒童房,在已經上高中的大兒子的房間裡,設計師更想提供的是舒適克制的環境和更多屬於他自己的展示空間。

高中的男孩子,開始有了很多愛好,音樂、藝術、運動等等,也多了許多收藏的物件,一面洞洞牆的設置,讓大兒子能在自己的房間內,自主地規劃收納展示空間。

跟普通的展示收納相比,洞洞牆更有工作間的感覺,也就更能激發鑽研和探索的熱情,對空間的裝飾性也更強。

兄妹倆的休閒空間與公共區域以一道長廊來連通,兩邊分布著多個活動區域,分別用旋轉門軸和移門靈活地切換,來讓空間獨立或互動串聯。

拉開移門,窗邊的木琴房就和這裡的混音間組成了一個大的音樂工作室,妹妹練習馬林巴琴,哥哥負責把音階remix成一段全新的音樂,這也是兄妹倆平時最喜歡的玩樂。

客廳另一側是主臥的大套間。除了客廳兩翼的私人區域,中間部分全部敞開,作為家人共居的生活形態(影音室、工作書房、視聽書房、廚房、餐廳、閱讀區等)。

一個人的空間要填滿心愛之物,而一家人的生活則要聯繫心愛之人,正是圍繞著這樣的「向心力」,這個家才讓人沉浸其中,在每個早晨,當一家四口從兩個方向聚集到客廳的時候,幸福生活便再次拉開序幕。

跟兒女喝茶才是正經事兒

健康的邊界感

蘭穎,傳統經典傳播人,與從事文化產業的先生、痴迷電影的兒子、好友眾多的女兒生活在北京周邊的這座木色小樓中。

因為奇妙的緣分和對自然的共同熱愛,他們邀請到瑞典明星建築事務所Claesson Koivisto Rune來操刀室內設計,這也是他們在中國的首個私宅項目。熟悉木性的北歐設計師用大量原木包裹出一個溫馨幸福,又保留成員獨立性的四口之家。

「媽媽泡的茶,有一種味道叫做家」

由於夫妻倆喜歡喝茶,一層的客廳裡擺放了很多日常喝茶的器皿。性情安靜的哥哥從小耳濡目染,每天5點半會和媽媽同時起床,有時還會主動對蘭穎說:「老媽,咱們泡茶。」周末的時候,蘭穎會在中廚和面做包子,女兒便會和她待在一起,做自己的餅乾。

CKR為這個家的每一層都安置了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在二層,一個帶有鮮明傳統印記的中式老茶席可供女主人享受獨處的時光。幾步之遙處,一套多人沙發又正好容納一家四口,這裡是每周末一家人看電影的地方,因為哥哥特別喜歡電影,挑選影片的任務也順理成章被他包攬。

「哥們兒罩你,隨意發揮哈」

三層是屬於哥哥和妹妹的世界,二人各有獨立房間,而公共空間也被充分利用——當孩子們的朋友上門時,可以一起在 「鞦韆」上悠閒晃著。因為相信「孩子大了,直接推門去房間找總是不太好」,爸爸也通常會和孩子們在這裡交談。

兒子的房間與全屋的木色調保持一致,但是設計語言鮮明的掛燈、大理石小茶几點綴其中,增多了幾分朝氣。

在蘭穎看來,私密與聚合併存是CKR為他們創造的一種空間使用方法。而家庭成員之間健康的邊界感又何嘗不是設計成真的助力?

上面的五個家,儘管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喜好成就了不同風格的空間設計,但是涉及到親子關係中的互動時,各位父母和設計師都面面俱到地考慮了各種元素,讓小孩可以舒適且獨立地自由生長,也讓家裡充滿了愛。

攝影 | Valentina Sommariva/Living Inside、

陳心鼎、Boris Shiu、雷壇壇

造型 | 韓健、Pete Bermejo

部分圖片由設計師唐忠漢提供

翻譯 | 宋武、Eva Peng

撰文 | Gesine Borcherdt、莊婭瓊、閆夏YanXia、李娜

編輯 | Dorothy Wang、亞莉、Li Jun、Iris、

雯婷、Kevin Ma、Muriel Xu 、Emily

封面設計 | Linke

相關焦點

  • 假期「宅在家裡」英語怎麼說?
    這個特殊的春節假期在家「禁足」的第N天,小沃多麼嚮往那天夕陽下的奔跑,雖然小沃平時也算是個「宅人」,但是這種宅真的快要把我逼瘋啦!「宅」在英語中有很多花樣的表達,跟緊小編的步伐一起來學習一下吧。01、indoorsyindoorsy是一個形容詞,我們可以用它來形容一個不常出門、不愛社交的人。
  • 媽媽和外婆吵架,杭州三年級小學生寫了篇勸諫文!
    「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平時在外面從不跟人起爭執,在家反而跟最親的人吵起來了。兒子的勸諫文,錯別字多了點,但說的也不是沒道理。」同事嘆了口氣,還原了這篇勸諫文的來龍去脈(以下為自述)。▼那天下午,我和老媽吵了一架。起因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事。
  • 宅在家裡當「小小科學家」,這位武漢美媽的科學小實驗讓網友「愛了」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3日訊(記者邱晨)洗潔精、色素、牛奶,三樣在家中輕易便可找到的東西,根據不同的順序倒入白色的盤子之中,就綻放出變幻莫測的絢麗色彩之花——疫情防控期間,武漢美媽楊蕊菡的宅家化學小實驗,不僅讓3歲的兒子宅在家裡就過了當「小小科學家」的癮,
  • 在婚姻裡,先學會100天不吵架,夫妻感情自然就會升溫
    在婚姻裡,先學會100天不吵架,夫妻感情自然就會升溫文:心岸姐姐01在婚姻裡,夫妻吵架是十有八九的事,勺子碰過沿,沒有不吵架的夫妻。有的夫妻吵架是一種溝通,吵了一輩子他們依然很相愛,可更多的夫妻是吵著吵著就把感情吵淡了。我一個同學的姐姐,她的故事可以分享給大家聽,她叫曉紅,結婚十五年,今年40歲,孩子讀高一。
  • 在家宅瘋了?這些科學小實驗在家也能做,絕對讓孩子漲知識!
    今天是宅在家裡的第10+N天了有網友說:大家才明白,以前說我想宅,可能是一句假話,現在只要代表全家人買個菜,我都激動萬分別說大人了,孩子們長時間憋在家裡也受不了呀此外 ,為了把應有的假期還給學生最近教育部剛發了通知——「各地原計劃正式開學前不要提前開始新學期課程網上教學
  • 看看這段時間我媽在家裡的創造
    這波宅家,很多人紛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他們一一解鎖了新技能,比如種菜。網友:以前嫌棄我媽在商品房種小蔥,現在感嘆我媽真是智慧的化身。要不是這點小蔥,我的拌麵都麼得靈魂。1前幾天和幼兒園老師麗麗聊天,說起種菜她頗有感悟——最近她就在家和孩子發豆芽。麗麗老師家女兒現在念小學一年級,以前學校裡就有認領一塊地種菜的活動。這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有付出才有收穫,收穫了後可以和家人和朋友分享。
  • 越來越多人「宅」在家中 「我是都市隱形人」
    我就算只穿個內褲拉訂單,也沒人計較。」  在趙磊看來,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宅」生活成為一種可能,並且很便利。「回想10年前,怎麼可能有這麼多宅男宅女!宅在家裡哪有這麼多事兒可做!現在足不出戶就能了解世界,享受便利生活,多好!」  這是中國社會信息化飛速發展的十年,也是中國城市家庭數位化趨勢明顯的十年。
  • 把家變成遊樂場,15種宅在家也充滿樂趣的遊戲,專門「拯救」無聊的...
    宅了幾天之後,家長們開始犯難了,每天和孩子在家,遊戲玩了個遍。今天安排點什麼活動呢? 創意籃球 誰說在家裡就不能打籃球?沒有籃筐也沒關係。
  • 宅在家裡做什麼比較有趣,聽十二星座怎麼說?
    但天天待在家裡,難免也會覺得無聊。為了打發時間,網友們曬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但其中一些打發時間的方法,不操作會很無聊,操作了似乎更無聊,那麼宅在家裡究竟做什麼會比較有趣呢?聽聽十二星座是怎麼說的?,在群裡打字聊天不過癮,要用語音跟人社交,甚至面對面的交談,才能讓話癆雙子感到一絲慰藉,滿足了雙子座的表演欲。
  • 博士爸爸:世界地理百科小常識,讓孩子宅在家裡也能領略世界之美
    博士爸爸:世界地理百科小常識,讓孩子宅在家裡也能領略世界之美。其實很多同學都非常喜歡地理知識,但是還有部分同學卻非常的厭惡。地理這門學科涉獵特別廣泛,自然,人文都有涉獵,知識很非常多,希望我們的孩子們能喜歡地理,一起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
  • 做夢夢到和家人吵架了很厲害 做夢夢到和家人吵架了很厲害是什麼意思
    (河北網友提供)【夢境4】夢見朋友離家出走我看著很可憐:夢見我本來是想跟我初中的男生同桌商量一起掙錢的事,結果發現他跟另外一個男離家出走已經沒有錢吃飯了,我就給了我那男生朋友50元錢,告訴他要吃飯,以後不許再離家出走了,他很感動而且還答應我了,還說以後要跟我一起好好幹活掙錢(黑龍網友提供)【夢境5】夢見家人為自己準備後事:夢見家人在為自已準備後事
  • 宅家get手作小技能|15分鐘把羊毛紡成線,感覺可以在家開一個小紡織...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昨天,一位朋友的宅家日記已經寫到了第55天。如果每周跟著國絲館的老師學女紅,到了第五周,可以在家裡開小型紡織廠了……鬧,這個禮拜的技能再次升級,你坐在家裡就可以把羊毛紡成線!紡專(也稱紡錘)是紡車發明以前人類最重要的紡紗工具,新石器時代早期先民就已經開始使用。
  • 要不要宅在家裡?
    我其實就很喜歡宅在家裡,沒事就睡懶覺,看電視,研究美食,看電影,聽歌......宅在家裡更好,不串門就不麻煩,也省錢!1、從我做起人人有責,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證身體健康過春節不走東串西,和疫情做鬥爭為祖囯做貢獻。2、還是要預防為主,外出戴口罩,講衛生,做個文明出行人。3、少出門,過年不會有大的影響。4、警鐘長鳴,防疫不松。
  • 鹽田區教科院教你如何陪孩子宅在家裡好好學習
    為了打好這次防疫攻堅戰,每個家庭都響應號召儘量「宅在家裡」。在每日的活動中,隨機用便籤紙記錄自己的情緒極其相關的事,裝進對應瓶子裡。每天晚上跟家人一起分享,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家人可適當給予引導。(2)10分時間,十分價值——每天確定一個以十分鐘為單位的時間段,家長找到一個有代表性的新聞,讀給幼兒聽,鼓勵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增強幼兒的社會性。
  • 父母吵架,是孩子看過的最可怕的恐怖片
    作者:與非(富書專欄作者)最近,泰國的一個動畫短片《吵架的父母》又一次扎了不少人的心。故事的開始是媽媽在給女兒講故事,女兒被故事裡的情節嚇得縮到媽媽懷裡,媽媽輕聲安慰著她不要怕。晚上十二點,爸爸回家了,媽媽便讓孩子一個人先躺著睡覺,自己就先下樓看看。
  • 天天宅在家裡的肥宅,其實一點也不快樂
    難道是這屆年輕人不行,還沒中年人願意出門嗎?不是的,其實很多人宅,並不是他們天生愛窩在家裡,而是環境所迫,成為了「被動宅」。大城市的機遇和魅力,吸引了大量年輕人背井離鄉到城裡打拼,可是沒有朋友沒有錢,就只能選擇蝸居。一項關於流動人口調查的數據顯示,在一線二線城市工作,20-30歲的未婚青年中,獨居的佔53.3%[3]。
  • 疫情之下,14億人宅在家的100種方式,看完我跪了……
    ,是看得到安全感 你失眠,我恰好陪你一起醒著。 原來宅與被宅差距是如此之大 全民禁足在家坐月子 很多人沒先把病毒悶死 倒是快把自己逼瘋了 無聊到極致的結果就是
  • 宅賺青年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宅在家也能賺到錢走上人生巔峰的人...
    宅賺青年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宅在家也能賺到錢走上人生巔峰的人了解一下時間:2020-08-17 16:00   來源:網絡流行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宅賺青年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宅在家也能賺到錢走上人生巔峰的人了解一下 宅賺青年:形容那些宅在家也能賺到錢,走上人生巔峰的人。
  • 宅家裡第14天,曬曬我家的午餐,網友:既簡單又有營養,給你點讚
    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我們已經宅在家裡14天了,這個不平凡的春節,家家基本上都妻賢子孝,一大家子整天團聚在一起,大門不出二門不入,其樂融融。家家基本上都能做到:自我隔離,戴口罩勤洗手。有些網友調侃到:「終於到了不用出門,就可以為社會做貢獻了」。其實,天天宅在家裡也悶得慌,那就得自我調節,幸好有自媒體平臺,每天最大的愛好就是伺候她們娘倆吃飯和坐到電腦前碼字。
  • 宅在家裡感到焦慮和無意義,心理建議:找到你的「生活坐標」
    大多數人,如你我一樣普通,過著平凡的宅家生活。同樣是宅在家裡,有人苦中作樂,做美食,玩親子遊戲。有人做起了網絡主播,在危機中尋找希望。還有的人,生活得黑夜與白天顛倒,無所事事,在網絡世界裡沉淪。也不乏有暴怒挑事者,破壞著社會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