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區教科院教你如何陪孩子宅在家裡好好學習

2020-12-05 瀟湘晨報

疫情來襲!為了打好這次防疫攻堅戰,每個家庭都響應號召儘量「宅在家裡」。

為了讓每個家庭在居家隔離時能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親子教育活動,深圳市鹽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項目式學習研究團隊融合併借鑑當今國際上先進的項目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簡稱PBL)理念和教育模式,結合當前疫情和我國家庭教育實際情況,研究並開發了一套適合中國3-15歲(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孩子的家庭開展的項目式學習活動操作指引,即「家庭項目式學習六步曲」,並分學段提供相關活動主題供家庭選擇。該項成果也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研究》(課題編號:DHA180363)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旨在探索項目式學習的家庭實踐路徑。

那麼,什麼是項目式學習?

據鹽田區教科院副院長陳尚寶介紹:項目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簡稱PBL)的理論起源於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經驗式教育思想。基於項目的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執行項目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生選擇、計劃、提出一個項目構思,通過展示等多種形式解決實際問題。項目式學習和傳統式學習方法相比,能有效提高學生實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何開展家庭項目式學習呢?

為了讓各家庭能以嚴格的項目式學習流程開展親子活動,課題組研究並研發了「家庭項目式學習六部曲」供大家參考,如下圖所示:

陳尚寶介紹說,各家庭在開展項目式學習活動中,要組成以孩子為主,家長為輔的學習共同體,問題的解決是依賴學習共同體一起完成,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步,尋找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主題的選擇很重要。各家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尋找合適的主題:一是本次活動的參考主題,二是家庭能模擬環境探究來源於課本中的問題(如家庭所住房子面面積的知識點相關問題),三是家庭中真實存在有待解決的問題(如家裡存在有待解決的安全隱患)。

第二步,制定規則。項目式學習非常注重人性化的評價,因此在開展項目式學習活動前,請學習共同體一起先制定相應規則,並在開展活動中不斷提醒大家是否遵守、遵守得如何。

第三步,查閱資料。項目式學習倡導是解決問題的學習,解決的問題必須是科學、有依據,因此在鼓勵各家庭在設計方案前請通過網絡(特別建議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網等)、家庭藏書等途徑查閱大量的資料,並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保持查閱資料的習慣,不斷更新。

第四步,動手製作。項目式學習的研究成果可以是多樣的,可以是創作一個產品、撰寫一份報告、編排一個舞臺劇、拍攝一段視頻等,但要學習共同體一起參與、動手完成,並在完成的過程中不斷迭代與完善。

第五步,展示分享。我們非常鼓勵完成作品後,開一個家庭成員共同參與的成果分享會,給孩子一個大膽展示的機會,並請家長不要吝嗇您的表揚。

第六步,總結反思。項目式學習鼓勵不斷迭代與優化,我們建議成果展示後,家庭成員都客觀地總結和反思本次活動的收穫與不足,特別建議家長把「地位降低」,與孩子平等交流,您會有意外的驚喜。

「我們十分期待疫情防控延遲開學期間,家長和孩子能夠共同完成1-2個項目。我們也特別鼓勵開展了項目式學習的家庭能把相關活動的資料(包括圖片、視頻、PPT或文字等)發送給我們。」據陳尚寶介紹,課題組將給予以下特別反饋:

1.只要完成的項目符合「家庭項目式學習六步曲」的相關要求,將以課題組的名義給孩子頒發一個特別榮譽證書。

2.將從收到的項目式學習案例中,特別優選8-10組家庭,在疫情結束後,選擇適當的時間和地點,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家庭項目式學習成果分享會。

3.在徵得同意後,家庭項目式學習經驗有可能被用於論文發表和學術交流等科研場合。

如果各位家長同意以上條款,歡迎大家在完成項目後,將項目相關材料於2020年3月1日前發送到以下郵箱:39810655@qq.com。

以下為各學段參考活動主題:

(一)幼兒階段(3-6歲)

1.特殊時期的特殊故事

目標:幼兒通過在疫病傳播過程中的新聞、網絡等方式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知識;掌握基本的防治方法;通過記錄、統計等方式獲取相關知識;堅持鍛鍊,增強體質,養成熱愛鍛鍊的好習慣。

建議探究活動主題:

(1)病毒傳播日記——根據幼兒年齡選擇用合適的方式(繪畫、畫字等方式)記錄病毒傳播的數字及統計圖。

(2)病毒手冊——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常見傳染病的類別,製作病毒家族繪本。

(3)小醫生——統計並記錄家庭成員每日的體溫數據,記錄家庭每日使用口罩數量。

(4)小老師——教家庭成員戴、取口罩;如何洗手等方法。

(5)創編家庭健身操——每日定點號召全家人做操,並嘗試創編具有創意的操節。

(6)設計並製作創意口罩。

2.十全十美

目標: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心和愛護用幼兒能夠接受的方式呈現為可看、可操作、可表達的方式,便於幼兒理解;以活動的形式促進成人與幼兒的互動;引導幼兒關注自己的情緒,學習正確排解情緒的辦法;增進親子關係。

建議探究活動:

(1)10種情緒,十分有趣——準備幾個小瓶子(最好透明的),請幼兒用喜歡的方式,比如顏色、符號或簡單的文字分別做上高興、難過、委屈、生氣、期待、驚訝等十種情緒的標誌。在每日的活動中,隨機用便籤紙記錄自己的情緒極其相關的事,裝進對應瓶子裡。每天晚上跟家人一起分享,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家人可適當給予引導。

(2)10分時間,十分價值——每天確定一個以十分鐘為單位的時間段,家長找到一個有代表性的新聞,讀給幼兒聽,鼓勵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增強幼兒的社會性。

(3)10種快樂,十分開心——鼓勵幼兒尋找不同材料,可以繪畫、可以粘貼、可以拼搭,通過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10件快樂的事情,發展幼兒表達、建構及美工技巧的同時,引導幼兒積極的情緒養成。

(4)10種奉獻,十分得意——請幼兒想想自己能為家庭做的事,如幫忙掃地、幫忙澆花、幫奶奶捶背、幫媽媽折衣服等等,做成小紙條放進「神秘盒子」(紙巾盒可以代替),家長隨機抽出,請幼兒實踐,給幼兒積極的肯定,讓幼兒體會為家庭做貢獻的快樂。

(5)10句讚美,十分愛意——請幼兒每天觀察家庭成員所做的值得讚美的事或者讓別人快樂的話,並用自己的方式製作感謝信,「郵寄」到本人手中,並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對家人的讚美。可以鼓勵幼兒製作創意信件,比如把信寫在紙巾筒上等。

3.植物藝術家

目標:廣東的1月,是多肉植物的生長期,很多家庭都養有多肉植物,通過不同種類多肉種類的繁殖,感受不一樣的經驗;利用欣賞及烹飪的蔬菜,進行不同種類植物的養殖,體會生命的力量;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製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建議探究活動

(1)多肉的繁殖——有多肉植物的家庭,可以讓幼兒參與植株的繁殖,體會多肉植物不一樣的特點,如葉片繁殖、分株繁殖、斷頭繁殖等;每天引導幼兒觀察根系的生長、葉片的生長,鼓勵幼兒進行繪畫記錄,數根系和葉片的遊戲可以培養幼兒的數學能力。

(2)其他植物的繁殖——沒有多肉植物的家庭,可以讓幼兒參與其他植物的繁殖,比如綠蘿的插扦、長壽花的水培等。

(3)生命的力量——最近家庭中都會存一定數量的菜,可以和幼兒一起嘗試蔬菜生命的力量,如土栽類,把小蔥、芹菜、香菜等莖和葉切掉入菜,根重新插入花盆土壤;再如水培類,可以取一個容器裝水,把胡蘿蔔、蘿蔔、白菜的相應部位切下來接觸水份,感受生命的力量,也可以把綠豆、大蒜擺入盤子,盤內盛水,觀察植物的生長,當幼兒照顧的蔬菜可以再次入菜時,對幼兒是一件既神奇又有成就感的事。

(4)生命的比拼——可以選擇第三點中提到的任意兩種蔬菜或者相同蔬菜的兩個同時進行繁殖,讓幼兒進行統計和記錄,看看哪一種長得快。也可以把兩種相同的植物放在一起,其中一盆用紙盒做一個暗示,感受植物生長要素的秘密。

(5)植物的藝術——利用植物不同形狀的葉子進行拓印;把有汁液的植物墊在淺色布的下面,用鵝卵石或其他硬物敲擊,利用擠壓出的汁液做成藝術品;利用植物不同形狀的葉子進行粘貼作品;可以引導幼兒寫生一盆花,感受同一種物品角度不同,形象不同的奧妙;可以利用積木、橡皮泥等進行不同植物的製作等。

4.跟螞蟻做遊戲

目標:利用陽臺等半戶外的空間,做吸引螞蟻的實驗,歸納統計螞蟻愛吃的食物;利用不同的手段了解螞蟻的不同種類,觀察不同種類螞蟻的外形特徵;通過與螞蟻相關的故事,了解螞蟻的生活習性和特徵;嘗試用不同的材料製作螞蟻。

建議探究活動

(1)饞嘴的螞蟻——探究吸引螞蟻的不同方法和食物,記錄在單位時間內,不同食物引來的螞蟻種類和數量的不同;用自己的方法記錄。在每天同一時間進行實驗和觀察,看看是否結果出現一樣的趨向。

(2)螞蟻的一家——通過觀察,判斷引來的螞蟻是一家人嗎?觀察螞蟻外形特性的不同。引起幼兒探究螞蟻種類的興趣,家長可以通過網絡幫助幼兒多方面多角度的了解。

(3)螞蟻大力士——為螞蟻準備一些固體蜜糖、麵包屑等食物,觀察螞蟻是如何搬動物體的,了解螞蟻力氣大、有固定路線等習性特徵。

(4)探秘螞蟻家——運用多種手段幫助幼兒了解螞蟻的家是什麼樣子的,幫助幼兒了解螞蟻在家族中的分工,可以鼓勵幼兒用積木搭建心目中的螞蟻家。

(5)螞蟻蠟像館——嘗試用比如麵團、橡皮泥、葡萄和牙籤等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方法製作螞蟻,進行螞蟻蠟像館的展覽。

5.我家的童話村

目標:利用繪本作為載體,通過讀繪本、演繪本、編繪本等一系列活動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通過製作道具和服裝,以及製作門票、節目單等活動培養幼兒的美術設計能力;通過採訪、報導等活動培養幼兒的社交能力,增進親子關係。

建議探究活動

(1)讀童話——按照家庭成員的人數和特徵選擇一個繪本故事;家庭成員學習故事;為故事準備道具和服裝。

(2)編童話——家庭成員共同創編或者續編一個故事,幫助幼兒用可能的方式撰寫劇本;準備道具和服裝。

(3)演童話——鼓勵幼兒利用家裡的積木、玩具等準備童話劇場;進行公演宣傳;製作門票和節目單等;進行童話表演;如果童話是家庭成員全體參加,觀眾可以是兒童的玩具、毛絨動物等。

(4)說童「話」——表演後的記者採訪活動,可以是幼兒做記者,採訪成人,也可以是成人扮演記者,採訪幼兒等;被採訪時,可以談談作為演員的感想,也可以談談製作道具和籌備演出的感想,估計幼兒大膽表達,激發幼兒的成就感和積極的情緒。

(二)小學階段(1-6年級)

小學階段我們從我是小畫家、我的玩具我做主、我的家庭我做主、我是小發明家四方面,8個主題,各家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主題進行探究。

1.我是小設計師

目標:以繪製新型冠狀病毒、我尊敬的科學家等方面為主題,運用查找資料、歸納整理、設計版面、繪製成圖(冊),以此解決認識現在的傳染病是什麼回事或者整理自己尊敬的科學家相關資料,發展孩子的問題意識、培養孩子積極學習的態度及國家認同意識。

建議探究主題:

(1)我認識的新型冠狀病毒。通過網絡(知網、萬方、微信等途徑),查閱、歸納新型冠狀病毒的成因、危害、如何防範等資料,通過思維導圖或手抄報等形似進行展示。

(2)我尊敬的科學家(一位或多位),通過網絡(知網、萬方或該科學家所在單位的官網),查閱整理該科學家的相關信息,特別是對國家做出的貢獻,通過思維導圖或手抄報等形似進行展示。

2.我的玩具我做主

目標:以創(制)做玩具為主題,運用查找資料資料、設計、創(制)做玩具,以解決利用家裡材料創(制)做具有特色文具的問題,以此發展孩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能不畏困難堅持不懈探究的精神。

建議探究主題

(1)製作玩具小車。通過利用家裡的材料,製作一輛會跑的小車,年段大點的學生還能在此基礎上想辦法如何讓小車跑的更快、更遠。

(2)創(制)做小樂器。通過利用家裡飲料吸管為主體,通過改變吸管的形狀、長短等方式將吸管變成可以吹響的小樂器。年段大的學生還能在此基礎上編(吹)奏一首樂曲。

(3)創做遊戲。通過家裡的材料,以紙張為主體,創作各種遊戲,如具有家庭特色的紙牌、飛行棋等,並能全家參與玩起來。

3.我的家裡我做主

目標:以發現家裡各種安全隱患為主體,通過思考、查閱、動手解決等方式解決家裡的安全隱患的問題,以此發展孩子具有以人為本的意識,能關切人的生存、發展和幸福,並培養孩子的理性思維,能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解決問題、指導行為。

建議探究主題

(1)發現、解決家庭裝修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通過觀察、思考發現家裡裝修是否存在安全的銀行,如廚房放刀的位置是否合適、有沒有經常碰到頭的拐角等,並嘗試解決。

(2)發現、解決家庭擺件存在的問題。通過觀察、思考家裡擺放的盆栽、音響等物件是否存在倒下的危險隱患,並嘗試解決。

4.我是小發明家

目標:以方便家庭的各種行為為主體,通過觀察、查閱、動手創作等方式解決家裡各種不便,以此發展孩子的問題意識、人文情懷、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於探究等素養。

建議探究主題:

(1)讓做家務更省事。每天在家,不斷重複做各種家務,以拖地為例,想辦法讓拖地更省事、高效,其他家務類推。

(2)讓家庭用品更方便好用。觀察常見的生活用品(如牙刷、毛巾等)發現其使用的不足,並嘗試改進。

(三)初中階段(7-9年級)

1.舉辦一場家庭環保服裝秀

目標:了解垃圾分類;通過為家庭成員設計服裝,運用數學計算、量取、設計等,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藝術設計能力。

建議探究活動

(1)通過收集家中廢棄物、查閱資料,了解家庭廢棄物的分類;

(2)為家庭成員設計服裝(繪製草圖、選擇材料、量體裁衣等);

(3)進行產品展示,書寫日記或作文進行記錄和總結。

2.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年饃」、「花饃」的製作

目標:了解「年饃」的傳統文化;了解「年饃」的製作工藝;了解「年饃」製作過程中的化學原理;通過設計並製作「年饃」,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建議探究活動

(1)查閱資料,了解「年饃」的傳統文化;

(2)查閱資料,了解「年饃」的製作工藝,了解「年饃」製作過程中的化學原理;

(3)設計並製作「年饃」,進行產品展示。

(4)書寫日記或作文進行記錄和總結。

3.我為家人泡杯茶

目標:了解茶文化;了解泡茶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如何品茶;了解如何清洗茶具。

建議探究活動

(1)查閱資料,了解中國茶文化,茶的歷史、產地、分類等;了解泡茶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如何品茶,進行梳理,製作手抄報;

(2)根據家中茶葉的類別選擇合適的泡茶方式,並泡茶、品茶;

(3)了解如何清洗茶具,清洗家中茶具;

(4)書寫日記或作文進行記錄和總結。

4.我是「疫情」宣傳員

目標:通過了解疫情的發病症狀、防護方法、疫情的發展,進行適當的統計分析,為家人做好及時播報和宣傳。

建議探究活動

(1)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發病症狀;

(2)了解常見的消毒方法(如加熱、使用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了解生活中常見消毒劑;

(3)了解每日疫情發展情況,及時地向家庭成員進行播報和宣傳,做好防護工作;

(4)利用所收集的資料,製作宣傳報。

5.製作家庭簡易滅火器

目標:了解常見滅火器的分類及滅火原理,根據其原理製作一款簡易滅火器。

建議探究活動

(1)了解滅火器的分類、適用對象以及滅火原理;

(2)製作簡易滅火器,進行性能測試和優化。

6.驗證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目標: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如何在家中的條件下證明三種生理作用真實地發生著呢?需要克服的困難是家裡並沒有實驗室裡那麼多的試劑和裝置,但聰明如你,一定能想到替代的方法來完成實驗!

建議探究活動

(1)探究植物的蒸騰作用;

(2)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3)探究光合作用。

7.體驗發酵食品工藝

目標: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的巴斯德發現了乳酸菌和酵母菌,從此開啟了微生物用於食品發酵工藝的大門。利用各式微生物進行食品發酵工藝的製作,已是中華民族傳統,在家裡利用簡單易得的食材,配合微生物進行發酵,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建議探究活動

(1)製作酸奶;

(2)製作米酒;

(3)製作其他微生物發酵的食品。

8.尋找植物的奧秘

目標:植物學是初中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三大生理作用之外,植物的分類學、形態學以及繁殖的過程等,都是可以在家裡進行實驗探究的。比如對小區內的植物進行分類統計,對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記錄,自己動手進行植物的繁殖,都是易於進行的。

建議探究活動

(1)小區內的植物探秘,如植物的詳細分類(界門綱目科屬種),小區內為何會分布這些植物,哪些是人工種植的?哪些是自然生長的?哪些有利?哪些是入侵植物等;

(2)通過種植蒜苗,體驗植物多種多樣的繁殖方式;

(3)製作葉脈書籤。

9.動手製作各類生物模型

目標:在初中生物學裡,有很多生物模型是可以使用手邊的材料來製作的,比如人體的肺、動植物細胞、病毒等等。通過親自尋找材料製作生物模型,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生物學知識,對生物結構有更深刻的直觀認識。

建議探究活動

(1)製作人體肺的模型;

(2)製作細胞模型;

(3)製作病毒模型。

10.製作並使用簡易測力計

目標:以廢筆桿、小彈簧(壓簧和拉簧)為主要材料製作簡易測力計,用於測拉力、重力,壓力、推力等,還可用於其他有關力的探究性實驗。

建議探究活動

(1)了解測力計的原理,製作測力計;

(2)使用測力計,測出拉力、壓力(推力)、拉力、重力等的大小。

以上是課題組推出的家庭項目式學習的活動指引。一個主題的項目式學習周期,根據需要,時間上可長可短。「我們建議3到5天較為適合,當然,各家庭根據自我需要進行調整。課題組希望大家能通過家庭的項目式學習,不僅讓大家在家自我隔離不覺得單調、苦悶,更讓孩子的學習更加主動、探究更加深入,家庭更加和諧!期待大家的分享!」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宅在家裡好好鑽研!中國知網、維普網免費開放給力功能
    宅在家裡好好鑽研!中國知網、維普網免費開放給力功能時間:2020-01-30 12: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宅在家裡好好鑽研!中國知網、維普網免費開放給力功能 假期可能不少小夥伴除了休息,還要在家裡忙著寫論文。今天事兒哥突然發現了兩個福利!
  • 家庭項目式學習優秀案例之十七|科學實驗小能手
    關注鹽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獲取更全資訊!本案例由深圳市鹽田區林園小學 五(3)班古煒勝、王國宇、武子軻、丁志成同學開展,輔導老師梁紹曉。一、主題背景受「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影響,深圳市延遲開學,從2月17日起學生開始了在家裡進行各個學科的網絡學習。
  • 宅在家裡感到焦慮和無意義,心理建議:找到你的「生活坐標」
    大多數人,如你我一樣普通,過著平凡的宅家生活。同樣是宅在家裡,有人苦中作樂,做美食,玩親子遊戲。有人做起了網絡主播,在危機中尋找希望。還有的人,生活得黑夜與白天顛倒,無所事事,在網絡世界裡沉淪。也不乏有暴怒挑事者,破壞著社會治安。
  • 宅家期間,「孤島效應」正在影響孩子的學習,家長注意到了嗎?
    想和媽媽說,但媽媽認為是孩子太閒了,才會這樣子。小凱內心好像有個小人跟他說:「休息一下吧,玩一下手機放鬆放鬆。作業遲一點做也沒問題的!」當我們宅在家裡,情緒發生這些變化,真的是「閒得慌」?情緒失常,一系列問題「集體」浮現,其實跟一種心理現象有關。孩子陷入了「孤島效應」!一、什麼是」孤島效應」?
  • 孩子在家學習的關鍵在於時間管理,用好四象限法則,能事半功倍
    這時候就有許多父母存在一定的焦慮,害怕由於這一次的疫情而導致孩子的學習下降,但是又迫於現實生活中的無奈,不能將孩子送到學校去或者是補習班,卻又擔心孩子待在家無心學習,總是沉迷於手機遊戲。一提起孩子在家學習的情況,許多家長都有許多怨言,孩子在家裡面學習總是不專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不是一會就看看外面,一會就吃東西,一點也不專一,導致孩子的學習效率十分低下,也集中不了精神。孩子在下學習的關鍵其實是在於時間管理,學會利用時間管理工具,就可以提高孩子宅在家裡面學習的效率,能夠事半功倍。
  • 宅在家裡做什麼比較有趣,聽十二星座怎麼說?
    但天天待在家裡,難免也會覺得無聊。為了打發時間,網友們曬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但其中一些打發時間的方法,不操作會很無聊,操作了似乎更無聊,那麼宅在家裡究竟做什麼會比較有趣呢?聽聽十二星座是怎麼說的? 宅在家裡的金牛座仍然很關心如何賺錢的問題,賺不到錢就研究一下理財,能在一定程度上補償自己經濟上的損失,做這些事情不但會覺得很有趣,內心也會感到很充實。
  • 假期「宅在家裡」英語怎麼說?
    「宅」在英語中有很多花樣的表達,跟緊小編的步伐一起來學習一下吧。01、indoorsyindoorsy是一個形容詞,我們可以用它來形容一個不常出門、不愛社交的人。吉米是個很宅的人,因此他討厭露營。02、cocooning宅在家裡的狀態也有各種不同,接下來給大家介紹的這個詞是cocoon演變的,它原本表示繭;保護層,可以延伸為保護,庇護的意思。而cocooning指的是蠶繭式生活、宅在家裡的狀態。
  • 博士爸爸:世界地理百科小常識,讓孩子宅在家裡也能領略世界之美
    博士爸爸:世界地理百科小常識,讓孩子宅在家裡也能領略世界之美。其實很多同學都非常喜歡地理知識,但是還有部分同學卻非常的厭惡。地理這門學科涉獵特別廣泛,自然,人文都有涉獵,知識很非常多,希望我們的孩子們能喜歡地理,一起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
  • 孩子「共情能力」較差,往往是由於家長沒有好好培養,該學習一下
    阿姨和姑姑的孩子當時剛好都是7歲,兩個都是男孩子,很快就玩在一起了。等到吃飯的時候,其中有一道菜是蝦,蝦是小孩子們最愛的一道菜。只見阿姨家的孩子拿起筷子就夾了一隻蝦放到自己的碗裡開始吃了起來。而姑姑家的孩子則夾了一隻蝦放到姑姑的碗裡,說到:「媽媽,這蝦好吃,你吃。」後來聊天的時候,就談到了這兩個孩子。
  • 幼兒園延期開學,老人在家看不住孩子?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V6讓家長...
    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把小孩子們歡快外出的腳步擋在了家門裡。不僅如此,幼兒園開學日期也是一延再延,小朋友們宅在家裡,不是看電視,就是搶手機,對孩子的眼睛造成很大的傷害。時間一久,孩子在家裡待不住,總是鬧著爺爺奶奶要出去玩,家長復工上班管不了,這可怎麼辦?  別擔心,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V6在家幫你輕鬆帶娃!
  • 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是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學習和管理的能力,絕對不應該局限和糾纏在某一個具體的題型、某一次孩子完成作業的態度、某一回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作業質量不高這件事上。孩子不好好寫作業都表現在那些方面?
  • 在家也能做的科學小實驗,學習強國來教你
    這樣簡單的小實驗是不是在家裡就能做了呢?這是學習強國平臺上的一檔科學實驗課。進入教育菜單,點擊中小學課堂子菜單,向下拉,就可以看到「科學家給孩子的科學課」,該課程在某網站的標價為199元。清華大學碩士畢業的李楠老師,這次不講題目,給大家展示了疫情宅家期間做的幾個物理小實驗,不區分年齡。朋友圈「立掃把」這個梗你是否還有印象?2月份時,有消息說「2月11日是個特殊的日子,美國宇航局NASA說這一天地球的引力最小,所以掃把能夠站起來」,於是朋友圈開始了「立掃把大賽」。
  • 如果覺得自己是好媽媽,陪孩子過一個暑假試試
    孩子上學上幼兒園的那些日子,雖然也是每天累成狗,但好歹每一到周五的早上8點到下午4點,我們是自由的啊。追追劇看看電影逛逛某寶某東,那種無拘無束的感覺,應該就是傳說中所謂的「佛系」媽媽吧。真的,要是沒有孩子,隨著外送行業的蓬勃發展,我又能在家自給自足,宅個十年都不成問題。所以,ALEX同學上幼兒園的那段日子,真的是我生娃以來最幸福的時光。
  • 疫情宅在家,不如陪孩子看看這些必看經典電影吧!
    都說,最炫富的行為是在朋友圈炫耀陪孩子的種種,現在的大部分家庭,孩子在姥姥奶奶的陪伴下長大,我給這種父母,取名叫「周末父母」。父母們在工作之餘想到孩子,難免會有愧疚和無奈,無法陪伴孩子長大,孩子長大以後,又成了不能抓在手裡的娃娃。
  • 鹽田區召開教師節表彰大會 這些先進單位及個人受表彰
    據悉,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鹽田區教育工作者同心同德、團結奮進、攻堅克難,復學複課平穩有序、中高考成績實現新突破、中小學學位供給優質均衡、學前教育「5080」目標高水平完成,鹽田教育向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朝著「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的目標穩步前進。
  • 宅在家裡當「小小科學家」,這位武漢美媽的科學小實驗讓網友「愛了」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3日訊(記者邱晨)洗潔精、色素、牛奶,三樣在家中輕易便可找到的東西,根據不同的順序倒入白色的盤子之中,就綻放出變幻莫測的絢麗色彩之花——疫情防控期間,武漢美媽楊蕊菡的宅家化學小實驗,不僅讓3歲的兒子宅在家裡就過了當「小小科學家」的癮,
  • 如何陪孩子讀古詩詞?三位北大古代文學博士來教你
    如何陪孩子一起讀古詩詞呢?要不要給他們講解?需不需要他們背誦?這些問題難倒了不少父母。讓我們來看看三位北京大學古代文學博士們的說法。這套給孩子的古詩詞書讀來賞心悅目。當你一字一句、平緩又有力地念出那些詩詞,便是在演奏一首天然的樂章。你的情感,將化作聲音的溫度。孩子那敏銳的小耳朵,絕對不會放過。他會不自覺地跟上你的節奏,跟著你一起走進詩詞。詩詞之美,美在畫境。陪孩子讀古詩詞,要儘可能給孩子以畫面感。「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無邊大漠中的一縷孤煙,長河映襯下的渾圓落日,這是何等壯闊?
  • 白領媽媽熱衷陪孩子網上學英語
    白領媽媽們更關心對孩子英語的培養,然而工作與孩子,一直是都市白領女性難於兼顧的兩大難題。「媽媽」和「白領」的雙重角色給很多女性以巨大的挑戰,大多數白領媽媽都很少有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也缺少與孩子親子交流。  開口說 膽大勝於其他  讓不懂英語的家長陪孩子一同學習英語,其學習效果好於讓懂英語的家長輔導孩子。
  • 宅在家也可以剪髮,教你剪「齊肩短髮」的教程,一分鐘輕鬆搞定!
    現在是越來越流行剪短髮了,連明星們都喜歡上,而最近基本都是宅在家,不能去髮廊理髮,怎麼辦呢?教你自己在家剪「齊肩短髮」的教程,一分鐘輕鬆搞定!好了,回到正題,教你剪「齊肩短髮」的教程,一分鐘輕鬆搞定!齊肩短髮是很多小姐姐們都超級愛的短髮款式,它百搭也不挑人剪,自己宅在家選這種長度的短髮來剪,是再適合不過了,搭配自然的黑髮色,造型是美美噠!
  • 即將結束肥宅生活,快來展示你的宅成果吧!
    宅家的生活各有千秋,無論是已經復工、還是等待覆工、復學的你一定會有自己的宅成果,讓我們來看看各位小夥伴宅家的成果吧!2、宅出了情誼對於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來說,這是親人在他們身邊陪伴最久的一個春節。對於外出求職的人員的來說,這是他們難得的機會陪父母、孩子一起到春暖花開。這裡也向所有的醫務人員、他們的家庭,還有社會各類為國家奉獻的家人表示敬佩與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