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孩子讀古詩詞?三位北大古代文學博士來教你

2020-12-08 澎湃新聞

如何陪孩子一起讀古詩詞呢?要不要給他們講解?需不需要他們背誦?這些問題難倒了不少父母。讓我們來看看三位北京大學古代文學博士們的說法。

這套給孩子的古詩詞書讀來賞心悅目。

近日,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推出的一套《陪孩子讀古詩詞》亮相上海國際童書展,這個系列的作品從孩子日常生活最熟悉、容易感知的植物、動物、自然現象等幾大主題入手,匯聚廉萍、馬東瑤、周劍之三位北京大學古代文學博士選詩解詩,帶孩子讀懂詩中之意,並由中央美院葉媛媛採用繪本式構圖,帶孩子看見詩中之境。除了內容上的匠心獨運,還特邀央視主播楊海波配樂朗讀,帶孩子聽見詩中之韻。

許多家長都知道帶孩子讀古詩詞,對於他們的語言能力發展具有很好的幫助,但是如何讓孩子去喜歡古詩詞、理解古詩詞和愛上古詩詞呢?很多父母其實是頭疼的,甚至是不敢自己親自上陣的。那我們來看一看該系列的三位作者是如何考慮這個問題的。

(以下文字節選自《陪孩子讀古詩詞導讀》)

為什麼要陪孩子讀古詩詞

——周劍之(北京大學古代文學博士)

小時候,我最享受的事情之一,就是騎在爸爸的肩膀上,一邊晃著腳丫,一邊聽爸爸念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那些婉轉的音節、抑揚的節奏,聽上去是那麼悅耳。我並不知道其中的含義,卻忍不住跟著念、跟著讀。或許正是這些幼兒時期跟爸爸一起讀過的古詩詞,指引我一步一步走上了古典文學研究的道路。

如今的我,作為一位母親,更加真切地體會到跟孩子一起讀古詩詞的快樂。女兒幾個月大時,每當我開始讀詩,她就會睜大眼睛望著我,漆黑的眼珠裡流動著閃亮的光彩;她在學走路的階段,會常常跟著詩詞的節奏搖頭晃腦,擺動身體,玩得不亦樂乎;等她學說話時,我每讀完一句詩,她會奶聲奶氣地重複最後一個字,一邊露出得意的神色……古詩詞陪伴她長大,而我也藉由她的眼光,從許多爛熟於胸的詩詞中,讀出了新的感悟。

這樣的親身經歷,讓我無比深刻地意識到,與孩子一同讀古詩詞,對孩子的成長、對親子關係的建立,具有多麼特殊的意義。你為孩子打開一本書,同時也是為他打開一個世界。而古典詩詞的世界最是美妙,也最有助於構築親子閱讀的獨特空間。

詩詞之美,美在韻律。因此,陪孩子讀古詩詞,首先要「讀」。漢字有四聲,分平仄,會在詩詞中形成錯落有致的組合。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孩子們很容易被這種天然的韻律所吸引。他們喜歡節奏感,喜歡聲音的高低起伏。當你一字一句、平緩又有力地念出那些詩詞,便是在演奏一首天然的樂章。你的情感,將化作聲音的溫度。孩子那敏銳的小耳朵,絕對不會放過。他會不自覺地跟上你的節奏,跟著你一起走進詩詞。

詩詞之美,美在畫境。陪孩子讀古詩詞,要儘可能給孩子以畫面感。「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無邊大漠中的一縷孤煙,長河映襯下的渾圓落日,這是何等壯闊?「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綺羅似的天邊晚霞,白練似的澄淨江水,這是何等寧靜?好的詩詞,總是能喚起生動鮮活的畫面,給人帶來心靈的觸動。給孩子講解詩詞,意思的透徹是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畫面感的營造。孩子們的大腦本來就擁有強大的畫面生成能力,當他們腦海裡浮現出清晰的畫面,他們會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詩詞的魅力。

詩詞之美,美在想像。陪孩子讀古詩詞,還要引導孩子去聯想,給他揮灑想像的自由空間。含蓄凝練是古典詩詞的重要特色,隨之而來的,是無窮的餘蘊,讓人浮想聯翩。「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趕路的行人向牧童打聽喝酒的地方,牧童的回應,詩歌只用「遙指」的動作來表現。至於行人與牧童的對話場景,都交給讀者,任憑想像。不僅如此,這個場景還讓人忍不住追問:為何行人要尋找酒家?是因為旅途的疲憊嗎?是因為思鄉的愁緒嗎?又或者二者兼有?在牧童「遙指」之後,行人找到酒家了嗎?他的愁緒是否得到了疏解?……孩子們擅長想像,每個孩子心裡都住著一個浩瀚的宇宙。你給他一首想像的帆船,他就能在思想的宇宙中遨遊。

音樂之美,繪畫之美,想像之美——這是古詩詞為我們構築的美妙世界。陪孩子讀古詩詞,就是希望他們走進這個世界、愛上這個世界。

和蟲魚鳥獸一起來玩「飛花令」

——馬東瑤(北京大學古代文學博士)

小兒憨豆今年十歲。他六七歲的時候,有一次散步時跟我說:「媽媽,今天我們換一條路走走,那條路很詩意。」我驚異於他說出「詩意」二字,問:「怎麼詩意了?」他答道:「那裡有一條小溪,水邊開滿鮮花,還有一座木頭房子。」我又問:「什麼叫詩意?」他說:「就是李白看見了一定會寫首詩。」

小朋友自然還不懂從理論的高度來解釋什麼叫詩意,但他有感覺,而且跟古代的詩人心意相通。這就足夠了。這也足夠說明,任何時代,我們都需要詩。

那麼,小朋友該如何學詩呢?詩歌之美,首先在於聲韻之美。小朋友其實有對聲韻不自覺的追求。憨豆常常會搖頭晃腦地念著從學校聽來的「地下校園民謠」。這類「民謠」內容搞笑,能迅速廣泛地在小朋友中流播,重要原因就在於:它們是押韻的。所以對於剛剛接觸古典詩詞的小朋友來說,吟誦是十分重要而又可行的學習方式,它能從聲韻節奏上培養孩子對詩詞的藝術感覺。

那麼,除了吟誦,孩子需要對詩歌意思有所理解嗎?我認為這是十分必要的。現在一般通行的小學語文課本要求必背的古詩詞在75首左右,有一次我問憨豆:「『遊園不值』是什麼意思?」他張嘴就說:「就是那個園子不好玩,不值得去。」又一次,憨豆在一本唐詩選上看到《長恨歌》,翻了好幾頁才把內容翻完,不禁感嘆道:「這麼長!能不恨嗎!」他也許是在逗趣搞笑,不過,以我們從小學詩的經歷,如果大人不加解釋,孩子是難免有這樣想當然的理解的。

流傳下來的古詩詞成千上萬,什麼樣的作品是適合孩子學的呢?我以為,總的原則是貼近孩子的世界,表現真善美的情感。本冊以「蟲魚鳥獸」為主題。需要說明的是,只要有涉及蟲魚鳥獸描寫的內容,便在我們的選編範圍之內,而並不一定以整首詩的主旨為考慮。

《中國詩詞大會》是現在家喻戶曉的詩詞普及節目,憨豆對其中的「飛花令」最感興趣,常常要跟我「比拼」一下。我們這本書分類編選的方式其實就類似於一種變體的「飛花令」。家長可以以「蟲」「魚」「鳥」「獸」等不同的主題詞,來激發孩子記誦這些詩詞的興趣:蟲魚鳥獸都屬動物,大約每個孩子從小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動物,它們有怎樣的特點?人們該如何對待它們?如何與它們相處?又如何從動物的舉止習性獲得啟示?

詩中自有草木香

——廉 萍(北京大學古代文學博士)

現在,小朋友們跟著老師、父母學讀詩,很容易就會發現,它們念起來都很好聽。因為它們原來都是押韻的,而且大都講究平仄。雖然古代的讀音,發展到現在,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有些念起來沒那麼上口了,但最基本的韻律還都在。所以,這些好聽的句子,學習它的第一步就是背下來。小時候背會的東西,長大以後很難忘掉。這樣,等小朋友們長大以後,該用到這些古詩詞的時候,就能很容易地、毫不費力地想起來。

會背,再加上一些理解,就更好了。有些詩表達的思想感情,可能孩子暫時不容易領會,但這本小書裡,我們選的都是日常容易見到的植物。所以,平時出去玩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孩子,哪種植物是這些詩裡寫過的,這些詩裡寫過的植物在哪裡可以找到。順便還可以評論下,古代詩人到底寫得怎麼樣,好不好,像不像。這樣學習,是不是很有趣?

記住這些詩,等將來長大的時候,再遇到和古人類似的情景,說不定就引起共鳴了。而且,如果將來小朋友們繼續學習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哲學、藝術之類的知識,這些詩歌說不定就埋伏在未來的哪段道路上,正等著幫助你呢。

在天氣好的時候,爸爸媽媽請放下手頭的工作,孩子請放下遊戲機,帶上書,一起出門尋詩吧。我相信這一切,都將成為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記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古詩詞裡常用字的不同發音,原來不是高大上的文學知識?
    很多人覺得,能指出某字應該讀什麼神奇讀音會顯得自己很有學問,於是特別愛糾正別人。這些半吊子半桶水以這樣方式獲取優越感。但當你追問為什麼要這麼讀音時,往往對方含糊其辭,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其實,這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文學知識,只是為了好聽而不是追尋正統。所以,只要樂意,這些發音按照平時發音也是可以的,甚至一定程度上於傾向普通漢語發音更合適。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發音系統隨著時代有了巨大變化,雖然我們的文字一脈相承,但是現在的讀音和古代的讀音已經幾乎是兩個體系。
  • 考「月落烏啼霜滿天」難住北大博士,專家:語文書也不對?
    《中國詩詞大會》到現在為止已經播出四季,參賽選手有來自北大學府的博士,也有來自日常生活中的外賣小哥,但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很多選手面對很多朗朗上口詩詞的時候卻發現根本沒有讀懂過。1、「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的「長久」指的是?
  • 用古詩詞餵大的孩子,長大必然出眾
    而這,正是「詩教」最大的意義。因此淘媽推薦《給孩子讀的中國古詩詞》,它是孩子「詩教的首選」,更堪稱兒童詩詞「天龍八部」。收錄的400餘首經典古詩詞,涵蓋小學生必備古詩文129篇裡的詩詞,可以說是一套能從小讀到大的相當完備的古詩詞版本。
  • 孩子背古詩詞沒用?錯,在古詩詞中徜徉的孩子,更明事理曉是非
    而且認為孩子從小就去接受這一種古板的古詩詞的話,只會讓孩子的思想很是古板,思想受到了限制,沒能夠去很好的發展。父母這種錯誤的認識以及沒有對傳統文化古詩詞的深刻理解,從而導致了父母對你這一種行為有錯誤的理解,也錯誤的認識了古詩詞存在的意義。
  • 停課不停學:怎樣陪孩子學兒童詩?家長別急,一線老師為你支招
    「這一段時間陪孩子學語文,但是學到兒童詩的時候我毫無頭緒,不曉得應該如何陪孩子學習這一種類型的課文。在這個『停課不停學』的特殊時期,作為家長,我到底應該怎樣陪孩子學兒童詩呢?」一名家長問。換做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地區的學生差不多已經開始上課好幾天了。
  •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這個字讀什麼音?敢說70%父母不知道
    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歷史底蘊也是非常深厚的,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最有名的便是古詩詞。古代的文人墨客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優秀的古詩詞,而這些也是學生們在學習過程當中必須要學的東西,考試的時候也會考到。不過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這些古詩詞當中的一些語音也發生了變化,家長們看到孩子的新教材時都有些摸不著頭腦。因為他們當初學的時候讀音和現在是不一樣的,不知道哪一個讀音才是正確。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學過《山行》這首古詩,這首古詩的第一句就是遠上寒山石徑斜,這個字正常的讀音就是xié,但是很多家長以前學習這首古詩的時候,卻被老師告知這個字讀xiá。
  • 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四位獲「科學界奧斯卡」,三位任教MI
    ,被譽為「科學界的奧斯卡」的科學突破獎揭曉,華人數學家朱歆文榮獲其中的「數學新視野獎」,成為繼惲之瑋、張偉、許晨陽之後第四位獲此大獎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 朱歆文是繼惲之瑋、張偉、許晨陽之後,第四位獲此獎項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巧的是,朱歆文和惲之瑋、張偉是同屆同學,都是2000年進入北大數學學院攻讀,許晨陽是他們的師兄,1999年進入北大。 今天是教師節,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四位已為人師的北大數學才子。
  • 我與北大中文系
    北大中文系的歷史可追溯至1910年京師大學堂分科設立「中國文學門」,迄今整110年。在北大中文系110周年系慶之際,我們刊發6位北大中文學人的口述文章,聽他們回顧其與北大、與北大中文系的結緣經過,講述人生與治學中的點滴感悟,闡釋對如何繼承與發展北大中文傳統、如何繁榮國家語言文學專業的獨到見解。
  • 為什麼要讓孩子背古詩?用詩詞餵大的孩子絕非一般,長大會更出眾
    有大學老師讀罷直接表示:能教此學生,三生有幸。在《中國詩詞大會》中,憑藉深厚的文學底蘊、大氣端莊的主持風格,贏得一眾粉絲、嘉賓的熱贊,擔得起「卿國卿城」之名的央視一姐董卿。還有北大的博士,那個冠軍女孩陳更,這無一不是被詩詞餵大的孩子,她們也確實是非常的出眾!為什麼要讓孩子背古詩,這些是不是最好的證明呢?
  • 奇點大學特邀北大王勁松博士教你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小奇老師特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王勁松博士來到奇點大學接受我們的採訪,講一講「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王勁松博士:教育孩子是個大學問,我認為孩子不愛學習很大根源是在於我們這些教育者,在於我們家長和我們的老師。比方說我們的家長很多自己都不愛學習,我們在怎麼教育孩子方面,你還是不愛學習的。
  • 三字經,古詩詞,聲律啟蒙,成語故事,國學啟蒙到底應該怎麼做?
    這兩年古詩詞熱,國學啟蒙也跟著也火了。相對於英語啟蒙需要一定基礎,古詩詞容易多了。隨口就能說出一兩首,拍拍腦袋還能再想起兩三首來,教娃啟蒙卓卓有餘。叮噹學的第一首就是《 詠鵝》,估計全國寶貝98%都一樣的吧!
  • 孩子幼時學古詩,長大就忘沒意義,常讀90首古詩,大腦留下潛意識
    文|凝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都知道教孩子古詩很有好處,但是要讓我們說出到底有什麼好處,卻又一時語塞。02孩子如何學古詩很多家長感覺自己沒有古詩儲備量,教孩子有困難。其實那些教孩子學古詩的家長,也不全部是對古詩融會貫通的人,也有普通人帶出了優秀的孩子。《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年齡最小的「10後」沈子楊,他的媽媽在訪談中稱,自己小時候沒有感受到過中國詩詞之美,到孩子五歲半的時候,她看了幾檔詩詞類綜藝節目,找到了精神力量,才買了一些書,和孩子一起讀國學。
  • 你能猜對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10首簡短有趣的「謎語詩」,這些古詩詞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既是經典的古詩詞,也可以是一個謎語,可以讓孩子一邊背古詩一邊猜謎語,用更有趣的方式教孩子學古詩詞,快來看看能猜對這些謎語嗎?謎語詩就是「隱語詩」,又叫詩謎、謎詩、燈謎詩等,是一種充滿趣味的古詩詞形式,它把謎語和詩詞結合起來,在學習古詩詞的同時還能猜謎語,讓詩詞學習變得更有趣、更輕鬆,是小學生們比較喜歡的詩詞類型。舉個簡單的例子,「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 語文學不好的孩子,將來會吃虧?聽聽北大教授陳平原怎麼說
    興趣激發要從有趣開始,家長在給孩子語文啟蒙的時候,不能只是拿個識字卡,就讓孩子跟著念。應該將遊戲與語文的知識結合,比如可以和孩子玩成語接龍或者詞語接龍來拓寬孩子的詞彙量。或者你想要孩子練字,可以通過讓孩子寫超市購物清單的方法,來激發他的興趣,總之要有趣。
  • 清華北大畢業生爭相到浙江當中學老師 學霸教得好學生嗎?
    杭高錢塘學校招聘進程尚未過三分之一,已與4位北大畢業生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其他還有多名北大、清華畢業生正在溝通中。△來源:視覺中國浙江多個中學負責招聘的老師告訴記者,北大清華畢業生向中學投簡歷有逐漸增多的趨勢,是從三年前開始的,主要有三個原因。
  • 上海復旦附中語文老師:讀古詩文本就是一件偷著樂的事
    問:在當下的大環境下,語文或文學脫離高中之後在大部分學生心中的地位就自然而然得下降了,老師你有什麼想法來使得語文真正成為跳脫於壓力被動之外能夠伴隨學生一生的一項工具與愛好?黃榮華:您好!想一想,每天背讀那麼一句,堅持一年就三百多句。你環顧一下四周,有幾人能一口氣背下三百多句古詩詞的人?當您背出這些句子下來後,您的語言系統會有變化,頻道也稍稍會變換。祝您能早日變換下頻道!
  • 孩子記得快忘得也快,短期記憶如何變成長期?教你三個方法改善
    表姐是個教師,所以從小就非常看重孩子的教育問題。為了讓他能夠更快地適應學校生活,在上一年級之前,表姐就會經常教孩子背古詩。侄子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孩子,新的古詩讀幾遍給他聽就能學會。
  • 教你如何用宮殿記憶法帶孩子學歷史
    周莉莉:你翻翻我們小學語文書,都是有朝代、歷史典故、文學作品,還有依託朝代發生的事情,歷史上出現的古建築等等,與歷史相關的都揉進在小學語文裡了。初一的歷史教科書穿插了很多語文的內容,比如:古詩詞,而初中歷史也提到了趙州橋,有一篇語文課文裡是專門介紹趙州橋的,所以,語文和歷史無法脫離,並且是有交叉的。
  • 全民富二代,李湘為女兒月砸65萬,教出的孩子究竟差別在哪裡?丨截團
    中國有句老話叫「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窮也不能窮教育」,本著這個理念,造成了一個很可怕的社會現象,人們稱之為「全民富二代」。  主要反映在很多普通工薪家庭,無論真實經濟條件如何,都儘可能地滿足孩子的各種奢侈要求,因為孩子要「富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