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粉絲私信我:語文學不好的孩子,將來會吃虧這種觀點可信嗎?如今這個時代真的已經不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時代了嗎?
當時我就把北大教授陳平原的觀點回復給他:
陳平原認為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尤其教育改革後,無論是數理化、還是文史地的題目都變長了,如果沒有強大的語文基礎和閱讀量,孩子可能連審完全部的習題都困難。
陳平原教授的說法相對委婉一些,北大學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就直言,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題,因為高考就是篩選人才的考試,閱讀速度的考量也在其中。
所以說,我個人認為學好語文,已經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很多粉絲反應,尤其是養男孩的家庭,學好語文就是「頭疼大事」。
背書懶得背、寫作文一個小時寫兩行、一見試卷就發懵!這幾乎成了很多男孩的常態,那如何才能學好語文呢?我分享3個經驗。
一、要讓孩子有興趣
2019年江蘇省的語文最高成績為145分,是一個男孩,還是一個學理科的男孩張天宇。那他的秘訣是什麼呢?他最大的愛好是看武俠小說,而且直言雖然是理科生也要有人文情懷。
他認為想要學好語文,對語文有興趣是上乘的內功心法。興趣激發要從有趣開始,家長在給孩子語文啟蒙的時候,不能只是拿個識字卡,就讓孩子跟著念。
應該將遊戲與語文的知識結合,比如可以和孩子玩成語接龍或者詞語接龍來拓寬孩子的詞彙量。或者你想要孩子練字,可以通過讓孩子寫超市購物清單的方法,來激發他的興趣,總之要有趣。
二、從小背古詩
我之前在看《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時候,被一個小男孩王恆屹圈粉,一個6歲左右的孩子已經能認識3000多字,會背500首古詩。
很多網友羨慕,但也有人說這麼早讓孩子背古詩將來也記不住,浪費時間。但事實並非如此,班戈大學通過研究發現,從小背古詩的孩子,在學齡階段閱讀能力表現的會更好。
而且,這些孩子在未來學習古詩詞的時候會更快,雖然表面上孩子是忘記了,但是那種過對於詩詞的語感和韻律還潛藏在潛意識中。
三、從小培養閱讀習慣
閱讀仿佛是語文學習上的半壁江山,無論是閱讀理解還是寫作能力,都需要龐大的閱讀量來支撐。而且閱讀能力的好壞影響的不僅僅是語文的成績。
教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一個學習上潛在的差生」。
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要以親子閱讀為主,孩子還缺乏自主閱讀的能力。讓孩子產生對書籍的興趣就落在了家長的身上。建議睡前故事,從3歲開始就不要間斷地堅持下來。
如果親子閱讀堅持的好,在一二年級孩子自主閱讀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就更容易。等到孩子孩子可以自主閱讀以後,家長還要教會孩子朗讀、默讀、精讀和泛讀。
尤其在一二年級這個階段,建議孩子以朗讀和默讀為主,朗讀能讓孩子更集中注意力和提升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對於一些有趣的課外書,可以讓孩子選擇默讀。
因為一二年級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這裡提醒家長一定要多下功夫,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下面是我家孩子在提升語文成績路上的書單,分享給大家。
《魔法拼音·名家經典》
適齡兒童:小學一二年級
簡介:全書一共有8冊,集合了兒童文學界的8位名家,包括沈石溪、湯素蘭、王一梅、湯湯、管家琪、張秋生、任溶溶、周銳,這幾位隨便在網絡上一搜都是相當有名氣的人物。
除了是名家作品之外,為了迎合一二年級的小學生,注音大字、彩圖、中篇幅的設計,讓孩子讀起來有興趣又不會覺得太難!這裡面的一些故事,都編入了教材,非常優秀。
《課文裡的寫作密碼》
適齡兒童:小學一到六年級
簡介:全書一共6冊,是同步小學教材的寫作訓練書籍。這是一部手把手教孩子寫作文的書,通過分析所學課文運用的寫作手法,讓孩子理解如何寫作。
分析完以後,就到了孩子練筆的階段。但很多孩子總是無話可寫,不知從何下筆。這套書專門提供了思維導圖和素材填充,看圖說話是小孩最喜歡幹的事兒,從而解決了寫作的難題。
《寫給兒童的文明史》
適齡兒童:小學三年級以上
簡介:因為這套書沒有注音,所以建議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孩子看,是一套文明史的課外書。全書一共包括10冊,有10大主題。
《奇妙的語言世界》、《書,孩子的翅膀》上下兩冊、《改變世界的書》、《偉大的心靈工程師》、《古書奇遇記》、《古書裡的寶藏》、《古書裡的秘密》、《無字王國》、《紙的神奇之旅》,帶孩子領略人類文明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