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奇老師特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王勁松博士來到奇點大學接受我們的採訪,講一講「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小奇老師: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您認為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源是什麼?
王勁松博士:教育孩子是個大學問,我認為孩子不愛學習很大根源是在於我們這些教育者,在於我們家長和我們的老師。比方說我們的家長很多自己都不愛學習,我們在怎麼教育孩子方面,你還是不愛學習的。我們大部分家長採用的都是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對待孩子的學習,也明明發現這種方式它不起作用,但是也很少有家長會主動思考,會去主動尋找好的教育方式,我們現在後悔沒有好好學習,很多人今後還會後悔沒有好好教育孩子。在這個方面,我們作為家長去尋找去反射怎麼樣找到一種好的起作用的教育方式。這是我們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小奇老師:王教授能不能指出一些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普遍會犯的錯誤?
王勁松博士:我們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很容易會無意識地犯一些錯誤。我總結了一個觀點「你只要七步就會毀掉你的孩子」,第一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第二經常拿比他行的人來刺激他;第三我們做家長的有時候經常把自己塑造成家庭的犧牲者形象,讓孩子產生罪惡感;第四和孩子說話的時候不和藹,經常用命令式的口吻,經常對孩子吼;第五孩子的一切都要由你來決定,不給他一點自由,他的行蹤你時刻密切關注,恨不得裝上攝像頭監視他;第六點是你在單位或者和鄰居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沒有地方撒氣就遷怒到孩子身上;第七點,最要命的一件事是當眾出孩子的醜。其實用換位思考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我們不願別人這麼來對待我們的,我們家長更不應該去這麼對待我們的孩子。
小奇老師:孩子為什麼難以接受學習,總是逃避學習?
王勁松博士:我們很多家長和老師非但沒有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給他們帶來快樂,給他們鼓勵,給他們獎賞,反而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經常都會批評他會懲罰他,帶給孩子痛苦。其實學習本身並不是孩子討厭的活動,但是如果痛苦總是和學習相掛鈎,他總是在學習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帶給他很多痛苦。那麼我們也知道,在心理學術語上有個叫「條件反射」,如果總是這樣的話,孩子的大腦裡就會建立起學習就是痛苦的條件反射,所以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他就會感覺到學習就會引起痛苦,而逃避痛苦就是人的天性。
今天小奇老師就為大家整理到這裡啦,我們的家長朋友們快來看看有沒有出現類似的問題吧。後續王勁松博士的「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的系列採訪會為大家陸續更新,敬請關注奇點大學小編的帳號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