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有利於孩子學習語言、增長知識、開拓視野,那麼,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讓孩子對閱讀的熱愛產生持久的動力,則需要我們父母用心學習和實踐,下面介紹5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1.讀給孩子聽
在孩子識字還不多時,父母可以找來通俗易懂、內容有趣的書讀給孩子聽,每天堅持。孩子會很期待,孩子在聽的過程中,學習到新的詞語,了解大致的故事情節,同時從父母的聲音、表情裡,慢慢體會喜怒哀樂等情感。
孩子小時候一般都喜愛聽父母讀書,即使成年人,聽電視裡《朗讀者》的朗讀,也會沉醉其中。父母聲情並茂的朗讀,蘊含著父母的情感,孩子會喜愛聽。慢慢地,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孩子會漸漸自己去閱讀,去感受課外書的神奇與美好。
2.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我們熟知的大作家,如:魯迅、錢鍾書和楊絳、葉聖陶一生酷愛讀書,他們的家中大部分空間都被書桌和書櫃佔據著,他們自己看書,也允許孩子隨便翻一翻、摸一摸,孩子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
作家梁曉聲說過:「最好的家風,一定是有讀書傳統的家風。書架,應該是一個家庭最好的不動產。」家長要為孩子做出榜樣,帶頭讀書,讓讀書的家風得到傳承,有條件要為孩子準備一個小書櫃,裡面裝滿孩子閱讀的書,孩子在有書的氛圍中,一定會愛上閱讀。
有些家庭,孩子可讀的書很少,書櫃中的書是家長讀的,還有部分是練習題集、作文集等,少數家庭裡電視聲、麻將聲、吵鬧聲不絕於耳,孩子靜不下心,也提不起閱讀的興趣。
3.常帶孩子去書店
書店裡圖書品種繁多,孩子來到書店,一是感受書香的氛圍,二是能夠挑選心儀的圖書,三是能夠享受免費閱讀。孩子經常在這樣的環境中,能自然產生閱讀的欲望。除了帶孩子去書店,家長還可以帶孩子去以下幾個地方,享受免費閱讀,感受讀書氛圍:
親友家小朋友的書房。利用假日,帶著孩子拜訪家有兒童書房或者書櫃的親友,孩子一起可以交流讀書內容,分享讀書心得,再看看親友家有哪些優秀兒童讀物。
圖書館。圖書館一般有兒童閱覽區,可以去借書回家看,也可以在那裡看完。
公益書屋。現在無論是城市還是鄉鎮,都有公益書屋,讀者可以免費閱讀。如:有「小說之鄉」之稱的興化,就有畢飛宇廣場書屋,經常有當地誌願者、文學大家前來朗讀分享、做講座,運氣好的話,可以遇到著名小說家畢飛宇先生講課,與讀者互動。
大型超市的圖書區域。那裡兒童讀物較多,家長購物、兒童看書兩不誤,遇到好書可以買上一兩本。
4.親子讀書交流
隨著孩子年歲的增長,孩子閱讀水平也會提高,家長為了讓孩子閱讀的興趣長久保持,可以和孩子一起共讀同一本好書,也可以各讀各的書,利用周末時間,進行讀書交流分享。
孩子一般很樂意,總是急於把讀到的好書,書中精彩的情節,分享給父母聽,當然,家長在聽的過程中,可以向孩子提問,也可以一起討論書中的某個問題。當年,白巖松和兒子曾經討論金庸筆下的人物,兒子產生了閱讀的興趣,硬是在六年級時,一口氣讀完金庸全集。
5.讓孩子以喜愛的方式寫讀書筆記
大家都知道「不動筆墨不讀書」,於是,很多家長要求孩子寫讀書筆記,格式、字數都有要求,因此,孩子把讀書、寫讀書筆記當成了一種負擔。
孩子在閱讀時,如有疑問可以標註,可以摘抄精彩句段,寫一些簡短書評,可以用自己的話寫出閱讀的體會。總之,寫讀書筆記要寫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要寫真實的體會,寧可不寫,而不要寫虛假的、應付式的東西。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願意與書交朋友,真正對閱讀產生了興趣,閱讀才能變成一種習慣,通過閱讀那些健康有益的文字,從而增加知識儲備,提高精神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