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世紀教育家約翰·亨利·紐曼 (John Henry Neman,1801-1890) 在《大學的理想》開篇就寫道:「大學是一個傳授所有知識的場所。一方面,大學的目的是理智而非道德的;另一方面,它是以傳播和推廣知識而非增擴知識為目的的。」
在紐曼看來,大學應該提供普遍性和完整性的知識教育,而不是狹隘的專門化教育。反觀我們周圍所謂傳道授業場所,當科研成為教學的重擔,初衷也逐漸被人遺忘。
有這樣一所「大學」,既不規定學生專門的深入方向,也不做任何束縛。給予學生最前沿的知識,對於學生們瘋狂的想法,從不說「NO」。
「傳統大學觀察的是過去,奇點大學擁抱的是未來」,有人這樣說著。還有人說,奇點大學是一所來自未來的常春藤大學。
用 10 個事實,還原一個真實的奇點大學。
1. 奇點大學位於加州莫菲特場(Moffett Field),這裡是矽谷的核心地帶,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Research Park 的所在地。在阿科龍路 20 號,面積只有史丹福大學 1/7 的奇點大學,機器人、生物技術、納米技術、人工智慧等諸多改變未來數十億人生活的技術正在孕育。對了,這裡的 Wi-Fi 密碼是 12416256……聰明的你會發現,這串數字就是指數函數。
2. 奇點大學建立的起點是彼得·迪曼蒂斯(Peter Diamandis)——讓史蒂芬·霍金體驗零重力飛行的人,同時也是「安薩裡 X 大獎」(Ansari X Prize) 的創建者。X 大獎以巨額獎金激勵的方式推動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栽人私人太空梭發射。
彼得·迪曼蒂斯曾在TED上演講《我們的未來將會是富足的》,其著作《富足》探討了如何實現人類生活富足
2005 年雷·庫茲威爾(Raymond Kurzweil)《奇點臨近》出版,正在智利旅行的迪曼蒂讀到書中描繪的未來景象,使他意識到像 X 大獎這樣促使業餘人士製作月球著陸器的動力,也可以推動一群理想主義者解決地球上的現實問題。「以正確的方式看待世界」,憑藉著這樣的願望,迪曼蒂斯與庫茲威爾共同建立了奇點大學。但有趣的是,迪曼蒂斯本人並不是奇點論者。還有,迪曼蒂斯本人此前曾有一次創建類似「大學」的經歷,成立於 1988 年的「國際空間大學」(International Space University,ISU)目前已經培養了 3000 多名世界各地航天機構的未來領導者。
3. 從名字就可以了解到,奇點大學的核心是「奇點理論」——第一個提出「奇點」的人是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在諾伊曼看來,奇點是一種可以撕裂人和歷史結構的能力。而在雷·庫茲威爾的思考之下,奇點成為了「技術指數級的快速發展將推動人類的解放,人類能力產生質化,整個宇宙也將被喚醒」的時刻。
雷·庫茲威爾是一個「神奇的人」,極客公園昨日的文章也有所介紹,但這樣籠統且有些宗教化的理論乍看上去仍有些「神乎其神」。回顧人類歷史: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相隔 100 多年,第二次與第三次則相隔 50 多年——歷史學家說「人類的物質文化在過去的 200 年中發生的變化遠甚於前 5000 年」。網際網路的出現造就信息爆炸,摩爾定律也使得曾經龐大的埃尼阿克被今日 MacBook 輕易超越——歷史的飛速發展似乎真的無法遵守緩慢的線性定律了。
這也使得我們再也無法輕易預測未來,神奇的雷·庫茲威爾預言的蘇聯解體、網際網路時代到來卻都成了真。庫茲威爾所說的奇點時刻,更多的是對人類更快速的發展尋找人與機器與智能之間尋找一個界限。歷史不會輕易擁有一個非此即彼的生硬轉折點,雷·庫茲威爾所謂的 2045 年可以讓人們深切感受到自己與機器、人工智慧之間不再清晰的距離。而奇點大學,也正在為這一時刻做著準備。
4. 雖然名字叫做奇點大學,事實上你根本無法將其稱為「大學」——這裡未經授權,既不授予學位,也不設置學分,更沒有畢業論文——這裡更像是一個為期 9 周的暑期幽泉學院深造之旅。沒錯,這裡的課程只有 9 周時間,但學費是 2.5 萬美元,相當於美國大學 1-2 年的學雜費。不過這裡的畢業生往往備受矚目,後面的事實將會告訴你為什麼。
5. 在這裡人們學習到的內容更加寬泛、前沿、實用,課程主要包括 11 個學科:未來學和預測學、設計學、網絡和計算機、生物技術和生物信息學、納米技術、醫學和神經科學、人工智慧機器人和認知學、能源和生態科學、空間物理學、政策法規和倫理學、企業家學。在迪曼蒂斯看來:「過去 200 年的教育體系只訓練學生集中於一個狹小學科之內,而在這裡我們則要嘗試超越這一局限。」奇點大學的學生們不再需要單純「深入」研究某一單一主題,打破學科、知識之間的界限,更強調跨學科特性。
6. 奇點大學的學習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來自學界或商界的人們入學後,先用 5 周時間學習以上 11 類學科。當然學習是通過講座和實地考察進行的,比如梅蘭妮·莎娃會帶 10 個學生乘坐「策帕林飛艇」在附近海域轉悠一上午,以獲得風向信息和航天物流方面的第一手資料。
在接下來的時間中,學生們需要運用自身能力自行組合,針對世界面臨的 5 大問題:水、食物、能源、空間技術和循環制定項目計劃,爭取在十年內提高 10 億人的生活水平。
由於沒有學科界限和其他束縛,人們的思維得到極大的舒展。曾有老師和學生討論如何為地理工程師尋求氣候變化的解決辦法。以往的科學家們提出將海水噴灑在空氣中使太陽光偏轉,地球吸收的熱量就能減少。但耗資巨大、全球實施是無法跨越的門檻,會與誰敢投資和經營呢?一名學生舉手回答說:「我們可以把雲霧的形狀做成尼康的標識或是寶馬汽車的形狀,雲層上的廣告就可以被商務飛機看到。」諸如此類的奇思妙想,每天都在這裡發生。
7. 在奇點大學的講師列表中,不僅有擔任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顧問的 Brad Templeton,也有曾擔任 DARPA、NSF、NASA 等機構人工智慧項目技術顧問的 Neil Jacobstein,還創立過在美上市生物科技公司 Organov 以及 Biocurious 實驗室(生物技術的創客空間)的 Raymond McCauley 等。目前奇點大學有來自不同學科背景、在不同領域取得過成功的大約 14 名講師、18 名教員。
2009 年 6 月奇點大學擁有第一批 40 名學生,此後錄取率大概在 2% 左右。2010 年有 85 個國家約 1600 人申請參加奇點大學暑期班,最終有 35 個國家的 78 名學生入選。這些人中 25%-30%為女性,20%-25% 來自發展中國家。這裡的學生也有不少「明星」,包括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賈伯斯》中賈伯斯的扮演者阿什頓·庫切、福克斯主席吉姆·吉亞諾布羅斯。
8. 奇點大學也會孵化項目,截止今年 3 月奇點大學已經投資了 24 個項目,並且今年會增加 5000 萬美元的風投資金。其中 Cambrian Genomics 是一家基因創業公司,2013 年他們成功創造了全球第一臺 DNA 雷射印表機,生產出世界首例合成基因,可以使高達 3 億美元的合成人體 DNA 鹼基對成本降低近 10000 倍。科學家可以通過基因修正和修復來確保兒童不會獲得將來引發乳腺癌、囊胞性纖維症、亨廷頓舞蹈症的基因。
Cambrian Genomics CEO 在奇點大學分享內容
9. 前段時間極客公園曾報導過的李嘉誠、彼得·泰爾投資的 Modern Meadow 公司也是奇點大學畢業生項目,他們正在研究通過 3D 列印製造出人造肉。通過活體穿刺採集皮膚、肌肉細胞作為樣本,擴增培養單個細胞、粘合細胞、體外成熟、收集細胞這樣的步驟,能夠「列印」出牛肉甚至皮革。不過這種食物能不能來到人們的餐桌,需要跨越的不僅僅是技術問題。
奇點大學執行董事薩利姆·伊斯梅爾非常風趣,他曾說自己一本庫茲韋尓的書都沒有讀過。
10. 每年拉裡·佩奇只給谷歌的公關事務留出 8 個小時,但卻主動參加奇點大學活動。華盛頓也十分關注奇點大學的辦學模式,執行董事薩利姆·伊斯梅爾還曾作為代表在希拉蕊·柯林頓的晚宴上發言。
以及,雖然無法在短期內度量的教學成果,奇點大學或許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激勵學生設計出更多產品,最終實現理想。伊斯梅爾表示 60% 的奇點大學畢業生著眼於立即啟動項目,2009 年畢業生中一般留在了加州。一位來自倫敦的學生說:「我們被告知使命是改變世界,這是我們的責任。希望我從這裡走出去時可以對自己說,現在我可以真正去做點什麼了。」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奇點大學?並非因為那些耀眼的明星講師、奇怪的授課方式、令人有些不安的言論、或是輿論的褒貶探討。而是因為世界上有一個如此開放的場所,真切擁抱這世界最先進的技術、不設置任何思維疆界、用每個人自身曾被束縛的能量通往一無所知的未來。
尊重所有新觀點新技術,執著的為人類的未來燃燒著——這,就是奇點大學存在的意義所在吧。
Notice:想要進一步了解奇點大學的過去與未來?創建者之一庫茲韋爾將在 GIF2015 大會上分享他最新的思考,點擊查看大會完整日程。
頭圖為彼得·迪曼蒂斯,文中圖片來自奇點大學官方網站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