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學習的關鍵在於時間管理,用好四象限法則,能事半功倍

2020-12-04 尼莫的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就是近期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使得孩子不得不延長了寒假假期,隨著教育局一次又一次的延遲開學的通知,孩子待在家裡面的學習的時間越來越長。這時候就有許多父母存在一定的焦慮,害怕由於這一次的疫情而導致孩子的學習下降,但是又迫於現實生活中的無奈,不能將孩子送到學校去或者是補習班,卻又擔心孩子待在家無心學習,總是沉迷於手機遊戲。

一提起孩子在家學習的情況,許多家長都有許多怨言,孩子在家裡面學習總是不專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不是一會就看看外面,一會就吃東西,一點也不專一,導致孩子的學習效率十分低下,也集中不了精神。孩子在下學習的關鍵其實是在於時間管理,學會利用時間管理工具,就可以提高孩子宅在家裡面學習的效率,能夠事半功倍。

孩子在家學習的關鍵其實在於時間管理

如何讓孩子在家也能夠像在學校一樣學習效率提高,而且還會把知識都學會,而不是走馬觀花似的學習,認認真真在家學習成為了許多家長的一些煩惱。在現實生活中,不會時間管理的孩子其實是十分普遍的,的確存在有一些學生學習十分自覺自律,也會懂得時間管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但是大部分學生還是不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他們的時間觀念也是十分模糊的。想要讓孩子培養出合理的時間觀念,那麼就要教會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所謂的時間管理就是對有限的時間進行合理規劃與控制,有效利用時間的能力。在西歐的許多國家裡面,他們的教育理念是十分重視時間規劃的合理問題的,在西方的許多家庭裡面,父母和學校都會從小教育孩子如何規劃好自己的時間安排,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問題,一孩子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當孩子將時間管理運用到實際的生活和學習當中去的時候,就會很好的分配好時間管理時間,從而就能提高孩子的效率了。

作為家長要知道時間管理的重要工具:四象限法則

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存在著許多人由於沒有懂得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導致在處理一些緊急事件的時候,沒有掌握好時間的把握去很好的,有計劃的去完成這件事情,導致他們的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因此對於堆積如山的一些事項,我們應該要把自己的重點和精力放在那些十分重要且要緊急的事件,接下來的時間就會很好的而且合理的安排出來,不被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所佔據,才能很有效的開展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和學習計劃。

第一象限是一些緊急而且重要的事情。這一象限的事情對於其他三個象限中是十分具有緊急性的事情,而且會對我們的學習效率和工作時間安排是十分具有影響性的,我們不得不去首先完成這個不能迴避而且又不能拖延的事情。

第二象限不同於第一象限,它不具有時間上的緊迫性。當完成了第一象限的十分驚奇,而且重要的事情之後,就要馬上著手去準備解決第二象限的事情,它的優先程度是僅僅次於第二象限的。

第三象限是一些生活中的瑣碎小。在這個象限裡面中的事情相比於前面兩種類型是有壓迫感的,而且如果沒有完成的話,對生活的影響也是比較小,舉個例子來說,第三象限的事情,就好比我們上網打遊戲玩手機的十分休閒而且十分耗費時間的事情。在時間繁忙的時候,甚至可以忽略這個象限裡面的事情。

第四象限裡包含的是那些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這一象限的事情往往具有很強大的欺騙性,用時間來掩蓋它的無效性。比如說是在生活中突然遇到朋友的一些約會或者是突然要做一些緊急卻又不重要的事情。

掌握以下小技巧,用好四象限法則,提高學習效率

1. 利用清單的劃分,幫孩子管理多項事情

許多孩子在面對一些學習計劃存在拖延性的問題,其實是當他們遇到堆積如山的事情之後,總是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做。如果家長幫助孩子將每天要做的學習計劃進行一定的分類,把時間合理的安排好之後,那麼孩子就會知道從哪裡開始做,到底要做什麼了。

教孩子進行時間規劃之前,可以首先用一張紙把每天所要做的事情全部寫下來,然後用清單劃分好,什麼事情是重要的,什麼事情是無關緊要的。當孩子將今天的清單都做完之後,自然而然孩子就會產生一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甚至還可以一定的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2.教孩子學會分清任務輕重

當孩子學會把事情都列出來之後,其次,最重要的是作為家長要讓孩子分清楚一些事物的重要性,假如孩子不懂得先後,不懂得任務的輕與重,那麼就會很容易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大大的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在這個時候,作為父母可以教孩子進行分類,然後分別標註A(重要緊急)B(重要不緊急)C(不重要緊急)D(不重要不緊急),然後讓孩子分別寫在十字的四個象限裡面。

比如孩子明天要背誦給老師的事情是屬於比較緊急的事情,就可以標註在重要緊急的象限當中,這就意味著,這個事情是趕緊要做的,不得拖延。而練習口語和練書法是屬於比較重要卻又不緊急的事情,那麼我們就可以把這件事情放到重要不緊急的象限當中,這就意味著,如果想要做完這件事,需要充足的時間,用心去花費時間去做,才能達到我們的預期目的。

3.給孩子樹立重要事情先做的觀念

一個人每天的事情十分多,而且對於一些孩子來說,他們的學業是十分繁重的,面對堆積如山的學習計劃,他們的時間也是十分有限的,作為家長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首先就要給孩子樹立重要的事情先做的觀念。先完成比較重要的事情是提高時間效率的關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分清楚什麼事情是無關緊要的,避免這類事情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安排。

在日常生活中作為家長要要讓孩子學會,這樣堆積如山的事情合理的安排,並且穿插在一天當中有限的時間裡面,當孩子學會合理的安排時間之後,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在孩子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學習時間之後,孩子對自己的時間管理有著一定的掌握性,懂得自己把握的度在哪裡。這樣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而且在潛移默化中能夠提高孩子的自律性,讓孩子即使宅在家,也不會白白的浪費這個假期。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疫情後開學,孩子學習狀態不好怎麼辦?教孩子用好「四象限法則」
    不少家長在歡呼的同時,也開始擔憂起來,這突然要開學了,孩子不知道能不能適應。兩個多月以來,孩子們在家網課,每天只上三節課,休息時間充裕,一開學,瞬間回到學校進入緊張的學習環境,孩子能適應嗎?有個家長給我來信說:"最近伴隨著孩子開學了,他在家學習造成的問題日益顯露。
  • 寒假孩子時間觀念等於零?用四象限法則,幫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一放假時間觀念為零,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來說都是不利的,父母需要學會及時的制止孩子,但是也有許多的父母不知道要怎麼做才能夠幫助孩子樹立好時間觀念。各位父母別著急,學會用四象限法則,就能夠有效的幫助孩子樹立好時間觀念。
  • 孩子假期內沒有時間觀念,巧用「四象限法則」,樹立正確時間觀
    3、孩子總能錯過屬於自己的時間沒有時間觀念就沒有計劃,沒有輕重緩急的辦事規律,在別人眼裡這樣的孩子就是永遠在做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常在老師和未來的領導眼裡做一些不重要的事情的孩子,也不會在未來擔負起重要的責任。孩子寒假喪失時間觀,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多的弊端,在未來社會交往中也會讓人嗤之以鼻,而想幫孩子做好時間管理,就需要四象限法則來幫忙。
  • 孩子不懂「時間管理」怎麼辦?運用「四象限法則」,開啟高效人生
    當他寫作業寫到一半的時候,媽媽買菜回來了,發現小孩子的房間還沒布置好,桌子上扔著寫了一半的邀請函。媽媽搖了搖頭,問小朋友,你把媽媽布置給你的事情都完成了麼?小朋友心虛的搖了搖頭並把事情的過程跟媽媽說了。媽媽是一個公司的領導,她意識到孩子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時間,於是打算教他運用"四象限法則"來管理時間。
  • 掌握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就行了
    美國管理學家史蒂芬.柯維在他的著作《要事第一》裡面提出了著名的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理論上講,掌握了這個法則,任何人都能成為成功的人。什麼是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馬上解決第一象限事情判斷分清了一三象限的事情後,馬上解決既緊急又重要的事情,3.每天留足時間堅持做好第二象限事情,比如孩子的教育陪伴,個人業務學習、健身等事情表面看起來不緊急,但很重要,它相當於一種長期的投資,並且這一象限的事情做好了,反過來能提高解決第一象限事情的效率,形成良性循環,因此必須每天留足時間堅持做好。
  • 時間管理法——四象限法則
    四象限法則是美國管理學家史蒂芬·科維提出的一種時間管理方法,主張對事情按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劃分,把事情分為「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四個象限。
  • 時間不夠用,經常要加班?這樣活用四象限法則,解決時間管理難題
    昨天同事小薇找我吐槽,說他們部門最近學習「時間四象限法則」,每天都要在早上的時候,根據自己這一天的任務特點,安排一天的工作進程。部門的本意是想讓我們更好的利用工作時間,高效處理事情。01、什麼是時間四象限法則?「時間四象限法則」,是美國的管理學家科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的理論。意思是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
  • 四象限時間管理法如何應用於中學學習
    有時候,為了完成作業,他們甚至放棄了周末的休息時間,甚至晚上開夜車到很晚,即使是這樣,時間還是不夠用,反而影響了第二天的學習狀態。但我卻從來不把作業帶回家,基本上在學校裡就做完了,回家之後有很多的時間可以用來閱讀,複習,預習或者鑽研自己喜歡的事。這裡向大家推薦時間四象限時間管理法。
  • 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的使用方法
    四象限管理法是美國管理學家科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工作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分為四個象限:一是既重要又緊急;二是重要不緊急;三是緊急但不重要;四是既不緊急也不重要。01四象限管理方法的內容第一象限:既重要又緊急的事情,是一些危機,迫切問題,在限定時間內必須完成的任務,比如處理客戶抱怨、生病開刀住院、公司品牌危機處理等等。
  • 孩子時間不夠用?是效率不行,「艾森豪法則」助孩子高效成事
    "艾森豪法則"就是一個幫助孩子們高效成事的一個好方法,它幫助孩子們把所有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分成了四個部分,讓孩子們合理的安排時間按照順序高效率地完成了事情。 既然這個法則對於孩子們來說如此的有效的話,我們不如來進一步的深入認識一下這個法則,在充分的了解了這個法則之後教會孩子們用這個法則去高效率的安排自己的時間。
  •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時間管理方法:四象限法則
    時間是這麼的寶貴而且不可復返,我們更應該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這時候時間管理就變得刻不容緩了。明確自己的時間去哪裡了。聽說過這麼一句話:你的時間用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一個每天下班只是知道刷抖音、玩遊戲的人和一個下班之後利用時間學習技能,增值自我的人對比,後者升職加薪的機會會更大。
  • 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四象限法則了解一下
    這曾經是我生活的日常,在這種時間不夠用的狀態下,我很快陷入了焦慮,所以,我想到了曾經偶然看到的四象限法則。1.四象限法則:最簡單的時間管理法四象限法則,又叫做艾森豪法則,因為創始人是艾森豪。它是指在紙張畫出橫豎交叉的兩個箭頭,讓空白變成了四個象限,而這四個象限分別代表著緊急又重要、不緊急但重要、不緊急不重要和緊急不重要這四種事情。
  • 如何做時間的主人,搞懂「四象限」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有數據顯示,我們這一生將會用21年的時間來睡覺,用14年來工作,用13年來吃飯等,剩下的時間被學習、開會、打電話、找東西等其他事情一點點佔據。一天的24個小時我們無法改變,我們也無法穿梭時間奔向過去與未來,時間一旦被揮霍,任何人都無力挽回。
  • 時間管理四象限的使用方法(乾貨)
    二、為什麼學習時間管理四象限?1.告別混亂的生活狀態。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和生活習慣是糟糕的,人生沒有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走到哪算哪。他們以為通過這種滿噹噹的任務安排,能讓自己獲得充實感,但其實這種充實感只是體現在你的身體上,反觀你的內心依舊是空虛的。所以,要理解時間管理的本質:忙而不亂,多而不慌,享受生活。
  • 一書一法一工具|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教你如何快速提升一天效率
    《方與圓》,那會我剛剛畢業才24歲,裡面介紹了很多成功人士是如何利用這個四象限法則的,當時深受啟發;轉眼間我已經36歲了,聽了很多課程關於介紹時間管理的,裡面有提到四象限法則,今天就重點再說說這個法則,後悔當初沒有去早點實踐,現在還不晚,來一起看看。
  • 時間管理四象限和二八原則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科維提出的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不同的程度劃分為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
  • 考研時間管理 四象限法教你分清輕重緩急
    「四象限」法是美國的管理學家科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分為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在考研備考過程中,時間管理尤為重要,直接影響考研備考的效率和效果。
  • 時間管理工具1:四象限管理法,做好時間管理,成就高效人生!
    這是專欄《高效職場必修課》第一章時間管理篇,工具1:四象限管理法。36年=432個月=13140天,把這個奮鬥的時間換算一下,大家是不是感覺時間真的非常緊迫。這36年去掉睡覺、吃飯、玩手機等等,真正做工作的時間就顯得非常少。做好時間管理,讓自己成為時間的主人,要學會使用工具,讓這些工具監督你完成工作,走向成功。本章就介紹一個時間管理方法,四象限管理法,職場人對這個方法,一般不會陌生,但是知道卻不會使用,這就非常悲催。
  • 四象限法則,「兩學一做」必須處於第一象限
    著名管理學家科維提出了一個時間管理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這就是關於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則」。在「四象限法則」中,「兩學一做」應該處於哪個象限?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兩學一做」必須處於第一象限。
  • 你在使用四象限時間任務管理工具嗎?
    證嚴法師靜思語裡面曾說過:「能善用時間的人,必能掌握自己的努力的方向」。所以當你發現自己工作活生活很亂的時候,其實是自己的時間管理出了問題,自己沒有管理好自己有個情景劇叫《亂了頭緒的經理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下,整個課程在指導我們如何使工作、生活變得更加有條理,主要有六個步驟:自我管理、制定計劃、確定先後次序、合理安排時間、管理他人、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