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限法則是美國管理學家史蒂芬·科維提出的一種時間管理方法,主張對事情按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劃分,把事情分為「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四個象限。
四象限法則的核心
四象限法則的核心是明確事情的輕重緩急,即把事情分為上述四個象限,在執行的時候先考慮事情的輕重,在考慮事情的緩急。然後按照「重要且緊急」、「重要但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也不緊急」的順序對事情進行處理。
四象限法則的歸類
評估一件事情時,重要程度的標準是按照職業價值觀來判斷的,緊急程度是按照時間底限來確定的,通過以下三步可以輕鬆將事情劃歸在對應的分類:
1.給所有的待辦事項後面增加兩列,分別是「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
2.先對事項進行「輕重」區分,給所有事項以職業價值觀為標準區分為是重要還是不重要;
3.再對事項進行「緩急」區分,給所有事項以時間截止期限為標準區分是緊急還是不緊急。
四象限法則的執行
第一象限(重要且緊急):立刻去做。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緊急):有計劃的去做,對計劃的拆解是關鍵。
第三象限(不重要但緊急):授權給別人去做,切忌大包大攬,注重協作。
第四象限(不重要也不緊急):儘量不做,除非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的事情都已經搞定,仍然還有非常富足的時間和精力。
你的時間用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用好四象限法則,讓我們的工作更高效,生活更精彩。
(聲明:譽鵬達精選的每篇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平臺,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並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