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工作」怎麼在印象筆記裡建立子彈筆記01:四象限法則

2020-12-06 鬍子物理

子彈筆記

子彈筆記(Bullet Journal)是一款改變全球千萬人工作、學習與生活的個人管理工具,集日程表、任務清單、規劃簿、日記本的功能於一身。利用「快速記錄法」,創建每日記錄、月度記錄、年度記錄 及個性化集子,用特殊符號區分重點及不同類別的內容,釐清重要事項,進行目標遷移,搭配日反思和夜反思整理思路,從而清晰地制訂目標、規劃生活、記錄人生。

子彈筆記向印象筆記的遷移

子彈筆記是一個很好的規劃人生、執行計劃、管理時間的筆記工具。

但是,我們無法保證身邊一直帶著筆記本,如果能夠將子彈筆記遷移至電子筆記上,那麼便攜性和及時性將會增強,更利於我們開展工作、享受生活。

利用「四象限法則」對工作和生活進行分類

四象限法則是把事情按照輕重緩急分為四個「象限」,有利於對事情有更深刻的認識及更有效的管理。

其中:

第一象限:重要又緊急優先解決,如果一直在「瞎忙」這個象限,就證明你非常需要這個模板了

第二象限:重要不緊急法則重點,這才是最需要做的事。需要制定計劃,按時完成。可以讓你進入良性循環的做法!

第三象限:不重要但緊急會讓我們產生「這事很重要」的錯覺。實際上就算重要也是對別人而言,自以為是在第一象限,其實不過是滿足別人的期望與標準

第四象限:不重要不緊急浪費時間,對自己完全無意義,儘量不做,或者是交給別人做

我的「四象限」

還好,這個四象限法則在印象筆記上是有模板的,具體的可以按照下面的順序找到。

1.新建筆記

2.打開模板

3.在類別中找到「工作效率」,點擊「四象限法則」模板

4.梳理你的四象限

重要事項在bullet Journal的醒目位置

由於重要的事情是改變我未來的重要參數,所以我會把它放在BJ 的開頭,用大寫、粗體、有色字體列出,以便題型自己堅持做、計劃做。

重要的事情來自於你的目標

其實我們工作中常常被緊急不重要的事情纏繞,不能產出可以改變未來的成果,這要求你能夠對自己進行一番梳理,弄清楚三年之後的你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以此終局為果,倒果為因,直到確定年度目標、季度目標、月目標、周目標、日目標。

這樣的好處:

一是每天都可以提醒自己做最重要的事二是可以在期限到來的時候,可以復盤自己到底完成了多少三是可以追溯原因、解決問題,為以後設置目標提供參考下次分享

【高效工作】怎麼在印象筆記裡建立子彈筆記(bullet Journal)02:日計劃

相關焦點

  • 你會用印象筆記,打造「知識管理+行動系統」的第二大腦嗎?
    一個項目完成後,就可以統一創建普通目錄,建立項目索引,查看時一目了然。  比如,我把知識框架,結合印象筆記的超文本組織,變成我的人生一張表:將一生積累可視化「輸出作品」,我希望我能創作更多的優秀課程作品。  所以我的這張表,會圍繞「核心一件事」及產出作品來展開。
  • 時間管理法——四象限法則
    四象限法則是美國管理學家史蒂芬·科維提出的一種時間管理方法,主張對事情按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劃分,把事情分為「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四個象限。
  • 四象限原則:幫你做好事務安排,成為一個高效的管理者
    四象限原則:幫你做好事務安排,成為一個高效的管理者有一段時間,感覺自己每天都非常忙,每天睡覺前還特別焦慮,感覺自己每天沒完成什麼大事,也總是熬夜失眠到很晚,仔細想來後來在時間管理的書籍裡看到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四象限原則。我開始在每一天工作前,留出10分鐘時間,先把今天需要做的事情全部列在我的手帳本清單上,然後按照事情的重要緊急程度進行排序,這樣把時間精力花在解決要害上,一天下來,儘量在晚上8點之前解決一天中的重要工作,整個人也高效輕鬆了很多,熬夜焦慮的狀態也得到了改善。下面具體給大家介紹四象限原則,開啟高效的生活吧。
  • 運用「四象限法則」,開啟高效人生
    媽媽是一個公司的領導,她意識到孩子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時間,於是打算教他運用"四象限法則"來管理時間。小孩子為什麼也需要時間管理?時間觀念缺失的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都十分的缺條理性,大多是按照自己的心情去做事情的。
  • 產品分析|你的第二大腦——印象筆記
    2.2.5 用戶對筆記「深度加工」的程度後續是否有專門騰出時間來深度加工筆記?(加工指:重新組織、複述、提取、回憶等一系列大腦活動,加工≠分類整理;主要形式有讀書筆記、導圖製作建立知識體系等)若有,則加工筆記的頻次是?若有,則深度加工筆記知識的方式是?深度加工筆記主要是為了?
  • 一書一法一工具|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教你如何快速提升一天效率
    四象限法則四象限法則這個理論最早是從從一本書上看到的就是《方與圓》,那會我剛剛畢業才24歲,裡面介紹了很多成功人士是如何利用這個四象限法則的,當時深受啟發;轉眼間我已經36歲了,聽了很多課程關於介紹時間管理的,裡面有提到四象限法則,今天就重點再說說這個法則,後悔當初沒有去早點實踐,現在還不晚,來一起看看。
  • 方法:高效處理工作的四象限圖
    《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高效處理工作的四象限圖。四個象限分別代表了:事務的優先順序、你對事務的忍受程度、提升效率和委派任務,每個象限下,都有幾個相應的問題需要你回答。文章建議,通過回答這些問題,你可以將每天待辦清單上的任務分類,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 怎麼在滴答清單上實現四象限工作法?
    你只需要做好以下四步,就能在滴答清單裡實踐四象限了: 創建四個清單,對應四個象限將這四個清單放進同一個文件夾「四象限」將收集箱的任務移動到對應清單每天在「四象限」文件夾下查看並及時調整任務的狀態在處理收集箱前,先在側邊欄創建四個清單,分別和四個象限對應。然後為它們創建文件夾「四象限」。
  • 職場人的時間管理術——子彈日記!顛覆工作中用不上的四象限法
    ,今天給大家介紹另一種職場人工作必備的時間管理利器——子彈日記,它不僅可以幫助你在紛繁的工作中理清頭緒,更可以給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劃體系,幫助自己實現職業目標和夢想。一、子彈日記的優勢這種工作日誌的核心是一種名為「快速記錄」的方法,包含有以下幾個要點:主題、目錄、標記、子彈、月/日計劃。不限定記錄內容,完全由個人喜好決定。在工作中,它可以用於日常行程,項目進度管理等,在生活中,可以記錄睡眠時間 ,習慣打卡,健身情況等等。是一種非常方便的筆記整理術。
  • 這樣活用四象限法則,解決時間管理難題
    昨天同事小薇找我吐槽,說他們部門最近學習「時間四象限法則」,每天都要在早上的時候,根據自己這一天的任務特點,安排一天的工作進程。部門的本意是想讓我們更好的利用工作時間,高效處理事情。回到同事的疑惑,為什麼作為讓人高效處理事情的「時間四象限法則」,在應用的時候,往往會取得相反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們沒有釐清法則的重點難點,以及使用原則。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二八」法則道出本質,「四象限法則」幹出實效
    (插圖:月影孤清)這時,我們需要了解一個重要的法則一一二八法則。二八法則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兼社會學家維弗烈度·帕累託提出,該法則指的是:重要的少數與瑣碎的多數。什麼意思呢?因此,「二八法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避免將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瑣事上,要學會抓主要的問題。主要問題怎麼抓呢?著名管理學家科維總結了一套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維度劃分為四個象限: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
  • 四象限法則,「兩學一做」必須處於第一象限
    著名管理學家科維提出了一個時間管理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這就是關於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則」。在「四象限法則」中,「兩學一做」應該處於哪個象限?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兩學一做」必須處於第一象限。
  • 個人時間管理「四個象限」
  • 加速式.子彈學習法則
    三七讀書會,一年拆書300本,今天第281本,《加速式.子彈學習法則》。本拆書稿正文5600字,閱讀預估用時12分鐘。關於作者、關於本書彼得·霍林斯,暢銷作家、人類心理學研究者、人類境況研究學者。具有心理學學士及碩士學位,曾與數十位各界人士合作。喜歡與家人健行、喝啤酒及嘗試畫畫,現居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
  • 人人都懂的四象限法則,柳傳志用來幫聯想「拐大彎」
    來源:中國企業家人人都懂的四象限法則,柳傳志用來幫聯想「拐大彎」柳傳志曾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說過,聯想應對不確定性的辦法是「拐大彎」,如果沒做到這點,聯想早就死了。那麼,「拐大彎」是什麼獨門武器呢?對,這就是我們常常提及的「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和一眼看上去就不怎麼靠譜的「量子力學讀書法」不一樣,「四象限法則」因為簡單易懂好上手,讓想要工作和生活高效有條理的人愛不釋手。把「重要緊急」化解為「重要不緊急」,大概就是聯想「免於一死」的獨門武器。
  • 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的使用方法
    四象限管理法是美國管理學家科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工作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分為四個象限:一是既重要又緊急;二是重要不緊急;三是緊急但不重要;四是既不緊急也不重要。01四象限管理方法的內容第一象限:既重要又緊急的事情,是一些危機,迫切問題,在限定時間內必須完成的任務,比如處理客戶抱怨、生病開刀住院、公司品牌危機處理等等。
  • 告別無效忙碌、低效生活,「重要」「緊急」四象限法則輕鬆搞定
    重要緊急四象限,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廣為普及。那麼究竟有哪些通用的原則可以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這裡通過對時間管理、任務管理以及需求管理進行闡述和理解。
  • 掌握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就行了
    美國管理學家史蒂芬.柯維在他的著作《要事第一》裡面提出了著名的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理論上講,掌握了這個法則,任何人都能成為成功的人。什麼是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史蒂芬.柯維把一個人要做的事情根據緊急度和重要度分為四類(四象限):第一象限的事:這個象限包含的是一些緊急而重要的事情,這一類的事情具有時間的緊迫性和影響的重要性,無法迴避也不能拖延,必須首先處理優先解決。比如生病住院,重要的會議工作等。
  • 時間管理工具1:四象限管理法,做好時間管理,成就高效人生!
    這是專欄《高效職場必修課》第一章時間管理篇,工具1:四象限管理法。第四象限:不重要不緊急的事,這裡要合理授權給別人做,自己要分清楚重點。比如同事請你幫忙、突然一個陌生電話等。這些事要學會拒絕或者授權別人完成,如果事事都讓自己做,那不累死才怪。二、四象限時間管理應用了解完具體概念後,該怎麼使用這個工具呢?
  • 你了解的時間四象限矩陣,可能一直都是錯的
    01—四象限矩陣存在哪些問題?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又名時間管理優先矩陣、要事第一法則、艾森豪法則等。為了搞清楚這兩個問題,我從這個理論的源頭入手,通過維基百科、百度百科、MBA智庫、知乎等網站,查詢關於時間管理四象限、《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史蒂芬·柯維、艾森豪的資料。最後我得出的結論是,現在的四象限理論在傳播過程中出現了曲解,已經偏離了原來的核心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