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緊急四象限,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廣為普及。那麼究竟有哪些通用的原則可以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這裡通過對時間管理、任務管理以及需求管理進行闡述和理解。
四象限管理法則,常用於時間管理的規劃方法,不管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個人管理,還是在工作中的任務管理,很多人都會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運用。
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都根據自己需要,整理出適合自己的模型,同時也通過這個管理方法受益良多,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井井有條和高效。
時間管理
通過使用四象限管理方法,個人可以用來規劃日常生活計劃或工作任務優先級。具體的優先級策略,引用百度百科內容如下:
1、馬上做:如果你總是有緊急又重要的事情要做,說明你在時間管理上存在問題,設法減少它。
2、計劃做:儘可能地把時間花在重要但不緊急(第二象限)的事情上,這樣才能減少第一象限的工作量。
3、授權做:對於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的處理原則是授權,讓別人去做。
4、減少做: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儘量少做。
單看方法論說明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整個管理方法的核心就是區分重要和緊急的事項。
道理都懂,但在具體執行時如何區分哪些任務是重要的,哪些是緊急的,哪些又是重要且緊急的...還需要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做出規劃和選擇。
下面以疫情期間去藥店採購防護用品為例,對重要、緊急進行理解和區分,同時如果分別對應到四個象限的策略裡,就可以採取相應行動來規劃任務。
受疫情影響,很多人都積極採購防護用品,滿足當下疫情中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然而自己所在小區附近的藥店裡,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護用品快要售完:
情境1
如此時自己家裡的口罩也僅剩一兩個,如果不出門去買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可能就供不應求,從而給自己日常防護帶來不便,因此需要立即採購,那麼當下對於自己來講,「出門去藥店購買口罩」等防護用品就是重要且緊急的事情;
因為購買口罩是自己的核心需求,需要優先解決,而且當前時間段購買口罩有時間限制,去晚了很可能就賣完了,因此會比較著急;
此類事件可歸類到第一象限「重要且緊急」事件,這類事情因同時具備重要性和緊急程度,因此通常都需要馬上去做。
情境2
如果發現家裡口罩還有好多,甚至還有很多一次性手套,只是酒精、消毒液沒有,那麼此時「出門去藥店購買口罩」就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因為本身準備口罩這件事是很重要,但是因為自家儲備比較充足,不需要再浪費一個口罩出門採購,如果剩餘防護用品足夠使用,可以暫時不用著急出去採購;
此類事件可歸類到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緊急」事件,這類事情因具備重要性,但緊急程度較弱,因此通常可以先規劃好再有計劃地去完成。
情境3
以口罩儲備充足為基礎條件,如果此時藥店發出廣播通知,藥店裡的口罩、手套限時銷售,下午六點之前再不來買就沒有了,可能得過段時間才有貨,那麼此時對於自己來講,「出門去藥店購買口罩」就是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
因為口罩快要賣完這件事本身比較緊急,過了今天就不知道啥時候會再有,只是因為自己儲備充足,所以對於自己來講就不是太重要了;
此類事件可歸類到第三象限「緊急但不重要」事件,這類事情因具備緊急程度,但因為對個人而言並不太重要,因此通常可以授權他人或協調分配去完成,比如可以找去藥店的人幫忙捎幾個口罩帶回來。
情境4
如果過了一會藥店又有廣播通知說,藥店內所有防護用品都銷售完了,但是還有很多雙黃連口服液、板藍根衝劑,那麼此時「出門去藥店購買口罩」對於自己來講就是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
因為藥店內沒有自己急需的東西,而且剩餘的藥品對於自己來講並非核心需求,也無需太著急去購買,因此就無需多慮了;
此類事件可歸類到第四象限「不重要且不緊急」事件,這類事情因既不具備重要性,而且緊急程度也比較弱,因此可以忽略並尋找其它重要的事情去完成。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多計劃第二象限的事情,同時通過合理規劃、未雨綢繆來減少第一象限的事情,同時警惕被第三、第四象限的事情衝昏頭腦、擾亂計劃,最終導致本末倒置。
任務管理
我們在日常規劃工作任務時,會側重於「重要」導向,鼓勵我們優先完成重要且緊急的事情,同時著重規劃重要不緊急的事情,而其他兩種類型的任務可以選擇合理分配、快速處理或直接忽略。
以「重要的事情」為導向的優點,是可以幫助我們適當地停下來做思考,去尋找和規劃可以提升自己工作價值的任務,而不是一直在做「緊急救火」的事情。
經常性「救火」,久而久之會讓自己陷入「我很忙」的假象節奏,到頭來,很多重要的事情沒有忙到點子上,領導交給的任務沒有達到預期,同事找幫忙的事情還沒開始做。自己覺得很充實,但其實是做了很多本末倒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因此也不會產生太多的價值。
但回到現實工作中,我們真的可以按照這種理想的節奏來工作嗎?在實際工作中,大多數人應該是做不到的,往往因為領導的一句「這個儘快完成,我一會兒要」,就會打亂你的所有工作節奏。
因此在職場中,對於職責內的工作任務,還是需要優先滿足領導預期才行。當然也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的,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規劃完成。
1、對於領導明確要求要快速產出的任務要考慮優先做,此類任務會在較長時間得到領導關注,如果領導安排的任務與現在手頭任務有衝突,不妨重新思考一下究竟應該規劃到哪個任務象限;
2、如果領導安排的任務並不著急,就可以計劃抽時間做一些準備工作,爭取完成度可達到甚至超出領導預期;
3、如果是一些常規的任務,自己有能力分配給其他人,或通過協調可完成的任務就可以暫時交給其他人處理,但要求自己需對任務結果可控;
4、日常八卦聊天、攀談等跟自己工作無關的事情,就考慮應儘量避免在工作時間安排此類任務,既不討喜對自己也沒有價值,純屬消磨時間,還會打亂其他重要的任務計劃,直接影響工作效率。
需求管理
現在在很多網際網路公司,除了將四象限法則作為任務管理方法,還經常用來評估產品需求優先級。產品經理在實際需求管理中,評估需求時會將需求分類然後分別對應四個象限,最後得出需求優先級排序,並按照P0、P1、P2、P3依次標註。
1、重要且緊急的需求:
通常是線上產品故障,當前問題已影響用戶正常使用需緊急修復,以及產品上線後與政策衝突,宣傳文案與產品定義違背扭曲,產品監管有漏洞等嚴重影響公司品牌和產品利益的事情;
比如在放假期間,經常會看到微博因明星熱點爆發導致伺服器崩潰;受疫情影響,遠程辦公軟體釘釘因高並發出現使用故障等,嚴重影響用戶使用的事情,通常需要緊急優先處理。
2、重要不緊急的需求:
可以是對產品有重大改善的機會,甚至引領競爭對手的重大決策,也可以是一些對產品可以有顯著改善的需求,可以增加產品亮點的需求;
但是因為市場上有競品做類似功能,我們做了固然可以錦上添花,提升產品競爭力,但此類需求通常需要花費投入一定時間和精力,不會很快就上線,因此建議可以著重規劃。
3、緊急不重要的需求:
可以定義為是用戶在當下使用產品時遇到的一些小問題,可以快速解決,但又不足以影響他完成整個任務的且影響範圍較少的需求點。如非功能性優化卡頓、信息流顯示加載慢等,雖然在當下沒有達到完美的操作預期,但是想想似乎又對整個產品造成的影響很少;
此類需求應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計劃完成,但不應作為需求規劃的重點去重點關注,對於產品經理來講,還是需要去挖掘和發現真正可以帶來產品和用戶價值的需求。如果現實中此類需求較多,可合理分配給團隊成員或產品助力專員去跟進,同時自己要為結果負責。
4、不重要且不緊急需求:
此類需求既不影響正常功能使用,又無需現在立即完成的任務。如視覺排版略不完美、極限條件下發現的產品性能、交互問題,且同時沒有用戶反饋的需求點。
此類需求並不是說真的不重要,而是相對以上幾種,這類需求優先級要靠後。因為對於用戶來講,產品可以實現的價值是可以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因此他們更關注產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因此此類需求可等到團隊人力、資源充足時再安排跟進。
最後的話
很多時候產品經理的需求往往來自老闆、領導上級,這類需求自帶十萬火急的屬性:「這個需求要趕緊上,怎麼實現我不管」,那作為產品經理而言,到底是需要按照方法規範嚴格計劃,還是按照領導指令立即完成?最終在執行時還是需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去分解規劃,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回到生活中,也經常會有突如其來的意外,打亂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幸福計劃,此時不妨靜下心來思考,哪些事情是重要的,是對自己有長期意義的。通過建立事情的「重要」導向意識,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高效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