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的使用方法

2020-12-05 若水說時間管理
這是若水的第29期分享

作者:若水

來源:若水說時間管理

堅持早睡早起第221天,堅持寫時間管理文章第29篇,堅持運動第167天。

四象限管理法是美國管理學家科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工作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分為四個象限:一是既重要又緊急;二是重要不緊急;三是緊急但不重要;四是既不緊急也不重要。

在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的人根據自動反應來確定做事情的優先次序,去做那些迫在眉睫的工作,而不是根據主動性來確定優先次序,去做哪些重要的事情。

01

四象限管理方法的內容

第一象限:既重要又緊急的事情,是一些危機,迫切問題,在限定時間內必須完成的任務,比如處理客戶抱怨、生病開刀住院、公司品牌危機處理等等。

第二象限: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是預防性措施、培育產能的活動,建立關係,明確新的發展機會,制定計劃和休閒,比如:學習新技術及技能,工作問題的挖掘與預防,競爭對手現狀分析等等。

第三象限:緊急不重要的事件,是接待訪客、某些電話,某些信息,某些報告,某些會議,迫切需要解決的事務,公共活動等事件,比如:突然來了訪客,幫忙查資料、來了電話等等。

第四象限:不緊急不重要的事件,是瑣碎忙碌的工作,某些郵件,某些電話,消磨時間的活動,令人愉快的活動,比如:和同事聊八卦,看肥皂劇,閱讀小說等等。

02

制定四象限管理的方法

既重要又緊急的事情處理方法是優先解決,立刻去做;原則是越少越好,多是因為第二象限沒有處理好;影響是增加了壓力,產生了危機。精力分配:20%至30%即可。面對第一象限的問題,我們要問問自己,真的有那麼重要和緊急嗎?

重要不緊急的事情處理方法是制訂計劃去做;原則是投資此象限,避免工作落入第一象限;影響是忙碌但不盲目。精力分配:50%至60%即可。面對第二象限的問題,我們要問問自己,如何避免更多的事情落入第一象限。

緊急不重要的事件處理方法是分配給相關人員去做;原則是適當放權;影響是忙碌且盲目。精力分配:15%至20%即可。面對第三象限的問題,我們要問問自己,如何減少第三象限的事物。

不緊急不重要的事件處理方法是儘量別去做;原則是偶爾放鬆一下,但不沉溺於此;影響是浪費時間。精力分配:1%即可。面對第四象限的問題,我們要問問自己,這些事情對我來說真的有必要嗎。

03

最後的總結

在製作任務清單時,我們總是需要在緊急項目和重要項目之間進行平衡,在可能的情況下,要把重要項目放在緊急項目之前去做。

用計劃「超越」時間,我們的原則是首先考慮做好重要緊急的,其次安排好緊急的事情,做好重要的事情,放棄重複的、價值不大的事情,最後考慮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

一個成功的時間管理需要主動性而不是反應。我們都傾向於早上起來或上班後開始反應,被動地去做或處理那些一夜之間冒出來的問題。相反,我們應該主動,採取哪些能讓我們向前推進,使我們更加接近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的行動步驟。

自律改變人生!

相關焦點

  • 時間管理法——四象限法則
    四象限法則是美國管理學家史蒂芬·科維提出的一種時間管理方法,主張對事情按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劃分,把事情分為「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四個象限。
  • 時間管理四象限的使用方法(乾貨)
    二、為什麼學習時間管理四象限?1.告別混亂的生活狀態。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和生活習慣是糟糕的,人生沒有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走到哪算哪。有很多學過時間管理皮毛的人,為了顯示自己真正掌握了時間管理的方法,給自己安排了大量的任務,於是從早上起床開始,忙忙碌碌,到了晚上睡覺前還沒有做完幾件事。他們以為通過這種滿噹噹的任務安排,能讓自己獲得充實感,但其實這種充實感只是體現在你的身體上,反觀你的內心依舊是空虛的。所以,要理解時間管理的本質:忙而不亂,多而不慌,享受生活。
  •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時間管理方法:四象限法則
    時間是這麼的寶貴而且不可復返,我們更應該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這時候時間管理就變得刻不容緩了。明確自己的時間去哪裡了。聽說過這麼一句話:你的時間用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一個每天下班只是知道刷抖音、玩遊戲的人和一個下班之後利用時間學習技能,增值自我的人對比,後者升職加薪的機會會更大。
  • 時間不夠用,經常要加班?這樣活用四象限法則,解決時間管理難題
    回到同事的疑惑,為什麼作為讓人高效處理事情的「時間四象限法則」,在應用的時候,往往會取得相反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們沒有釐清法則的重點難點,以及使用原則。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01、什麼是時間四象限法則?「時間四象限法則」,是美國的管理學家科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的理論。意思是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
  • 掌握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就行了
    美國管理學家史蒂芬.柯維在他的著作《要事第一》裡面提出了著名的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理論上講,掌握了這個法則,任何人都能成為成功的人。什麼是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第四象限的事:第四象限的事件大多是些瑣碎的雜事,沒有時間的緊迫性,沒有任何的重要性,這種事件與時間的結合純粹是在扼殺時間,是在浪費生命。比如發呆、玩手機、看電視、閒聊、遊逛,這是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人的生活方式。 怎樣玩轉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1.
  • 你在使用四象限時間任務管理工具嗎?
    所以當你發現自己工作活生活很亂的時候,其實是自己的時間管理出了問題,自己沒有管理好自己有個情景劇叫《亂了頭緒的經理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下,整個課程在指導我們如何使工作、生活變得更加有條理,主要有六個步驟:自我管理、制定計劃、確定先後次序、合理安排時間、管理他人、授權。
  • 孩子不懂「時間管理」怎麼辦?運用「四象限法則」,開啟高效人生
    媽媽是一個公司的領導,她意識到孩子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時間,於是打算教他運用"四象限法則"來管理時間。小孩子為什麼也需要時間管理?時間觀念缺失的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都十分的缺條理性,大多是按照自己的心情去做事情的。
  • 寒假孩子時間觀念等於零?用四象限法則,幫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一放假時間觀念為零,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來說都是不利的,父母需要學會及時的制止孩子,但是也有許多的父母不知道要怎麼做才能夠幫助孩子樹立好時間觀念。各位父母別著急,學會用四象限法則,就能夠有效的幫助孩子樹立好時間觀念。
  • 時間管理工具1:四象限管理法,做好時間管理,成就高效人生!
    這是專欄《高效職場必修課》第一章時間管理篇,工具1:四象限管理法。36年=432個月=13140天,把這個奮鬥的時間換算一下,大家是不是感覺時間真的非常緊迫。這36年去掉睡覺、吃飯、玩手機等等,真正做工作的時間就顯得非常少。做好時間管理,讓自己成為時間的主人,要學會使用工具,讓這些工具監督你完成工作,走向成功。本章就介紹一個時間管理方法,四象限管理法,職場人對這個方法,一般不會陌生,但是知道卻不會使用,這就非常悲催。
  • 一書一法一工具|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教你如何快速提升一天效率
    四象限法則四象限法則這個理論最早是從從一本書上看到的就是《方與圓》,那會我剛剛畢業才24歲,裡面介紹了很多成功人士是如何利用這個四象限法則的,當時深受啟發;轉眼間我已經36歲了,聽了很多課程關於介紹時間管理的,裡面有提到四象限法則,今天就重點再說說這個法則,後悔當初沒有去早點實踐,現在還不晚,來一起看看。
  • 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四象限法則了解一下
    這曾經是我生活的日常,在這種時間不夠用的狀態下,我很快陷入了焦慮,所以,我想到了曾經偶然看到的四象限法則。1.四象限法則:最簡單的時間管理法四象限法則,又叫做艾森豪法則,因為創始人是艾森豪。它是指在紙張畫出橫豎交叉的兩個箭頭,讓空白變成了四個象限,而這四個象限分別代表著緊急又重要、不緊急但重要、不緊急不重要和緊急不重要這四種事情。
  • 孩子在家學習的關鍵在於時間管理,用好四象限法則,能事半功倍
    在現實生活中,不會時間管理的孩子其實是十分普遍的,的確存在有一些學生學習十分自覺自律,也會懂得時間管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但是大部分學生還是不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他們的時間觀念也是十分模糊的。想要讓孩子培養出合理的時間觀念,那麼就要教會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 如何做時間的主人,搞懂「四象限」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想要成為時間的主人,掌控自己的人生,需要學會時間管理。時間管理是什麼?是通過技巧、技術和工具幫助人們完成工作,實現目標。在這個過程中,與其說是管理時間,不如說是管理我們個人。著名管理學家科維提出了著名時間管理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劃分,基本上劃分為四個「象限」。緊急且重要、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把我們需要處理的事情按這四種象限進行劃分,然後根據不同的緊急重要程度,採取不同的措施。
  • 個人時間管理「四個象限」
    感謝您的參與和關注!從朋友圈進來的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的"福融龍"關注我們  究竟什麼佔據了人們的時間這是一個經常令人困惑的問題。時間管理理論的一個重要觀念:應該重點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時間集中地放在處理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工作上,這樣可以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在人們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時候往往有機會去很好地計劃和完成一件事。但常常卻又沒有及時地去做,隨著時間的推移,造成工作質量的下降。因此,應把主要的精力有重點地放在重要但不緊急這個「象限」的事務上是必要的。
  • 四象限法則,「兩學一做」必須處於第一象限
    著名管理學家科維提出了一個時間管理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這就是關於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則」。在「四象限法則」中,「兩學一做」應該處於哪個象限?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兩學一做」必須處於第一象限。
  • 孩子假期內沒有時間觀念,巧用「四象限法則」,樹立正確時間觀
    不可否認娛樂性的項目對我們產生巨大誘惑力,導致我們把應該放在第一、二象限的精力大量的使用於第四象限,但根據主流社會來看,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資於第一、二象限未雨綢繆會迎來更好的明天。到底是電視遊戲機太誘人,還是孩子自己沒有自制力,個人觀點還是沒有時間觀念呢?下面我們來聊聊孩子們為啥沒有時間觀念!
  • 「二八」法則道出本質,「四象限法則」幹出實效
    在我們每天所做的事中,有80%左的時間都花在了不重要不緊急的事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天中重要的事就那麼點,而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被那些瑣事一點點地割裂了。(插圖:月影孤清)這時,我們需要了解一個重要的法則一一二八法則。二八法則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兼社會學家維弗烈度·帕累託提出,該法則指的是:重要的少數與瑣碎的多數。什麼意思呢?
  • 四象限時間管理法如何應用於中學學習
    有時候,為了完成作業,他們甚至放棄了周末的休息時間,甚至晚上開夜車到很晚,即使是這樣,時間還是不夠用,反而影響了第二天的學習狀態。但我卻從來不把作業帶回家,基本上在學校裡就做完了,回家之後有很多的時間可以用來閱讀,複習,預習或者鑽研自己喜歡的事。這裡向大家推薦時間四象限時間管理法。
  • 高大上的四象限思考方法
    工作學習中接觸到很多方法和工具。發現很多都用到了四象限分析方法,比如時間管理,情景領導和波士頓矩陣等。本文對這些方法做了羅列。大部分內容並非原創。四象限是一種對事物屬性進行組合細分的方法。簡單的說他是把兩種屬性按照正反進行兩兩組合,得到四個象限。這兩種屬性是相互獨立的。然後針對不同的象限,採取不同的方法和對策。
  • 關於時間管理的四象限
    緊急指的是時間比較緊迫的事情,一般是馬上得做或是今天必須完成的事情。如果你是一個善於做時間管理的人,第一象限的事情就要提前布控好,按部就班地做,正常情況下是不會有太多的事情跑到第二象限的。3>第三象限:不重要且緊急(授權或委婉拒絕)比如家裡的空調壞了,快遞在門口等你籤收等,這些看上去緊急,但與你的大目標沒有太多直接關係,大部分低效的時間管理者,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哪裡呼叫就去哪裡,火急火燎,誤把緊急當成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