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若水
來源:若水說時間管理
堅持早睡早起第221天,堅持寫時間管理文章第29篇,堅持運動第167天。
四象限管理法是美國管理學家科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工作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分為四個象限:一是既重要又緊急;二是重要不緊急;三是緊急但不重要;四是既不緊急也不重要。
在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的人根據自動反應來確定做事情的優先次序,去做那些迫在眉睫的工作,而不是根據主動性來確定優先次序,去做哪些重要的事情。
01
四象限管理方法的內容
第一象限:既重要又緊急的事情,是一些危機,迫切問題,在限定時間內必須完成的任務,比如處理客戶抱怨、生病開刀住院、公司品牌危機處理等等。
第二象限: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是預防性措施、培育產能的活動,建立關係,明確新的發展機會,制定計劃和休閒,比如:學習新技術及技能,工作問題的挖掘與預防,競爭對手現狀分析等等。
第三象限:緊急不重要的事件,是接待訪客、某些電話,某些信息,某些報告,某些會議,迫切需要解決的事務,公共活動等事件,比如:突然來了訪客,幫忙查資料、來了電話等等。
第四象限:不緊急不重要的事件,是瑣碎忙碌的工作,某些郵件,某些電話,消磨時間的活動,令人愉快的活動,比如:和同事聊八卦,看肥皂劇,閱讀小說等等。
02
制定四象限管理的方法
既重要又緊急的事情處理方法是優先解決,立刻去做;原則是越少越好,多是因為第二象限沒有處理好;影響是增加了壓力,產生了危機。精力分配:20%至30%即可。面對第一象限的問題,我們要問問自己,真的有那麼重要和緊急嗎?
重要不緊急的事情處理方法是制訂計劃去做;原則是投資此象限,避免工作落入第一象限;影響是忙碌但不盲目。精力分配:50%至60%即可。面對第二象限的問題,我們要問問自己,如何避免更多的事情落入第一象限。
緊急不重要的事件處理方法是分配給相關人員去做;原則是適當放權;影響是忙碌且盲目。精力分配:15%至20%即可。面對第三象限的問題,我們要問問自己,如何減少第三象限的事物。
不緊急不重要的事件處理方法是儘量別去做;原則是偶爾放鬆一下,但不沉溺於此;影響是浪費時間。精力分配:1%即可。面對第四象限的問題,我們要問問自己,這些事情對我來說真的有必要嗎。
03
最後的總結
在製作任務清單時,我們總是需要在緊急項目和重要項目之間進行平衡,在可能的情況下,要把重要項目放在緊急項目之前去做。
用計劃「超越」時間,我們的原則是首先考慮做好重要緊急的,其次安排好緊急的事情,做好重要的事情,放棄重複的、價值不大的事情,最後考慮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
一個成功的時間管理需要主動性而不是反應。我們都傾向於早上起來或上班後開始反應,被動地去做或處理那些一夜之間冒出來的問題。相反,我們應該主動,採取哪些能讓我們向前推進,使我們更加接近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的行動步驟。
自律改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