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項目式學習優秀案例之十七|科學實驗小能手

2021-01-10 騰訊網

關注鹽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獲取更全資訊!

本案例由深圳市鹽田區林園小學 五(3)班古煒勝、王國宇、武子軻、丁志成同學開展,輔導老師梁紹曉。

一、主題背景

受「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影響,深圳市延遲開學,從2月17日起學生開始了在家裡進行各個學科的網絡學習。根據市區教育局相關要求,林園小學成立了以易群蘭校長為組長的「空中智慧課堂」工作小組,並制定詳細的教學實施方案,方案中強調了學校要充分利用各級優秀教學資源,合理運用各種教學平臺,開展網絡課堂教學。

按照學校的「空中智慧課堂」實施要求,我把科學課的安排重點放在觀看市級優秀微課和在家動手做實驗,所觀看的視頻內容與書本上學過或即將要學的知識相關。隨即學校分享的區教科院的「家庭項目式學習六部曲」及其推薦的3大學段43個家庭主題活動,決定將學生在家裡動手實驗的活動作為「科學實驗小能手」的項目式學習案例來開展,下面是我校五年級(3)班四個學生具體的開展過程。

二、具體開展過程

1

尋找主題

煒勝同學:老師在科學網絡課堂上主要介紹了三個動手實驗活動,分別是「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浮沉」、「做一個鐘擺」。我看了三個視頻後對「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浮沉」小實驗很感興趣,剛好實驗中所需的材料家裡都有,就算沒有馬鈴薯我可以用紅蘿蔔代替,太好了!

國宇同學:三個實驗我覺得「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浮沉實驗」比較簡單,雖然沒學過,但是它的道理我看明白了,而且家裡剛好媽媽買了好多番薯,我可以用番薯做這個實驗。

子軻同學:宅在家裡太久了,學校開展了「空中智慧課堂」,完全沒想到科學課裡面還有實驗操作、項目式學習內容。我也選擇了「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實驗作為第一個項目式學習的主題。

2

制定規則

上完科學網絡課堂後,特別提醒了學生要注意做實驗的安全問題,因此老師和家長們、孩子特別做了以下三個約定:

(1)做實驗時必須有大人陪同;

(2)做實驗時儘量獨立完成,有需要時大人要幫忙;

(3)實驗中時有不清楚地可以請教老師或上網查找資料。

3

查找資料

做實驗前,同學們在網上反覆看了老師發的視頻資料,具體資料見「深圳市網絡課堂」中的「小學科學」(網址https://wlkt.sz.edu.cn/videocase/)。在確認了所需要的實驗材料都齊全後,準備動手實驗了。

煒勝同學看視頻資料

國宇同學看科學小實驗

視頻上老師的示範

4

動手製作

根據實驗約定,學生在做實驗時至少有一個大人陪同,一方面確保實驗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讓大人拍照片、視頻,記錄學生做實驗的過程。下面是家長們和學生上傳的圖片。

煒勝同學做實驗

國宇同學做實驗圖片

5

分享展示

同學們動手做了簡單的手抄報記錄實驗的過程,也有同學還用生、熟的番薯做了一個「對比實驗」,具體如下:

(1)手抄報展示

煒勝同學手抄報

國宇同學手抄報

(2)對比實驗展示

子軻同學的對比實驗

(3)實驗視頻展示

6

總結反思

對於這次實驗,同學們有不同的心得體會。

志成同學做完實驗後又有了新的想法:為什麼鹽融了會產生浮力?因為加了鹽的水密度比胡蘿蔔大?如果是融入了糖的水,能浮起來嗎?

煒勝同學說:「這次實驗讓我體會到了科學很神奇,能創造出你想像不到的東西。」

國宇同學說:「我覺得科學是神奇的,只有在實操中才能體會到它的更多樂趣和奧秘。」

子軻同學說:「科學真奇妙!僅需幾個小步驟就可以讓我們以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奇蹟般的發生!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做科學的領頭者!」

三、 家長的體會

家長們對於孩子的這次做實驗,也有一些想法。

煒勝媽媽說:「他上課經常坐不住,不專心聽,但對新的事物總是很好奇,也肯動手。那天他看完視頻就興衝衝去材料準備開始了,還說是梁老師布置的小實驗。看到孩子這麼喜歡科學實驗,我們感到很開心,也會盡全力支持他、鼓勵他、陪他一起探索更多的科學實驗。」

子軻媽媽說:「科學是很奇妙,有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等著你去發掘,或許可以做更多的實驗來證明自己的想法。一定要記住,科學永遠可以創造奇蹟!」

四、老師的體會

這一次的「科學實驗小能手」項目式學習進行已經有一個多星期了,剛開始布置任務時,自己有點「忐忑」:主要科學學科不像其他學科一樣平時也經常上傳視頻、錄音或者照片,更別說在家裡看視頻做實驗了。然而隨著陸續有學生上傳圖片、視頻後,對於學生的表現更多的是「期待」。此外,讓我更加意外的是在這次動手做實驗中最積極的是平時課堂中有點「坐不住」的學生,他們的表現讓我更相信了「野百合也有春天」!來吧,一起來打開科學實驗這扇門,發現和見證它的神奇和美好!

鄭重提示:本案例所有權歸屬於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研究》總課題組,任何個人和機構如需採用請與本公眾號聯繫,否則視為侵權。

有態度I有溫度

有力度I有速度

鹽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

智慧教育 合作共享

空·

相關焦點

  • 家庭科學實驗項目:紫甘藍變色的秘密
    常州科協組織青少年科技輔導員 推出家庭實驗室項目項目簡介 「家庭實驗室」是一種好玩有趣的科學探究模式,就像一張巨大的網,這張網將教師、家長都凝結在了一起,真正實現學校、孩子、家長三位一體的教育發生。
  • 學習科學項目系列講座(二)教育準實驗研究案例分享
    海澱區教師學習科學素養提升項目2019年正式啟動,涉及幼、小、中、高、職教在內的50所學校。項目為期三年,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重點是學習科學理論的學習與課堂實踐,為期一年;第二階段重點是學習科學理論指導下的課堂教學實證研究,將陸續開展教育實驗法→量化研究的數據處理→質性研究的講座和實踐,為期一年半;第三階段重點為成果打造,為期半年。
  • 少兒科學教育中的四大經典實驗案例!
    主題一:生活大爆炸(血手印、海底營救、夜光雞蛋、熱脹冷縮)科學探究:從生活角度出發,以生活中最常見的事物引入科學探索世界,如雞蛋的奧秘,讓學生從簡單的生活問題進行主動探究,初步感受學霸式的科學思維。跨學科內容:l 科學(S):了解血手印如何出現,浮沉子的原理,雞蛋發光的奧秘和熱脹冷縮的原理。
  • 測距小能手|為科學實驗插上翅膀
    項目思路:為參加此次「科學實驗探究創新大賽」,我與科學組的老師專門進行了討論,最後我們決定在小學科學教材中
  • 家庭小實驗的開展與指導
    家庭小實驗就是學生在家庭中自己設計、自己尋找實驗用品、自己動手、自己總結的簡單易做的實驗。它作為一種新的實驗形式,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動手的機會,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    一、開設家庭小實驗的意義    1.加強了化學教學與日常生活、生產的聯繫    化學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較抽象、枯燥。家庭小實驗起到了聯繫化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的作用,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
  • STEM優秀案例校:南京師大蘇州實驗學校
    南京師範大學蘇州實驗學校以南京師範大學豐厚的研究資源為依託,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以開設科技創新類課程為學校辦學特色,吸引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課程,促進科學、技術、藝術的融合,從而提升學生動手、動腦、創新、審美的能力。   學校位於蘇州市相城區相城大道西、青龍港路南。
  • 東莞家庭斬獲廣東省十大「最美家庭」和「十大優秀書香之家」
    2020廣東「最美家庭」和第十五屆廣東「十大優秀書香之家」。>一大批「最美家庭」優秀典型在活動中脫穎而出,他們愛國愛家、遵德守禮、平等和諧、孝老愛親、科學教子>廣東「十大優秀書香之家」藏書豐富、讀書氛圍濃厚、學習成果突出、示範帶動作用明顯,是引領和推動全民閱讀
  • 在家也能做的科學小實驗,學習強國來教你
    這個簡單的小實驗是不是一下就講清楚影子的長短與太陽位置的關係呢?這樣簡單的小實驗是不是在家裡就能做了呢?這是學習強國平臺上的一檔科學實驗課。進入教育菜單,點擊中小學課堂子菜單,向下拉,就可以看到「科學家給孩子的科學課」,該課程在某網站的標價為199元。
  • 家庭領讀人 | 科學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因為在學習的道路上還需要你學會記憶。記憶是由大腦掌管,多年來,我試圖從教育學、心理學、腦科學、哲學去尋求答案,現在我加入到北京市學習科學研究團隊,在努力點亮學習過程的黑箱。從今天這期直到2020年底,「家庭領讀人」欄目還有六期,我們將在這六期節目中講解六本關於學習的書,本期我們一起讀北京五中教育集團劉冉同學推薦的《海馬記憶法》一書。
  • 海安實小未名教育家講壇之項目學習成果交流
    1月4日下午,海安市實驗小學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級部項目學習成果交流在東校區小劇場進行。全校六個年級部,依次以《愛上共生園》《祖國版圖我留名,永遠都是中國人》《相逢秋葉濃,更值童心飛》《問月少年行,「月」問「月」明》《方寸之間天地寬,共生校園郵海香》《共生娃赴時光之約,跨學科映百年老街》為題分享了各級部項目學習的研究歷程和豐碩成果。
  • 安力斯農村供水項目入選2019年優秀供水案例
    為期兩天的「2019供水高峰論壇」,集合行業優秀力量400餘人共襄盛會。在2019年供水高峰論壇舉辦前夕,其主辦方舉行的「優秀解決方案徵集活動」如火如荼,供水行業內的優秀企業紛紛攜案例踴躍參加。其中,被選中的優秀案例不僅會在本次論壇進行案例呈現,同時也被整理編入本次論壇會刊中,現場發放優秀供水案例集。
  • 什麼是科學家庭?
    現在我們的許多家庭和對孩子教育是憑經驗。我們的父母過去是怎麼教育的?現在我們複製這個來教我們的孩子。至於經驗,我們應該一分為二,要有選擇地吸收和運用過去的教育思想、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把好的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發揚光大。家庭教育應從體驗式教育向科學教育轉變。
  • 打造「融合式」教學團隊,創造「浸潤式」學習環境 西南醫科大學...
    原標題:打造「融合式」教學團隊,創造「浸潤式」學習環境 西南醫科大學:學生在課程思政中「精術立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種叫ECMO(體外膜肺氧合機)的設備,在搶救重症患者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這和我們今天的課程有什麼關係呢?
  • 怎樣通過深度案例式學習持續提升職業技能?
    項目管理:搞定事——你的錢、人力、供應商、上下遊如何協同並達成項目績效4.我曾和公司的法務同事深度交流,她的經驗、敏銳的判斷力,皆來自她對行業的深度積累——可以說,跨行法務要面對的難度是巨大的,因為行業的底層邏輯要完全重新學習,這個時間成本過高。2 案例式深度學習之後,你就可以開始持續投入、刻意練習了。但到底怎樣的刻意練習最終能服務於能力提升這個目標,是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話題。
  • 廊坊市十七小學子在廊坊市魔方比賽中獲佳績
    12月8日,2019年廊坊市魔方比賽在市體育館開賽,來自全市各地區的500餘名優秀魔方達人展開激烈比拼。十七小選派52名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本次比賽的舉辦,將進一步促進我市魔方運動的發展拔和培養優秀的智力運動人才提供方向,為經濟強市、美麗廊坊的建設錦上添花。」魏金剛說。據了解,本次比賽為期一天,以個人參賽為主,比賽項目分為:三階魔方、二階魔方、金字塔魔方、斜轉魔方復原個人賽以及全場魔方全能王。四種魔方比賽項目均使用電腦編排,採用五次平均和車輪戰賽制評分,最終每個項目取前八名。
  • 第八屆(天煌杯)全國優秀自製教具評選活動方案
    每個參評單位上報的小學作品不得少於申報作品的30%,且同一學科的自製教具推薦作品不得多於6件(含學生作品),各參評單位可申報全國自製教具能手候選人不多於5名。2.每人限報2項自製教具作品(含合作的作品)參評。3.參評作品應填寫《第八屆(天煌杯)全國優秀自製教具評選教師作品申報表 》(附件2)或《第八屆(天煌杯)全國優秀自製教具評選學生作品申報表》(附件3)。
  • 濰坊市中小學校勞動教育系列典型案例展示(二)
    為推廣先進經驗,促進學習交流,濰坊教育發布將陸續推出一批優秀案例。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市直學校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強化激勵保障,堅持典型引領和示範帶動,形成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
  • 小朋友最愛的科學小實驗,秒殺99%的玩具,比手機還好玩!
    神奇的科學之旅!培養寶貝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習興趣,形成創新思維探究身邊有趣的小現象在自然科學實驗中快樂學習熱愛生活,探索精彩世界!在這場舞臺歡樂科普秀中,由來自烏克蘭ALEX小丑馬戲團的表演藝術家邀請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其中,現場邊做實驗邊講解,邊做遊戲邊解密的方式引導適齡孩子學習因科學事物變化而思考,找到自然界科學常識的學習法門。現場更是創新地引導家長通過各個實驗表演結果親自告訴自己的孩子科普知識,讓孩子在家長的親自娛樂教育的下提高自我思考的技能,形成系統的科學世界秩序觀,提高孩子的自我思考的習慣。
  • 青島農業大學2019年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風採展
    「其身正,不令而行」我堅持認真細緻、不怕吃苦的處事態度;「態度固然重要,對研究者來講,尚行、篤行才是做實驗者的本質要求」,哪怕是一些小事小細節也從不糊弄。同時,我注重引導學生樹正「三觀」,做好學生的良師益友。「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我不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或個別談心,了解各方面近況,因人而異,談人生、談生活、談事業與家庭的關係等,引導他們正確面對和積極解決生活困難和實驗挫折。
  • 3個STEAM案例|詮釋為什麼跨學科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我們來看教學目標:▲ 分析讓·弗朗索瓦·米勒的名畫《扶鋤的男子》,學習畫家怎樣用線條與空間強調主題;▲ 就怎樣理解油畫、如何使用視覺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等問題展開討論;▲ 對畫中人物進行情感揣測,並寫一首小詩表達自己的觀點;▲ 為一位辛苦工作的家庭成員作畫,來證明自己已經理解如何使用線條及空間強調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