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作!媽媽和外婆吵架,杭州三年級小學生寫了篇勸諫文!

2020-12-06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金丹丹

今日颱風天,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隔壁桌同事的表情也陰晴不定。啥情況?憋了一上午,記者按捺不住熊熊燃燒的八卦之心,拍了拍同事的肩膀問。

「我和我媽吵架,結果小學三年級的娃寫了篇作文來勸誡我……」這位媽媽哭笑不得地說,順手展示了這篇神作——

人生中的衝突

人人都會有衝突,但都不知道怎麼阻止衝突。

相信你的家裡人都吵過架吧,你會去勸架嗎?你會感到孤單嗎?

我認為,人人都要當一個衝突的掃雷員。趕在事情發生之前化解它。孔子說過,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還有,我們老師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你和同學吵架,你退一步,這件事就能被輕鬆化解,如果兩個人都不相讓,那這件事就沒完沒了。

如果你讀懂了這些大道理,不但可以減少家裡的衝突,還可以多懂點知識呢!

讀完全文,連錢報小時記者也體會到了這位小朋友的良苦用心。「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平時在外面從不跟人起爭執,在家反而跟最親的人吵起來了。兒子的勸諫文,錯別字多了點,但說的也不是沒道理。」

同事嘆了口氣,還原了這篇勸諫文的來龍去脈(以下為自述)。

那天下午,我和老媽吵了一架。起因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事。

下午四點剛過,老媽在客廳裡喊娃:「小鄰,樓下跳繩去!」我正房間裡看書,跑出去跟老媽說:「太熱啦,樓道跳跳好了。」

老媽明顯不大高興:「一天沒出門了,這麼宅不行的,外婆陪你下樓。」

我一聽也不高興了,爸媽都在啊,為啥還要腿腳不好的外婆陪著下去:「今天外面38度,一天不出去問題不大的,我熱死了也不想下樓。」

這麼一說好了,老媽開始批判我和娃爹有多宅(主要是批判我),吐槽完全停不下來。為了阻止衝突,原本沉迷在樂高中的娃忙不迭拉著外婆下樓跳繩。

五六分鐘後,祖孫倆回來。看著兩人滿頭大汗,我又沒忍住:「這麼熱,真的沒必要一定要下樓。小孩的作業啊鍛鍊啊,爹媽管就好啦,你幹嘛要那麼累啊。而且你這樣,就覺得是我管不好,不信任我嘛!」

這樣一說,老媽更生氣了,陳年舊事都翻出來說,最後拋下一句:不要我管,我就回去了。

我一下被說懵了,不用管娃作業、鍛鍊不是挺好的,要是我還巴不得呢。明明是想讓老媽避免「教育娃」這個衝突重災區,還不被理解,生氣、委屈……

娃旁觀了「媽媽PK媽媽」的全過程,然後默默回了自己房間。過了一會,他把我拉到冰箱邊,一本正經地說:「媽媽,你現在在氣頭上,估計什麼都聽不進去的。我寫了篇勸誡文,過會兒等你冷靜下來,可以看看。」

勸誡文?Are you kidding me?我果然在冰箱門找到了兒子貼的兩張方格紙,紙上寫的就是給我的勸諫文,題目是:人生中的衝突。

「人人都要當衝突的掃雷員。」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退一步海闊天空。」

……

大道理我都懂,但情緒控制,真的有點難。全文不到200字,可細細讀來,有點尷尬,也有點暖心,還覺得,嗯,三觀正,有態度,敢實踐。

我馬上找到娃表示感謝,告訴他,我以後會更好控制情緒的,找到更好的溝通方式。

看得出來,娃是真情流露,一氣呵成。平時不愛寫作文的他居然能寫出勸誡文,可見有感而發真是寫文章的真諦!

後來麼,同事當然是和老媽和好了,還和老媽協商,娃的事情還是爹媽負責,外婆幫忙解決娃的溫飽就好。

這位媽媽也專門向娃請教,怎麼想到做「衝突掃雷員」?小朋友說,是在《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書》裡看到過。至於搬出孔子來講道理,同事猜,大概是兒子聽了《饅頭說論語》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章節。

各位爸媽,你們覺得這篇勸諫書寫得如何?

遇到父母和人起衝突,你家娃會怎麼做?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小學生作文比喻句寫實,老師:可以得高分,媽媽:氣得摔桌子
    就像下面這位小學生寫的作文《我的媽媽》,日常生活中觀察仔細,比喻句寫實,在老師看來一定能夠得高分。不過,要是被媽媽看到了,估計氣得要摔桌子。這位小學生在描寫媽媽的時候,緊緊抓住媽媽的兩個特點——胖和懶,然後通過出門化妝、起床和減肥三件事形象生動的把媽媽的特點描繪了出來。
  • 麥田老師指導怎樣寫一件事,有了這個法寶,小學生搶著寫作文
    寫一件事是小學生作文常見的題目,很多小學生寫了好幾年,還是不得要領,寫不好呀,很著急。每個學期都要寫,但是寫的水平還是原地踏步走,沒有多少長進,浪費了很多精力,時間長了,也討厭寫記事記敘文。麥田老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告訴大家一個好辦法,讓小學生很輕鬆地寫記事作文,不僅寫得好,還很有趣。「記一件事」,顧名思義,不能寫幾件事,那麼怎樣把一件事寫好呢?
  • 小學生滿分作文《第一次與親人離別》,平淡的語言,寫最悲傷的事
    文/凌說 曾經的「小學生」是單純、不諳世事、祖國的花朵的代名詞,現在的小學生依舊是美好的、希望的象徵,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小學生的思想變得越來越成熟,不像以前那麼不懂人情世故了。
  • 杭州2萬多名小學生被要求養蠶體驗生命,家長滿城找桑葉
    真的,太多媽媽在為家裡新入住「小客人」的一日三餐擔心。「我在朋友圈裡發了張家裡蠶寶寶的照片,N多朋友都跳出來,好像全杭州的三年級小朋友都在養蠶,全杭州的家長都在為找不到桑葉糟心。」蠶寶寶請進家門,媽媽們出動保證其口糧二十多條蠶寶寶是半個多月前入住陳媽家的。
  • 小學生二年級作文:心疼媽媽
    曹範學區中心小學 二年級三班 李甜甜 指導教師 張新我愛我的媽媽,因為我的媽媽像「超人」。她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回到家以後還要做飯、洗衣服,還得陪我寫作業,我心疼極了。於是吃完晚飯以後,我搬來椅子,打來一盆水,讓媽媽坐在椅子上,給媽媽洗洗腳,媽媽看著我認真洗腳的樣子,手輕輕的摸著我的頭,微笑地說:「好孩子,你長大了,知道心疼媽媽了」。我聽了媽媽的誇獎,心裡非常高興。教師點評:這是一篇看圖寫話,學生能教好的分析圖畫中的人物、事件,並且體會到了媽媽的辛苦,知道感恩父母,孝順父母。這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實屬不易。
  • 孩子二年級看圖寫話就寫不好,開學上三年級作文怎樣開竅
    孩子開學就上三年級了,對於在二年級看圖寫話都寫不好、不會好的孩子來說,最著急的可能就是媽媽了,這要是上了三年級不要寫作文了,可怎麼辦啊?先別急,且聽小徐老師來傳授幾招。對小學生來說,作文入門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觀察到創作,從句子到段落再到一篇結構嚴謹的作文需要一步步的訓練,不可拔苗助長。
  • 小學生作文賽查出40篇抄襲 1歲時流淚悼念汶川地震
    比賽主辦方供圖原本評出的一二三等獎共計420餘篇,結果只頒出了380個獎,原因就在於有超過一成的文章被查出抄襲。前天在「中文自修杯」第三屆美麗漢字徵文活動頒獎現場披露的這個消息,令前來領獎的學生、家長和教師們十分震驚,也在會場內外引起了熱議。
  •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是方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最近,網友們開始討論一個問題:媽媽的媽媽,該如何稱呼?叫外婆還是姥姥?事情的起因是有網友爆料說: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不光是《打碗碗花》,同一本教材的第6課《馬鳴加的新書包》也全部用了「姥姥」這一表述。
  • 小學生期中考試作文,不僅感動了老師,還感動了媽媽
    在剛剛過去的期中考試中,肯定又浮現出了很多無與倫比的小學生作文。只是不知道這一次,小學生們都把作文都寫成了什麼樣子,是不是會讓爸爸媽媽們很開心呢?反正有一些媽媽已經明確表示自己很開心了,因為家裡的小學生把自己寫進了作文裡,還大肆褒揚了一番。
  • 杭州多位媽媽當場大吼!爸爸們看完也要哭了:我就是這個形象?
    杭城小學生眼下是全國最幸福的娃(沒有之一),因為大家的國慶長假結束了,他們還能放三天秋假。然而,許多杭州爸媽不淡定了:放假多日,孩子的作業本還有一半空著。9日,四年級家長胡女士陪兒子寫作業,看娃一直磨磨唧唧的樣子,她實在忍不住,吼了一句:「怎麼搞的!折騰一個小時,作文才寫了兩段話。」
  • 杭州二年級小朋友的日記:霧霾帶走了我們的笑容
    「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的霧霾被冷空氣像掃地一樣掃過來;二是昨天杭城雖然有雨,但雨不大,風也不給力,這樣的天氣條件不利於汙染物的擴散;三是大霧也來雪上加霜。」到了昨晚7點,杭州啟動大氣重汙染Ⅲ級預警及Ⅲ級應急響應。這是杭州入冬以來第二次發布預警了。雖然是最低級別的預警,但是總歸來了。
  • 三年級學生的習作如何入門?有哪些訣竅呢?
    比如寫《我的媽媽》這個作文題目的時候,有些三年級的同學為了給自己的作文湊字數,寫上這麼一些沒有「營養」的內容:「我家裡有奶奶,有爸爸,有弟弟,有姐姐,有……」走了很多「彎路」之後才回到文章的正常「軌道」上去,這種習作內容言之無物,實質性的描寫很少,給人一種「隔靴搔癢」之感。
  • 「小學三年級現象」引共鳴 學生開始讓人費心
    孩子一、二年級時,能考90多分甚至滿分,怎麼到三年級就總考七八十分了呢?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費心:壞習慣多了、膽敢和大人頂嘴了……家長們總結,這是讓人煩惱的「小學三年級現象」。  「三年級現象」不僅得到了家長的認同,在杭城老師中同樣廣為流傳。
  • 三個步驟,手把手教你寫好記敘文描寫!
    描寫是記敘文最重要的寫作手法,沒有描寫,就不能算是記敘文。小學生常常因為不會描寫而頭痛,文章寫不長,寫不精彩,寫不生動,都與不會描寫有關。其實,具體生動的描寫源於對生活細緻認真的觀察。朱自清說,在觀察生活時要對「一言一動之微,一沙一石之細,都不能輕易放過」。
  • 初中作文,寫人記事如何開筆,細剖三篇例文為你引路
    有些依然可以選,比如姥姥姥爺,爺爺奶奶,或者我們周圍的陌生人,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些寫進自己的作文,無論是考試還是平時,在題材上,我們就可能佔得了創新的分數。那麼像這樣的題材好寫還是不好寫?好不好寫的問題,其實要靠觀察和思考。
  • 溫州一位媽媽生病 女兒為她寫的一篇作文感動網友
    「從前,有一個叫小花的小姑娘,她的媽媽生了病小姑娘的媽媽生病了,她天真地把願望寫在作文裡,希望媽媽能快快好起來。寫作文的小姑娘是溫州蒼南馬站的小郭,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她的媽媽叫羅林秀,35歲,是泰順人,嫁到蒼南馬站已十個年頭,夫妻倆以種紫菜為業,生了一兒一女。生活雖平凡卻也幸福滿滿。從2015年6月起,羅林秀一直覺得胃不舒服,燒心。
  • 三年級小學生現在為什麼都用可擦筆呢?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現在的三年級小學生很少用鋼筆寫字了,仔細觀察後發現,很多都開始用上了可擦筆。也許是時代變了,那曾經讓人羨慕的鋼筆字也沒有多少學生會寫了,都用一種水筆代替了。在以前的小學時代,一年級和二年級一樣都是用鉛筆寫字的,而從三年級開始就開始用鋼筆寫字了。
  • 小學生「高情商」造句火了,老師看了直樂,網友:是孩子爸寫的吧
    自從孩子進入小學後,每次看孩子寫作業,都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特別是看孩子的語文作業,總是處處帶給家長「驚喜」。從一年級開始,造句、看圖寫話,三年級開始的作文,處處需要孩子動動腦子,這些對大人來說可能是信手拈來,小菜一碟,但是對孩子來說,實在是個不小的難題。而孩子的答卷總會讓人不得不佩服孩子們的「思路清奇」。
  • 父母如何讓小學生寫好作文?
    小學生會寫字了老師一般都會要求寫日記,有些孩子什麼都寫不出來,有些孩子不願意寫。「中國蒙臺梭利教育第一人」孫瑞雪老師創辦的學校裡面小學一,二年級學生都是在家長的幫助寫作文的。作為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寫作文,有沒有具體的方法?下面介紹三種方法培養孩子寫好日記,寫好作文的能力。
  • 三年級全冊作文怎麼寫?思路、描寫和情感,逐一打通作文快又好
    那麼,如何讓孩子寫起作文來思如泉湧,情感豐富,中心突出呢?小徐老師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三年級作文起步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掌握思路、描寫和情感這三個「法寶」。例如《猜猜他是誰》這篇作文,可以延伸為寫《我的同學》《我最熟悉的人》等,寫作時,要引導孩子先選寫要寫的人物,再結合人物確定人物的性格特點,然後選取能佐證這一性格特點的相關典型事件,並確定哪些性格特點及事件詳寫,哪些略寫,為了增加文章的文採和可讀性,吸引住讀者,因此寫作之前最好要構思一個好的開頭和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