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金丹丹
今日颱風天,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隔壁桌同事的表情也陰晴不定。啥情況?憋了一上午,記者按捺不住熊熊燃燒的八卦之心,拍了拍同事的肩膀問。
「我和我媽吵架,結果小學三年級的娃寫了篇作文來勸誡我……」這位媽媽哭笑不得地說,順手展示了這篇神作——
人生中的衝突
人人都會有衝突,但都不知道怎麼阻止衝突。
相信你的家裡人都吵過架吧,你會去勸架嗎?你會感到孤單嗎?
我認為,人人都要當一個衝突的掃雷員。趕在事情發生之前化解它。孔子說過,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還有,我們老師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你和同學吵架,你退一步,這件事就能被輕鬆化解,如果兩個人都不相讓,那這件事就沒完沒了。
如果你讀懂了這些大道理,不但可以減少家裡的衝突,還可以多懂點知識呢!
讀完全文,連錢報小時記者也體會到了這位小朋友的良苦用心。「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平時在外面從不跟人起爭執,在家反而跟最親的人吵起來了。兒子的勸諫文,錯別字多了點,但說的也不是沒道理。」
同事嘆了口氣,還原了這篇勸諫文的來龍去脈(以下為自述)。
▼
那天下午,我和老媽吵了一架。起因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事。
下午四點剛過,老媽在客廳裡喊娃:「小鄰,樓下跳繩去!」我正房間裡看書,跑出去跟老媽說:「太熱啦,樓道跳跳好了。」
老媽明顯不大高興:「一天沒出門了,這麼宅不行的,外婆陪你下樓。」
我一聽也不高興了,爸媽都在啊,為啥還要腿腳不好的外婆陪著下去:「今天外面38度,一天不出去問題不大的,我熱死了也不想下樓。」
這麼一說好了,老媽開始批判我和娃爹有多宅(主要是批判我),吐槽完全停不下來。為了阻止衝突,原本沉迷在樂高中的娃忙不迭拉著外婆下樓跳繩。
五六分鐘後,祖孫倆回來。看著兩人滿頭大汗,我又沒忍住:「這麼熱,真的沒必要一定要下樓。小孩的作業啊鍛鍊啊,爹媽管就好啦,你幹嘛要那麼累啊。而且你這樣,就覺得是我管不好,不信任我嘛!」
這樣一說,老媽更生氣了,陳年舊事都翻出來說,最後拋下一句:不要我管,我就回去了。
我一下被說懵了,不用管娃作業、鍛鍊不是挺好的,要是我還巴不得呢。明明是想讓老媽避免「教育娃」這個衝突重災區,還不被理解,生氣、委屈……
娃旁觀了「媽媽PK媽媽」的全過程,然後默默回了自己房間。過了一會,他把我拉到冰箱邊,一本正經地說:「媽媽,你現在在氣頭上,估計什麼都聽不進去的。我寫了篇勸誡文,過會兒等你冷靜下來,可以看看。」
勸誡文?Are you kidding me?我果然在冰箱門找到了兒子貼的兩張方格紙,紙上寫的就是給我的勸諫文,題目是:人生中的衝突。
「人人都要當衝突的掃雷員。」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退一步海闊天空。」
……
大道理我都懂,但情緒控制,真的有點難。全文不到200字,可細細讀來,有點尷尬,也有點暖心,還覺得,嗯,三觀正,有態度,敢實踐。
我馬上找到娃表示感謝,告訴他,我以後會更好控制情緒的,找到更好的溝通方式。
看得出來,娃是真情流露,一氣呵成。平時不愛寫作文的他居然能寫出勸誡文,可見有感而發真是寫文章的真諦!
▼
後來麼,同事當然是和老媽和好了,還和老媽協商,娃的事情還是爹媽負責,外婆幫忙解決娃的溫飽就好。
這位媽媽也專門向娃請教,怎麼想到做「衝突掃雷員」?小朋友說,是在《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書》裡看到過。至於搬出孔子來講道理,同事猜,大概是兒子聽了《饅頭說論語》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章節。
各位爸媽,你們覺得這篇勸諫書寫得如何?
遇到父母和人起衝突,你家娃會怎麼做?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