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學就上三年級了,對於在二年級看圖寫話都寫不好、不會好的孩子來說,最著急的可能就是媽媽了,這要是上了三年級不要寫作文了,可怎麼辦啊?先別急,且聽小徐老師來傳授幾招。
對小學生來說,作文入門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觀察到創作,從句子到段落再到一篇結構嚴謹的作文需要一步步的訓練,不可拔苗助長。
一、單從作文訓練的入門說起,寫作的過程,實則是一個觀察、聯想和創作密切相聯的過程。
很多孩子一說寫作文,頭腦就一片空白,恨不得家長或老師一個字一個字的告訴他,他才能照搬過來,原因就在於:孩子對生活,對萬事萬物缺乏細膩的觀察。
比如,我們三年級語文第一單元作文訓練,題目是《猜猜他是誰》,是一篇典型的寫人的文章,而且題目就能點明寫作要點,要抓住人物典型的、最有特點、最與眾不同的特點來寫,這個特點可能是外貌特點、神情特點、動作特點、語言特點,也有可能是性格特點,還有可能是他喜歡做的那件與眾不同的事,只有觀察到人物的這些特點,然後把這些一一用語言傳達出來,才能讓人讀了文章一下能猜出是身邊的哪個人。
一般來說,培養觀察的能力,意味著變無意識的「看」為有意識的「觀察」,而有意識的觀察一定伴隨著思考發生。
01、拿觀察人的外貌來說
第一步:觀察媽媽可以讓孩子來觀察一下自己的眼睛,形狀是怎樣的?大或者小,瞪得圓圓的,還是細長的,笑起來眯成一條縫?
第二步:思考都說人的眼睛會說話,媽媽的眼睛經常會說什麼話呢?
第三步:聯想當你認真寫作業的時候,一抬頭看到媽媽的眼睛,是什麼樣子的,好像是說什麼?
當媽媽給你檢查作業,發現你作業錯誤百出的時候,媽媽的眼睛又是什麼樣子的,好像在說什麼?
當你生病時,坐在桌前吃不下飯時,媽媽的眼睛又是怎樣的,好像在說什麼?
這樣引導孩子去觀察才是有效的觀察,這樣引導學生去將觀察到、想到的內容寫下來才叫做創作。
02、拿觀察人的神情、動作和語言特點來說
觀察之前,要想一想,自己熟悉的這個人物,他經常出現的神情是怎樣的,是愛愁眉苦臉,還是愛眉開眼笑?常說的語言是什麼?通過觀察,總結出人物總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並且在動作和語言、神情上怎麼體現出來?
只有抓住這個人經常性的神情、動作和語言特點,好好觀察此人在什麼情況下,才會將 這些典型的特點暴露無疑,才能寫出這個人的特點。
第一步,閉上眼睛想一下,這個人的經常性表情,是生氣還是開心,是急躁還是溫和?第二步,去觀察這個人物表露經常性神情時,因為什麼事情,伴隨地動作、語言又是什麼樣的?第三步,寫作時歸納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當然,如果想讓這個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和飽滿,那麼事件支撐是必然的,我們在觀察的時候,已經聯想並注意到人物在哪些事件會突出表現出典型的性格特點,寫的時候將支撐事件寫出來就可以了。
寫人的文章訓練,就要從觀察人物的外貌、神情、動作、語言等特點開始,體會此人的性格特點,又聯想到哪件事,進一步印證了他的這個性格特點,讓人們形象通過人物描寫和事件相互襯託後,變得豐滿生動起來。
03、觀察任何人和物之時,要邊觀察邊思考如何用語言表述出來,怎樣表述才將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表達的淋漓盡致,不停地說出來,才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從觀察、思考到聯想、創作的訓練方法:
01、「邊看邊說」遊戲法
家長、老師跟孩子之間或者是兩個小朋友、同學之間,可以做「邊看邊說」的遊戲,兩個人觀察同一種東西或者乾脆互相觀察對方,然後「邊看邊說」,你說一句,我說一句,圍繞相同的觀察點,誰先詞窮誰認輸,贏了的要給予獎勵,描述的比較的好的人也要給予獎勵。
當大人和孩子做這個遊戲時,孩子會借鑑大人的語言表達特點,同齡的小朋友也可以互相借鑑。
02、成語或名句化用法
成語和名句是小學生重點掌握的內容,當孩子寫作感到詞窮的時候,不妨將想到的成語或名句,用自己的話來展開描述。
例如:一年級下冊語文中有一組描寫春天的成語,同學們看到眼前的春景不知如何描述時,可以將這些成語寫成一句生動的話。
1、泉水叮咚:春天來了,山上的雪融化了,泉水像一個個開心興奮的孩子從山上急忙忙衝下來,「叮咚、叮咚」地跳進小溪裡,它們追逐著、歡笑著,「譁、譁、譁」地唱著春天的歌,向前奔去。
2、柳綠花紅,鶯歌燕舞:春姑娘的手是神奇的,她摸了摸柳樹,柳樹吐出了碧綠碧綠的嫩芽;她摸了摸野花,花兒就變紅了。黃鶯唱起了「春之歌」,那歌聲是那麼動聽,小燕子跳起了「春之舞」,那舞姿是那麼柔美。
當然,孩子一開始在化用成語和名句時,語言並不生動,但是我們可以鼓勵孩子,你還能說出更美、更動人的句子嗎?在不斷的鼓勵和練習下,孩子才能創作出有獨特生命力、有自己情感融入的句子。
總結:
小學生寫作入門實則是一個養成語言輸出能力的過程,很多時候,我們的家長和老師都以為孩子是因為生活單調、言語積累不到位而造成的寫作困難,其實,如果孩子細緻的觀察,積極的思考,聯想,前進行細膩的情感互動,當所看所想對內心有所觸動,飽滿的情感激蕩於心的時候,再稚嫩的語言都能表達出真實而動人的情感,而為了表達這一情感,孩子們才有語言創作的衝動,這才是作文入門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