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園地六口語交際,選材溫馨、幽默的漫畫《父與子》,畫面故事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所表現的內容既通俗易懂,又風趣幽默,洋溢著暖暖的親情味。因此也適合二年級孩子鍛鍊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園地六所選的這篇作品,畫面內容豐富,人物動作生動形象,情節連貫,有利於孩子們發揮聯想和想像。是一篇很好的習作題材。
寫作之間,首先要讓孩子們了解每幅圖的內容,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將每個畫面內容再連起來,同時第6幅圖設計成空白面,目的是引導孩子通過想像,猜測出故事的結局。
對二年級小朋友來說,駕馭如此多的畫面內容,並將情節完整地表現出來,並非易事,在寫作中,一些孩子會犯的錯誤有:
一、語句不通,錯別字多,標點符號運用不準確。
如下圖所示,本文語言通順,情節連貫,內容描述也生動形象,特別是結尾,孩子寫道,「兒子來到自己房間,看見爸爸正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書,然後,兒子和爸爸一起看起書來。」這個結尾非常出人意料,但又妙趣橫生,增加了漫畫的趣味性。
但就是全篇錯別字太多,標點符號用得也不是很準確。
二、情節不連貫,缺乏必要的伏筆。
要想將每幅圖畫的內容連貫起來,前面內容是需要加入必要的伏筆的,比如,先有對兒子在房間看書的描述——兒子在自己房間正津津有味地看著書。爸爸心想:「是什麼書,這麼吸引人,害得兒子連飯都忘了吃?。」——才有後面爸爸同樣被兒子的書吸引這一情節的自然出現。
如下圖所示,這個小朋友的作文就缺乏必要的伏筆,造成情節不夠連貫。
三、沒有將每幅圖所呈現的內容表現出來,有」丟圖「現象。
二年級多幅圖的看圖寫話是最常見的,為了讓孩子們不丟圖,最好讓孩子按圖畫內容,每幅圖寫一段,有幾段圖就寫幾段。只要畫面內容特別接近,表達同一意思的圖才可以合併為一段。
全班寫得最好的同學,能完美地避開以上作文上的缺陷,如下圖所示,這個小朋友寫道:
全班寫得最好的同學,能完美地避開以上作文上的缺陷,如下圖所示,這個小朋友寫道:
午飯端上來了,熱氣騰騰的,真香啊!,爸爸很快地坐到椅子上。可是兒子的椅子還空著呢!爸爸說:」兒子去哪裡了,怎麼不來這好吃的飯呢?「媽媽對爸爸說:」兒子在他的房間裡呢!你叫他過來吧。一會飯菜就涼了。「
爸爸從座位上起來,走進兒子的房間,噢,原來兒子正趴在地上看書呢!只見兒子目不轉睛地看書,翹著兩隻小腳,讀得津津有味。爸爸說:」兒子快來吃飯,一會兒飯菜就涼了。「
兒子戀戀不捨地爬了起來,去吃飯了。爸爸感到納悶:看的什麼書,這麼著迷?我倒要看一看。
兒子坐在桌子旁邊,可是過了好一會兒,飯菜都涼了,爸爸還沒從兒子的房間出來,媽媽於是吩咐兒子:」去看看你爸爸在幹什麼呢?怎麼還不出來吃飯?「
兒子走進房間裡一看,爸爸也趴在地上,全神貫注地看著自己的那本書呢!
這個小朋友的作文不僅語言通順,層次分明,情節表述生動形象,而且書寫規整乾淨,標點符號運用也相當正確。就連孩子們常常分不清的」的「」地「」得「三個字也運用地得手應手,擁有這樣的學生,真是老師之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