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的「看圖寫話」,就是日後的作文。怎樣培養孩子的「看圖寫話」能力?句子是「看圖寫話」的基礎,先從訓練語文句子開始。訓練句子是開啟作文的起點。在句中訓練中,最主要的是學會動詞、形容詞和副詞的運用。
許多孩子頭疼「看圖寫畫」,不知道如何從手,也不清楚如何組織語言。可以參考這「八個步驟」,培養孩子找到「看圖寫話」的「感覺」。「第一步」,這是最簡直的動詞運動,學會動詞與動詞後面的補語搭配。
「第二步」中的第二題:學習比喻句,也就是學會使用打比方的句子。在「看圖寫話」中,運用得體的比喻句可以給文章增色,更容易獲得高分。要注意本題示例中的三點提示:比喻詞是什麼;比喻句怎麼用;比喻句的表達形式是什麼樣子。
「第三步」,這是學習「句子四要素」。一句話要表達清楚,通常是要「四要素」。這也是高年級常考的「病句」修改的基礎之一。牢記:把句子意思表達明確,需要四個要素。
「第四步」,句子的「遞進關係」,用「越…越…」,表示後者的強烈程度要高於前者,也有時會用「愈…愈…」,表達意思是一致的。
「第五步」:把前面四個練習學好之後,開始用詞造句。這個內容比較簡單,重要是「句子四要素」的表述。
「第六步」:標點符號要搞清楚。問號:是表達疑問的意思;感嘆號,有時又稱「嘆號」,用來表達說話者的強烈感情;逗號:一句話的意思沒有完全表達完,中間做一個間隔,這個符號,孩子們通常很容易掌握,但運用出錯率也是最高;句號:一個意思表達完整後,做一個結束。
「第七步」:排詞造句。對給出的詞語要靈活組合,意思要表達完整、通順、合理。
最後一步,就是句子訓練的「最終目的」:看圖寫話。可以根據「思路導航」啟發孩子們思考,然後結合範文,讓孩子發揮想像,先口述,再嘗試寫出來。
培養作文,可以依循這八個步驟,循序漸進,慢慢培養孩子尋找寫作文的興趣,同時,提倡孩子多閱讀,積累素材,學習別人的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