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感受「文都」魅力富有泉州特色的惠女服飾展示
3月31日,由泉州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等主辦的「感知東亞文化之都泉州·閩南文化菲律賓行」活動圓滿結束。
在菲期間,我市共組織開展了第三屆菲律賓中國電視周、閩南文化文藝展演、泉州旅遊推介和閩南百年僑批文化展等四大活動,引起菲華鄉賢的熱烈反響。同時,借菲華商聯總會成立60周年慶典之機,向與會嘉賓展示了閩南文化獨特魅力,宣傳推介「文都」,提高泉州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特派記者 曾紹洋 文/圖)
關鍵詞 「文都」泉州舉行
「感受閩南文化魅力」
3月30日晚上,作為「感知東亞文化之都泉州·閩南文化菲律賓行」活動的壓軸戲,由泉州歌舞團表演的閩南文化文藝匯演在馬尼拉大酒店舉行。無論是惠安女服飾展示、閩南語歌曲演唱,又或是富有泉州特色、以提線木偶為題材編排的舞蹈表演,都引來觀眾的熱烈掌聲。而就在前一天晚上,在菲華商聯總會成立60周年慶典晚會上,泉州歌舞團還表演了《藍藍泉州灣》等節目。兩場活動,近2000名觀眾中,除了廣大的泉籍菲華鄉賢外,還有菲律賓的政商領袖,以及東協十國的華商精英,是一次向世界展示閩南文化、推介「文都」泉州的難得機會。
這邊演員在舞臺上傾情演繹,那邊在電視螢屏上,一批以「文都」為主題核心、展示泉州豐厚歷史文化積澱的電視節目,則連續7天在菲律賓部分電視頻道上播出。不少華人華僑和菲律賓當地觀眾,通過觀看節目,進一步增加對泉州的了解。
獲悉泉州獲得「文都」稱號,泉籍菲華鄉賢都倍感自豪。菲華商聯總會理事長施文屆認為:「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全國第一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隨著泉州獲評『文都』稱號,其在世界上的關注度將會進一步提升。」他們建議家鄉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宣傳推介力度,讓全世界都能感受到閩南文化的獨特魅力,讓「文都」泉州進一步走向世界。
關鍵詞 百年僑批
「當年父親就是這樣寫的」
「當年父親就是這樣寫的。」在閩南百年僑批文化展上,菲華商聯總會常務理事、祖籍晉江東石的黃天從先生,看到展出的「暗批」(指非常時期寄遞批款受到限制,寫信者就在僑批封上寫上「暗語」說明具體款數)圖片時興奮地說。
家書抵萬金,僑批藏深情。僑批是中國海外華人華僑寄給國內僑眷的書信與匯款的合稱。2013年由「福建僑批」和「廣東僑批」組成的《僑批檔案》成功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此次閩南百年僑批文化展,39塊展板圖文並茂地介紹了僑批的發展史。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包括菲華僑領陳永栽先生在內,不少泉籍菲華鄉親均到場參觀。大家在每一塊展板前均駐足良久,認真細緻地觀看圖片和文字介紹,或若有所思,或聚首交流。上了年紀的老華僑對此興趣更濃,由於眼睛不好,為了能夠看得清楚一些,他們幾乎要把臉貼到展板上。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文化參贊潘峰也在市檔案館人員的陪同下參觀了僑批展,邊走邊看,他不時地表示「很珍貴」、「很有歷史文化價值」,並對泉州赴海外舉辦僑批展給予肯定。
據悉,閩南百年僑批文化展後,所展出的39塊展板將不再帶回泉州,而是贈送給菲華歷史博物館。館長洪玉華女士高興地表示,將把這些展板在博物館一樓的大廳進行展覽,讓更多地華僑華人、菲律賓民眾能夠參觀、了解僑批文化。
關鍵詞 旅遊推介
「今年還要回去看看」
在「感知東亞文化之都泉州·閩南文化菲律賓行」開幕式上,有一位步履蹣跚的老華僑特別引人注目。他饒有興趣地觀看泉州旅遊風光圖片,「這是開元寺」、「這是清淨寺」……大部分景點他都能說出名字。老人名叫盧貽情,祖籍泉州市區,今年已經84歲了。看完後他告訴記者:「我幾乎每年都會回去,每次回去都要到開元寺、承天寺等景點看看,今年還要回去走走看看,特別是一些沒去過的景點。」
據介紹,泉州旅遊推介活動上,惠安風情、提線木偶、拍胸舞、各式閩南和傳統旅遊工藝品……通過一幅幅精美的圖片,以及現場播放的泉州旅遊宣傳片,泉州豐富的旅遊資源生動地展現在菲律賓人民面前,取得了不錯效果。記者在現場看到,一群菲律賓青年在拍胸舞圖片前駐足許久,還依葫蘆畫瓢地學著動作,表示「很有趣,有機會想到泉州實地去看一看」。
對於泉州旅遊業發展,不少泉籍菲華鄉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看法很是一致,那就是宣傳推介的力度還不夠,有些景點連他們都沒去遊玩過。旅菲華僑工商聯總會會長周經偉等鄉賢認為,泉州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還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整合開發各類旅遊資源,吸引更多海內外華僑華人和外國友人到泉州旅遊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