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八桂——兩岸文化聯誼行23日圓滿閉幕

2021-01-14 中國臺灣網
情系八桂——兩岸文化聯誼行23日圓滿閉幕

  23日晚,情系八桂-兩岸文化聯誼行閉幕式在桂林舉行。圖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李康致詞(中國臺灣網 張弛 攝)

  中國臺灣網8月24日桂林消息 情系八桂——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23日晚在風景如畫的桂林圓滿閉幕,本次活動歷時10天,先後參訪了南寧、柳州、桂林等地,領略了八桂大地的詩情畫意,感悟了中華文化的璀璨多元。

  在當天的閉幕式上,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李康致詞時對「情系八桂」大型文化交流活動的成功表示祝賀,他說,本次聯誼活動行程一千多公裡,兩岸文化界人士同參訪,同交流,同研討,同歡歌,感悟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為進一步推進桂臺交流打下了基礎。

  臺灣嘉賓參訪團團長張京育在致詞時表示,這次情系八桂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之旅,臺灣嘉賓們領略了廣西的山水人情、歷史文化。他說,每個人都有三個血緣:一是生命的血緣,由父母所給,向子女遺傳;二是自然的血緣,即我們從大自然中獲得維持生命所需要的物質,第三個是精神文化方面的血緣,這是人類所獨有,也是最重要的血緣,並將代代相傳。這次所有臺灣嘉賓一行,領略到了大陸對中華文化的保存與發揚。他表示,希望「情系」系列兩岸文化交流活動,能一直延續下去,綿延不絕。

  「情系八桂——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是由中華文化聯誼會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8月15日正式開幕,先後在南寧、柳州、桂林三地進行了交流與參訪。出席「情系八桂」活動的150餘位兩岸文化界人士,出席了廣西文化報告會、參加了中華民族文化學術研討會、進行了兩岸文化交流筆會,以及兩岸文化交流座談會。

  在閉幕式結束前,「情系八桂」活動舉辦了兩岸文化交流座談會;閉幕式後,舉行了「情系八桂」兩岸文化界人士大聯歡,海峽兩岸的文化界精英各顯身手,節目精彩紛呈,全體嘉賓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由中華文化聯誼會主導的「情系」系列兩岸大型文化交流活動,至今已舉辦了八屆。此前舉辦的「情系三峽」、「情系黃山」、「情系香格裡拉」、「情系敦煌」、「情系中原」、「情系湖湘」、「情系長安」活動,贏得了海峽兩岸文化界的熱烈歡迎。「情系」系列活動旨在通過文化交流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兩岸文化界人士的同胞情誼,擴大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目前已成為兩岸文化藝術界人士進行交流的品牌活動。(中國臺灣網 蕪同)

  23日晚,情系八桂-兩岸文化聯誼行閉幕式在桂林舉行。圖為臺灣訪問團團長張京育致詞。(中國臺灣網 張弛 攝)

 

 瀏覽更多各地涉臺新聞

[責任編輯:薛白璐]

相關焦點

  • 兩岸及港澳體育舞蹈選手在滬共舞聯誼
    「國際靜安 舞動明天」——滬港澳臺聯誼交流會27日在上海舉辦,來自兩岸及港澳的體育舞蹈選手共聚舞池交流聯誼。     「國際靜安 舞動明天」——滬港澳臺聯誼交流會27日在上海舉辦,來自兩岸及港澳的體育舞蹈選手共聚舞池交流聯誼。
  • 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暨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在...
    龍明彪在致辭中表示,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是兩岸青年交流的一項盛事,今年與往年不同,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也在同一時間開營,兩場活動相輔相成,擴大嶺南行活動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合作受到很大影響,民進黨當局更是企圖利用疫情讓兩岸「脫鉤」。但是這些困難和阻礙割斷不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也改變不了兩岸融合發展的歷史大勢。
  • 感恩節策劃創意主題:情系暖冬,感恩之行
    >感恩節策劃創意主題:情系暖冬,感恩之行2016-11-24 09:20:3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所以我們院青年志願者協會借西方「感恩節」的機會在校園內開展以「暖冬之行:情系暖冬,感恩之行」為主題的感恩節系列活動。  二、活動目的:  通過這一系列活動,讓同學們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靈去感 受,從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情感,無論對待父母或者老師,朋友或者對手,快樂或者悲傷,都能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
  • 海內外閩籍伍氏宗親聚首僑鄉福清懇親聯誼
    海內外閩籍伍氏宗親聚首僑鄉福清懇親聯誼
  • 伍氏快訊 | 2019嘉應伍氏宗親總會川渝之行圓滿結束
    我們旨在團結世界伍氏宗親,凝聚天下伍氏力量,傳播伍氏最新資訊及優良文化,為伍氏服務!所有管理人員不領一分工資,不謀一分私利,不向宗親收取一分錢!站長熱線:13480990598(微信同號)由嘉應伍氏宗親總會組織的川渝之行於6月16日圓滿結束,整個行程2000多公裡,歷時8天,代表團成員有海先、光亮、盛松、永生、達通、達偉、少柯、坤生、桂彪、卓東、儒忠、福鈴。
  • 兩岸關係「划龍舟」 蔡英文你卻在岸上走
    兩岸龍舟賽(資料圖)在蔡英文大搞「文化臺獨」,試圖割裂兩岸民眾情感。而在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臨之際,兩岸民眾卻通過一系列慶祝活動來表達彼此的文化認同。海外網(m.haiwainet,cn)網友賈永輝投稿分析,兩岸文化聯結割不斷,兩岸情感認同擋不住,蔡英文「去中國化」終會失敗。
  • 海峽兩岸暨港澳選手雲集 舞蹈之花滬上盛開
    一場以舞會友,以舞聯誼的交流盛會吸引了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舞林高手。 32位小朋友,8位少年選手,8位青年選手,還有從香港專程友情演出的前輩。選手們之間幾乎都是第一次見面,分別表演牛仔、桑巴、恰恰、華爾茲和探戈,有集體舞、雙人舞,有老中青幼,選手們既要克服旅途勞累,還要展現實力水準,只有一上午彩排時間,演出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 廣西:玉林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 今年計劃造林16萬畝
    玉林市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今年將繼續深入實施「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市和美麗玉林建設。市林業局在2012年底下達了2013年山上造林計劃,牢牢把握「綠滿八桂」工程建設主動權,目前已落實山上造林用地 4333公頃,完成備耕 442公頃,完成造林53公頃,新育苗木250萬株。
  • 吳伯雄談兩岸族群認同:自認炎黃子孫與政治無關
    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十二日下午在長沙閉幕,有記者提問:有人說,兩岸越交往,界限越明。是否如此?文化的交流是會增進兩岸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還是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如果你了解臺灣歷史,就會更理解臺灣人的想法。他們有一個悲情的歷史,形成了臺灣意識,但臺灣意識和『臺獨』意識是不一樣的。」
  • 連接兩岸青年「雙創」夢 泰臺蜂鳥青創體驗營舉辦
    來自臺灣中華創新資源整合發展協會、遠傳電信公司、中磊商務交流公司、ACCA臺灣動漫創作協會、臺灣「中國文化大學」、臺灣科技大學等單位的近20名臺灣優秀青年參觀了泰州多家企業和眾創空間,並與泰州優秀青年進行了交流聯誼活動。
  • 兩岸黃氏宗親廈門中秋謁祖
    臺胞黃毓勉當天,「2020年海峽兩岸宗親中秋祭祖暨文化交流聯誼活動」在廈門江夏堂舉行,海峽兩岸150多名黃氏宗親齊聚江夏堂主祠,共同祭祀先祖,研討交流江夏文化。記者了解到,此前每年都有上千名來自兩岸的黃氏宗親前來江夏堂祭祖,尤其中秋的聯合祭祖更是持續多年的傳統,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規模有所縮小,但是仍有近20位來自臺中、臺北、高雄、金門等臺灣各地的臺胞代表前來共襄盛舉。第二次參加江夏堂中秋祭祖活動的臺胞黃啟璋用「非常感動」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昆臺民族文化交流持續加強
    1月15日,昆明市舉行「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民族團結進步專題發布會,昆明市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李為民介紹,近年來,昆明市臺聯深入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弘揚「同根文化」,持續深化「春融同心」統戰工作品牌,服務大統戰工作格局,臺聯工作不斷突出「側重點」、拉長「延伸鏈」、擴大臺聯「覆蓋面」,持續加強昆臺民族文化交流
  • 烏龍茶飄香臺灣湖州話文創 傳統文化為媒兩岸締情緣
    烏龍茶飄香臺灣湖州話文創 傳統文化為媒兩岸締情緣 2014-09-23 17:47: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湖州9月23日電(記者 趙曄嬌)臺灣高山烏龍甘醇的桂花香飄滿了整個展廳,兩岸的賓客圍坐在茶臺前談文化論創意,尋找兩岸對於傳統文化再升華的共鳴。
  • 臺灣向「獨」行,大陸向「統」忙,兩岸統一指日可待
    臺媒稱,解放軍第73集團軍駐守於福建廈門,隸屬東部戰區,被稱為攻臺主力部隊,時值兩岸關係「惡化」之際,央視選在10月10日且以長達6分多鐘播報並配合各兵種作戰畫面,其「警告」意味不言可喻。也有臺媒稱,這是解放軍首次在夜間凌晨展開登島突襲軍演,央視發布的軍演視頻是近年來大陸官方首次完整地介紹登島軍演的全部過程。
  •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很高興來到美麗的燕園,出席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中華文化論壇自創辦以來,在兩岸有識之士的共同參與和大力支持下,已成功舉辦五屆,成為兩岸同胞探討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推動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首先,我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對論壇的舉辦表示衷心的祝賀!向出席論壇的各位嘉賓表示誠摯的問候!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
  • 兩岸共同面對金融強權板塊位移大挑戰
    第二屆「兩岸和平創富論壇」成功閉幕,兩岸與會人士除強化了兩岸和平創富的共識外,更凝聚出「大中華金融強權崛起」的新思維。臺灣《旺報》15日刊載社評表示,論壇中以大競合、大挑戰、大資本為主題的兩岸金融合作討論,給兩岸如何加快合作腳步,抓住全球經濟金融強權板塊位移大好時機,提供了策略思考的機會,相信這場論壇的後續效應可以更為深化。
  • 交流兩岸名詞術語 促進科學文化繁榮
    記者:請您談談海峽兩岸開展科技名詞交流對照工作的重要意義。路甬祥:海峽兩岸科技名詞交流對照工作對於發展兩岸科教、經貿、文化關係十分重要,是胡錦濤總書記講話中提出的「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方針的重要體現。兩岸已分隔半個多世紀,這個時期正是現代科學技術大發展的歷史階段。兩岸由於互不溝通,各自定名,導致科技名詞不一致。
  • 首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蘭溪郎靜山專場活動啟動 兩岸攝友共聚千年...
    首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蘭溪郎靜山專場活動啟動 兩岸攝友共聚千年古鎮用鏡頭架起溝通橋梁 2020-10-20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灣文化為蔡英文兩岸政策敲響警鐘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潘罡的評論文章指出,這都因兩岸當前政治僵局,反映在文創產業上,不只意味臺灣少了商機,更嚴重的是臺灣文化發展前景敲響警鐘。評論摘編如下:大陸文化創作指標盛會之一的深圳文博會日前落幕,不論參展廠商與成交額都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