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盜墓小說《鬼吹燈》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尋龍分經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其實原文是出自於風水古籍,古代測繪學之最的《撼龍經》中。而這「尋龍」一說,就是指龍脈,也是一座山的主脈。
古人的墓葬,特別是有錢人,基本上都講就是一個風水。不論是為了給後人借來龍脈的運氣,還是為了自己下輩子投個好胎。這下葬之地,都必須得是在一個風水極好的地方。而這,也給盜墓者弄來了一個便利。
比如說1962年出生的姚玉忠,家中就是一個盜墓的行家裡手。姚玉忠的父親本身就是一個「土夫子」,自身本就明白一些風水以及一些盜墓的手段。於是就將這一套手段交給了姚玉忠。
姚玉忠就是被父親一手培養出來的,且青出於藍勝於藍,他比父親厲害多了。在父親將肚子裡的獲全都交給姚玉忠之後,自此一些簡單的風水姚玉忠一看就會。更為上乘的風水,姚玉忠就不太明白了。
為此,姚玉忠開始專門研究《易經》等上乘風水經籍。鑽研程度不亞於今日高三的學生們高考,可謂是廢寢忘食。也許是真的對這方面有天分,經過長久的鑽研之後。姚玉忠觀氣定脈的功夫越來越深。
這時候的姚玉忠,可以不藉助任何的工具,僅憑自己的一雙眼睛,便可找到大墓。就連風水行業必備的羅盤放置一邊,不用。在其本事大成之後,姚玉忠就正式的踏入了盜墓這個行當。
先是去故宮,清陵,博物館,墓葬群等地考察一下,一邊是研究墓葬的機關,以及墓的結構。一邊是看看古董的實物,以便挖出來後好估計價格。隨後還添上了一個爬山的愛好,沒事兒就到各種山上看看,轉悠轉悠。
實際上這轉悠,在盜墓這個行當裡就叫做「點穴」。盜墓裡的同行們都知道,姚玉忠一雙眼睛厲害著呢。他可以根據星象,地形等準確的找到墓穴所在的位置。每次一個地兒只要姚玉忠開口了,就一定可以挖到東西出來,從未失手過。
而且,新時代的盜墓團夥都與時俱進,用上了高科技。什麼「金屬探測儀」,「三維立體成像儀」都拿上了。但就姚玉忠不是,他不是咋愛用那些「破爛玩意兒」。他盜墓的就是老一套工具,唯一現代點兒的就是強光手電,
也因此,盜墓這一行自姚玉忠踏進來之後,就成了這一行的「祖師爺」。許多人都慕名前來拜師學藝,也稱其為「關外盜墓第一人」。2013—2014年間,是這位「祖師爺」作案最頻繁的一年,共作案有200多次。
而且他一出手,就是大墓。國家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被他偷了多次,每次還都只專家們都沒發現的墓葬,事後細細回填,再撒上一把草籽。事後就很難會被發現,紅山文化遺址就被偷了16回。
但是人有失足,馬有失蹄。在姚玉忠再次上山「點穴」的時候,辦案人員將其抓個正好。2017年,姚玉忠被判處死刑,緩刑兩年。而他的作案團夥也被順藤摸瓜抓了出來,幾乎都被判了個無期。
只是可惜了姚玉忠的這一身好本事,正兒八經地去研究考古,估計能被國家文物局供著去。為何非要做這些違法的事情呢?
但是從姚玉忠的身上,發現那些個盜墓小說中寫得也並不都是假的。作者將七分真三分假的將盜墓這個行當,寫的此起彼伏,令人深陷其中。就如這本天下霸唱的《鬼吹燈》一般,這也絕對是盜墓小說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