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滅亡,是歷史的合理性。
按照社會形態的說法:資本主義戰勝腐朽的封建社會的必然趨勢的科學性
是否真的是這樣?
那為什麼現在依然還存在類似的封建政體的國家存在
很多人都站在身為過來人的角度去考慮社會形態的存在與消亡的可能性
所以很多的時候,一些悄然變化的東西我們無從去考量這其中的後續影響
微小的量變是否能醞釀一個巨大的風暴
引用物理學的說法是可能的,比如說蝴蝶效應,量子效應
合理性並非是科學的指導行為,卻是固步自封的前提
清朝時期
開海是不允許,貿易是不允許,科學是不允許
這是合理的,基於原有的科學基礎的前提下。這應該不是一個社會形態的問題,而應該是一個高度發展之後所遺留存在於一個群體的合理的道德規範性問題。任何相關的科學性在社會運用當中都會或多或少的變成一種社會道德規範準則。
比如說排隊,最初也只是想管理的科學性。但是在後面的慢慢的變成一種文明的社會規範
從這個上面可以看的出來,科學性最後的演變會是一種以文明的形態出現
所以在清朝,眾人的合理性,對於其他資本大國來說是迂腐;在清朝人來說,其他的資本大國的合理性是野蠻
誰對誰錯?
我們來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如果沒有戰爭,沒有疾病,是否資本主義社會能否正常的去吞併封建社會
肯定是不能的,因為你永遠無法用一個別人不理解的道理去說服別人。你無法去說服一個裝睡的人
而就在清朝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時期
洋務運動
在戰爭之後的反思興起的運動思潮。
我們在歷史書當中,興許會覺得失敗的可能是政治的腐敗,體制的問題。其實說這些的人大多都是大道理看的多了,我們所需要的是更加的本質的問題。
有人會說這是人的思想的一個問題,無論你是怎麼優化硬體,但是你的軟體思想沒有跟上其實也沒有什麼用。
是,是在這個問題,這才會有後續的很多思潮的出現。
不過如果不是戰爭的出現,是否會有後續的思潮出現呢。
不會!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如果不是有人過來打你,你永遠不知道,你自己的臉能腫到何種的地步
我們自認為的合理性的問題,是否具有科學性?
如果我現在的手機響了,我想著會接電話傳達信息,這是合理性。如果是清朝人看到手機響了,我想他不會去接,而是寫封信到驛站送過去,這是合理性。
如果是未來人呢,看到手機響了,會接電話嗎?他們的合理性是什麼?
那麼合理性到底是什麼?
是基於科學性的運用
似乎很多人也不知道,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的合理性到底是一種道德文明的規範還是一種已經形成的科學化規範
從清朝的滅亡還是沒有看清楚,到底是社會的問題,還是什麼的問題
硬體的無論的怎麼優化,能上天入地,未來,過去都可以去。如果你的軟體跟不上,始終是一種落後的形式。
終有那麼一刻,是讓你看清楚。合理性是否真的具有先進的科學性?
很有趣的是,很多的時候,我們似乎去刻意的追求過去的合理性,來保護我們本身現有的合理性。以至於忘記更多的科學性。這不是一種健康的狀態,可能更多的是一種回歸原有的思想狀態,這可能就是一種硬體過高優化的弊端。軟體還是原來的軟體
無論你裝了多少華而不實的東西,你還是你自己。
無論你的口號喊得多麼的歇斯底裡,世界還是會拋棄你
這是我們現在的娛樂至上,知識大爆炸的年代,生於此,死於此的年代
僅此懷疑!
本文摘自公共號: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