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恐龍神啦!尾巴底下藏著超級感受器!

2020-11-22 騰訊網

這恐龍神啦!尾巴底下藏著超級感受器!

說起恐龍的感覺能力,無非是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與我們人類差不多。不過古生物學家最新公布了一項關於德國小型食肉恐龍化石的研究,這個小傢伙的尾巴上竟然有極為特殊的感受器!這個感受器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

侏羅紀的袖珍殺手

侏羅獵龍的化石發現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地層是著名的索倫霍芬石灰巖層,該地層中還發現了始祖鳥、美頜龍等著名古生物。正是得益於出色的化石保存狀態,編號為JME Sch 200的侏羅獵龍化石骨骼相當完整,因此成為歐洲發現的最完整的非鳥獸腳類化石標本之一。

圖註:侏羅獵龍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2006年,古生物學家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一新肉食性恐龍來自晚侏羅世的索倫霍芬群島》(A new carnivorous dinosaur from the Late Jurassic Solnhofen archipelago)的論文,正式命名了侏羅獵龍。

侏羅獵龍的屬名(Juravenator)來自拉丁語中的「Jura」(意為「侏羅紀」)及「Venator」(意為「獵人」),意思是「侏羅紀的獵人」。侏羅獵龍的模式種被命名為斯氏侏羅獵龍(Juravenator. starki),是為了紀念斯塔克家族的查瑞·斯塔克(Quarry Stark),這個「斯塔克」可不是小說《冰與火之歌》中的「史塔克」,而是發現化石採石場的所有者。

圖註:美劇《冰與火之歌》中的史塔克家族,圖片來自網絡

到目前為止,侏羅獵龍的化石也僅僅發現了一具,根據骨骼判斷還是一隻沒有完全成年的個體。侏羅獵龍其實非常小,體長只有0.7米,體重1千克或者更輕,和一隻老鼠差不多大。別看侏羅獵龍體型袖珍,卻是食肉動物,因為在它的嘴中長有兩排鋒利的小牙齒,所以算得上是袖珍殺手啦!

圖註:侏羅獵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侏羅獵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鱗片沒有那麼簡單

侏羅獵龍不僅保存了相當完整的骨骼,而且還奇蹟般的在尾巴基部保存了部分軟組織結構,那就是鱗片。恐龍身上長鱗片算是稀奇事?並不是,但是古生物學家最初認為侏羅獵龍屬於美頜龍科(Compsognathidae),該科內包括了發現於中國遼西熱河生物群的中華龍鳥和麗羽龍等,這些恐龍可都是長羽毛的,所以長著鱗片的侏羅獵龍絕地是美頜龍科中的異類。

其實關於侏羅獵龍的分類一直存在著爭議,最新的觀點(Foth et al. 2020) )認為其屬於巨齒龍類,與似松鼠龍(Sciurumimus)是近親。

圖註:似松鼠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不屬於美頜龍科,那麼侏羅獵龍長鱗片就很正常啦,可它的鱗片並不簡單。其實在侏羅獵龍最早被研究的時候,古生物學家通過電子顯微鏡就已經注意到其每一片鱗片印痕上都有奇特的同心圓 結構,研究人員以為這是化石保存過程中形成的,並沒有在意。

圖註:侏羅獵龍微博上的皮膚還原,圖片來自網絡

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菲爾·比爾(Phil Bell)和阿根廷古生物學家克裡斯多夫·亨德裡克(Christophe Hendrickx)注意到侏羅獵龍皮膚上的奇特結構,他們在對比了所有的同心圓突起後發現竟然是一樣大的,而且出現的位置也很有規律,說明這一結構是原生的,並非化石形成過程中產生的。

圖註:阿根廷古生物學家克裡斯多夫 亨德裡克,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菲爾 比爾,圖片來自網絡

在使用了紫外線和顯微鏡檢查後,古生物學家發現這一結構與今天鱷類鱗片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同心圓結構非常像鱷類鱗片上的信息系統控制中樞(Information Systems Operations Squadron,簡稱ISOs),通俗上稱為壓力感受器或者觸點。

2020年月,比爾和亨德裡克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發表了名為《晚侏羅世獸腳類恐龍擁有類似鱷類的感覺鱗片》(Crocodile-like sensory scales in a Late Jurassic theropod dinosaur)的研究論文,對侏羅獵龍尾巴底部鱗片上具有的壓力感受器進行了論述。

深夜摸魚王

侏羅獵龍的尾巴鱗片上長著壓力感受器,這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我們不妨先看看具有相似解剖學結構的鱷類,其體表鱗片上的壓力感受器是用來在水中探知周圍獵物的移動,測量水的溫度和酸度等的。研究者認為侏羅獵龍也具有同樣的能力!

讓我們回到侏羅獵龍生存的時代,那是距離1.51億年前的晚侏羅世時期,當時的歐洲被淺海淹沒,今天大片的陸地曾經是一片群島,這裡就是侏羅獵龍的家。島嶼四周是大片的沿海淺水區,島嶼上也有瀉湖溼地,這裡自然會有包括小魚小蝦等在內的水生動物,它們正是侏羅獵龍的食物。

圖註:侏羅紀時期的歐洲,圖片來自網絡

由於自己的體型也很小,為了躲避更大的食肉動物,侏羅獵龍會選擇在夜幕降臨之後出來覓食,它的眼睛就是證據。從侏羅獵龍的頭骨上看,其眼眶孔大的出奇,說明侏羅獵龍長著一對大眼睛,大眼睛當然是為了適應夜晚光線微弱環境而生的。

圖註:侏羅獵龍的頭骨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侏羅獵龍生活在水邊,圖片來自網絡

當侏羅紀歐洲群島上的黑夜到來,膽小的侏羅獵龍就會來到淺水中,此時它尾巴底下鱗片上的壓力感受器就像聲吶一樣搜索這水底的情況。當感覺到有獵物靠近時,侏羅獵龍就會對水下的目標發起攻擊,它是當之無愧的深夜摸魚王!

侏羅獵龍鱗片上壓力感受器結構的發現擴展了我們對於恐龍感覺能力的認知,原來它們還能將觸覺發展成捕獵的工具。正如加拿大皇家泰勒博物館的恐龍系統學和進化館館長迦勒·布朗(Caleb Brown)所說:「從特別保存下來的化石分析出皮膚細節,我們看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參考資料:

1.G hlich, U.B., and Chiappe, L.M.(2006).A new carnivorous dinosaur from the Late Jurassic Solnhofen archipelago.Nature,440:329-332.

2.Goehlich, U.B., Tischlinger, H., and Chiappe, L.M. (2006). "Juraventaor starki (Reptilia, Theropoda) ein nuer Raubdinosaurier aus dem Oberjura der Suedlichen Frankenalb (Sueddeutschland): Skelettanatomie und Wiechteilbefunde." Archaeopteryx, 24: 1-26.

3.Xu, X. (2006). "Scales, feathers, and dinosaurs". "Nature", 440: 287-288.

4.Butler, R.J., and Upchurch, P.(2007).Highly incomplete taxa and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theropod dinosaur Juravenator starki.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27(1):253-256.

圖片 / 網絡(侵刪)

文字 / 江氏小盜龍(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盜龍

相關焦點

  • 會被自己的長尾巴萌到的生物——雪豹,從瀕危降為易危啦!
    在我們的滾滾被「降級」之後,最近又有一種動物的瀕危身份被「降級」啦沒錯,就是這貨——雪豹!說到雪豹,就不得不說下它們神奇的尾巴雪豹的尾巴長且粗大,是它們體長的四分之三尾巴上的毛濃密蓬鬆,軟軟的走「貓步」的時候甩起來real帶感雪豹在爬坡和快速奔跑等時候,尾巴還會幫它們保持平衡不過上面這些都不是雪豹尾巴最重要的屬性.....雪豹尾巴最大的特點是
  • 閨蜜家設計絕了,整個房間空蕩蕩,床鋪藏在地底下,收納空間十足
    找了半天都沒看到,朋友把中間地板一掀才發現,床鋪居然藏在地底下,這設計太讓人意外了!雖說這種設計方法有點「奇葩」,但是不得不說,這種方法確實很適合小戶型,可以很好地解決小戶型收納空間不足的問題。想想面積不大的小房間裡,擺下一張床鋪就已經有點擁擠了,在這種情況下,這種設計不僅不佔空間,還能讓房間變得更寬敞。
  • 袋鼠寶寶出袋啦!
    ▲綠蔭下擁抱的袋鼠這幾天的天氣超級棒,不少來遊園的朋友們發現我們的袋鼠寶寶出袋啦小編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喜悅實在是太太太太可愛了!▲一轉眼袋鼠寶寶就長大啦那為什麼袋鼠寶寶老是頭朝下,露出尾巴或者腳丫呢?因為袋鼠媽媽的乳頭在育兒袋的底部,寶寶越長越大,把腦袋伸到底部喝奶的時候尾巴和腳丫就...藏不住啦!
  • 神經纖維與感受器的分類
    也有學者在文章討論中將神經纖維的Group與感受器的Type相迷惑的,別人寫Letter質疑。先從基礎解剖分析。一、神經系統的基本組織是神經組織三、感受器(Sensory receptors)的分類最廣泛接受、常用的就是:1967年,Freeman和Wyk提出的感受器分類法。
  • 白嘎啦眼、嘎牙子、牛尾巴魚你能分清嗎
    現在正是大慶地產魚大量上市的時候,一些平時少見的白嘎啦眼、嘎牙子、牛尾巴魚也都變成了常見,這幾種魚你能分清嗎?在魚攤前,經常有人對著這幾種魚問叫啥,區分不開,今天我把這幾種魚拍下來與大家分享交流。這是大慶肇源江邊的白嘎拉眼。
  • 土星北半球超級風暴 酷似神話怪蛇咬自己尾巴(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拍攝到土星上驚人的雷電風暴圖像,旋轉的超級風暴在土星大氣中盤旋,酷似一隻咬住自己尾巴的巨蛇。這個超級風暴在2010年12月首次被發現,科學家發現雲層在風暴席捲下迅速向偏西方向移動,並形成了許多順時針漂移的小漩渦。
  • 蚊子在耳旁嗡嗡叫,開燈之後又不見了,你真的了解「超級捕獵手」蚊子嗎?
    4.蚊子有22顆牙齒,而且分上下顎,針管一樣的嘴巴實際上由上內唇(上唇咽)、舌各1 個,上、下顎各1 對,共同組成細長的針狀結構,包藏在鞘狀下唇之內。上內唇細長,腹面凹陷構成食物管的內壁,舌位於上內唇之下,和上顎共同把開放的底面封閉起來,組成食管,以吸取血液。舌的中央有一條唾液管。5.叮咬人類的蚊子都是母蚊子,公蚊子以植物汁液和花粉為生。
  • 科普小課堂 | 動物尾巴的奇特功能
    歡迎來到藍豆科普小課堂,和藍小豆一起學習《動物尾巴的奇特功能》~一、用尾巴掌握飛行方向對於鳥類而言,尾巴的主要作用是掌握飛行的方向。鳥類的尾巴上長著豐腴的羽毛,宛如扇子,靈活的轉動尾巴即可控制飛行方向。
  • 比銀河系還大的超級星系長出一條神秘紅尾巴,專家稱:非常奇怪
    在早期宇宙中,沒有行星,恆星,黑洞,星系這類天體,就連光線都沒有,只有無數均勻向外推移的碎片和塵埃。不過後來,碎片和塵埃因引力而開始凝聚,無數行星,恆星,星系隨之而誕生,宇宙也因此而變得生機勃勃。銀河系就被這樣誕生的,然而除了銀河系外還有很多河外星系,比如仙女座星系,UGC 6093螺旋獨立星系,NGC 1569星系等等。
  • Cell:HCN通道超極化過程中的電位感受器運動
    近日,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等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Voltage Sensor Movements during Hyperpolarization in the HCN Channel」的文章,揭示了HCN通道超極化過程中的電位感受器運動
  • 科學家在人類心臟中發現味覺感受器!
    2015年5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FASEB Journa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正常情況下存在於鼻子和嘴巴中的嗅覺和味覺感受器或許也存在於心臟中
  • 響尾蛇的尾巴為何會發聲? 響尾蛇尾巴有什麼作用?
    響尾蛇的尾巴為何會發聲? 響尾蛇尾巴有什麼作用?時間:2016-04-17 14:26   來源:網絡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響尾蛇的尾巴為何會發聲? 響尾蛇尾巴有什麼作用? 據英國某報導,一個關於響尾蛇尾巴為何會響的視頻在視頻網站上引起關注。
  • 味覺細胞中竟含有嗅覺感受器
    北京時間4月26日消息,美國非盈利性獨立科研機構莫奈爾化學感官中心的科學家報告說,鼻子中能夠探測氣味、具有嗅覺功能的感受器也存在於舌頭上的味覺細胞中。研究結果表明,嗅覺和味覺——食物味道的兩大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從舌頭開始,而不是像之前認為的那樣始於大腦。
  • 人的缺點像猴子的尾巴(隨感)
    我不知道作家方方怎麼樣,這兩天被炒得挺熱的。我對這種事情也不關心。我讀書很少,只讀過她的幾篇小說。因為這個作家不算太出名,基本可以淹沒在陝西作家三駕馬車的名聲之下。對於一件事情的結果,無非就是一個對錯的問題。我個人比較喜歡寫小說,因為寫小說能夠更大程度上掩蓋自己的觀點。我不喜歡談觀點,觀點這種東西無非就是一個對錯的問題。
  • 都說兔子尾巴長不了,17釐米長的兔子尾巴,相信你沒見過
    有個有趣的話題紅了:兔子的尾巴究竟有多長?有網友無意中拉了一下自己養的兔子的尾巴,卻發現原來它的尾巴一直都縮在肚子下面,拉出來卻很長,於是產生了疑惑:都說兔子尾巴長不了,這是怎麼回事啊?說來也簡單,它們的尾巴平時都是以比較隱蔽的方式藏在身後,有的兔子品種是尾巴向上折成一個L形狀,有的兔子品種則是尾巴藏在肚子裡,就像文章一開頭那位網友家的兔子一樣。▲為了讓自己跑起來比較方便,兔子在奔跑的時候尾巴都是收起來的,看起來就好像只有一個尾巴尖一樣。
  • 12句「汙汙」的小情話,遇到你,我的小尾巴都藏不住了
    6.遇到你,我的小尾巴都藏不住了    7.「這是我的手背,這是我的腳背,你是我的......寶貝!」  8.
  • 光遺傳學研究發現激活傷害感受器能夠啟動和放大炎症
    光遺傳學研究發現激活傷害感受器能夠啟動和放大炎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4 13:38:04 洛桑聯邦理工Stphanie P.
  • 假如人類也有尾巴
    河南商報小記者二七區優智實驗學校三(5)班 黃熙東孔雀的尾巴色彩絢麗,猴子的尾巴可以倒掛在樹上蕩鞦韆,小兔子的尾巴毛茸茸的,像一個小雪球一樣。如果人類也有尾巴,那會怎麼樣呢?
  • 讀到兩篇小學課文,《虎口藏寶》《小壁虎借尾巴》,感到莫名其妙
    這兩篇文章分別是《虎口藏寶》和《小壁虎借尾巴》後者是一篇非常古老的文章了,我讀小學時也有;前者那時則沒有。我百度了一下《虎口藏寶》的作者,原來是上海作家寫的。這篇可以說是一篇小小說。可是裡面的人物都是外國人,不過難以判斷是哪一個國家的。
  • 為什麼有時候貓尾巴成U型?我來教你如何從尾巴判斷貓咪的心情
    貓咪很可愛,想了解貓咪的喜怒哀樂尾巴這個環節千萬不能忽視!它們的尾巴像個小旗杆一般豎立著慢慢靠近是對你懷有好感的信號。這是貓在幼年時期為了讓母貓方便舔舐排洩物而養成的本能習性。母貓舔舐幼貓的屁股時幼貓就會這樣把尾巴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