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纖維與感受器的分類

2021-02-12 名醫傳世

看書或文獻,有時常碰到神經纖維 (Nerve fiber) 用A-C或α、β、γ或Ⅰ-Ⅳ (Group)等表示,感受器 (Sensory receptors) 用Ⅰ-Ⅳ (Type)等表示。

Spine (Phila Pa 1976). 1996 Jul 1;21(13):1609-10.

也有學者在文章討論中將神經纖維的Group與感受器的Type相迷惑的,別人寫Letter質疑。

先從基礎解剖分析。

一、神經系統的基本組織是神經組織

圖1:神經組織的組成

圖2:神經元模式圖

八年制,系統解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圖3:神經元的組成

圖4:神經元的分類

在周圍部,

神經元胞體集聚處稱神經節(ganglion)

二、神經纖維的分類:兩種分類方法 (A-C 或 GroupⅠ-Ⅳ)

第一種分類:Erlanger- Gasser分類法

根據神經纖維傳導速度分類,可針對傳入和傳出神經纖維 (即感覺和運動纖維),也就是我們常看到的A、B、C纖維,A纖維又分為Aα、Aβ、Aγ和 Aδ纖維,有時候常將A去掉。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44 was awarded jointly to Joseph Erlanger and Herbert Spencer Gasser "for their discoveries relating to the highly differentiated functions of single nerve fibres."

Herbert Spencer Gasser是Erlanger教授的學生,他們共同研究神經纖維的電學性能,應用示波器來放大所檢測的電流。通過這種方法測出不同的神經纖維是以不同的速度來傳導衝動,傳導的速度與纖維的粗細成正比

因他們共同發現單一神經纖維的功能高度分化,而共同獲得194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獎官網上對他們的貢獻描述:

Our bodily functions are governed by our nervous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many nerve cells with extensions, or nerve fibers, that form a system of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brain and spinal cord and the rest of the body. Signals in the nervous system are conveyed by weak electrical currents and by chemical substances. During the 1920s Joseph Erlanger and Herbert Gasser studied the properties and distribution of nerve fibers. They divided nerve fibers into two different type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and showed that the thicker fibers convey nerve impulses faster.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44/gasser/biographical/

第二種分類:Lloyd分類法

根據神經纖維粗細分類,僅針對傳入纖維(感覺纖維)

通常應用groupⅠ-Ⅳ表示,groupⅠ是最粗的,group Ⅳ是最細的。

groupⅠ-Ⅲ是有髓神經纖維,而group Ⅳ是無髓神經纖維。

其中groupⅠ又分為Ⅰa(來自肌梭)和Ⅰb(來自肌腱)。

兩種分類方法的比較

三、感受器(Sensory receptors)的分類

最廣泛接受、常用的就是:1967年,Freeman和Wyk提出的感受器分類法。

此分類法根據感受器的形體和功能進行分類,一般表示為Type Ⅰ-Ⅳ。

J Anat. 1967 Jun; 101(Pt 3): 505–532

表:四類感受器特點補充


結構特點:1.末端紐扣樣擴張,並發出分支;2.終末擴張的軸突伴大量線粒體填充;3.與終末施萬細胞 (Schwann cell)關係密切;4.軸突 (axon)末端存在手指狀突起 (也稱軸突棘)神人周圍組織,監測膠原纖維 (collagen fibers)的形變。

Peng等研究發現:頸椎間盤內長入的Ruffini小體與頸源性頭暈/眩暈的相關性。

他們對138個手術切除的頸椎間盤標本進行病理學研究,發現61個頸椎病伴有眩暈的患者頸椎間盤內長入大量的魯菲尼小體,而沒有伴眩暈的77個患者頸椎間盤內僅有少量的魯菲尼小體長入。他們又對4個健康人頸椎間盤標本進行對照研究,發現正常頸椎間盤沒有或僅在椎間盤最外層有稀疏的魯菲尼小體分布。

因此,他們認為頸椎病產生眩暈可能是由於一種稱之為魯菲尼小體的本體感受器長入病變的頸椎間盤內所引起。魯菲尼小體長入病變的頸椎間盤內,病人感覺頭暈耳鳴、心慌氣短、平衡障礙,行走不穩,猶如幽靈附體。所以,他們也把這些致病的魯菲尼小體比喻為幽靈感受器

同時,頸前路手術通過切除病變的頸椎間盤及「幽靈感受器」,能夠明顯緩解頸椎病伴隨的眩暈症狀,從另一個角度佐證上述理論。

相關焦點

  • 神經纖維的興奮傳導特點是什麼?
    痛覺感受器的細胞膜收到刺激,神經末梢對Na+通透性增加,內流使膜電位去極化產生感受器電位。隨著刺激強度的增加,感受器電位達到一定幅度,即轉變為動作電位,引起神經衝動。神經元具有感應性和傳導性雙重特點。神經元的樹突具有感應性,可以接受刺激,傳向胞體;軸突可以將匯集和調整後的信息傳向鄰近或後繼的神經元。所以,神經纖維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完整性是興奮衝動傳導的基礎。
  • 什麼是神經纖維瘤病 神經纖維瘤病這樣治療
    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並不常見的疾病,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聽說過神經纖維瘤病這種疾病,神經纖維瘤病有許多人不了解,那麼請問什麼是神經纖維瘤病?神經纖維瘤病吃什麼?神經纖維瘤病治療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什麼是神經纖維瘤病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良性的周圍神經疾病,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 四、神經纖維和神經
    四、神經纖維和神經   (一)神經纖維   神經纖維(nerve fiber)是由神經元的長軸突外包膠質細胞所組成。包裹中樞神經纖維軸突的膠質細胞是少突膠質細胞,包裹周圍神經纖維軸突的是施萬細胞。
  • 神經纖維好比「電線」,出現剝脫該怎麼辦?
    神經內科門診信息 門診時間:周一至周日 9:00-17:00 人們常常用「靈光一閃」來形容思路的忽然開闊,而負責在人體中負責傳導神經衝動的「電線」,就是我們的神經纖維。
  • 尾巴底下藏著超級感受器!
    尾巴底下藏著超級感受器!不過古生物學家最新公布了一項關於德國小型食肉恐龍化石的研究,這個小傢伙的尾巴上竟然有極為特殊的感受器!這個感受器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 侏羅紀的袖珍殺手 侏羅獵龍的化石發現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地層是著名的索倫霍芬石灰巖層,該地層中還發現了始祖鳥、美頜龍等著名古生物。
  • 神經纖維瘤常見類型有哪些
    神經纖維瘤常見的類型有哪些? 神經纖維瘤可表現為孤立性神經纖維瘤,沒有家族史,也可表現是神經纖維瘤病,亦稱VonRecklinghuausen’s病。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累及多系統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
  • Cell:HCN通道超極化過程中的電位感受器運動
    近日,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等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Voltage Sensor Movements during Hyperpolarization in the HCN Channel」的文章,揭示了HCN通道超極化過程中的電位感受器運動
  • ...新化合物可保護神經纖維並增加髓磷脂或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疾病
    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研發的一種化合物似乎可以保護神經纖維和覆蓋大腦和脊髓神經細胞的被稱為髓磷脂的脂肪鞘,這對於治療或預防多發性硬化症和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進展具有重要意義。
  • 《神經免疫學雜誌》:新化合物可保護神經纖維並增加髓磷脂,或用於...
    《神經免疫學雜誌》:新化合物可保護神經纖維並增加髓磷脂,或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疾病  CHEN • 2021-01-16 16:15:31 來源:前瞻網 E3171G0
  • 上海生科院通過單細胞RNA測序對軀體感覺神經元重新分類
    通過功能特性還可將初級感覺神經元分為機械感受器、傷害性感受器、熱感受器和癢感受器。依據反應類型可將傷害性感受器稱為機械熱、機械敏感的或機械不敏感的傷害性感受器等。  為了更好地了解初級感覺神經元的細胞類型、分子特性和生理特性,張旭研究組的李昌林等利用高覆蓋的單細胞測序技術,檢測了成年小鼠腰段背根神經節中的初級感覺神經元的基因表達。
  • 警惕神經纖維瘤
    張金明介紹,神經纖維瘤病手術本就非常棘手,加上患者病變範圍非常大,在切除過程中極易發生難以控制的出血。同時,切除病變範圍後,患者背部的巨大缺損修復也是令手術團隊「非常頭疼」,如果在手術中缺損過大,修復過程很可能「得不償失」,還可能會影響到患者右側肩部及上肢的活動。
  • 科學家在人類心臟中發現味覺感受器!
    2015年5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FASEB Journa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正常情況下存在於鼻子和嘴巴中的嗅覺和味覺感受器或許也存在於心臟中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2020甘肅事業單位醫療衛生崗招聘考試正在緊張備考中,甘肅事業單位E類考試主要考察醫學基礎知識和招聘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組成,部分事業單位還會考到
  • 目前無法治癒的神經纖維瘤是由基因缺陷導致的,致病原因有哪些?
    導語:神經是我們身體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部分,一旦神經上出現了一定的疾病,一般是很難治癒的,神經纖維瘤是一種神經上的疾病,這種疾病主要是以為身體中的基因缺陷導致的,就目前的國內外資料顯示可以知道,患上了神經纖維瘤病以後的人,發病率大概是會在1/3000~1/4000的,患上這種疾病的人年齡分布是比較廣泛的,新生兒到老年都是會患上這種疾病的,大約有1/3病例發病是會在13
  • 光遺傳學研究發現激活傷害感受器能夠啟動和放大炎症
    光遺傳學研究發現激活傷害感受器能夠啟動和放大炎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4 13:38:04 洛桑聯邦理工Stphanie P.
  • 味覺細胞中竟含有嗅覺感受器
    北京時間4月26日消息,美國非盈利性獨立科研機構莫奈爾化學感官中心的科學家報告說,鼻子中能夠探測氣味、具有嗅覺功能的感受器也存在於舌頭上的味覺細胞中。研究結果表明,嗅覺和味覺——食物味道的兩大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從舌頭開始,而不是像之前認為的那樣始於大腦。
  • 冰凍切片神經纖維免疫螢光染色試劑盒用途及注意事項
    冰凍切片神經纖維免疫螢光染色(PGP9.5)試劑是一種旨在使用PGP9.5 單克隆抗體免疫螢光染色技術,分析存檔中的冰凍組織切片中神經纖維的形態、分布(innervation)和密度(intensity)狀況的權威而經典的技術方法。該技術經過精心研製、成功實驗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