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傳導的本質是神經纖維運動電位的傳導。痛覺感受器的細胞膜收到刺激,神經末梢對Na+通透性增加,內流使膜電位去極化產生感受器電位。隨著刺激強度的增加,感受器電位達到一定幅度,即轉變為動作電位,引起神經衝動。神經元具有感應性和傳導性雙重特點。神經元的樹突具有感應性,可以接受刺激,傳向胞體;軸突可以將匯集和調整後的信息傳向鄰近或後繼的神經元。所以,神經纖維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完整性是興奮衝動傳導的基礎。一般而言,神經纖維的興奮衝動傳導的基礎。一般而言,神經纖維的興奮性傳導具有下列特點:
1.神經纖維興奮性傳導的絕緣性
當一個神經纖維收到刺激產生興奮時,該神經纖維傳導的衝動僅在其自身內傳導,而不會波及同一神經幹內相鄰的神經纖維;多個神經纖維的同時傳導,神經纖維之間也不會產生幹擾。這說明神經纖維在生理功能上是相對獨立的,即神經纖維具有絕緣的特性。這種特性與神經纖維髓鞘上含有的高阻抗脂類物質有關。神經纖維興奮性傳導的絕緣性保證了神經傳導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2.神經纖維興奮性傳導的雙相性
神經纖維的某一點受到刺激,產生興奮,神經衝動沿此點向神經纖維兩端傳導,也可向分支傳導,直至神經纖維的終點或受阻部分。在體內特點環境下,神經纖維興奮性可沿單一方向傳導,即感覺神經纖維將神經衝動由外周傳至中樞,運動神經纖維將神經衝動由中樞傳至外周,在傳導過程中不會發生混亂。
3.神經纖維興奮性傳導的不衰減性
神經纖維受到刺激產生動作電位後神經衝動隨即向其他部位傳播。興奮性信號各自分開,不會相互影響,其強度。頻率不會因刺激的強度和傳播的距離而變化。神經纖維興奮性傳導的不衰減性說明動作電位傳播所需的能量來自神經本身,保證了神經調節可以有效進行。
4.神經纖維興奮性傳導的相對不疲勞性
研究證實,以每秒50-100次的電流連續刺激神經9-12小時,神經纖維仍可保持傳導能力,說明神經纖維具有興奮性傳導的相對不疲勞性。這種特性與動作電位發生中Na+、K+的擴散是與濃度梯度相關的被動擴散而不直接耗能有關。
5.神經纖維興奮性傳導的高速性
神經纖維興奮性傳導的速度與神經纖維的直徑、髓鞘的有無、神經纖維的絕對不應期以及種屬之間的差異有關。儘管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差距可達1-120m/s,但整體來說,興奮性衝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播還是相當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