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興奮的傳導

2020-12-08 騰訊網

一、興奮在神經元上的傳導

科學家在自然界中找到一種槍烏賊,用其粗大的神經細胞做實驗材料,驗證了興奮在神經元上傳導是一種電信號。

圖一 槍烏賊

圖二 槍烏賊電極實驗

圖三 局部電流的傳導

在神經細胞的膜外,興奮傳導的方向與局部電流傳導的方向相反;在膜內興奮傳導的方向與局部電流傳導的方向相同。

(三)產生局部電流的機理(如下圖四)

1、靜息狀態:鈉離子通道關閉,鉀離子通道打開,鉀離子外流,表現為外正內負;

2、動作電位:當在某處施加刺激後,鈉離子通道打開,鉀離子通道關閉,鈉離子瞬間局部外流,造成外負內正。

3、鈉離子內流和鉀離子外流都是通過協助擴散的方式實現的。

圖四 局部電流的產生

(四)興奮在神經元上傳導的過程(如下圖五)

圖五 興奮傳導的過程

1、膜電位差在-70mV時,為極化狀態(外正內負),此時是靜息電位。

2、當膜電位差從﹣70mV—+30mV,為去極化過程(鈉離子內流),當到達+30mV時,是反極化狀態(外負內正)。

3、當膜電位差從+30mV—-70mV,為復極化的過程(鉀離子外流),又回到靜息電位﹣70mV。

4、過程:極化狀態去極化過程反極化狀態復極化過程超極化狀態

二、興奮在神經元間的傳遞(如圖六所示)

1、興奮在神經元間傳遞的結構基礎:突觸

圖六 興奮在神經元間傳遞

圖七 突觸的結構

2、興奮在神經元間傳遞的過程

當對神經纖維施加刺激,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在神經元上傳導,當傳遞到軸突末端時,刺激鈣離子內流,使突觸小泡開始向突觸前膜移動,並且與前膜融合,以胞吐的形式把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組織液)中,神經遞質就會與突觸後模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如果特異性受體是由鈉通道蛋白控制,那麼鈉通道打開,會使鈉離子內流,造成外負內正,形成局部電流,電信號最終向下傳導,如果是肌肉就收縮了,是腺體它就分泌了,如果是另一個神經纖維的胞體或樹突,它就興奮了。

3、興奮在神經元間傳遞的方向:只能由突觸前膜向突觸後模傳遞,而不能由突觸後模向突觸前膜傳遞。(單方向的)

4、興奮在神經元間傳遞的特點:

可興奮亦可抑制,是由神經遞質的種類決定的,比如,乙醯膽鹼、去甲腎上腺素等都是興奮型遞質,而氨基丁酸就屬於抑制型的遞質。

思考:1、有機磷殺蟲劑為什麼能夠殺蟲?

2、蛇毒致死機理?

3、某些人反應慢的原因是什麼?

相關焦點

  • 高二生物教案:《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教學設計(一)
    1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說明內環境穩態及其生理生理意義;簡述穩態的調節機制  2.解釋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  (二)能力目標  關注內環境穩態與健康的關係  (三)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 高二生物必修3,內環境穩態重要性知識考點總結
    一、實驗: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  1、實驗原理:  1)細胞代謝會產生許多酸性物質(如H2CO3),食物中常含有一些酸性和鹼性物質,它們進入內環境後,因內環境中存在緩衝物質  2、穩態的概念  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稱為穩態。  ※內環境穩態的具體內容:酸鹼度、溫度、滲透壓等理化性質和各種化學物質的含量等。  3、對內環境穩態的理解  1)穩態不是恆定不變的,而是相對恆定的一種動態變化;  2)這種動態變化保持在一定範圍內。
  • 內胚層可調節植物體內穩態
    內胚層可調節植物體內穩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2 23:31:17 英國諾丁漢大學Gabriel Castrillo及其研究團隊發現微生物群與根內胚層之間的協調支持植物礦物質營養的體內穩態
  • 神經纖維的興奮傳導特點是什麼?
    所以,神經纖維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完整性是興奮衝動傳導的基礎。一般而言,神經纖維的興奮衝動傳導的基礎。一般而言,神經纖維的興奮性傳導具有下列特點:1.神經纖維興奮性傳導的絕緣性當一個神經纖維收到刺激產生興奮時,該神經纖維傳導的衝動僅在其自身內傳導,而不會波及同一神經幹內相鄰的神經纖維;多個神經纖維的同時傳導,神經纖維之間也不會產生幹擾。這說明神經纖維在生理功能上是相對獨立的,即神經纖維具有絕緣的特性。
  • 高考生物複習人體內環境與穩態的知識點
    細胞內液(2/3)  體液  細胞內液(1/3):包括:血漿、淋巴、組織液等  2、體液之間關係:  血漿  細胞內液 組織液 淋巴  3、內環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  內環境作用: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 Cell:Piezo1分子調節腸道與骨骼穩態
    2020年7月8日訊/生物谷BIOON/---此前研究表明,腸嗜鉻細胞通過分泌血清素(5-羥色胺)來調節腸道和骨骼的穩態。腸道微生物可調節血清素水平,但其潛在的分子機制尚未得到揭示。根據最近一項研究, Piezo1對腸道產生血清素至關重要。
  • 成體幹細胞穩態和衰老晝夜節律調節機制!
    2020年6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Stem Cell上題為「Circadian Regulation of Adult Stem Cell Homeostasis and Aging」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巴塞隆納科技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成體幹細胞穩態和衰老的晝夜節律調節機制;晝夜節律鍾
  • 《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說課稿
    主要內容包括: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反射、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人腦的高級功能。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一章是必修3中動物的穩態與環境內容,揭示了動物維持穩態的調節方式──神經系統的調節方式的原理和應用知識,與第1、2章內容共同組成生物有機體穩態調節知識體系。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一節作為本章開篇第一節層層深入揭示了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這一生命現象。
  • Cell丨細胞如何應對不同溫度或急性環境刺激並維持穩態?
    可是,細胞質對溫度刺激的穩態調節機制是怎樣的呢?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Onn Brandman在Cell發表文章Cellular Control of Viscosity Counters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Energy Availability,指出細胞質也有一套機制可以使其在不同溫度下維持黏性恆定。
  • 脅迫條件下動物細胞內穩態調節機制獲揭示
    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鄧詣群教授、文繼開教授研究團隊揭示了細胞在真菌毒素、細菌脂多糖等脅迫條件下通過PKR/ SPHK1信號通路交互調控細胞凋亡與存活,從而維持細胞穩態的關鍵作用機理。相關研究8月15日在線發表於《細胞死亡及分化》。
  • 穩態熱傳導系統屬於擴散系統,靜電(或靜磁)系統屬于波動系統,為什麼?
    1、引言穩態熱傳導系統屬於擴散系統,而非波動系統;靜電或靜磁系統屬于波動系統,而非擴散系統。釐清這個概念,對於認識其中的物理機制,大有裨益,故撰此文。2、問題由來有文獻誤認為靜電或靜磁系統屬於擴散系統(而非波動系統),這是不對的。
  • 麻醉藥導致術後認知功能障礙的海馬內機制研究進展
    Xiong等發現DEX可能通過抑制神經的過度興奮改善大鼠術後認知功能,其機制可能為通過抑制relaxin-3和c-fos的表達。與對照組相比,術中給予DEX的大鼠,其海馬CA1區的relaxin-3和c-fos陽性神經元更少,海馬神經元凋亡更少。
  • 研究揭示FADD和Caspase-8調節腸道穩態和炎症的機制
    研究揭示FADD和Caspase-8調節腸道穩態和炎症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 13:31:13 近日,德國科隆大學Manolis Pasparakis研究團隊發現
  • 穩態概念的提出和發展
    這些都是人們對內環境保持穩定的早期認識,但在當時並沒有人提岀內環境及其穩態的概念。直到19世紀中葉,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C. Bernard,1813-1878)在研究肝的糖原合成功能時,發現肝可以調節血糖的水平,使機體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從而意識到機體各部分是相互協調的。貝爾納於1857年提出了內環境的概念,並在之後發表的論文和著作中,對內環境進行了一系列系統而深入的論述。
  • 中科院發現穀氨酸能神經元對睡眠穩態調節的重要作用
    該項研究利用新型遺傳編碼的腺苷探針,發現基底前腦區的穀氨酸能神經元對於睡眠壓力的積累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進一步揭示了睡眠穩態調控的神經環路機制,為探索睡眠障礙的治療方法提供了重要參考。 睡眠是動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人類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於睡眠。然而睡眠是如何被調節的目前尚不清楚。經典的睡眠調控模型認為,睡眠的調節分為兩個方面,晝夜節律和睡眠穩態。
  • 易凡團隊揭示腎臟足細胞脂質代謝穩態調控的分子機制
    近年來的研究提示,在高血糖之外還存在其他關鍵機制主導或協同參與了糖尿病腎病的進展。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肥胖相關性腎病、糖尿病腎病和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FSGS)等慢性蛋白尿性腎病常見的獨立危險因素,提出脂代謝穩態失衡是導致糖尿病腎病發生發展的主要機制。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我們在學習整本生理學中,會遇到多個傳導,他們的傳導特徵是考察的重點,但是考生在學習時,容易把這些知識點弄混,這裡幫大家總結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最常考的三種:神經纖維傳導興奮的特徵;突觸傳遞的特徵;中樞興奮傳播的特徵。
  • 《穩態與環境》教學設計精選(上)
    作品簡介:本書依照人教版高中生物學必修三《穩態與環境》教材順序編寫,精選教材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的教學設計,為高中生物教師提供教學設計參考。目錄第1章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1.「細胞生活的環境」教學設計——宋海燕;胡殿明2.以問題為主線的生活化教學初探——以「細胞生活的環境」...
  • 【生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知識點總結
    2.興奮的傳導過程: 靜息狀態時,細胞膜電位外正內負(原因:K+外流)→受到刺激,興奮狀態時,細胞膜電位為外負內正(原因:Na+內流)→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間由於電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電流(膜外:未興奮部位→興奮部位;膜內:興奮部位→未興奮部位)→興奮向未興奮部位傳導。
  • 貓咪和狗狗的排尿和水穩態之間是調節機制是怎麼樣的,你是否了解
    精氨酸加壓素(AVP)又稱抗利尿激素(ADH),是負責水穩態的主要激素。正常AVP控制的喪失可能是由於AVP的循環濃度降低或腎功能反應不足引起的,分別稱為中樞性尿崩症和腎源性尿崩症。這兩種情況的特點是存在明顯的多尿和多飲(PU/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