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3,內環境穩態重要性知識考點總結

2021-01-08 高考網

 

  一、實驗: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

  1、實驗原理:

  1)細胞代謝會產生許多酸性物質(如H2CO3),食物中常含有一些酸性和鹼性物質,它們進入內環境後,因內環境中存在緩衝物質,而使內環境pH不會發生大的偏移。

  2)通過比較自來水、緩衝液(如Na2HPO4、KH2PO4等溶液)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鹼後pH的變化,推測生物體是如何維持pH穩定的。

  2、具體操作步驟

  取自來水25mL--(倒入)→50mL燒杯中→用pH試紙測試起始的pH,並做記錄--(滴加)→物質的量濃度為0.1mol/L的HCl或NaOH溶液--(5滴後)→用pH計或pH試紙測pH,並將結果計入表格→每滴加5滴為一組,重複6次。

  用不同的材料按上述步驟重複試驗。

  3、實驗結果及結論

  (1)對自來水的處理(圖1)

  結論:滴加HCl後,自來水的pH減小;滴加NaOH後,自來水的pH增大。

  (2)對緩衝液的處理(圖2)  結論:無論滴加HCl還是NaOH,緩衝液的pH均保持相對穩定。

  (3)對生物材料的處理(圖3)  結論:無論滴加HCl還是NaOH,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對穩定。

  比較以上三圖中曲線變化規律可知:

  生物材料的性質類似於緩衝液而不同於自來水,說明生物材料內含有緩衝物質,因而能維持pH相對穩定。

  4、PH值穩定的意義  保證酶能正常發揮其活性,維持新陳代謝的正常順利進行。

  【補充】——緩衝物質

  1、概念:血液中含有許多對對酸鹼度起緩衝作用的物質。

  2、組成:每一對緩衝物質都是由一種弱酸和相應的一種強鹼鹽組成。  (如: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3、作用:使血液的酸鹼度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從而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4、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

  二、內環境的動態變化

  1、調查:體溫的日變化規律

  1)體溫:指人體內部的溫度。

  ⑴、口腔:36.7—37.7°C(平均:37.2°C)

  ⑵、腋窩:36.0—37.4°C(平均:36.8°C)

  ⑶、直腸:36.9—37.9°C(平均:37.5°C)——最接近人的真實體溫(體溫隨年齡增長而緩慢降低;女性體溫平均高於男性0.3°C)

  2)體溫恆定的意義:

  恆定的體溫能夠保證酶的活性適合於新陳代謝的需要,從而確保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

  2、穩態的概念

  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稱為穩態。

  ※內環境穩態的具體內容:酸鹼度、溫度、滲透壓等理化性質和各種化學物質的含量等。

  3、對內環境穩態的理解

  1)穩態不是恆定不變的,而是相對恆定的一種動態變化;

  2)這種動態變化保持在一定範圍內。

  三、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

  1、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基礎人體各個器官、系統協調一致地正常運行,是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基礎。

  3、穩態的調節機制:

  目前普遍認為,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

  四、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意義  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1)滲透壓——維持組織細胞結構與功能的重要因素。

  (2)適宜的溫度和酸鹼度——細胞代謝所需的酶正常發揮催化作用的必要條件。

  (3)正常血糖含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供給機體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4)內環境中積累過多的代謝產物(如CO2、尿素、氨等)——會使機體中毒。

  ※機體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若外界環境變化過於劇烈或人體自身調節能力出現障礙時內環境穩態會遭到破壞。

相關焦點

  • 高二生物教案:《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教學設計(一)
    1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說明內環境穩態及其生理生理意義;簡述穩態的調節機制  2.解釋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  (二)能力目標  關注內環境穩態與健康的關係  (三)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 高二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知識點,此處學不好的同學,逆襲開始啦
    《遺傳與進化》是高中生物必修課程的重要模塊之一.本模塊內容抽象,學習起來缺乏趣味性,而且知識難度較大,學生不容易接受.《遺傳與進化》是高中生物課程的三個必修模塊之一,課程標準在"課程設計思路"中,對本模塊的意義和價值,作了如下簡明的概括:本模塊"有助於學生認識生命的延續和發展,了解遺傳和變異規律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領悟假說演繹,建立模型等科學方法及其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理解遺傳和變異在物種繁衍過程中的對立統一."
  •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識要點總結
    高中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識  人體內環境的穩態與調節  1.穩態的生理意義  (1)人體內環境指人體內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  拓展:  ①內環境=細胞外液=血漿+組織液+淋巴  ②下列物質屬於內環境成分的是:血糖、抗體、激素
  •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光合作用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光合作用 2012-05-08 15:59 來源:[標籤:來源] 作者:
  • 必修一化學期末考試複習第一章必考考點匯總和詳解
    從本次課程開始,我們將為大家總結必修一化學相關的考點了,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學習本次課程。課程目錄1.1 化學實驗考點匯總和解題技巧1.2 第一章必考四個公式詳解:三大技巧教你輕鬆拿下四個公式,輕鬆入門必修一化學1.3 經典例題詳解化學實驗必考內容和答題技巧化學實驗作為必修一化學的第一章第一節,同時也是化學的入門課,這體現了化學的重要性同時也體現了化學課程的實質,化學就是在實驗中不斷成長和發展的。
  • 《穩態與環境》教學設計精選(上)
    作品簡介:本書依照人教版高中生物學必修三《穩態與環境》教材順序編寫,精選教材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的教學設計,為高中生物教師提供教學設計參考。目錄第1章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1.「細胞生活的環境」教學設計——宋海燕;胡殿明2.以問題為主線的生活化教學初探——以「細胞生活的環境」...
  • 高中物理必修1全套知識總結,班上考100分的學霸,都在用它複習!
    高中物理必修1全套知識總結,班上考100分的學霸,都在用它複習!很多高中階段的同學反映,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以後,物理學科是最難的一門學科,每次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記憶掌握一些最為基礎的知識考點,還會涉及到很多複雜的計算實驗問題,這門學科成了理科三門中最差的一門學科,如何解決?其實這是同學們進入高中階段學習以後的一個常態,那麼對於物理學科的學習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呢?
  • 高二生物基本學習方法
    高二生物第一章《生命的物質基礎》涉及較多的有機化學知識,而此時學生尚未學過有機化學。因此對這部分教學內容做好預習工作尤為重要,以免從一開始就落於人後。預習時要動筆畫出不理解的地方,提醒自己明天上課要特別注意內容,使聽課更有目的性。  二、三種方法結合進行。  不斷回顧,溫故知新。
  •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生命的基本單位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生命的基本單位 2012-05-08 16:01 來源:[標籤:來源] 作者:
  •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知識點總結,現在不看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要時常歸納、總結重點詞,如「功能、「本質是」,這些都要留心,書上的黑體字要背下來!在做生物題的時候,其實每一道生物題其實都是老師們智慧的結晶,還有一些考點,單獨考的時候並不難,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來!
  • 備戰期末|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最全知識點匯總!可列印!
    給各位同學整理了一套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冊的全部知識點匯總。生物這門課偏文科,很多知識點只要牢記概念和公式,基本都能得出正確答案。對於選修科目選生物的高中生,這個階段對於高中全冊的知識點的「熟練於心」就顯得特別重要!
  •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礎知識總結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礎知識  一、生態系統的結構  1、生態系統的概念:  由生物群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二、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定義課本P93  1、過程  2、特點:  單向流動:生態系統內的能量只能從第一營養級流向第二營養級,再依次流向下一個營養級,不能逆向流動,也不能循環流動  逐級遞減:能量在沿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逐級減少,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重點知識總結!考點全面細緻,超車必備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重點知識總結!考點全面細緻,超車必備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足以說明了理科學科的重要性,尤其是物理這門科目,雖然只有兩年的學習時間,但是其重要性卻絲毫不亞於語數外,因此同學們一定要學好初中物理,要不然肯定是會影響總成績排名的。其實,初中物理這門科目真正意義上的難題不多,像初二接觸到的力學、熱學,初三接觸到的電學等,大部分考點內容也都是課本上的。
  • 高考生物複習人體內環境與穩態的知識點
    細胞內液(2/3)  體液  細胞內液(1/3):包括:血漿、淋巴、組織液等  2、體液之間關係:  血漿  細胞內液 組織液 淋巴  3、內環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  內環境作用: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 高二生物專題解答:人體的穩態
    我的思路:外界的食物、養料等通過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進入循環系統(即內環境),然後進入組織液,由組織液進入到細胞中,在細胞中發生新陳代謝。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和CO2進入組織液,由組織液進入到循環系統,最後通過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皮膚等把廢物和CO2排出體外。所以,內環境是體內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中間環節。
  • 2017高考地理七大模塊考點及要點分析
    >  重要性  氣候是高考高頻點的知識,從歷年高考試題中出現的頻率及分數可見其重要性。  (五)天氣系統  考點分析  天氣系統在綜合題中考查佔10分;  13年28題考查:等壓線的判讀(數值大小和風向變化),天氣系統名稱和過境時特徵,氣流運動特徵  重要性  天氣系統既有事實性知識,也有原理性知識。
  • 高一數學必修1基本初等函數解題技巧
    高一數學必修1基本初等函數解題技巧整個高中的數學都是圍繞函數進行考察的,而函數都是圍繞基本初等函數進行相關的變形進行相關的考察的,所以必須從基本初等函數下手,來解決函數中的相關問題,找到突破口,掌握考點
  • 高中數學高頻考點——函數的圖象變換知識點總結
    2020年高一數學必修一人教版新教材封面函數的圖象變換是中學數學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也是期中、期末和高考的高頻考點之一。高中階段函數圖象的簡單變換主要有平移變換、對稱變換、翻折變換、伸縮變換。應用較多的是高一數學必修一第五章三角函數中由y=sinx到y=Asin(wx+p)的圖象變換.變換例子如下圖所示:
  • 高中數學高頻考點——函數的奇偶性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高一數學必修一新教材奇偶性是高中數學的一個高頻考點,考題形式多為選擇題或填空題。至於解答題題型,高一時考查的相對較多,高一以後考查的相對較少。下面具體來介紹函數奇偶性的相關知識。函數奇偶性,指的是一個函數自身的對稱性。從圖象上看,如果一個函數自身的圖象關於原點對稱(即以原點為其對稱中心),則這個函數就稱為奇函數;如果一個函數自身的圖象關於y軸對稱(即以y軸為其圖象的一條對稱軸),則這個函數就稱為偶函數。下面具體來介紹函數奇偶性的相關知識。一、定義。判斷一個函數奇偶性的定義及等價條件,如下圖所示。
  • 生物知識都會背了,結果分數還很低...怎麼破?[名師答疑匯總]
    當然,最有效的練題方式是去總結題目相關的考點、考法和解題方法。問題2:我是一名高四學生,高考因為理綜考的太差了,這次回來想補理綜,還是覺得物理化學好難下手。就把目標放在了生物上,我如何在多少期間內提高我的生物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