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態與環境》教學設計精選(上)

2021-01-08 微道道

作品簡介:本書依照人教版高中生物學必修三《穩態與環境》教材順序編寫,精選教材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的教學設計,為高中生物教師提供教學設計參考。

目錄

第1章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1.「細胞生活的環境」教學設計——宋海燕;胡殿明

2.以問題為主線的生活化教學初探——以「細胞生活的環境」...——趙媛媛;宋佃龍

3.搭建支架 破解難點——以《細胞生活的環境》一課為例——馮漢茹

4.「細胞生活的環境」教學設計及其反思——王桂玲

5.「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教學設計——侯偉

6.「問題驅動,價值引導」培養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嘗試——「...——辛給元

第2章 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1.「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一節教學設計——李龍

2.「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一節的探究式教學設計——李健

3.「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強曉霞;張改相

4.「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馬小明

5.創設情境,打造活力生物學課堂——以「通過激素的調節」...——張麗

6.基於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以「通過激素的調...——黃秀芝

7.「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係」的教學設計——劉茂勳

8.《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係》一節的教學設計——陸厚發

9.學習進階及其對核心概念教學設計的指導——以「免疫調節...——秦曉娟;段巍

10.用圖示法突破「免疫調節」教學設計的疑難——任守運

11.基於概念構建的「免疫調節」一節的教學設計——李梅紅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調節

1.模擬經典實驗 探究發現歷程——以《植物生長素的發現》...——陳鋒鋒

2.基於生物科學史的探究式教學設計——以「植物生長素的發...——王逸婷;張小平

3.「行為導向教學法」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以「植物生長...——徐中林

4.立足學生主體,打造有效課堂——「植物生長素的發現」教...——譚悅

5.應用問題情境進行「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的教學設計——熊芸芸

6.基於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探索——以《生長素的生...——朱娟

7.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實踐研究——以《...——劉盛宇

8.基於POE教學模式的「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一節的教學設計——林曉晨;付鑫

9.「自主、探究、創新」模式下的高中生物教學設計——以「...——齊寶君

10.基於STSE教育理念的教學設計——以「其他植物激素」為例——王飛;張旭

11.基於核心素養下的以關鍵問題作引導的教學設計——以「其...——祝義蘭

12.基於論證式教學的「其他植物激素」教學設計——吳佐建;謝惠燕

百度搜索進入「大成編客」找到搜索框,選擇知網書,搜索本書標題即可找到該書。

相關焦點

  • 高二生物教案:《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教學設計(一)
    1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說明內環境穩態及其生理生理意義;簡述穩態的調節機制  2.解釋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  (二)能力目標  關注內環境穩態與健康的關係  (三)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 《生物入侵者》教學設計案例精選
    《生物入侵者》教學設計案例精選 2012-03-16 17:21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地球的宇宙環境》教學設計
    《地球的宇宙環境》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天體的主要類型和天體系統的層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環境。2.說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3.學會搜集地理資料和閱讀、分析地理圖表,從圖表、資料中獲取知識。
  • 高考生物複習人體內環境與穩態的知識點
    細胞內液(2/3)  體液  細胞內液(1/3):包括:血漿、淋巴、組織液等  2、體液之間關係:  血漿  細胞內液 組織液 淋巴  3、內環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  內環境作用: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 Cell丨細胞如何應對不同溫度或急性環境刺激並維持穩態?
    撰文 | Buds責編 | 兮細胞功能依靠胞內成千上萬種分子的相互作用實現,而這些分子必須在時空上精密的協調配合。不過,蛋白分子的摺疊會隨溫度發生改變,分子的移動擴散也可以因溫度而變化,進而影響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反應速率。
  • 非穩態溶解氧環境下廢水生物處理研究進展
    脈衝曝氣是在好氧活性汙泥法的基礎上將連續曝氣改為脈衝曝氣,從而實現高、低DO濃度交替的環境,提高脫氮除磷的效率。筆者在分析反應器內非穩態DO濃度變化規律的基礎上,綜述了非穩態DO環境下廢水生物處理效果及研究現狀,並對其研究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以期為廢水處理提供一條節能降耗並達到高標準處理效果的途徑。
  • 高二生物必修3,內環境穩態重要性知識考點總結
    一、實驗: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  1、實驗原理:  1)細胞代謝會產生許多酸性物質(如H2CO3),食物中常含有一些酸性和鹼性物質,它們進入內環境後,因內環境中存在緩衝物質  2、穩態的概念  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稱為穩態。  ※內環境穩態的具體內容:酸鹼度、溫度、滲透壓等理化性質和各種化學物質的含量等。  3、對內環境穩態的理解  1)穩態不是恆定不變的,而是相對恆定的一種動態變化;  2)這種動態變化保持在一定範圍內。
  • 讓設計熠熠生輝,科勒精選驚豔亮相設計上海2020
    2020年11月26日,亞洲國際設計盛會「設計上海」2020在上海世博展覽館盛大開幕,科勒精選KOHLER Exquisite作為論壇的長期合作夥伴,雙方今年繼續攜手呈獻大咖雲集的科勒精選·設計上海設計論壇。
  • 《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中教學設計題備考策略
    《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是全國教師資格考試科目三內容,試卷涉及四類題型:單選題、簡單題、材料分析題、教學設計題。其中教學設計題共計30分,所佔分值比重較大。下面分析一下教學設計題的特點及備考方案。2011年以來,生物學科教學設計題主要針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技能、教學活動設計的方面進行考察,通常為2個問題。
  • 專業課大綱:西安交通大學傳熱學教學大綱
    三、教學內容及要求   (一)緒論   教學內容:傳熱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傳熱學的研究對象及其應用;熱量傳遞的基本方式:導熱、對流和熱輻射;熱量傳遞的計算公式;傳熱過程及熱阻概念。   教學要求:了解傳熱學與工程熱力學在研究內容和方法上的異同。
  • 初二物理教學設計:光的反射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 正確確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索反射現象的規律  教具:畫有角度的可摺疊的白色硬紙板、一面鏡子、兩個光源、一張白紙、大頭針(或牙籤)、鉛筆、直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問題引入  為什麼我們既能看到發光的物體又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
  • 《變色龍》教學設計
    《變色龍》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認識「變色龍」性格的基本特點及社會意義。學習本文通過鮮明生動的對話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2.在品味其「變色」的同時,讓學生思考其「不變」的一面,以合作、探究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思維,進而認識到人物的內在本質。
  • 穩態概念的提出和發展
    這些都是人們對內環境保持穩定的早期認識,但在當時並沒有人提岀內環境及其穩態的概念。直到19世紀中葉,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C. Bernard,1813-1878)在研究肝的糖原合成功能時,發現肝可以調節血糖的水平,使機體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從而意識到機體各部分是相互協調的。貝爾納於1857年提出了內環境的概念,並在之後發表的論文和著作中,對內環境進行了一系列系統而深入的論述。
  • 生物《人體的免疫與穩態》說課稿
    今天我說明的是第1課時的教學設計。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人體的代謝與穩態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入,對於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整體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揭示了機體內各個系統之間聯繫的複雜性和多樣性,說明了生命現象內在聯繫之間的普遍性。
  • Multisim實現虛擬實驗環境設計
    通過運行仿真,描述利用此環境開展教學的過程,探討電子技術虛擬實驗環境的創設,得到在此環境下開展理論與實戰相結合的教學,可以解決課堂教學存在問題,提高教學效果的結論。Multisim提煉了SPICE仿真的複雜內容,設計者無需深入了解SPICE技術就可進行仿真、分析和設計。  Multisim的重要特徵包括:通過直觀的電路圖捕捉環境,輕鬆設計電路;通過交互式SPICE仿真,迅速了解電路行為;藉助高級電路分析,理解基本設計特徵;通過一個工具鏈,無縫地集成電路設計和虛擬測試;通過改進、整合設計流程,減少建模錯誤並縮短建模時間。
  • 2019下半年高中生物學科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精選)第五批
    2019下半年高中生物學科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精選)第五批 2020-01-06 18:19:42| 學員回顧 本次教資面試試題來源於學員回憶與真實試題存在偏差
  • 《兩棲動物的生長和發育》教學設計
    《兩棲動物的生長和發育》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能夠說出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徵;2.能夠舉例說出兩棲動物和人類的關係。環節二、新課教學(1)根據生活經驗,回憶青蛙生活環境教師提問同學們在哪裡見過青蛙,青蛙皮膚是什麼顏色,與生活環境有什麼關係?同學們能夠根據生活經驗回答出青蛙生活在池塘、稻田、溪水邊,青蛙的皮膚是綠色的,能夠保護它不被天敵發現。(2)小組合作,觀察結構特點接下來學習青蛙的哪些結構特點適應水陸兩棲的生活環境。
  • 《電解》教學設計
    《電解》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電解池的形成條件,能夠正確判斷電解池的陰陽極及兩極所發生反應的類型;能正確書寫典型電解池的電極反應式和電解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二、教學重難點【重點】電解池的組成與電極反應式的書寫。【難點】電解過程中微粒的變化。三、教學過程第一環節:情景引入【複習導入】回憶初中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初步理解電池、電極、電解質溶液。
  • 英語教學設計概念及解析
    英語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關係很明了,科學嚴謹高效的英語教學實踐是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引領之下而進行的,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才更科學,更完善,更專業,因此了解相關的概念,對寫好教學設計起到指導和引領作用,促進英語教學設計的書寫和制定更科學、更專業,課堂教學效果更明顯、教學質量更有保證。本次闡述的概念如下:一、教學設計概念What is Lesson Planning?
  • 穩態經濟學助力高質量發展
    打破經濟「無限增長論」針對傳統經濟發展模式所帶來的一系列危機,1973年,美國生態經濟學家赫爾曼·戴利在借鑑西方古典經濟學家靜態經濟思想的基礎上,正式發表了《走向穩態經濟》文集。這標誌著現代穩態經濟學的形成。穩態經濟學強調資源的絕對稀缺決定了經濟不可能無限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