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教學設計

2020-11-27 中公教師網

《電解》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電解池的形成條件,能夠正確判斷電解池的陰陽極及兩極所發生反應的類型;能正確書寫典型電解池的電極反應式和電解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過程與方法】

通過電解氯化銅溶液的實驗操作和對觀察、分析實驗現象,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探究,學生能夠逐漸形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進一步理解由現象看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電解池的組成與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難點】

電解過程中微粒的變化。

三、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情景引入

【複習導入】回憶初中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初步理解電池、電極、電解質溶液。

第二環節:新課教學

【演示實驗】浸入CuC12溶液的兩根碳棒分別跟直流電源的正極和負極相連接。接通電源,學生觀察兩極現象。(一個碳棒覆蓋有一層紫紅色物質,另一個碳棒表面有小氣泡生成,用溼潤的碘化鉀澱粉試紙檢驗產生的刺激性氣體,試紙變藍色,說明該氣體是氯氣。)

【得出結論】氯化銅溶液受到電流的作用,在導電的同時發生了化學變化,生成銅和氯氣。

【小組討論】(1)通電前CuC12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這些離子作如何的運動?(2)通電時溶液中的離子運動情況有何變化?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子流向如何?(3)陰、陽離子移向碳電極表面時,哪些離子發生了變化?你能寫出兩個碳電極上發生的反應並指出反應的類型嗎?總反應如何呢?

【學生活動】學生完成兩極上的電極反應,並指出反應類型。

【視頻演示】電解氯化銅微觀模擬。

【提出問題】整個過程中能量是如何轉化的?(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得出結論】電解是使電流通過電解質溶液而在陰陽兩極上引起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把電能轉化成化學能的裝置為電解池。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

在利用電解水的方法製取氫氣和氧氣時,一般不直接電解蒸餾水,而是電解NaOH溶液或Na2SO4溶液,你知道為什麼嗎?

第四環節:小結作業

小結:引導學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內容。

作業:整理電解池與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列成表格。

四、板書設計

以上為《電解》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服務號「qgjsks

回復我要過面試下載【結構化7大類型備考試題+各學科試講答辯音頻

中公講師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高二化學教案:《電離平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2.了解電離平衡常數的概念。  情感目標:  由電解質在水分子作用下,能電離出陰陽離子,體會大千世界陰陽共存,相互對立統一,彼此依賴的和諧美。  教學過程  今天學習的內容是:「電離平衡」知識。
  • 《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
    教學方法上主要是採用設疑探究的手段,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水解的本質。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理解強酸弱鹼鹽和強鹼弱酸鹽的水解過程;理解鹽類水解的本質。能力目標:養成由現象和事實到提出假設,分析過程尋求本質的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能力。
  • 教案積累|高中化學《電解池》
    考生請抽題教學設計01教學目標1.知道電解池的形成條件,能夠正確判斷電解池的陰陽極02教學重難點【重點】電解的原理與電極反應式的書寫。【難點】電解的原理。03教學過程1情境導入【提出問題】原電池是什麼?
  • 教師招聘弱電解質的電離說課稿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說可得內容是<弱電解質的電離>請問我可以開始了麼?因為新課標提倡,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所以一切教學活動的設置都要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那麼本堂課根據我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實際,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加以說明。
  • 電解熔融氯化鈉課堂演示實驗,怎麼做到呢?
    電解熔融氯化鈉演示實驗設計劉亞俊2,  李易鴻1,  魏銳1,  黃明建2
  • 談電解電容在電路設計中的作用
    在實際中,為了防止電路各部分供電電壓因負載變化而產生變化,所以在電源的輸出端及負載的電源輸入端一般接有數十至數百微法的電解電容.由於大容量的電解電容一般具有一定的電感,對高頻及脈衝幹擾信號不能有效地濾除,故在其兩端並聯了一隻容量為0.001--0.lpF的電容,以濾除高頻及脈衝幹擾.
  • 電化學基礎知識分享(五):電解池的設計及標準
    電解池的種類在進行電化學測試前,電解池的設計是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響到測試結果的準確性,電解池一般是指進行電化學測試的容器。電解池的設計種類繁多,關鍵是選擇一款適合自己體系的電解池。常見的電解池如圖1所示,它適合一般的電化學測試用。
  • NB化學創新課堂|第13期:電解原理的應用
    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1)了解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反應原理,能正確書寫半反應方程式和總反應方程式;(2)了解電解精煉銅、電鍍銅的反應原理,能正確書寫半反應方程式。過程與方法(1)通過進行電解飽和食鹽水、電解精煉銅、電鍍銅實驗,培養學生設計實驗方案、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2)通過對比電解飽和食鹽水、電解精煉銅、電鍍銅實驗,培養學生比較、歸納和總結的能力。3.
  • 英語教學設計概念及解析
    英語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關係很明了,科學嚴謹高效的英語教學實踐是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引領之下而進行的,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才更科學,更完善,更專業,因此了解相關的概念,對寫好教學設計起到指導和引領作用,促進英語教學設計的書寫和制定更科學、更專業,課堂教學效果更明顯、教學質量更有保證。本次闡述的概念如下:一、教學設計概念What is Lesson Planning?
  • 《歐姆定律》教學設計
    《歐姆定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歐姆定律的物理意義,能進行簡單的計算。【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計算,學會解答電學計算題的一般方法,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答電學問題的良好習慣。
  • 《重力勢能》教學設計
    《重力勢能》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說出什麼是重力勢能,能用公式表示重力勢能,知道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2)能用重力勢能的公式進行計算。【過程與方法】通過類比功的概念推導重力做功與路徑的關係。
  • 《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中教學設計題備考策略
    《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是全國教師資格考試科目三內容,試卷涉及四類題型:單選題、簡單題、材料分析題、教學設計題。其中教學設計題共計30分,所佔分值比重較大。下面分析一下教學設計題的特點及備考方案。2011年以來,生物學科教學設計題主要針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技能、教學活動設計的方面進行考察,通常為2個問題。
  • 新高一物理教學中加速度的教學設計
    伴隨著高考改革和新高一新教材的使用,高中教學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發生了很多變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筆者認為是教學理念的改變。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筆者認為要有效地實施課改工作就應該推祟新的教學理念,將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創造創新思維的培育者,指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把教學的中心放在教會學生如何「學」上。
  • 《勾股定理》教學設計
    《勾股定理》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勾股定理的不同證明方法,理解勾股定理內容並能夠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數學定理的證明過程,在過程中了解數學中的數形結合思想。
  • 《波面與波線》教學設計
    《波面與波線》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夠理解波面與波線的概念,能夠判斷波的傳播方向,知道球面波與平面波的傳播形式並能正確的用圖示法描繪出來。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波面、波線的概念,平面波與球面波的理解。【難點】波的傳播方向。三、教學方法圖示法、小組討論法、啟發式教學法等。
  • 《穩態與環境》教學設計精選(上)
    作品簡介:本書依照人教版高中生物學必修三《穩態與環境》教材順序編寫,精選教材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的教學設計,為高中生物教師提供教學設計參考。目錄第1章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1.「細胞生活的環境」教學設計——宋海燕;胡殿明2.以問題為主線的生活化教學初探——以「細胞生活的環境」...
  • 設計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或鋰金屬電池的複合固態電解質
    英國皇家化學會旗艦期刊Chemical Science近期發表了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騰飛副研究員,東南大學章煒副教授,復旦大學餘學斌教授等人撰寫的綜述文章,總結了複合固態電解質的材料類型、結構設計理念固態電解質材料固態電解質相比於液態電解質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使得它在下一代電池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然而,單一類型的固態電解質室溫離子電導率低以及不穩定的電解質/電極界面等問題,嚴重阻礙了其大規模的開發和應用。
  • 《變色龍》教學設計
    《變色龍》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認識「變色龍」性格的基本特點及社會意義。學習本文通過鮮明生動的對話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2.在品味其「變色」的同時,讓學生思考其「不變」的一面,以合作、探究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思維,進而認識到人物的內在本質。
  • 包頭市教研中心"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設計與...
    包頭市教研中心"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設計與實踐"小學英語專場講座活動於2018年4月12日在九原區沙河第四小學舉行。參加本次活動的有各旗縣區的英語教研員、包頭市英語名師工作坊成員、三所市級實驗校的英語教師。沙河四小李美枝校長全程參與了本次活動。包頭市教研中心英語教研員常久春老師為大家做了專題講座。
  • 《萬有引力定律》教學設計
    《萬有引力定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思路和過程;知道什麼是萬有引力定律;知道萬有引力常量以及它的測量方法。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月--地檢驗,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難點】月--地檢驗的思路。三、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教師帶領學生回顧太陽與行星的引力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