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勢能》教學設計

2021-01-12 中公教師網

《重力勢能》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說出什麼是重力勢能,能用公式表示重力勢能,知道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

(2)能用重力勢能的公式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類比功的概念推導重力做功與路徑的關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通過類比推導,形成嚴謹的物理思維。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重力勢能的概念及其表達式。

【難點】

重力勢能的概念及其標矢性。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問答、討論、講授等。

 

以上是《重力勢能》教學設計,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備考資料,請查看教師招聘面試備考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中公教師題庫上線啦!點此進入題庫,海量題,隨心刷!

 

掃描二維碼關注「qgjsks」微信·回復「教育理論」下載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時政熱點」查看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重力勢能》說課稿
    由於初中學過關於重力勢能的介紹。因此本節的主要任務是完成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定性認識到定量計算的轉化。(過渡)基於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按照新課程標準,又結合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學生能用計算式計算物體的重力勢能。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重力勢能》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重力勢能》,對於本節課,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過渡句:首先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重力勢能》選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4節,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為重力做功的特點,重力勢能的概念及與重力做功的關係,重力勢能的相對性和勢能是系統所共有的。
  • 《重力勢能》答辯題目與解析
    《重力勢能》答辯題目與解析一、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的關係?【參考答案】答:重力是保守力,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重力做功是重力勢能改變的量度。二、重力勢能中,數值前面的正負號代表什麼?
  • 經典力學:重力勢能與彈性勢能
    水往低處流,是因為存在重力勢能差距1.定義: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作重力勢能,用符號Ep表示,單位是焦耳(J)。物體的質量越大,離地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2.定義式:EP=mgh,即物體的重力勢能Ep等於物體的重量mg和它的高度h的乘積。3.對重力勢能的理解:①.重力勢能是一個相對量,它的數值決定於零勢能位置(參考平面)的選擇。②.同一個物體在兩個位置上重力勢能的變化量是絕對的,與零勢能位置的選擇無關。③.零勢能位置的選擇是任意的。實際問題中應以計算方便為原則。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動能和勢能
    動能和勢能教案示例之三   動能和勢能教案示例之三   教學目的   1.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麼是彈性勢能。   3.理解機械能的初步概念。   4.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 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以及影響兩種勢能的因素
    除了動能外,初中物理能量中還有一種能至關重要,它的名字叫勢能。而勢能又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它們的相關內容。重力勢能①定義:物體由於高度位置所具有的能量。比如說結在樹枝上的蘋果(以地面為參考平面)就具有重力勢能。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教案示例之一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學目的   1.知道動能和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化,並能舉例說明。   2.能解釋一些有關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相互轉化的簡單物理現象。
  • 初高中銜接題——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②重力勢能在初中學習了重力勢能影響因素,即質量和高度。那麼在高中會學習重力勢能計算公式,即重力勢能上圖是高中才會學到的計算公式,Ep表示重力勢能,g是常量求(1)物體被拋出時重力勢能Ep和動能Ek1;(2)物體落地瞬間的動能Ek2例圖(1)拋出時物體的質量和速度已知
  • 清遠教師備考:《機械能守恆定律》教學設計
    《機械能守恆定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機械能的概念,能夠分析動能和勢能之間的相互轉化問題;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內容和適用條件,會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恆教師:演示實驗中物體自由下落時,重力勢能怎樣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學生:重力勢能減少,因為重力對物體做正功。思考:減少的重力勢能去哪了?學生:物體下落過程中,速度在逐漸增加,說明物體的動能增加了,即物體原來的重力勢能轉化成了動能。
  • 初中物理《動能和勢能》說課稿
    五、教學方法(過渡句)教師必須是課堂師生互動的引導者,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選擇必要的學習策略,創造豐富的教學情景。在教學方法上我將採用:講授法、實驗探究法、談話法、練習題法。(過渡句)下面主要談談對本課教學過程的設計。
  • 初中物理機械能知識點解析: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係
    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係:重力做功等於重力勢能的減少量WG=ΔEP減=EP初一EP末,克服重力做功等於重力勢能的增加量W克=ΔEP增=EP末-EP初     特別應注意:重力做功只能使重力勢能與動能相互轉化,不能引起物體機械能的變化.
  • 初中物理教案:《動能和勢能》
    教學目標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對於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學習,也用同樣的方法,可以設計與動能相同的學習框架,讓學生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學習,同時學生可以加深體驗學習物理的方法和感覺到學習物理的樂趣.對於機械能的學習,可以用學生閱讀課本或提供給學生的閱讀材料,教師進行總結,注意要用聯繫實際的事例使學生能夠分析機械能的實際問題,並理解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中「統稱」的含義.
  • 高中物理學科《重力勢能》答辯問題及解析
    一、怎樣能幫助學生理解重力勢能的系統性和相對性?【參考答案】從之前的學習,學生可以知道,重力勢能與重力做功密切相關,而重力是地球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嚴格的說重力勢能是地球與物體組成的系統所共有的,而不是地球上的物體單獨具有的。這一點,學生較易理解。
  • 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級《動能和勢能》
    教學目標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麼是動能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麼是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4、能舉例說明物體的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5、能用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解釋簡單的現象。
  • 初中物理《動能和勢能》 說課稿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動能和勢能》,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三、說教學目標(過渡句: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學會會學和樂學三個維度,所以我確定了如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能量的概念;知道動能以及影響其大小的因素;知道常見的兩種勢能及其影響因素;能夠利用動能和勢能解釋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問題。
  • 初中物理知識精講:重力勢能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含實驗題)
    【學習目標】掌握重力勢能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學會比較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知識點睛】1. 物體由於高度所決定的能,叫做重力勢能。2. 物體的質量越大,高度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經典例題】例1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二下冊力學知識精講》-16動能和勢能-重力勢能在探究「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讓不同質量的鐵球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沙坑,根據比較撞擊沙坑後留下的印痕深度進行探究,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實驗過程中既用到了轉換法,也用到了控制變量法B.
  • 氫氣球上升的過程中重力勢能不斷的增加,這些能量是怎麼來的?
    根據阿基米德浮力定律,浸在水底裡的桌球受到的浮力等於它排開的液體所受到的重力。桌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浸在水中的桌球受到的浮力大於其受到的重力,這樣桌球就會從水底裡上浮,直到到達水面。桌球從水中上浮的過程中,其重力勢能是在不斷的增大,能量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個能量就是來自於桌球周圍的水,桌球浸在水底時,下部空間被桌球佔據著,把水看成一個整體,水的重心位置相對較高。
  • 中考物理知識點:探究重力勢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中考物理知識點:探究重力勢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本實驗主要的考查點有:   (1)轉換法的應用;   (2)控制變量法的應用;   a.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質量的關係,讓不同質量的木塊從同一高度由靜止落下;   b.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高度的關係
  • 高中物理,機械能守恆定律,重力勢能、彈性勢能、流體模型這樣做
    >【典例】(2016·全國卷Ⅰ)某遊樂園入口旁有一噴泉,噴出的水柱將一質量為M的卡通玩具穩定地懸停在空中.為計算方便起見,假設水柱從橫截面積為S的噴口持續以速度v0豎直向上噴出;玩具底部為平板(面積略大於S);水柱衝擊到玩具底板後,在豎直方向水的速度變為零,在水平方向朝四周均勻散開.忽略空氣阻力.已知水的密度為ρ,重力加速度大小為
  • 高中物理電磁場,帶電液滴運動軌跡以及重力勢能電勢能變化的分析...
    本題師關於帶電油滴在電磁重力複合場中運動軌跡問題。我們先來研究下運動過程,在y>0的空間內,受到電場力重力作用。由於加速度為2g是已知的,等於間接告訴了我們電場力跟重力一樣大,都是mg。這裡面有個細節要注意,經過原點時,帶電性質發生了改變。這樣電場力由原來的豎直向下,變成豎直向上大小為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