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教師備考:《機械能守恆定律》教學設計

2020-12-03 清遠中公教育

《機械能守恆定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機械能的概念,能夠分析動能和勢能之間的相互轉化問題;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內容和適用條件,會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恆。

【過程與方法】

學習從物理現象分析、推導機械能守恆定律及適用條件的研究方法,初步掌握運用能量轉化和守恆來解釋物理現象及分析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科學探究中的守恆思想,養成探究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提高科學素養。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機械能守恆定律的推導及內容。

【難點】

對機械能守恆定律條件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先找一名學生配合完成小實驗:把鋼球用細繩懸起,請一同學靠近,將鋼球偏至這位同學鼻尖處釋放,當鋼球擺回時,觀察該同學反應,並讓學生分析會不會碰到鼻子,思考原因。由此引入新課《機械能守恆定律》。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

教師播放視頻:蕩鞦韆、過山車、撐杆跳、瀑布等視頻材料,初步深刻感受各種豐富多彩的動能與勢能發生相互轉化的過程。

教師播放演示實驗:滾擺、單擺、自由落體等實驗。

教師:演示實驗中物體自由下落時,重力勢能怎樣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重力勢能減少,因為重力對物體做正功。

思考:減少的重力勢能去哪了?

學生:物體下落過程中,速度在逐漸增加,說明物體的動能增加了,即物體原來的重力勢能轉化成了動能。

教師:那如果物體由於慣性在空中豎直上升時,能量又是怎樣變化的?

學生:物體原有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教師播放演示實驗:水平彈簧振子在氣墊導軌上振動的實驗。感受彈力做功引起彈性勢能的變化。

教師舉例說明:物體被彈簧彈出去之後,彈力做正功,彈簧的彈性勢能減少,而物體的速度增加,動能增加。也就是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成了物體的動能。

學生總結:不僅重力勢能可以與動能相互轉化,彈性勢能也可以與動能相互轉化。

教師補充: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發現:通過重力或彈力做功,機械能可以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

(二)機械能守恆定律

教師提問:物體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是否存在某種定量的關係呢?以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為例,研究這一問題。

結合教材給出題目,學生聯繫之前學過的動能定理和重力勢能的的相關知識,列式並化簡,得出前後總的機械能相等的關係式。

小組交流結果後總結: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內,動能和重力勢能可以互相轉化,而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同樣可以證明在只有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內,動能和彈性勢能可以互相轉化,總的機械能也保持不變。

教師總結得出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內容及表達式。

及時深化:從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內容可以總結出機械能守恆的條件,分別從做功角度和能量角度分析: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數和為0;只有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能量轉化,無其它形式的能量轉化。

教師帶領學生完成教材例題,之後分析結論,發現與已有的認知或生活經驗一致。並通過例題總結出:用機械能守恆定律解題時,不用考慮兩個狀態間過程的細節,只需要考慮運動的初末狀態即可。並比較與用牛頓運動定律解題的簡潔性。

環節三:鞏固提升

利用所學知識思考飛船在橢圓軌道上繞地球運行時機械能是否守恆?

環節四:小結作業

學生總結本節所學內容。並完成課後「問題與練習」。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機械能守恆定律》教案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掌握機械能守恆定律,學會用機械能守恆定律來解決問題。2.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示實驗來理解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提高觀察與分析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實驗探究與討論,增加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感知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繫。二、教學重難點1.
  • 【微信備考】全國教資統考:高中物理-備考材料(下)
    >>>[備考倒計時]最後三天衝刺-各學段備考資料!【教學過程展示一】《向心力》一、情景導入播放冬奧會申雪花樣滑冰視頻。問題1:申雪做的是什麼運動?問題2:這個過程中有什麼量發生變化?【教學過程展示二】《機械能守恆定律》一、情景導入情景創設(視頻):瀑布、跳高。問題:他們的動能和重力勢能是如何變化的?有什麼關係?
  • 經典力學:機械能守恆定律
    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即E=Ek+Ep。二、機械能守恆定律1.內容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內,動能與勢能可以互相轉化,而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等號左側為物體在初位置的機械能,等號右側為末位置的機械能,上式即為機械能守恆定律的表達式。在實際應用中,機械能守恆定律的表達式一般寫為mgh1+1/2mv12=mgh2+1/2mv22。另外,機械能守恆定律的表達式還可寫作ΔEk=-ΔEp,即系統動能的增加量等於勢能的減少量。
  • 高中物理:機械能與機械能守恆定律專題!
    機械能守恆定律是很多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的絆腳石,重點內容有哪些呢?
  • 對機械能守恆定律的理解,注意「守恆」和「不變」的區別
    對機械能守恆定律的理解,注意「守恆」和「不變」的區別。高一的學生在學習機械能守恆定律以後,資料書上會編一些習題,讓學生判斷各種情形下,物體的機械能是否滿足守恆條件。但是,有些資料書上所給的習題答案,把「守恆量」和「不變量」混淆,認為只要機械能在過程的前後保持不變,就認為是滿足機械能守恆定律的條件的,其實,這樣是不嚴謹的,也可以說就是錯誤的。「守恆量」和「不變量」是有區別的,今天,我們通過進一步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來區分「守恆量」和「不變量」。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機械能守恆定律,並且對其再進一步理解。
  • 機械能守恆定律3種表達式_機械能量守恆定律公式匯總
    機械能守恆定律的概念   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內(或者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物體系統的動能和勢能(包括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發生相互轉化,但機械能的總能量保持不變。這個規律叫做機械能守恆定律。
  • 高一物理期末必考點:機械能守恆定律與動能定理
    原創/王尚/北京西城物理教師最近有好幾個同學問我機械能守恆定律與動能定理的使用。這也是高一下學期期末物理考試的一個必考點。遇到物理題,特別是比較綜合的解答題,很多同學分不清楚什麼時候用動能定理,什麼時候用機械能守恆?
  • 機械能守恆定律動量守恆定律綜合題牛刀小試
    機械能守恆定律動量守恆定律綜合題牛刀小試,我們來看這樣一題光滑圓弧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其左端所在半徑(R=0.5m)沿水平方向,右端與水平面間距為h1=0.1m,如圖所示。小球M=0.4kg靜止在圓弧面最低點。
  • 高中物理機械能守恆定律梳理+28道高考真題 衡水教師整理
    高中物理是理科重中之重,那在必修二中機械能守恆定律這一章節更是歷年高考頻繁考點,也讓各個考生為之苦惱,那怎麼樣學好這一章呢?掌握好知識點,多做類型題,是物理學中最基礎的學習方法。學姐就給大家帶來由衡水金牌物理教授整理的一系列知識點及考題,希望能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由於上傳內容有限,學姐要分享的知識點太多。想要完整版可以評論/私信學姐「機械能守恆定律」獲取完整版資料。
  • 專題五 機械能、動能、動量及守恆定律
    本專題包含功、功率、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恆定律,衝量 功和能的概念是物理學中重要的基本概念。能的轉化和守恆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最基本的客觀規律之一。功和能量轉化的關係不僅為解決力學問題開闢了一條新的重要途徑,同時它也是分析解決電磁學、熱學等領域中問題的重要依據。
  • 【教師資格證】備考資料之試講教學設計——初中《多邊形》
    廣東教師招聘網提供以下教師備考資料信息:【教師資格證】備考資料之試講教學設計——初中《多邊形》,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筆試,教師資格證面試,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教師備考資料的內容,請關注廣東教師招聘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教學設計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感應電動勢的含義,能區分磁通量、磁通量的變化量和磁通量的變化率;理解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會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解答有關問題。培養學生對實驗條件的控制能力和對實驗的觀察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介紹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建立過程,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養成科學的研究方法。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建立和理解。【難點】1.
  • 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求重心位置
    則A、B整體的重力勢能為(m+M)gh, A的重力勢能為mga/2, B的重力勢能為Mg(a+L/2), 根據機械能守恆定律列式:mga/2+ Mg(a+L/2)=(m+M)gh, 將題中數據化成國際單位制單位並代入上式,解得h=4.25cm, 故O點位於物塊A下底面中心正上方4.25cm處。2.
  • 高考物理:2019二輪複習微專題——機械能守恆定律解題模型!
    機械能守恆定律解題模型1.對機械能守恆條件的理解(1)只受重力作用(例如不考慮空氣阻力的各種拋體運動),物體的機械能守恆.(3)除重力外,只有系統內的彈力做功,並且彈力做的功等於彈性勢能變化量的負值,那麼系統的機械能守恆.注意並非物體的機械能守恆.2.機械能是否守恆的判斷方法(1)利用機械能的定義判斷:若物體動能、重力勢能之和不變,則機械能守恆.
  • 機械能守恆定律、彈性勢能、動量守恆定律,用一題來徹底搞定
    (3)解題、出題邏輯詳解:一開始A做自由落體運動,設A一開始距離B的高度差為h,設A碰撞到B前一瞬間的速度為V0,對A根據機械能守恆定律得:對A、B從共速運動直至分離的過程,A、B重力勢能變化的高度為x1,設一開始彈簧的彈性勢能為EP,對A、B、彈簧組成的系統,根據機械能守恆定律得:
  • 對機械能守恆條件的深入理解
    ,請問這個過程是不是機械能守恆?        對這個問題,老師們爭論不休,似乎大多數老師傾向於認為,這個過程物塊機械能雖然保持不變,卻因為牽涉了恆力做功輸入能量和摩擦生熱能量損耗,因此不能認為這個過程屬於機械能守恆定律處理範圍。二、課本對機械能守恆條件的表述        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內,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而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 機械能守恆定律測試題
    機械能守恆定律測試題,我們來看題水平傳送帶以速度v順時針勻速轉動,質量m的物體無初速度輕放在傳送帶A端,經時間t=1.1s物體運動到傳送帶B端,物體離開傳送帶後落在水平面上的C點。設物體的加速度為a,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ma(2),由摩擦力公式f=uN(3)聯立(1)(2)(3)並代入數值得a=6m/s^2設物體在傳送帶上勻加速運動時間為t1,獲得速度為U,U=at1(4)設物體經B點時速度為v1,到C點時速度為V,由動能公式,有E1=mv1^2/2(5)
  • 2020教師招聘備考——初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0教師招聘備考——初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今天小編帶到家來學習一下——初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 初二物理機械能的知識點:機械能守恆定律
    1、內容:在只有重力(和彈簧的彈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的動能和勢能發生相互轉化,但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2、機械能守恆的條件   (1)做功角度:對某一物體,若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數和為零),則該物體機械能守恆.
  • 機械能守恆——功能關係
    應用知識點1、合外力做功等於物體動能的增加量W合=△Ek2、重力做功等於負的重力勢能變化量(重力做功等於重力勢能減少量)WG=-△Ep3、除重力和系統內彈力以外,其餘力所做的功等於系統機械能變化量W=△E機(本條針對於研究機械能變化量的題目非常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