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感應電動勢的含義,能區分磁通量、磁通量的變化量和磁通量的變化率;理解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會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解答有關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示實驗,定性分析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與磁通量變化快慢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對實驗條件的控制能力和對實驗的觀察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介紹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建立過程,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養成科學的研究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建立和理解。
【難點】
1. 磁通量、磁通量的變化量、磁通量的變化率三者的區別;
理解1. 是普遍意義的公式,而E=BLν是特殊情況下導線在切割磁感線情況下的計算公式。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向學生展示圖<1>、圖<2>,並設問:圖中電鍵S均閉合,電路中是否都有電流?為什麼
演示實驗:對照圖<1>安培表指針偏轉;對照圖<2>電流計指針不動,但當條形磁鐵位置變動時,電流計指針偏轉,表明迴路中有電流。啟發學生回答:圖<1>中產生的電流是由電源提供的,圖<2>中產生的是感應電流。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影響感應電動勢大小的因素及感生電動勢
情景:剛才的實驗中,磁鐵插入過程中,大家相互討論一下,每個小組實驗中產生的感應電流大小相等嗎?電流大小由什麼決定?(引導學生思考直流電路中,電阻一定時,電流大小由電動勢決定)引出感應電動勢的概念。
提出問題:影響感應電動勢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假設:學生根據前面所學的知識初步做出猜想,可能與與磁通量、磁通量的變化的多少、磁通量變化的快慢有關。
設計實驗:有多個變量存在時,需控制變量,設計實驗表格:
進行實驗:
實驗1:將1根磁鐵插入線圈後不動,停止一會發現指針回到0刻線位置。
該實驗與沒有磁鐵插入時做對比
結論: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與迴路中有沒有磁通量無關。
實驗2、3:將1根、2根磁鐵以相同的速度插入、拔出線圈,發現指針偏轉角度不同。
結論:控制插入拔出速度不變時,磁通量的變化量越大感應電動勢越大。
實驗3、4:將2根磁鐵以不同的速度插入、拔出線圈,發現指針偏轉角度不同。
結論:磁通量的變化量相同時,所用時間越短,速度越快的指針偏轉越大。
通過以上三組對比實驗可知:當穿過線圈的磁通量變化量與時間之比越大,即磁通量的變化率越快時,線圈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就越大。
分析論證:
學生交流總結:感應電動勢與磁通量的變化率,即磁通量變化的快慢有關。猜想得以驗證。
教師總結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內容:閉合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
表達式:
向學生強調公式中的n是線圈的匝數,ΔΦ是磁通量的變化量,Δt是穿過閉合線圈的時間。
<二>動生電動勢
提問:如圖<4>所示,把矩形單匝線圈abcd放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線框平面和磁感線垂直。設線圈可動部ab的長度為L,以速度ν向右勻速平動,則線框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為多少?
啟發學生推導:導體ab向右運動時,ab棒切割磁感線,同時穿過abcd面的磁通量增加,線框中必然要產生感應電動勢。設經過極短的時間Δt,導體ab運動的距離為νΔt,穿過線框abcd的磁通量的變化量為BLνΔt,代入公式:中,得到E=BLν.
環節三:鞏固練習
通過一道習題進行鞏固:一個匝數為100、面積為10cm²的線圈垂直放置在磁場中,在1s內穿過它的磁場從1T增加到9T。求線圈中的感應電動勢。
環節四:小結作業
試歸納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計算公式和推導公式E=BLν的不同之處?
四、板書設計
中公教師題庫上線啦!點此進入題庫,海量題,隨心刷!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招教備考」,查看教師招聘備考資料
回復「教招面試」,查看說課稿|教案模板範例
中公講師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