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教學設計

2020-11-24 中公教師網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感應電動勢的含義,能區分磁通量、磁通量的變化量和磁通量的變化率;理解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會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解答有關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示實驗,定性分析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與磁通量變化快慢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對實驗條件的控制能力和對實驗的觀察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介紹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建立過程,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養成科學的研究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建立和理解。

【難點】

1. 磁通量、磁通量的變化量、磁通量的變化率三者的區別;

理解1. 是普遍意義的公式,而E=BLν是特殊情況下導線在切割磁感線情況下的計算公式。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向學生展示圖<1>、圖<2>,並設問:圖中電鍵S均閉合,電路中是否都有電流?為什麼

演示實驗:對照圖<1>安培表指針偏轉;對照圖<2>電流計指針不動,但當條形磁鐵位置變動時,電流計指針偏轉,表明迴路中有電流。啟發學生回答:圖<1>中產生的電流是由電源提供的,圖<2>中產生的是感應電流。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影響感應電動勢大小的因素及感生電動勢

情景:剛才的實驗中,磁鐵插入過程中,大家相互討論一下,每個小組實驗中產生的感應電流大小相等嗎?電流大小由什麼決定?(引導學生思考直流電路中,電阻一定時,電流大小由電動勢決定)引出感應電動勢的概念。

提出問題:影響感應電動勢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假設:學生根據前面所學的知識初步做出猜想,可能與與磁通量、磁通量的變化的多少、磁通量變化的快慢有關。

設計實驗:有多個變量存在時,需控制變量,設計實驗表格:

進行實驗:

實驗1:將1根磁鐵插入線圈後不動,停止一會發現指針回到0刻線位置。

該實驗與沒有磁鐵插入時做對比

結論: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與迴路中有沒有磁通量無關。

實驗2、3:將1根、2根磁鐵以相同的速度插入、拔出線圈,發現指針偏轉角度不同。

結論:控制插入拔出速度不變時,磁通量的變化量越大感應電動勢越大。

實驗3、4:將2根磁鐵以不同的速度插入、拔出線圈,發現指針偏轉角度不同。

結論:磁通量的變化量相同時,所用時間越短,速度越快的指針偏轉越大。

通過以上三組對比實驗可知:當穿過線圈的磁通量變化量與時間之比越大,即磁通量的變化率越快時,線圈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就越大。

分析論證:

學生交流總結:感應電動勢與磁通量的變化率,即磁通量變化的快慢有關。猜想得以驗證。

教師總結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內容:閉合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

表達式:

向學生強調公式中的n是線圈的匝數,ΔΦ是磁通量的變化量,Δt是穿過閉合線圈的時間。

<二>動生電動勢

提問:如圖<4>所示,把矩形單匝線圈abcd放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線框平面和磁感線垂直。設線圈可動部ab的長度為L,以速度ν向右勻速平動,則線框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為多少?

啟發學生推導:導體ab向右運動時,ab棒切割磁感線,同時穿過abcd面的磁通量增加,線框中必然要產生感應電動勢。設經過極短的時間Δt,導體ab運動的距離為νΔt,穿過線框abcd的磁通量的變化量為BLνΔt,代入公式:中,得到E=BLν.

環節三:鞏固練習

通過一道習題進行鞏固:一個匝數為100、面積為10cm²的線圈垂直放置在磁場中,在1s內穿過它的磁場從1T增加到9T。求線圈中的感應電動勢。

環節四:小結作業

試歸納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計算公式和推導公式E=BLν的不同之處?

四、板書設計

中公教師題庫上線啦!點此進入題庫,海量題,隨心刷!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招教備考」,查看教師招聘備考資料

回復「教招面試」,查看說課稿|教案模板範例

中公講師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說課稿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說課稿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根據新課標理念,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好的教材分析會幫助我們對教學內容有一個宏觀的把握,所以,我先談談對教材的理解。
  •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大家都知道電磁感應定律,而電磁感應定律的發現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法拉第呢花了10年的時間去研究什麼是電磁感應定律。而通過這個展間的4件展品,我們就知道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定律當中4個非常重要的階段。首先是電磁旋轉器,通過這個實驗重複了奧斯特的顯現,然後發現在電路開關閉合的一瞬間,旁邊一個線圈當中就會有電的反應,再然後總結出了電磁感應定律,也就是磁棒過線圈。通過磁棒的過線圈我們就知道了什麼時候磁能轉化為電了。後一件展品是發電銅盤,法拉第通過它做了世界上第一個發電機,從而可以使我們快速便捷的運用電能來為我們服務。
  •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答辯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答辯問題一、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研究的是關於電磁感應的什麼問題?【參考答案】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與楞次定律是解決電磁感應問題的兩大支柱。其中楞次定律解決的是感應電流的方向問題,而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解決的是感應電流的大小問題。
  • 高三寒假複習----1.3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1.在          中產生的電動勢,叫感應電動勢,感應電動勢產生的條件是穿過迴路的        發生改變,與電路是否      無關,感應電動勢的方向用       或      判斷。   2.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電路中感應電動勢E的大小,跟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Φ的變化率成    比。
  •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內容及公式
    什麼是電磁感應定律  電磁感應定律也叫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電磁感應現象是指因磁通量變化產生感應電動勢的現象,例如,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裡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電流,產生的電流稱為感應電流,產生的電動勢(電壓)稱為感應電動勢。
  • 電磁學基礎: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一、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這就是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公式為:E=nΔΦ/Δt(n為線圈匝數)。這是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最普遍的表達式,表明了感應電動勢的大小取決於磁通量變化的快慢和線圈匝數n。二、導體切割磁感線的情形1.若B、L、v相互垂直,則E=BLv。2.E=BLvsin θ,θ為運動方向與磁感線方向的夾角。
  • 高考物理考點: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專項複習題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人教版)  高頻考點: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右手定則  動態發布:2011廣東理綜卷第15題、2010新課標理綜第21題、2010全國理綜17題、2010山東理綜第21題、
  •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理解和應用
    1.求解感應電動勢常見情況與方法:2.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理解
  • 法拉第電磁感應實驗
    許多科學家為電學的發展做出過貢獻,而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1791—1867)的電磁學研究,把這一研究推向了頂峰,開闢了我們今天稱之為「現代物理」的新時代。現代物理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就是確立了場這一概念,而這一概念首次提出者也是法拉第。  法拉第是一個自學成才的典範,出生在一個鐵匠家庭,家境貧寒。由於貧困,家裡無法長期供他上學,因而法拉第幼年時沒有受過什么正規教育,只讀了兩年小學。
  • 【3-2】4-4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3-2】4-4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作者:梁海紅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分校
  • 高中物理 | 4.4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詳解
    電磁感應現象的實質是產生感應電動勢,如果迴路閉合,則有感應電流,如果迴路不閉合,則只能出現感應電動勢,而不會形成持續的電流.我們看變化是看迴路中的磁通量變化,而不是看迴路外面的磁通量變化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
  • 第五章 時變電磁場1-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這個定律是1841年發現的,法拉第通過實驗得到了一個量化結論:感應電勢等於磁通量對時間t的負導數。同期的楞次也通過實驗得到了類似結論,楞次的結論是磁場變化率越快,產生的感應電勢也就越大。楞次用「削弱」來描述感應電勢與磁場變化的方向關係。
  • 高中物理:電磁感應現象,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感應電動勢的大小
    二、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感應電動勢的大小1、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數學表達式為,它指出感應電動勢既不取決於磁通量φ的大小,也不取決於磁通量變化Δφ的大小,而是由磁通量變化的快慢等來決定的,由算出的是感應電動勢的平均值,當線圈有相同的n匝時,相當於n個相同的電源串聯,整個線圈的感應電動勢由算出。
  • 法拉第之前有人發現了電磁感應嗎?
    因為科拉頓的實驗裝置設計得完全正確,如果磁鐵磁性足夠強,導線電阻不大,電流計十分靈敏,那麼在科拉頓將磁鐵插入螺旋線圈時,電流計的指針確實是擺動了的。也就是說,電磁感應的實驗是成功了,只不過科拉頓沒有看見,他跑得還是「太慢」,連電流計指針往回擺也沒看見,有人說,這是一次「遺憾的失敗」。
  • 高二物理課件: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來源:高考網 2019-08-21 17:12:54   點擊下載: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 高三物理教學教案:電磁感應
    高三物理教學教案:電磁感應 2012-05-09 14:54 來源:[標籤:來源] 作者:
  • 高中物理 |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及其推論的應用
    一、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1)
  •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理解和應用
    很多科學家投入對電磁現象的研究。既然電與磁密切相關,電能產生磁,那麼很自然地會想到它可能存在逆效應;「磁能產生電」嗎?自1820年至1831年的十多年間中,當時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如安培、菲涅耳、阿拉果、德拉裡夫等一大批科學家都投身於探索磁與電的關係之中。在這其間,法拉第(M.Faraday,英,1791-1867)受命於他的老師戴維(H.Davy)也開始轉向電磁學方面的研究。
  • 天才般的直覺:法拉第怎麼發現電磁感應的? | 展卷
    法拉第裝置的原照片如圖4所示。圖4 法拉第首次證明電磁感應的儀器(感謝英國皇家協會)實驗在1831年8月29日進行,這在法拉第的實驗室筆記本上有精心記載。結果完全不是法拉第所預期的那樣。當初級繞組閉合的時候,在次級繞組中的電流計的指針有一個偏轉——纏繞在鐵環介質上的次級電路中有感生電流。
  • 法拉第於1831年8月29日發現電磁感應
    麥可·法拉第因1831年8月29日發現電磁感應而被世人銘記。雖然法拉第獲得了這一榮譽,但其實在1829年,義大利神父和物理學家Francesco Zantedeschi可能已經預見了電磁感應的存在;1830年8月,美國物理學家Joseph Henry在實驗中也觀察到了電磁感應現象,不過當時Henry正在集中精力製作更大的電磁鐵,沒有及時發表這一實驗成果,失去了發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