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2019二輪複習微專題——機械能守恆定律解題模型!

2020-12-04 高考數學速解張老師

機械能守恆定律解題模型

1.對機械能守恆條件的理解

(1)只受重力作用(例如不考慮空氣阻力的各種拋體運動),物體的機械能守恆.

(2)除重力外,物體還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代數和為零.

(3)除重力外,只有系統內的彈力做功,並且彈力做的功等於彈性勢能變化量的負值,那麼系統的機械能守恆.注意並非物體的機械能守恆.

2.機械能是否守恆的判斷方法

(1)利用機械能的定義判斷:若物體動能、重力勢能之和不變,則機械能守恆.

(2)利用守恆條件判斷.

(3)利用能量轉化判斷:若物體系統與外界沒有能量交換,物體系統內也沒有機械能與其他形式能的轉化,則物體系統機械能守恆.

3.機械能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

經典例題[2018江蘇,7,4分]

如圖所示,輕質彈簧一端固定,另一端連接一小物塊,O點為彈簧在原長時物塊的位置.物塊由A點靜止釋放,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向右運動,最遠到達B點.在從A到B的過程中,物塊( )

A. 加速度先減小後增大

B. 經過O點時的速度最大

C. 所受彈簧彈力始終做正功

D. 所受彈簧彈力做的功等於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解析】物體從A點到O點過程,彈力逐漸減為零,剛開始彈簧彈力大於摩擦力,故可分為彈力大於摩擦力過程和彈力小於摩擦力過程:彈力大於摩擦力過程,合力向右,加速度也向右,由於彈力減小,摩擦力不變,小球所受合力減小加速度減小,彈力等於摩擦力時速度最大,此位置在A點與O點之間;彈力小於摩擦力過程,合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彈力減小,摩擦力大小不變,物體所受合力增大,物體的加速度隨彈簧形變量的減小而增加,物體作減速運動;從O點到B點的過程彈力增大,合力向左,加速度繼續增大,選項A正確、選項B錯誤;從A點到O點過程,彈簧由壓縮恢復原長彈力做正功,從O點到B點的過程,彈簧伸長,彈力做負功,故選項C錯誤;從A到B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彈簧彈力做的功等於物體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選項D正確.

答案】AD

經典例題[2016·全國卷Ⅱ,20分]

輕質彈簧原長為2l,將彈簧豎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頂端將一質量為5m的物體由靜止釋放,當彈簧被壓縮到最短時,彈簧長度為l.現將該彈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點,另一端與物塊P接觸但不連接.AB是長度為5l的水平軌道,B端與半徑為l的光滑半圓軌道BCD相切,半圓的直徑BD豎直,如圖所示.物塊P與AB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用外力推動物塊P,將彈簧壓縮至長度l,然後放開,P開始沿軌道運動,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1)若P的質量為m,求P到達B點時速度的大小,以及它離開圓軌道後落回到AB上的位置與B點間的距離;

(2)若P能滑上圓軌道,且仍能沿圓軌道滑下,求P的質量的取值範圍.

解析: (1)依題意,當彈簧豎直放置,長度被壓縮至l時,質量為5m的物體的動能為零,其重力勢能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由機械能守恆定律,彈簧長度為l時的彈性勢能為

Ep=5mgl ①

設P的質量為M,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vB,由能量守恆定律得

相關焦點

  • 高考複習指導:物理二輪複習策略與重點
    第二輪複習要明確重點、難點。深刻理解每一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突破難點,把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繫。同時進行解題訓練,提高應戰能力。  主幹知識是物理知識體系中重點、難點,學好主幹知識是學好物理的關鍵,是提高能力的基點。每個考生在複習備考過程中,要在主幹知識上狠下工夫。
  • 抓住這6點,拿下高考物理複習要領!
    相信各位考生都已經進行了一二輪物理複習,建議各位考生在高考前夕以複習之前做過的的電磁場複習專題為主,著重分析考點、解題思路以及錯因,有針對性的進行複習鞏固薄弱環節,並以解新題為輔,檢驗自己的複習效果。  受力分析與機械運動  複習建議:受力分析與機械運動不僅經常出現在高考物理的第一道計算題,還經常作為關聯考點出現在選擇題和實驗題,說其橫貫和串聯了整個高中的宏觀物理一點也不為過。
  • 專題五 機械能、動能、動量及守恆定律
    本專題包含功、功率、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恆定律,衝量歷年高考對本章知識的考查以考查該定理的試題為最多,在不同題型、不同難度的試題中都有體現。高考複習中對本知識點應有足夠的重視。複習中對動能定理還應結合牛頓定律,以功是能量變化的量度為依據,進行推導論證,明確每個量,包括「一」號的含義。
  • 高中物理:機械能與機械能守恆定律專題!
    機械能守恆定律是很多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的絆腳石,重點內容有哪些呢?
  • 高一物理期末必考點:機械能守恆定律與動能定理
    原創/王尚/北京西城物理教師最近有好幾個同學問我機械能守恆定律與動能定理的使用。這也是高一下學期期末物理考試的一個必考點。遇到物理題,特別是比較綜合的解答題,很多同學分不清楚什麼時候用動能定理,什麼時候用機械能守恆?
  • 如何做到有效複習高三物理動力學
    其實,從這個暑假開始,大家都已經進入高三預科,開始第一輪複習了。可以說,一輪複習質量的優劣,將直接決定你整個高三的學習質量,或者說決定你明年高考的成績。既然如此,那麼一輪複習如何有效複習,將功夫用在刀刃上呢?今天彭老師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高三第一輪複習,拉的戰線較長,是從這個暑假到春節前,大半年的時間。
  • 高考一輪複習巧用物理能量守恆定律例題講解
    高考一輪複習巧用物理能量守恆定律例題講解 2015-11-13 10:07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高中物理「機械能及其守恆定律」知識點匯總,附經典題型解析梳理
    剛進入高一學習物理的學生,往往會發現和初中大不相同,公式很多樣,計算也很繁瑣,考到的知識涉及面廣,聯繫稠密,一般呈現系統性和關聯性。其中,機械能及其守恆定律也是一大難點,下面就跟著老師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2020年二輪複習重點了
    物理  一:應抓住主幹知識及主幹知識之間的綜合  概括起來有以下方面內容:  (1)力學部分物體的平衡;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規律的綜合應用;功能關係的綜合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及能量的轉化及守恆。  (2)電磁學部分: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恆定電路的分析和計算;電磁感應;交變電流。
  • 高考「理綜」怎樣複習?概念、定律和模型一個都不能少
    比如自由落體定律、牛頓第一、二、三定律,胡克定律、萬有引力定律、機械守恆定律、庫侖定律、歐姆定律、焦耳定律、電阻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和斯涅耳定律,這些都是高考中常見的考點。在我們掌握這些實驗定律以後,還能從這些定律中,經過數學推導來獲得一些定理。當然,我們只需要記憶在課本上出現過的定理就可以。
  • 機械能守恆定律、彈性勢能、動量守恆定律,用一題來徹底搞定
    (3)解題、出題邏輯詳解:一開始A做自由落體運動,設A一開始距離B的高度差為h,設A碰撞到B前一瞬間的速度為V0,對A根據機械能守恆定律得:對A、B從共速運動直至分離的過程,A、B重力勢能變化的高度為x1,設一開始彈簧的彈性勢能為EP,對A、B、彈簧組成的系統,根據機械能守恆定律得:
  • 高考物理中,多物體勻減速直線運動,還能結合機械能守恆定律考
    動量、碰撞【分析】(1)運動過程:一開始a以初速度v0 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至碰撞b;a、b發生彈性碰撞,動量守恆、機械能守恆由動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得機械能守恆定律高中物理,機械能守恆定律,重力勢能、彈性勢能、流體模型這樣做
  • 高考物理知識點:機械能
    (3)應用動能定理只考慮初、末狀態,沒有守恆條件的限制,也不受力的性質和物理過程的變化的影響。所以,凡涉及力和位移,而不涉及力的作用時間的動力學問題,都可以用動能定理分析和解答,而且一般都比用牛頓運動定律和機械能守恆定律簡捷。
  • 高中物理《機械能守恆定律》教案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掌握機械能守恆定律,學會用機械能守恆定律來解決問題。2.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示實驗來理解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提高觀察與分析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實驗探究與討論,增加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感知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繫。二、教學重難點1.
  • 京航教育2018最新高考物理七大複習技巧,物理提分就在這裡!
    那麼高考物理這個階段應該怎麼複習呢,怎麼才是有效的複習方法,其實這個時候,高考物理一輪複習一般是以章、節為單元進行複習。在這一階段裡,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解題方法與技巧,要全面閱讀教材,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要重視對物理狀態、物理情景、物理過程的分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那麼以下七點需要同學們要注意領會。
  • 高中物理機械能守恆定律梳理+28道高考真題 衡水教師整理
    高中物理是理科重中之重,那在必修二中機械能守恆定律這一章節更是歷年高考頻繁考點,也讓各個考生為之苦惱,那怎麼樣學好這一章呢?掌握好知識點,多做類型題,是物理學中最基礎的學習方法。學姐就給大家帶來由衡水金牌物理教授整理的一系列知識點及考題,希望能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由於上傳內容有限,學姐要分享的知識點太多。想要完整版可以評論/私信學姐「機械能守恆定律」獲取完整版資料。
  • 高中物理,機械能守恆定律,重力勢能、彈性勢能、流體模型這樣做
    即將參加高考的物理寶寶們,還有高一的物理寶寶們,是否對於高中物理中的流體,用動量定理、微元柱狀模型③④⑤⑥⑦式得7【總結】應用動量定理求解流體衝擊力,關鍵是建立「柱體微元」模型高考物理中,機械能守恆定律,彈簧專題中的重力勢能、彈性勢能
  • 機械能守恆與動能定理知識點及習題
    很多小夥伴在後臺不停回復「機械能守恆」啊什麼的,物理君看到了大家虔誠的心願~所以物理君與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吧:知識清單1.常見的幾種力做功的特點(1)重力、彈簧彈力、靜電力做功與路徑無關.②相互作用的一對靜摩擦力做功的代數和總等於零,在靜摩擦力做功的過程中,只有機械能的轉移,沒有機械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相互作用的一對滑動摩擦力做功的代數和不為零,且總為負值.在一對滑動摩擦力做功的過程中,不僅有相互摩擦物體間機械能的轉移,還有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轉化為內能的量等於系統機械能的減少量,等於滑動摩擦力與相對位移的乘積.
  • 高中物理最難的部分 高考物理48個解題模型
    高中物理最難的部分 高考物理48個解題模型高中物理是很多學生頭痛的一大科目,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物理高考的解題模型,供參考!物理大題解題模型參考必修一1、傳送帶模型:摩擦力,牛頓運動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熱等問題。2、追及相遇模型:運動規律,臨界問題,時間位移關係問題,數學法(函數極值法。圖像法等)3、掛件模型:平衡問題,死結與活結問題,採用正交分解法,圖解法,三角形法則和極值法。4、斜面模型:受力分析,運動規律,牛頓三大定律,數理問題。
  • 2017高考全國卷2理綜物理試題分析(哈爾濱新東方優能)
    2017年新課標2卷物理試題,沒有出現偏題怪題,出題形式仍然中規中矩,考查的知識點都是中學物理核心內容,力學部分(必修1,2)電學部分(選修3-1,3-2)比重較大,特別注重對相互作用、牛頓第二定律、機械能、力和運動、曲線運動、電場、磁場等主幹知識考查。本次理科綜合試卷物理試題符合《考試說明》中的命題指導思想,試題設計穩中有新,體現了課程改革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