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能守恆定律解題模型
1.對機械能守恆條件的理解
(1)只受重力作用(例如不考慮空氣阻力的各種拋體運動),物體的機械能守恆.
(2)除重力外,物體還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代數和為零.
(3)除重力外,只有系統內的彈力做功,並且彈力做的功等於彈性勢能變化量的負值,那麼系統的機械能守恆.注意並非物體的機械能守恆.
2.機械能是否守恆的判斷方法
(1)利用機械能的定義判斷:若物體動能、重力勢能之和不變,則機械能守恆.
(2)利用守恆條件判斷.
(3)利用能量轉化判斷:若物體系統與外界沒有能量交換,物體系統內也沒有機械能與其他形式能的轉化,則物體系統機械能守恆.
3.機械能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
經典例題[2018江蘇,7,4分]
如圖所示,輕質彈簧一端固定,另一端連接一小物塊,O點為彈簧在原長時物塊的位置.物塊由A點靜止釋放,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向右運動,最遠到達B點.在從A到B的過程中,物塊( )
A. 加速度先減小後增大
B. 經過O點時的速度最大
C. 所受彈簧彈力始終做正功
D. 所受彈簧彈力做的功等於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解析】物體從A點到O點過程,彈力逐漸減為零,剛開始彈簧彈力大於摩擦力,故可分為彈力大於摩擦力過程和彈力小於摩擦力過程:彈力大於摩擦力過程,合力向右,加速度也向右,由於彈力減小,摩擦力不變,小球所受合力減小加速度減小,彈力等於摩擦力時速度最大,此位置在A點與O點之間;彈力小於摩擦力過程,合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彈力減小,摩擦力大小不變,物體所受合力增大,物體的加速度隨彈簧形變量的減小而增加,物體作減速運動;從O點到B點的過程彈力增大,合力向左,加速度繼續增大,選項A正確、選項B錯誤;從A點到O點過程,彈簧由壓縮恢復原長彈力做正功,從O點到B點的過程,彈簧伸長,彈力做負功,故選項C錯誤;從A到B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彈簧彈力做的功等於物體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選項D正確.
【答案】AD
經典例題[2016·全國卷Ⅱ,20分]
輕質彈簧原長為2l,將彈簧豎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頂端將一質量為5m的物體由靜止釋放,當彈簧被壓縮到最短時,彈簧長度為l.現將該彈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點,另一端與物塊P接觸但不連接.AB是長度為5l的水平軌道,B端與半徑為l的光滑半圓軌道BCD相切,半圓的直徑BD豎直,如圖所示.物塊P與AB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用外力推動物塊P,將彈簧壓縮至長度l,然後放開,P開始沿軌道運動,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1)若P的質量為m,求P到達B點時速度的大小,以及它離開圓軌道後落回到AB上的位置與B點間的距離;
(2)若P能滑上圓軌道,且仍能沿圓軌道滑下,求P的質量的取值範圍.
解析: (1)依題意,當彈簧豎直放置,長度被壓縮至l時,質量為5m的物體的動能為零,其重力勢能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由機械能守恆定律,彈簧長度為l時的彈性勢能為
Ep=5mgl ①
設P的質量為M,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vB,由能量守恆定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