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綜的複習,並非易事。
首先要把課本和模擬題中,易混淆和易錯的小知識點整理出來,然後按照難易程度,分門別類地加以歸納。
然後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將每個知識點在規定時間內掌握和消化。
比如,每過二三十分鐘學會一個小知識點,從最簡單的開始,然後一個接一個地學習。如果出現問題就找到課本,翻開和這個知識點相關的章節,認真閱讀和思考,將課本上的知識點、例題和習題全都熟悉一遍,再對輔導材料上相關的重點題型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和查漏補缺。
構建知識體系
在高考第一輪複習中,一定從零開始,構建起學科完整的知識體系。
把初中和高中的教材全都拿出來,把課本上所有的定理、公式和原理,還有重點題型的推導、例題和應用全都認真掌握好;對於有問題和易混淆的知識點,還是要翻開課本去熟悉、鞏固;可以說整個高三第一輪的複習,核心就是課本、基礎知識和知識體系。
等到理綜第一輪複習得差不多了,我們就要考查自己:到底哪些知識點不會,哪些知識點已經熟練掌握。
考查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在閉卷的狀態下,拿一張白紙來默寫知識體系。如果我們遇到一些重要的考點,能夠將相關的知識體系框圖全部寫出來,那麼就可以說這部分知識,我們已經徹底掌握了。
比如說化學,我們在第一輪複習結束時,可以從一個化學元素寫起,將涉及的化學方程式、化學性質和相關概念全都寫出來,在一張白紙上畫出知識體系和思維導圖。
高考理綜的三門課,似乎只要少偷懶多做題,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實際上我們在高三,尤其是第一輪複習中,必須重視理綜的基礎知識學習。
因為理綜每道題,都是知識點的排列組合!
選擇題不用說,每個選項都是知識點;填空題也一樣,一個空格至少包含一個知識點;就連理綜的最後幾道大題,很多同學都以為那是聰明才智和天賦的挑戰,可實際上呢?不管多難多怪的壓軸題,都是課本基礎知識和例題的有機組合。
基本上理綜的解答題,前面幾道題最多涉及兩三個知識點;而壓軸題,無非就是涉及的知識點多一些,命題角度新穎一些。我們在解答理綜大題的時候,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將一道題目,細分和拆分成最基本的問題和知識點,這樣就會比較容易解答。
基礎知識很重要
即便是在高三複習階段,基礎知識的作用,無論這樣強調都不過分。
對於理綜三門課,在模擬題中單科分數不及格的同學,肯定需要從零開始補基礎;而單科分數能夠及格的同學,就要開始一個一個,按部就班地熟悉和鞏固自己不會的知識點,補得越多,我們在考試中的失分就越少。
比如高中物理,學習的重點就是三樣東西:概念、定律和模型。
1、概念,非常基礎也非常細碎,這裡無需多言,如果對於概念本身記憶不清,直接翻開課本就能看見和回顧。
2、定律,是科學家通過大量而具體的實驗,來驗證和總結的規律;這些知識點,不可能根據其他數學和物理規律推導出來,因此必須也只能靠我們記憶掌握。
比如自由落體定律、牛頓第一、二、三定律,胡克定律、萬有引力定律、機械守恆定律、庫侖定律、歐姆定律、焦耳定律、電阻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和斯涅耳定律,這些都是高考中常見的考點。
在我們掌握這些實驗定律以後,還能從這些定律中,經過數學推導來獲得一些定理。當然,我們只需要記憶在課本上出現過的定理就可以。
以上這兩點,也就是概念和定律,只要堅持看書,把書讀懂就可以完全掌握。
3、模型。
而物理模型,或者說題型的學習,則主要來源於課堂筆記和試題訓練。
比如萬有引力章節,當我們學完萬有引力定律以後,就開始學習各種題型,比如說變軌問題、雙星模型、星體密度計算等。但是如果我們學習完章節以後,只是背了一大堆理論,然後就瘋狂刷題,那麼這些物理題型對於我們的複習就毫無意義。
總結一下的話,在整個高中階段,涉及的
並不多,而學習物理模型應該佔據主要的時間。
高中課本,距離高考題到底有多遠?
在學習物理模型中,列方程,是我們在高中物理必須養成的習慣;而列方程,則是我們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學習中一個相當重要的轉變。
在初中物理中,一般是一個計算式解出一個量,然後逐步解出答案。但是這樣的方式,在遇到複雜問題的解答時會非常困難;但是利用列方程解方程來計算,就會很簡單;而且我們在高考大題中,如果能將方程式規範而細緻地列出來,即使沒有算出最後的答案,也能得到不少過程分。
當然,如果我們學會了概念,掌握了基本定律,並且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物理模型和解題思路,就可以開始刷高考題了。
但是基礎知識的查漏補缺,依然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誠然,基礎知識看起來很簡單,和高考好像不在一個層次上,難度也完全不能匹配;因而在高三複習中,掌握如何將基礎知識和高考題聯繫起來的技巧至關重要。
高中課本,距離高考題到底有多遠?
這在生物的學習中表現得非常明顯;因為高考生物是理科生所有考試科目中,對課本知識要求最高的科目。
怎麼複習生物,怎麼熟悉生物課本?
要學會提取信息式閱讀,並不要求同學們將課本上的知識整段整段地背誦下來,而是要學會提取章節和段落中的關鍵句子,然後熟悉鞏固。
當然看課本肯定非常枯燥乏味,如果讀書的時候總是容易走神,可以拿出一支筆邊讀邊畫,時刻讓自己保持注意力集中。尤其是每章後面的知識小結,本身即是對知識的梳理和串聯,一定要讀透學懂,形成對基礎知識的熟練把握。
總之,高考「理綜」怎樣複習?在高三複習中,概念、定律和模型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