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面與波線》教學設計

2020-11-23 中公教師網

《波面與波線》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夠理解波面與波線的概念,能夠判斷波的傳播方向,知道球面波與平面波的傳播形式並能正確的用圖示法描繪出來。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討和觀察學習,學生能夠領會研究機械波傳播形式和特點的思想方法,提析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繫,養成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的求知精神,提高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波面、波線的概念,平面波與球面波的理解。

【難點】

波的傳播方向。

三、教學方法

圖示法、小組討論法、啟發式教學法等。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師:以生活經歷導入,當我們向平靜的水面上扔一塊石頭後會看到什麼現象?為什麼水面上的波紋能不斷的向外擴散呢?

生:思考,回答,水面上會激起波紋,會一圈一圈的向外擴散。

設計意圖:以生活常識為例進行導入,能引起學生們的共鳴,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起了很好的課堂鋪墊。

環節二:新課探究

(一)波面與波線

師:請同學將水面波紋傳播的形式以平面圖的形式畫在黑板上,結合圖指出圓心的位置O點是波源,外圍的一系列圓叫做波面,與波面垂直的那些線叫做波線。並提問波面上的點的振動狀態有什麼關係?波線代表什麼?

生:畫水面波紋的傳播示意圖,小組討論得出一個波面上每一點的振動狀態相同,波線代表了波的傳播方向。

師:以一個籃球為例,假設籃球的球心位置有一個波源,則該點所發出的波面在空間將是一個個球面,引出球面波的概念。再以圖示法引出平面波的概念。

生:掌握球面波與平面波的概念並作比較分析。

設計意圖:圖示法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波面、波線,形象生動,更易於理解記憶。

環節三:鞏固練習

師:提問水波是球面波嗎?為什麼?

生:回答不是,因為水波只能在水表面傳播,不符合球面波的條件。

設計意圖:將知識點與問題結合起來考察學生,既能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強化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回顧波面、波線、球面波、平面波,讓同學們課下思考波是不是一定按直線傳播的嗎?

五、板書設計

中公講師解析

備戰面試:知識 說課 試講 答辯 結構化】【技巧 中公講師點撥 備考秘笈】【試題 考前 考題猜想

掃描二維碼加關注,回復"特崗"即可查看備考資料

關注QQ公眾號:教育雜談,獲取更多考試資訊!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溫馨提示】!

相關焦點

  • 波面,波前及其重建?
    今天談一談波面,波前的一些事,在成像系統設計,波面/波前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尤其系統幾何像差比較小,波前(Wavefront)數據,或者波前差(
  • 《電解》教學設計
    《電解》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電解池的形成條件,能夠正確判斷電解池的陰陽極及兩極所發生反應的類型;能正確書寫典型電解池的電極反應式和電解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二、教學重難點【重點】電解池的組成與電極反應式的書寫。【難點】電解過程中微粒的變化。三、教學過程第一環節:情景引入【複習導入】回憶初中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初步理解電池、電極、電解質溶液。
  • 英語教學設計概念及解析
    英語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關係很明了,科學嚴謹高效的英語教學實踐是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引領之下而進行的,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才更科學,更完善,更專業,因此了解相關的概念,對寫好教學設計起到指導和引領作用,促進英語教學設計的書寫和制定更科學、更專業,課堂教學效果更明顯、教學質量更有保證。本次闡述的概念如下:一、教學設計概念What is Lesson Planning?
  • 《歐姆定律》教學設計
    《歐姆定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歐姆定律的物理意義,能進行簡單的計算。【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計算,學會解答電學計算題的一般方法,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答電學問題的良好習慣。
  • 《重力勢能》教學設計
    《重力勢能》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說出什麼是重力勢能,能用公式表示重力勢能,知道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2)能用重力勢能的公式進行計算。【過程與方法】通過類比功的概念推導重力做功與路徑的關係。
  • 《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中教學設計題備考策略
    《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是全國教師資格考試科目三內容,試卷涉及四類題型:單選題、簡單題、材料分析題、教學設計題。其中教學設計題共計30分,所佔分值比重較大。下面分析一下教學設計題的特點及備考方案。2011年以來,生物學科教學設計題主要針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技能、教學活動設計的方面進行考察,通常為2個問題。
  • 新高一物理教學中加速度的教學設計
    伴隨著高考改革和新高一新教材的使用,高中教學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發生了很多變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筆者認為是教學理念的改變。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筆者認為要有效地實施課改工作就應該推祟新的教學理念,將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創造創新思維的培育者,指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把教學的中心放在教會學生如何「學」上。
  • 《勾股定理》教學設計
    《勾股定理》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勾股定理的不同證明方法,理解勾股定理內容並能夠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數學定理的證明過程,在過程中了解數學中的數形結合思想。
  • 《穩態與環境》教學設計精選(上)
    作品簡介:本書依照人教版高中生物學必修三《穩態與環境》教材順序編寫,精選教材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的教學設計,為高中生物教師提供教學設計參考。目錄第1章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1.「細胞生活的環境」教學設計——宋海燕;胡殿明2.以問題為主線的生活化教學初探——以「細胞生活的環境」...
  • 《變色龍》教學設計
    《變色龍》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認識「變色龍」性格的基本特點及社會意義。學習本文通過鮮明生動的對話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2.在品味其「變色」的同時,讓學生思考其「不變」的一面,以合作、探究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思維,進而認識到人物的內在本質。
  • 包頭市教研中心"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設計與...
    包頭市教研中心"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設計與實踐"小學英語專場講座活動於2018年4月12日在九原區沙河第四小學舉行。參加本次活動的有各旗縣區的英語教研員、包頭市英語名師工作坊成員、三所市級實驗校的英語教師。沙河四小李美枝校長全程參與了本次活動。包頭市教研中心英語教研員常久春老師為大家做了專題講座。
  • 《萬有引力定律》教學設計
    《萬有引力定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思路和過程;知道什麼是萬有引力定律;知道萬有引力常量以及它的測量方法。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月--地檢驗,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難點】月--地檢驗的思路。三、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教師帶領學生回顧太陽與行星的引力公式。
  • 《滑動摩擦力》教學設計
    《滑動摩擦力》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知道滑動摩擦力的概念、產生條件;2.能判斷並運用決定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及數學表達式。【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在實驗中培養觀察操作、歸納和表達能力。
  • 《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設計
    《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設計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9-10 08:55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地球的宇宙環境》教學設計
    《地球的宇宙環境》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天體的主要類型和天體系統的層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環境。2.說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3.學會搜集地理資料和閱讀、分析地理圖表,從圖表、資料中獲取知識。
  • 《食物鏈和食物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描述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明確食物鏈的正確寫法。2.通過動植物之間的食物聯繫、並能正確書寫食物鏈,經過討論分析的活動過程,發現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3.體會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聯繫,意識到食物鏈中每一種生物重要性,樹立生態平衡意識。
  • 球的體積教學設計
    球的體積公式的另外推導方法(不同於新課標課本的推導方法)            下面我們利用「祖𣈶原理」來進行球的體積推導,由此作為主線而進行一個新的教學設計。筆者認為:這個教學設計對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 小說教學|淺談初中語文經典小說文本的教學設計
    語文工作室第13期淺談初中語文經典小說文本的教學設計——以《變色龍》教學設計構想為例夏書傑/文《變色龍》是一篇短篇小說。作者契訶夫是俄國19世界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二、閱讀層次上,可按照理解、鑑賞與評價三層次設計《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版)說:「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得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我們不能只關注作者說了什麼,還要想想,小說寫得怎麼樣,從小說中讀出了什麼。
  • 初中語文《狼》教學設計
    《狼》教學設計本文是一篇文言文,作者為清代的蒲松齡。寫了一個屠夫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兩狼的追趕,投骨不成,只能殺死兩隻狼的故事。表明了:狼的貪婪、兇狠和狡詐的本性和屠夫勇敢機智的鬥爭精神。對於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屈服,不能幻想,妥協讓步。必須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文言文教學一直是考生的痛點和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