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生科院發現泛素信號調節細胞自噬、感應泛素脅迫新機制
該項研究闡述了泛素信號在自噬受體水平調控細胞自噬的新機制,揭示了細胞內起核心作用的自噬受體蛋白p62作為感應泛素脅迫感應器調控細胞選擇性自噬活性,應對藥物、熱激(heat shock)等生理病理相關脅迫的基本的分子機制。
-
植物所揭示NADPH氧化酶響應逆境脅迫的自我調節機制
NADPH氧化酶是一種與哺乳動物嗜中性粒細胞gp91phox同源的氧化還原酶,主要參與植物的防禦反應,並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當植物受到生物或非生物脅迫時,該酶會大量產生活性氧,使植物及時對逆境脅迫做出反應,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
科學家揭示磷脂醯絲氨酸代謝維持細胞穩態的機制
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系統的主要骨架分子,由磷脂構成的膜系統除了將細胞與外環境分開,還將細胞內的不同區域進行分隔增加代謝的效率。除了組成膜系統,磷脂及其修飾物在調控多種細胞內過程中具有特異性的生理作用。
-
研究揭示磷脂醯絲氨酸代謝維持細胞穩態的機制
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系統的主要骨架分子,由磷脂構成的膜系統除了將細胞與外環境分開,還將細胞內的不同區域進行分隔增加代謝的效率。除了組成膜系統,磷脂及其修飾物在調控多種細胞內過程中具有特異性的生理作用。
-
TMT標記定量蛋白組學助力烏菜氧化還原穩態與高低溫脅迫研究
為了確定WS-1的耐溫機制,作者重點研究了在低溫和高溫條件下調節的1022個DEPs的功能。圖2 | 低溫(LT)和高溫(HT)處理下溫度脅迫響應蛋白的概述(a)與對照相比,低溫和高溫處理下烏菜葉片差異表達蛋白的數量;(b)LT和HT共同調節蛋白(1022蛋白)的分布;根據GO注釋(圖3A),這些「共同調節」蛋白質的功能被分配到幾個類別,包括生物過程、細胞成分和分子功能。
-
科學網— 揭示熱休克蛋白和細胞黏著結構應激保護機制
蘇州大學
-
成體幹細胞穩態和衰老晝夜節律調節機制!
2020年6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Stem Cell上題為「Circadian Regulation of Adult Stem Cell Homeostasis and Aging」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巴塞隆納科技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成體幹細胞穩態和衰老的晝夜節律調節機制;晝夜節律鍾
-
揭示熱休克蛋白和細胞黏著結構應激保護機制
小分子熱休克蛋白的主要功能是維持蛋白穩態從而幫助細胞在脅迫條件下存活。之前的研究已顯示小分子熱休克蛋白和細胞黏著結構在更高等的生物中也存在密切聯繫,但是對細胞黏著結構在應激保護中的具體作用機制卻知之甚少。
-
易凡團隊揭示腎臟足細胞脂質代謝穩態調控的分子機制
近年來的研究提示,在高血糖之外還存在其他關鍵機制主導或協同參與了糖尿病腎病的進展。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肥胖相關性腎病、糖尿病腎病和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FSGS)等慢性蛋白尿性腎病常見的獨立危險因素,提出脂代謝穩態失衡是導致糖尿病腎病發生發展的主要機制。
-
內胚層可調節植物體內穩態
內胚層可調節植物體內穩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2 23:31:17 英國諾丁漢大學Gabriel Castrillo及其研究團隊發現微生物群與根內胚層之間的協調支持植物礦物質營養的體內穩態
-
研究發現關鍵內質網伴侶蛋白協同自噬途徑負反饋調節細胞應激反應...
這一調控機制的發現為分子伴侶蛋白維持細胞內穩態的作用和機制提供了新認識。 內質網作為蛋白質加工的重要場所,其穩態對於維持蛋白質代謝平衡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內質網內未摺疊或錯誤摺疊的蛋白質的過度滯留會引起內質網應激。持續高水平的內質網應激與多種代謝性疾病的發生和進展密切相關,如肥胖、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脂質代謝異常等。
-
鹽脅迫抑制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分子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互作和共生固氮受到外部環境條件的影響。非生物脅迫嚴重抑制了豆科植物的根瘤發育和共生固氮。然而,其中的遺傳和分子機制仍知之甚少。 12月21日,河南大學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學路教授團隊在《分子植物》上發表了研究論文,揭示了大豆中GSK3蛋白激酶磷酸化共生關鍵轉錄因子NSP1,從而介導鹽脅迫抑制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的分子機制。
-
Bone Res:華人科學家揭示經典Wnt信號途徑介導YAP對骨穩態的調節
YAP是受Hippo信號途徑負調控的一個轉錄因子,眾多研究已經證明Hippo/YAP是一個在多器官發育和大小調節方面非常保守的信號途徑。但YAP在骨穩態維持方面的確切功能還存在爭議。最近來自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華人科學家Wen-Cheng Xiong等人發現了YAP在調節骨穩態方面的新機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Bone Research上。
-
中國農大陳益芳課題組在磷穩態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磷是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植物已經演化出多種適應機制來響應磷酸鹽(Pi)供應的變化。該課題組前期報導了WRKY6轉錄因子通過下調PHO1的表達來調節Pi穩態,並且在擬南芥Pi飢餓中WRKY6被降解。然而,低Pi誘導WRKY6降解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該研究發現,在低Pi脅迫下,E3泛素連接酶、磷酸鹽響應的泛素E3連接酶1(PRU1)可調控WRKY6蛋白的水平。與pho1-2突變體和WRKY6過表達株系相似,pru1突變體比野生型對Pi缺陷更為敏感,地上部Pi含量降低。
-
【中國科學報】泛素化信號調節細胞自噬機制獲揭示
美國時間7月14日,國際學術期刊《癌細胞》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胡榮貴課題組的最新成果,揭示了具有腫瘤抑制活性的泛素連接酶HACE1通過介導細胞自噬受體蛋白(OPTN)的泛素化修飾,促進細胞自噬受體複合物形成,「激活」細胞自噬,從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分子機制。
-
Cell丨細胞如何應對不同溫度或急性環境刺激並維持穩態?
然而,我們從未看到細胞功能被環境溫度變化擾亂。溫血生物可以在寬泛的環境溫度下正常生長,真核單細胞出芽酵母耐受的溫度差也可以達到至少30℃。那麼,細胞是如何響應溫度變化、保證胞內分子互作正常進行、維持細胞內穩態的呢?1974年,Sinensky等的開創性工作發現,細胞通過調整細胞膜中脂質含量調控細胞膜的黏性,以使細胞膜在不同溫度下維持合適的流動性。
-
Molecular Cell |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者揭示逆境脅迫誘導翻譯抑制的機制
細胞對環境脅迫的反應通常由RNA 結合蛋白(RBP)介導。本文研究了釀酒酵母在葡萄糖飢餓和熱激條件下,整體RBP 的動態變化。每種脅迫都會引起RNA-蛋白質相互作用組的快速重塑,而RBP 豐度卻沒有相應的變化。
-
C4植物如何抵抗高光和高溫脅迫?
然而,大多數科學家都關注C4光合作用的研究以及如何將C4代謝循環導入C3作物中,而忽略了C4植物如何對抗這些脅迫,尤其是葉肉細胞和維管束鞘細胞之間的協調。美國唐納德植物科學中心的科學家在光合作用、轉錄組、超微結構水平上研究了C4模式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對HL或HT處理的反應,揭示了C4植物對這兩種脅迫的不同適應策略,並確定了提高作物對這兩種脅迫的耐受性的潛在靶標。
-
研究揭示FADD和Caspase-8調節腸道穩態和炎症的機制
研究揭示FADD和Caspase-8調節腸道穩態和炎症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 13:31:13 近日,德國科隆大學Manolis Pasparakis研究團隊發現
-
植物生理生化重點實驗室揭示磷穩態調控的分子機制
該研究解析了泛素連接酶PRU1在低磷脅迫條件下調控植物磷根冠轉運的分子機制。磷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在植物的結構和生理上起著重要作用。植物已經進化出響應磷酸鹽(Pi)供應變化的多種機制。通常,植物細胞內的磷濃度維持在毫摩爾水平,而土壤溶液的有效磷濃度極低(一般少於10微摩爾)。因此在許多生態系統中,植物/作物經常遭受低磷脅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