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熱休克蛋白和細胞黏著結構應激保護機制

2020-11-27 今日科學

本報訊 蘇州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張惠敏課題組報導了一種在線蟲表皮上皮細胞中持續性高表達的小分子熱休克蛋白HSP-43,它們儲存在線蟲的基底半橋粒(一種細胞黏著結構)中,可迅速釋放到細胞質中,在熱應激時發揮保護作用。相關論文北京時間11月25日發表於《細胞通訊》。

小分子熱休克蛋白的主要功能是維持蛋白穩態從而幫助細胞在脅迫條件下存活。之前的研究已顯示小分子熱休克蛋白和細胞黏著結構在更高等的生物中也存在密切聯繫,但是對細胞黏著結構在應激保護中的具體作用機制卻知之甚少。

張惠敏課題組揭示了以半橋粒為代表的細胞黏著結構在正常情況下會執行一個類似急救艙的功能,儲備大量的小分子熱休克蛋白,限制其功能並保護其不被降解,而在熱應激情況下迅速將其釋放以實現細胞對急性熱損傷的快速耐受。

上皮細胞選擇黏著結構而不是其他亞細胞結構作為儲存小分子熱休克蛋白,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與其他亞細胞區域相比,像半橋粒這樣穩定的細胞黏著結構的重組活動有限,蛋白更新速率慢且不會頻繁進行高活性的生化反應。因此附著大量的小分子熱休克蛋白也不會影響細胞黏著結構的正常功能。

此外,一些半橋粒成分的蛋白水平受熱刺激的調節,提示膜相關的細胞黏著結構對溫度變化敏感,可能是HSP-43發生轉位的起始觸發因素。近年來多項獨立研究報導發現半橋粒上可結合多種信號分子和防禦分子,從而介導一些與細胞支撐結構無關的生理功能。因此有理由推測在細胞黏著結構中可能存在機械信號傳導,以及固有免疫防禦和應激反應之間的相互作用。

上述研究成果揭示了一種可能在進化上保守的小分子熱休克蛋白從黏著結構到胞漿的轉位活化機制,刷新了對細胞黏著結構應激保護功能的認識。(柯訊)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0.108410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科學網— 揭示熱休克蛋白和細胞黏著結構應激保護機制
    蘇州大學
  • 熱休克蛋白Hsp12可穩定細胞膜
    近日德國的研究者在《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期刊上發表論文揭示了Hsp12的保護機制。不同於其他的熱休克蛋白,細胞溶膠中非摺疊的Hsp12可摺疊成螺旋結構從而對細胞膜起穩定作用。 研究者曾在單細胞模式生物啤酒酵母(S. cerevisiae)中證實在壓力下Hsp12的表達增高,因Hsp12具有抗壓力保護功能及分子量小等特徵,故將其分類到熱休克蛋白(HSPs)家族。然而慕尼黑研究員近日證實Hsp12在結構上和功能上完全不同於任何其他的熱休克蛋白。科學家們認為可將Hsp12定義為一類新的熱休克蛋白。
  • 第六節 熱休克蛋白
    第六節 熱休克蛋白   熱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指細胞在應激原特別是環境高溫誘導下所生成的一組蛋白質。   HSP首先是在果蠅體內發現的。
  • NCB |管坤良組揭示YAP/TAZ參與熱應激調控的分子機制
    他們為了發掘Hippo通路新的調控信號,試驗了多種應激條件,最後發現熱激能夠顯著的促進YAP的127位絲氨酸的去磷酸化。數據表明,在HEK293A和A549細胞系中,43℃處理會使得細胞在30分鐘內迅速地將YAP完全去磷酸化,同時也能夠降低LATS1蛋白表達水平,但是不影響其更上遊的MTS1/2和MAP4Ks。
  • NCB|管坤良組揭示YAP/TAZ參與熱應激調控的分子機制
    數據表明,在HEK293A和A549細胞系中,43℃處理會使得細胞在30分鐘內迅速地將YAP完全去磷酸化,同時也能夠降低LATS1蛋白表達水平,但是不影響其更上遊的MTS1/2和MAP4Ks。同時, 研究人員檢測到熱激之後,去磷酸化的YAP從細胞質中轉移到細胞核內,激活了其下遊基因的轉錄。而將細胞從43℃移回37℃培養之後,YAP又可以重新被磷酸化,說明這種調節是可逆的。
  • 「滴血驗癌」的熱休克蛋白,竟有這些用處!
    針對熱休克蛋白的抗癌藥物很早就開始了臨床試驗,那麼,試驗結果具體如何呢?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還是得先從熱休克蛋白的作用開始說起…… 讓腫瘤細胞上癮的熱休克蛋白 熱休克蛋白,首先,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種蛋白質分子;其次,「熱休克」其實是細胞應激反應的一種。
  • Cell:熱休克誘發細胞內蛋白質聚集的分子機理
    這似乎是對壓力產生反應的一種表現形式,但損傷蛋白的積累似乎並不會在形成過程中被破壞;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一項研究論文中,來自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當細胞回歸到正常溫度下時,這種蛋白聚集可以被完全逆轉恢復,聚集的蛋白質會被解開重新恢復其正常的功能,本文研究為揭示蛋白質聚集的生物學本質提供了新的思路。
  • 方燕姍/劉聰組揭示致病蛋白TDP-43形成應激核體的細胞保護新機制
    在疾病狀態下,TDP-43在胞漿中形成異常蛋白聚集被認為與ALS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近期研究顯示液-液相分離(LLPS)介導了無膜、液滴狀的應激顆粒的生成,而其異常相變被認為是導致胞漿形成TDP-43蛋白聚集並引發ALS的關鍵致病機制之一。
  • 熱休克蛋白竟是攻克癌症難題的秘鑰之一?
    熱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是在從細菌到哺乳動物中廣泛存在一類熱應急蛋白質。當有機體暴露於高溫的時候,就會由熱激發合成此種蛋白,來保護有機體自身。許多熱休克蛋白具有分子伴侶活性。按照蛋白的大小,熱休克蛋白共分為五類,分別為HSP100,HSP90,HSP70,HSP60 以及小分子熱休克蛋白sHSPs。
  • PTRS:熱休克蛋白結構功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孫飛課題組與柯莎課題組分別在該專刊上發表了關於熱休克蛋白sHsp16.5和Hsp70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小熱休克蛋白(sHSP)是分子量介於15-30kD的普遍存在的一類蛋白。當一些錯誤摺疊的蛋白或受損蛋白可能發生聚集時,小熱休克蛋白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時,它還可以組裝成分子伴侶,調節肌動蛋白,微管等高聚物在細胞中的裝配。
  • 揭示玉米內質網中的未摺疊蛋白反應出人意料地促進了核/細胞質熱休克反應,進一步完善植物耐熱機制
    揭示植物通過轉錄因子bZIP60,將應對熱脅迫的兩條主要途徑:未摺疊蛋白響應(UPR)與熱應激響應(HSR)相互聯繫起來,從而為植物耐熱脅迫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靶點基因。高溫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植物有多種系統來保護自己免受熱脅迫。熱脅迫幹擾蛋白質在合成過程中的正確摺疊,導致錯誤摺疊的蛋白質積累。
  • 熱休克蛋白調控機制與疾病
    2019年8月8日,我校生物&醫學午茶會(Henan University,Biweekly BioMed Seminar,簡稱「HU-BBS」)第四期如期在基礎醫學院6樓錄播室舉辦,胡延忠博士應邀作了題為「熱休克蛋白調控機制與疾病」的精彩報告,生命科學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和醫學院所屬學院、附屬醫院和重點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近50人參加會議並進行了熱烈研討。
  • 新型口服熱休克應激反應誘導劑arimo...
    在美國和歐盟,arimoclomol已被授予治療ALS的孤兒藥資格。ALS是一種罕見的、快速進展的、並且總是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運動神經元中的蛋白質錯誤摺疊和聚集是疾病進程的重要因素,最終導致骨骼肌和呼吸肌癱瘓。在歐洲和美國的ALS患者人數估計約為50000人。目前,該病僅有有限的治療選擇。
  • 清華在國際上首次證明熱休克蛋白90α為腫瘤標誌物
    這是我國自主發現和定義、並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腫瘤標誌物,也是該蛋白被發現24年來首次用於臨床。  Hsp90α這一全新腫瘤標誌物的確認,源於羅永章教授課題組首次揭示癌細胞分泌Hsp90α調控機制的重大科學發現。2009年,該課題組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腫瘤細胞特異分泌Hsp90α的調控機理,同時首次揭示了細胞外Hsp90α與細胞內Hsp90α的分子差異。
  • 揭示蛋白QRICH1在細胞應對內質網應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組織穩態需要多種細胞類型的協調活動來啟動和消解炎症。內質網(ER)應激是炎症的標誌,並在廣泛的人類疾病中加劇組織病理。與炎症和細胞內在代謝需求相關的環境應激因素可引起ER應激、蛋白錯誤摺疊和細胞死亡。為了對抗這些過程,應激反應途徑,包括未摺疊蛋白反應(UPR),有助於適應應激和組織重建。
  • Science:揭示蛋白QRICH1在細胞應對內質網應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021年1月4日訊/生物谷BIOON/---組織穩態需要多種細胞類型的協調活動來啟動和消解炎症。內質網(ER)應激是炎症的標誌,並在廣泛的人類疾病中加劇組織病理。與炎症和細胞內在代謝需求相關的環境應激因素可引起ER應激、蛋白錯誤摺疊和細胞死亡。為了對抗這些過程,應激反應途徑,包括未摺疊蛋白反應(UPR),有助於適應應激和組織重建。
  • 熱休克蛋白與防癌早期篩查
    尋找到癌症治療和監測的有效手段是全世界眾多科學家為之努力的方向。 腫瘤標誌物是一類反映腫瘤存在的物質,在腫瘤患者體內的含量遠遠超過健康人群。腫瘤標誌物的存在或量變可以提示腫瘤的性質,現已成為腫瘤診斷、預後及治療指導中的重要輔助手段。
  • 「珍藏版」Science綜述|整合應激反應——從機制到複雜疾病
    ISR是一種保守的反應網絡,可以對發生在內質網和細胞漿中的應激作出反應。未摺疊蛋白反應(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可以識別內質網中錯誤摺疊的蛋白,熱休克反應(heat shock response HSR)則負責細胞漿部分,從而促進蛋白正確摺疊和降解。ISR可以與UPR合HSR耦連。
  • Nature:揭示核小體抑制cGAS的結構機制
    2020年9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在所有哺乳動物中,環狀GMP-AMP合酶(cGAS)感知病原DNA的入侵,並刺激炎症信號轉導、自噬和凋亡。cGAS都是通過檢測處於錯誤位置的DNA來發揮作用的。在正常條件下,DNA被緊密地包裝在細胞核中並受到保護。DNA沒有理由會在細胞周圍自由移動。
  • 黏著斑激酶誘導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機制
    :具備間充質幹細胞相關生物特性,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同時可以通過質粒轉染或基因改造來表達異位基因,是分析基因功能的合適的細胞模型,多被用作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代生幹細胞模型,以研究中胚層細胞的分化機制。